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我们会让这片土地每一个归来人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梦想-《惟见南星》

  姜南星在一次关于电商扶持政策的宣讲会后,被几个年轻人围住。领头的是一个叫徐明的小伙子,他之前在省城一家大型电商平台工作,如今毅然辞职回乡,组建了一个团队,专门帮助本地农户和合作社在网上销售特色农产品。

  “姜主任,咱们英林的牡丹油、天麻,茯苓、有机茶品质这么好,就是缺乏专业的线上运营和品牌包装。我们有信心,也有经验,一定能帮咱们的好东西卖出好价钱,卖出知名度!”赵磊语气激动,眼神中闪烁着干事创业的火花。

  姜南星欣赏地看着这群充满活力的年轻人,肯定道:“非常好!你们正是我们英林最需要的人才!中心会全力支持你们,在政策咨询、资源对接、培训提升方面提供一切便利。有什么困难,随时来找我们!”

  曾欢在一旁补充:“我们正在搭建一个返乡创业人才库和交流平台,以后大家就可以经常聚在一起,分享经验,碰撞想法了!”

  许笑笑也兴奋地说:“对!还可以邀请像叶天总这样的成功企业家给大家做分享!”

  听到叶天的名字,许笑笑的脸微微红了一下,但很快被更热烈的讨论所掩盖。

  这种场景,在英林变得愈发常见。曾经冷清的商业街,如今开起了不少由年轻人经营的设计工作室、特色民宿、文创小店、网红咖啡馆。工业园区里,也涌现出一些专注于农产品精深加工、环保科技、互联网应用的小微企业。这些新生力量,为英林的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和创造力。

  周惟清在一次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特意提到了这个现象,他语气振奋地说:“同志们,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回到英林、建设英林,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对未来的规划得到了认可,说明我们营造的发展环境充满了吸引力!这是我们英林未来最大的底气!我们要继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人才政策,让英林不仅能吸引人才,更能留住人才,成就人才!”

  作为一县之长,周惟清的工作也因这蓬勃的发展而更加繁重。他的日程表排得密密麻麻,常常是从清晨忙碌到深夜。

  上午,他可能要主持召开县长办公会,审议重大项目、协调解决发展中的难点堵点;下午,他可能会带队深入乡镇,调研乡村振兴示范点的建设情况,检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成效;晚上,他或许还要会见重要的投资商,或者参加省市的重要视频会议。

  他的办公室灯火通明是常态。案头堆放着需要他批阅的文件,电话铃声此起彼伏,秘书进进出出,汇报着各项工作的进展。他需要敏锐地把握宏观政策动向,也需要细致地了解基层的实际情况;他需要有战略眼光谋划长远,也需要有务实作风推动落实。

  “周县长,这是关于光伏项目二期并网发电的协调方案,需要您签字。”

  “惟清县长,康养社区项目涉及到的那片林地审批,还需要和市里林业局再沟通一下。”

  “县长,下周省里乡村振兴现场会筹备方案初稿出来了,您过目。”

  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周惟清始终保持着冷静的头脑和清晰的思路。他善于倾听,也敢于决策;他严格要求,也充分信任。在他的带领下,县政府班子高效运转,各项重点工作有序推进。何明辉书记看着周惟清日渐沉稳干练,心中满是欣慰,放心地将更多具体事务交由他处理。

  他就像一艘巨轮的舵手,稳稳地把握着英林发展的方向,同时也要应对航行中遇到的各种风浪和暗礁。加班到深夜成了常态,有时为了一个重要的项目或者一个棘手的难题,他甚至会和何明辉书记、其它副县长、何局、云州等人一起,在会议室里通宵达旦地研究方案。

  姜南星看着丈夫日渐消瘦的脸颊和眼底挥之不去的疲惫,心疼不已。她能做的,就是尽力打理好小家,让他回到家里能彻底放松下来。她叮嘱王姐变着花样做些营养可口的饭菜,督促他按时吃饭;在他深夜归来时,总会有一盏温暖的灯和一杯热茶等着他。

  这天晚上,周惟清又是近十点才带着一身疲惫回到家。客厅里只亮着一盏落地灯,姜南星正坐在沙发上看书等他。听到开门声,她放下书迎了上去。

  “回来了?锅里温着山药排骨汤,我去给你盛一碗。”她接过他手中的公文包,触手是他冰凉的指尖。

  周惟清摇摇头,将她轻轻拥入怀中,将下巴搁在她的颈窝,深深地吸了一口她身上令人安心的馨香,声音带着浓浓的倦意:“不吃了,就想抱抱你……充充电。”

