开封府内,包拯、公孙策和展昭刚刚处理完城郊客栈的神秘命案,还未好好休息,又被新的案件打破了平静。
这日晌午,开封城内一家颇有名气的字画铺“墨香斋”的老板急匆匆地跑到开封府报案。此人姓陈,名德海,年约四十,生得一副精明模样,此刻却满脸焦急与惊慌。见到包拯,他连忙哭诉道:“包大人,求您为小人做主啊!今日清晨,我到字画铺准备开门营业,却发现店铺被人翻得乱七八糟,好几幅价值连城的字画都被盗走了!”
包拯听闻,立刻带着公孙策和展昭前往墨香斋。到了字画铺,只见店内一片狼藉,原本挂在墙上的字画大多不翼而飞,地上散落着一些画卷的残片和被扯断的挂绳。展昭和公孙策开始仔细勘查现场,包拯则向陈德海询问详细情况。
陈德海说道:“包大人,我这字画铺平日里都是傍晚关门,昨日一切正常,我还特意检查了门窗,确定都已关好才离开。没想到今日一来就成了这般模样。被盗的字画中,有一幅唐代名家的山水画,还有一幅宋代书法家的墨宝,价值不可估量啊!”
展昭在店内搜索线索,他发现店铺的后窗有被撬开的痕迹,窗台上还留有几个模糊的脚印,似乎是盗贼进入的地方。展昭蹲下身子,仔细观察脚印,说道:“大人,这脚印看起来是成年男子的,而且鞋底纹路比较特殊,或许能成为破案的关键线索。”
公孙策则在店内的柜台处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粉末,他用手帕小心地收集起来,说道:“大人,这些粉末看起来不像是字画铺里的东西,也许是盗贼留下的。我回去检查一下,看能否发现什么。”
包拯命人将字画铺的伙计们都召集起来,开始询问情况。一个年轻的伙计说道:“大人,昨晚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店铺的,走的时候门窗都好好的,也没发现有什么异常。不过,我记得前几日有一个穿着灰色长袍的男子,在店铺里转悠了很久,还问了很多关于那几幅被盗字画的事情。”
包拯问道:“你可还记得那男子的长相?”
伙计挠了挠头,说道:“大人,那男子戴着一顶宽边帽子,遮住了大半张脸,我只看到他下巴上有颗黑痣,其他的就没注意了。”
这时,另一个伙计说道:“大人,我也记得这个人,他当时还说自己是个字画收藏家,对我们店里的字画很感兴趣。我当时还以为他是个大客户,就多留意了一下。”
包拯点了点头,说道:“展昭,你去城中打听一下,看是否有人认识这个下巴有黑痣、穿着灰色长袍的男子。公孙先生,你回去检查那些粉末,看是否能找到线索。”
展昭领命而去,他先是到城中的一些字画收藏家和爱好者那里打听消息,却一无所获。随后,他又来到一些常和字画铺有生意往来的店铺,询问是否见过这样一个人。在一家装裱店,老板说道:“客官,我好像见过你说的这个人。他前几日来我这儿裱过一幅字画,出手还挺阔绰的。不过,他当时留下的名字是假的,我这里只记得他留下的一个地址,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展昭接过地址,立刻回到墨香斋,将这个消息告诉包拯。包拯说道:“不管这地址是真是假,我们都要去查一查。展昭,你带上几个衙役,去这个地址看看。公孙先生,你那边粉末的检查有什么新发现吗?”
公孙策说道:“大人,我检查了那些粉末,发现是一种特制的颜料粉末,这种颜料比较稀有,一般只有在一些专门制作高档字画的作坊里才会用到。而且,我在粉末中还发现了一些细小的纤维,像是丝绸的纤维。”
包拯接过纤维,仔细端详后说道:“公孙先生,你去查一下城中制作高档字画的作坊,看是否能找到线索。也许这盗贼和字画制作行业有关系。”
展昭带着衙役们来到装裱店老板提供的地址,发现这是一处破旧的民宅。他们小心翼翼地进入屋内,却发现里面空无一人,只有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和几幅未完成的字画。展昭在屋内搜索了一番,在一个抽屉里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些奇怪的符号和数字。展昭心想,这可能是盗贼留下的某种暗号或标记。
展昭将纸条带回墨香斋,交给包拯。包拯和公孙策看着纸条,一时也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公孙策说道:“大人,这些符号和数字看起来很有规律,也许是一种密码。我尝试破解一下,看能否找到线索。”
这时,去城中字画作坊调查的衙役回来报告,称在一家名为“雅艺轩”的作坊里,发现了与现场相同的颜料粉末。而且,作坊的老板说,前几日有一个下巴有黑痣、穿着灰色长袍的男子来过,买了一些颜料和丝绸。
包拯说道:“看来这个男子很可能就是盗贼。展昭,你去把‘雅艺轩’的老板带来,我们要审问他,看他是否知道那男子的更多信息。公孙先生,你继续破解那张纸条上的密码。”
“雅艺轩”的老板被带到包拯面前时,显得有些紧张,说道:“大人,那个男子确实来过我的作坊,买了一些颜料和丝绸。但我真的不知道他是盗贼啊,他当时说自己是要制作一些高档字画。”
包拯严肃地问道:“你可还记得那男子买东西时的其他细节?比如他和你交谈时有没有透露过什么信息?”
