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裴府日常,小心翼翼-《庶女生存指南:从替嫁到人生赢家》

  嫁入裴府后的日子,并没有云皎月想象中的水深火热,也没有电视剧里那些恶婆婆、刁难小妾的戏码(至少目前没有)。但这种平静,却透着一种压抑和疏离,像是一潭深不见底的湖水,表面风平浪静,下面却暗流涌动。

  她居住的院子,是裴府内一个独立的、相对僻静的小院落。院子不大,但布置得很雅致,有小小的花园,有回廊,有书房,还有一间布置好的卧房。与侯府的听雨轩相比,这里简直是天堂。但这“天堂”,却像是为她量身打造的“金丝笼”。

  院子里伺候的下人不多,除了吴嬷嬷这个管事,还有几个丫鬟和小厮。她们都训练有素,规矩极好,对云皎月恭敬有加,没有任何不敬之举。但同时,她们也对云皎月保持着一种恰到好处的距离,不会主动与她攀谈,也不会透露任何关于裴府或裴大人的信息。

  吴嬷嬷每天早晚都会来请安,向她汇报院子里的琐事,但言语简练,不涉及任何敏感话题。她像一个完美的执行者,负责打理好她的生活起居,确保她不会惹出任何麻烦。

  云皎月知道,这些下人恐怕都是经过裴寂辰或裴老夫人、裴夫人的仔细挑选,既能伺候好她,也能起到监视的作用。

  她表现得小心翼翼,谨守规矩,每天除了请安用膳,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自己的院子里。她不主动与下人搭话,不随意出门,对外面的事情表现得懵懂无知,就像一个刚刚从侯府深宅大院走出来的,对一切都感到新奇又害怕的小媳妇。

  然而,在表面的恭顺和无害下,她却像一只敏锐的猫,无声地观察着这个新的环境。

  她观察院子里下人的行动路线,他们的作息规律,他们交谈时微小的表情变化。她通过吴嬷嬷和丫鬟们的只言片语,试图拼凑出裴府的日常运行模式。

  她发现,裴府的规矩非常严格,所有人都按部就班,一丝不苟。裴大人每天早出晚归,公务繁忙,很少在府里。即使在府里,他也常常待在书房,极少出现在内宅。

  裴老夫人和裴夫人住在主院,她们的日常也十分规律。除了早晚请安,云皎月与她们的接触并不多。裴老夫人虽然严厉,但只要她规矩行事,不惹麻烦,也不会刻意刁难。裴夫人则一直保持着温和的态度,对她这个替嫁的媳妇表现得十分宽容。

  这让云皎月感到一丝意外。她原以为裴府的长辈会对她这个替嫁的庶女充满嫌弃和苛责。或许,她们知道这桩婚事的内情,也或许,她们觉得只要她安分守己,不影响裴府的体面就行了。

  然而,这种表面的平静,并没有让云皎月放松警惕。她知道,裴府就像一个巨大的冰山,她现在看到的,仅仅是浮在水面上的一小部分。水面下隐藏着什么,她还需要慢慢去探索。

  她开始熟悉院子里的每一个角落。哪里有容易被忽略的死角,哪里有通往外面的隐蔽小道(虽然都被严密把守),哪里有方便藏匿物品的地方。她甚至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悄悄地走到院门处,感受了一下门锁的结构和防备程度。果然,比侯府的要复杂得多,想要无声无息地翻墙或溜出去,几乎不可能。

  她大部分时间都待在书房里。书房里有很多书,除了裴大人公务相关的,还有一些历史、地理、甚至是一些民间传说和志怪小说。她如饥似渴地阅读着,希望能从中获取更多关于大唐、关于京城、关于某些隐秘事情的信息。

  她也趁着无人注意的时候,偷偷拿出那本生母留下的旧书,继续研究其中的暗语和技艺。那些关于奇巧机关、追踪术、辨别之术的描述,让她对生母的身份和过往充满了好奇。生母到底是什么人?她为何会掌握这些不为人知的技艺?她留下的这些东西,又意味着什么?

  她也将大夫人给的那个小圆珠拿出来,反复研究。凭借旧书里的只言片语和自己的观察,她越来越觉得这像是一种追踪标记物,用于定位或者监听。她不敢随意触碰或破坏,担心会引起侯府或某个隐藏势力的注意。她需要找到更专业的知识,才能确认它的作用并解除它的威胁。

  晚上,当所有的下人都休息后,云皎月才会放下伪装。她会悄悄地来到窗边,掀开窗帘,看着外面的夜色。有时候,她会看到裴大人书房的灯光一直亮着,知道他还在忙碌。有时候,她会听到府内传来极轻微的脚步声或交谈声,知道那些暗中守护着裴府的力量从未松懈。

  她会拿出那面铜镜,对着镜子,练习生母教给她的一些面部微表情控制技巧,或者简单地回忆“云知微”时的洒脱模样。铜镜里映出的,是她双重人生的写照。

  她知道,仅仅靠在府内这样小心翼翼地观察和阅读是不够的。她需要接触更多的人,需要获取更广泛的信息,才能真正了解这个裴府,了解裴寂辰,并找到查清生母旧案的突破口。

  她需要机会,需要找到一个合理的借口,让她能够走出这个院子,甚至走出裴府。

  她开始在府内寻找那些可以利用的细节。比如,府里的采买路线,下人外出办事的频率,或者某些府外势力与裴府的联系。

  她也开始观察裴寂辰。虽然他很少出现在内宅,但云皎月总能从吴嬷嬷的汇报中,或者偶然的相遇中,窥见他的一些习惯。比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