  姜南星回抱住他,感受着他胸膛传来的温热和微微急促的心跳,心疼地抚着他的后背:“别太拼了,身体要紧。”

  周惟清闭着眼睛,在她耳边低语:“看到英林一天天变好,看到那些年轻人满怀希望地回来,就觉得……再累也值得。”他的声音很轻,却充满了力量感。

  家的温馨,成长的甜蜜

  尽管工作忙碌,但只要有一丝空闲,周惟清和姜南星都会将时间毫无保留地留给他们的宝贝儿子。小林林已经一岁多了,不仅走得稳当,语言能力也进入了爆发期,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小话痨”和“小问号”。

  “爸爸~班班?”看到周惟清穿外套,小家伙就会摇摇晃晃地跑过来,抱着他的腿,仰着小脸问。

  “嗯,爸爸去上班,赚钱给林林买奶粉,买玩具。”周惟清蹲下身,亲了亲儿子奶香的小脸。

  “妈妈~neinei~”饿了的时候,他会准确地表达自己的需求。

  “书书~讲讲~”睡前,他会抱着一本色彩鲜艳的绘本,塞到爸爸妈妈手里。

  这天是周末,周惟清难得没有紧急公务。一家三口坐在客厅的地毯上玩耍。小林林对爸爸衬衫上的领带产生了浓厚兴趣,伸出小胖手就去抓。

  “林林,这个不能玩。”周惟清笑着阻止,将领带拿开。

  小家伙不乐意了,小嘴一瘪,眼看就要“下雨”。

  姜南星连忙拿起旁边的一个卡通玩偶递过去:“林林看,小老虎!跟小老虎玩好不好?”

  小林林的注意力立刻被转移,接过玩偶,学着老虎“嗷呜”叫了一声,自己把自己逗得咯咯笑。

  周惟清看着儿子天真烂漫的样子,满眼宠溺,他拿起手机,对着儿子拍视频,嘴里还配音:“观众朋友们,现在向我们走来的是周弘毅小朋友,看他步伐稳健,笑容自信……”

  姜南星被他逗笑,也凑过去,对着镜头做鬼脸。小林林看到爸爸妈妈都在镜头里,更加兴奋,挥舞着玩偶就往镜头前冲,结果脚下一绊,扑进了周惟清怀里。

  周惟清一把抱住儿子,哈哈大笑:“投怀送抱!看来周弘毅小朋友非常喜欢他的爸爸!”

  姜南星嗔怪地拍了他一下:“臭美!明明是他没站稳。”

  小家伙在爸爸怀里扭动着,抬起头,看着周惟清,清晰地喊了一声:“爸爸~帅!”

  周惟清一愣,随即心花怒放,抱着儿子狠狠亲了一口:“哎!我儿子有眼光!”

  姜南星在一旁酸溜溜地说:“哟,这就帅了?那妈妈呢?”

  小林林立刻转头,扑向妈妈,搂着她的脖子,在她脸上“吧唧”亲了一口,奶声奶气地说:“妈妈~漂~酿!”

  这一下,直接把周惟清和姜南星都逗得开怀大笑。张姐和王姐在厨房听着客厅里的欢声笑语,也忍不住相视而笑,这个小家,总是充满了这样的温暖和快乐。

  夜晚,将玩累了的小林林哄睡后,周惟清和姜南星相拥在阳台上。望着楼下英林县城星星点点的灯火,每一盏灯背后,或许都有一个像赵磊那样奋斗的返乡青年,一个像他们一样温暖的小家。

  “惟清,你看,英林的夜晚越来越亮了。”姜南星轻声说。

  “嗯,”周惟清收紧手臂,将她更深地拥入怀中,“那是因为,希望和幸福越来越多了。”

  他低头,吻了吻她的发顶,声音沉稳而充满信心:“我们会让这片土地,变得更加灯火可亲,让每一个归来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梦想。”

  时光荏苒,又是一年春风度。英林县这片曾经饱受贫困困扰的土地,如今已然脱胎换骨,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发展的成果,如同润物无声的春雨,渗透到城乡的每一个角落,也真切地改变了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

  曾经熙熙攘攘、承载着无数离别愁绪的长途汽车站,如今冷清了不少。大幅的招工广告被“英林经济开发区诚聘英才”、“‘阳光绿谷’高薪招募技术员”、“家门口就业,挣钱顾家两不误”等本地企业的招聘启事所取代。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少了,因为家乡的机会,已然遍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