老板想了想,说道:“大人,他当时说他最近接了一个大活,要制作几幅高仿的古代字画,还说这些字画做好后能卖个大价钱。其他的就没说什么了。”
这时,公孙策兴奋地说道:“大人,我破解了纸条上的密码。这上面的数字和符号代表的是一个地点,就在城外的一处废弃仓库。”
包拯说道:“展昭,你立刻带上衙役前往城外的废弃仓库,看看能否找到被盗的字画和盗贼。”
展昭领命而去,他带着衙役们迅速赶到城外的废弃仓库。他们悄悄靠近仓库,听到里面似乎有说话的声音。展昭示意衙役们做好准备,然后一脚踹开仓库的大门。只见仓库内有一个男子正在整理一些字画,正是那个下巴有黑痣、穿着灰色长袍的男子。
男子见展昭等人闯入,脸色大变,想要逃跑,但被衙役们迅速制服。展昭在仓库内找到了被盗的字画,经过陈德海辨认,正是墨香斋被盗的那几幅。
包拯在开封府内审问盗贼,盗贼见证据确凿,只好承认了罪行。原来,他是一个专门制作和贩卖高仿字画的人,得知墨香斋有几幅价值连城的真迹,便心生贪念,策划了这次盗窃。他先是在字画铺踩点,然后买通了一个伙计,得知了字画铺的关门时间和一些内部情况。之后,他趁着夜色撬开后窗,盗走了字画。
包拯怒喝道:“你为了一己私利,盗窃他人财物,实在可恶。此案真相大白,你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处理完这起城内字画铺的离奇盗窃案后,包拯、公孙策和展昭走在回开封府的路上。天色渐晚,开封城的街道上灯火通明,包拯看着热闹的街道,说道:“这世间的罪恶,总会留下蛛丝马迹。只要我们用心去查,真相终会水落石出。”
三人相视一笑,步伐坚定地向着开封府走去,继续守护着开封城的安宁与正义。(本章完)
这日晌午,开封城内一家颇有名气的字画铺“墨香斋”的老板急匆匆地跑到开封府报案。此人姓陈,名德海,年约四十,生得一副精明模样,此刻却满脸焦急与惊慌。见到包拯,他连忙哭诉道:“包大人,求您为小人做主啊!今日清晨,我到字画铺准备开门营业,却发现店铺被人翻得乱七八糟,好几幅价值连城的字画都被盗走了!”
包拯听闻,立刻带着公孙策和展昭前往墨香斋。到了字画铺,只见店内一片狼藉,原本挂在墙上的字画大多不翼而飞,地上散落着一些画卷的残片和被扯断的挂绳。展昭和公孙策开始仔细勘查现场,包拯则向陈德海询问详细情况。
陈德海说道:“包大人,我这字画铺平日里都是傍晚关门,昨日一切正常,我还特意检查了门窗,确定都已关好才离开。没想到今日一来就成了这般模样。被盗的字画中,有一幅唐代名家的山水画,还有一幅宋代书法家的墨宝,价值不可估量啊!”
展昭在店内搜索线索,他发现店铺的后窗有被撬开的痕迹,窗台上还留有几个模糊的脚印,似乎是盗贼进入的地方。展昭蹲下身子,仔细观察脚印,说道:“大人,这脚印看起来是成年男子的,而且鞋底纹路比较特殊,或许能成为破案的关键线索。”
公孙策则在店内的柜台处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粉末,他用手帕小心地收集起来,说道:“大人,这些粉末看起来不像是字画铺里的东西,也许是盗贼留下的。我回去检查一下,看能否发现什么。”
包拯命人将字画铺的伙计们都召集起来,开始询问情况。一个年轻的伙计说道:“大人,昨晚我是最后一个离开店铺的,走的时候门窗都好好的,也没发现有什么异常。不过,我记得前几日有一个穿着灰色长袍的男子,在店铺里转悠了很久,还问了很多关于那几幅被盗字画的事情。”
包拯问道:“你可还记得那男子的长相?”
伙计挠了挠头,说道:“大人,那男子戴着一顶宽边帽子,遮住了大半张脸,我只看到他下巴上有颗黑痣,其他的就没注意了。”
这时,另一个伙计说道:“大人,我也记得这个人,他当时还说自己是个字画收藏家,对我们店里的字画很感兴趣。我当时还以为他是个大客户,就多留意了一下。”
包拯点了点头,说道:“展昭,你去城中打听一下,看是否有人认识这个下巴有黑痣、穿着灰色长袍的男子。公孙先生,你回去检查那些粉末,看是否能找到线索。”
展昭领命而去,他先是到城中的一些字画收藏家和爱好者那里打听消息,却一无所获。随后,他又来到一些常和字画铺有生意往来的店铺,询问是否见过这样一个人。在一家装裱店,老板说道:“客官,我好像见过你说的这个人。他前几日来我这儿裱过一幅字画,出手还挺阔绰的。不过,他当时留下的名字是假的,我这里只记得他留下的一个地址,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展昭接过地址,立刻回到墨香斋,将这个消息告诉包拯。包拯说道:“不管这地址是真是假,我们都要去查一查。展昭,你带上几个衙役,去这个地址看看。公孙先生,你那边粉末的检查有什么新发现吗?”
公孙策说道:“大人,我检查了那些粉末,发现是一种特制的颜料粉末,这种颜料比较稀有,一般只有在一些专门制作高档字画的作坊里才会用到。而且,我在粉末中还发现了一些细小的纤维,像是丝绸的纤维。”
包拯接过纤维,仔细端详后说道:“公孙先生,你去查一下城中制作高档字画的作坊,看是否能找到线索。也许这盗贼和字画制作行业有关系。”
展昭带着衙役们来到装裱店老板提供的地址,发现这是一处破旧的民宅。他们小心翼翼地进入屋内,却发现里面空无一人,只有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和几幅未完成的字画。展昭在屋内搜索了一番,在一个抽屉里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些奇怪的符号和数字。展昭心想,这可能是盗贼留下的某种暗号或标记。
展昭将纸条带回墨香斋,交给包拯。包拯和公孙策看着纸条,一时也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公孙策说道:“大人,这些符号和数字看起来很有规律,也许是一种密码。我尝试破解一下,看能否找到线索。”
这时,去城中字画作坊调查的衙役回来报告,称在一家名为“雅艺轩”的作坊里,发现了与现场相同的颜料粉末。而且,作坊的老板说,前几日有一个下巴有黑痣、穿着灰色长袍的男子来过,买了一些颜料和丝绸。
包拯说道:“看来这个男子很可能就是盗贼。展昭,你去把‘雅艺轩’的老板带来,我们要审问他,看他是否知道那男子的更多信息。公孙先生,你继续破解那张纸条上的密码。”
“雅艺轩”的老板被带到包拯面前时,显得有些紧张,说道:“大人,那个男子确实来过我的作坊,买了一些颜料和丝绸。但我真的不知道他是盗贼啊,他当时说自己是要制作一些高档字画。”
包拯严肃地问道:“你可还记得那男子买东西时的其他细节?比如他和你交谈时有没有透露过什么信息?”
老板想了想,说道:“大人,他当时说他最近接了一个大活,要制作几幅高仿的古代字画,还说这些字画做好后能卖个大价钱。其他的就没说什么了。”
这时,公孙策兴奋地说道:“大人,我破解了纸条上的密码。这上面的数字和符号代表的是一个地点,就在城外的一处废弃仓库。”
包拯说道:“展昭,你立刻带上衙役前往城外的废弃仓库,看看能否找到被盗的字画和盗贼。”
展昭领命而去,他带着衙役们迅速赶到城外的废弃仓库。他们悄悄靠近仓库,听到里面似乎有说话的声音。展昭示意衙役们做好准备,然后一脚踹开仓库的大门。只见仓库内有一个男子正在整理一些字画,正是那个下巴有黑痣、穿着灰色长袍的男子。
男子见展昭等人闯入,脸色大变,想要逃跑,但被衙役们迅速制服。展昭在仓库内找到了被盗的字画,经过陈德海辨认,正是墨香斋被盗的那几幅。
包拯在开封府内审问盗贼,盗贼见证据确凿,只好承认了罪行。原来,他是一个专门制作和贩卖高仿字画的人,得知墨香斋有几幅价值连城的真迹,便心生贪念,策划了这次盗窃。他先是在字画铺踩点,然后买通了一个伙计,得知了字画铺的关门时间和一些内部情况。之后,他趁着夜色撬开后窗,盗走了字画。
包拯怒喝道:“你为了一己私利,盗窃他人财物,实在可恶。此案真相大白,你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处理完这起城内字画铺的离奇盗窃案后,包拯、公孙策和展昭走在回开封府的路上。天色渐晚,开封城的街道上灯火通明,包拯看着热闹的街道,说道:“这世间的罪恶,总会留下蛛丝马迹。只要我们用心去查,真相终会水落石出。”
三人相视一笑,步伐坚定地向着开封府走去,继续守护着开封城的安宁与正义。(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