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可以心软,但是不能圣母-《六零军嫂养娃:她嘎嘎乱杀》

  “娘,你终于回来了?”

  刘苗苗看向两个小的,“娘就是出门溜达一圈,你们练的字怎么样?”

  这检查起来,两个小的字写的越来越好了。

  “我们来做计算题。”

  虽然在末世多年,可小时候学的一些知识如今还记得,教两个孩子完全没有问题的。

  “娘,大庆哥哥他们的衣服都短了。”

  短了?

  那也不关她的事情。

  是他们父母不作为。

  “哪壮壮,你把你的新棉衣给你哥哥他们穿就行,不过你可要想清楚,如果你把新棉衣给你哥哥他们穿,你就少一件棉衣,我不会在给你做一件新棉衣。”

  小孩子可以心软,但是不能圣母。

  这一下子就让壮壮呆愣住了。

  他只有两件棉衣,去年一件棉衣,奶奶给他加长的一些,娘又给奶奶,让奶奶给他们又做了一件新棉衣。

  在这个年代,冬衣基本上都是穿一个冬天,每家每个人有一件冬衣,都是家里不错的。

  有不少家里,孩子们基本上没有冬衣,基本上都不怎么出门。

  丫丫看了一眼她哥哥,想了一下才说,“娘,家里还有棉花吗?给大庆哥哥他们衣服加一点棉花,就暖和了。”

  “家里是有一些棉花,但这是妈妈花人情买回来的。”

  兄妹两个对视了一眼,两人都闭嘴了。

  “但是你们可以在妈妈这里买一些棉花,给你大庆哥哥他们那棉衣里面添棉花。”

  壮壮和丫丫两个人小,但是他们手里真的有钱。

  他们学的不错,刘苗苗就会奖励他们。

  “妈妈托关系买的棉花,一块钱一斤棉花,你们要卖多少?”

  要买多少棉花?

  两个小的,立即去找他们的钱,一分两分。

  “十分是一毛,十毛钱是一块钱。”

  壮壮数了数自己的手里的钱,“丫丫,我有一块五。”

  丫丫也数了一下自己的钱,“我有一块八,哥哥我存了很久。”

  每年过年发红包钱,娘都没有没收他们的钱,让他们自己放着。

  丫丫舍不得花钱。

  可他们自己说出的话,也不能不算数。

  “哥哥,做一件棉衣要多少棉花?”

  要多少棉花?

  这个壮壮也不知道吗?

  “去问问娘。”

  两个小的拿着钱出来了。

  “娘,一件棉衣要多少棉花?”

  一件棉衣要多少棉花?

  “一斤多棉花,他们兄妹三个,四斤棉花就够了,你们给我四块钱就够了。”

  四块钱?

  “娘,我只有一块八。”

  “我一块五。”

  呦,没有想到,两个小的居然有三块三。

  他们才几岁呀?

  “哪我给你们三斤三两。”

  刘苗苗还有模有样的拿出秤给他们称重,还一边教他们如何看秤。

  “好了,这就是三斤三两。”

  刘苗苗还把他们手里的钱拿了过来,又把棉花塞给他们。

  “今天天色不早了,明天你们在拿着棉花去找你奶奶他们。”

  隔天吃过早饭两个小的就提着棉花出门了。

  “奶奶,奶奶.....”

  叶母看向两个小的, 见他们提着东西来,有几分疑惑。

  “怎么提东西来了?”

  “奶奶,这是棉花。”

  “对,这是棉花,我们从我娘那里买的,给大庆哥哥和大丫姐姐做棉衣。”

  做棉衣?

  从他们娘哪里买的?

  她们哪里来的钱?

  “你们钱从哪里来的?”

  “红包钱。”、

  叶母顿时就明白了。

  “你们去喊大庆他们来家里。”

  叶母是不想管的。

  她这个当奶奶,总不能如今分家还管老二家的孩子。

  老二家几个小的,分家之后,如今话都很少了,沉默不少。

  大庆兄妹几个被喊来老宅,几个小的都冷飕飕的。

  他们棉衣不怎么暖和了。

  这天冷,兄妹几个除了洗衣做饭,都不怎么出门了。

  “大庆,把你的棉衣脱下来,来穿上你爷爷的棉衣。”

  大庆有一些不明白,不过还是听话的脱下棉衣,就看到叶母给他把衣服剪开,添加棉花。

  二庆和大丫看到奶奶这样做,瞬间就明白这是在干什么了?

  给他们棉衣里面添加新棉花。

  “奶奶,谢谢。”

  叶母笑着说,“棉花是壮壮和丫丫提过来的。”

  壮壮和丫丫提过来的。

  “壮壮,丫丫,大伯娘知道你们提棉花过来了吗?”

  如果是壮壮和丫丫背着大伯娘提过来的棉花,那壮壮和丫丫可能会挨打。

  “我娘知道。”

  大伯娘知道?

  这棉花,可不容易买到的。

  “可要记着壮壮和丫丫。”

  这棉花是真的很难买到的。

  可是他们兄妹俩,把手里的钱全部花光了,买过来给他们棉衣的。

  “奶奶,我们会记得。”

  有棉衣,他们就不那么怕冷了。

  五个孩子在这边玩着。

  刘苗苗听着收音机,躺在躺椅上,吃着葡萄,别提多么的逍遥自在了。

  因为两个小的不在家,一定会在老宅那边待一上午,甚至午饭都在那边吃饭,她一个人更是自在。

  葡萄很甜。

  至于瓜子,种出来的瓜子自己用沙子炒出来,味道不错。

  不出刘苗苗所料,壮壮和丫丫在老宅这边玩到快吃午饭了,才回来。

  “娘,我们吃红薯?”

  刘苗苗点头,“对呀,我们吃红薯,明天吃蒸土豆,你们都长胖了,需要吃素,不然会被人发现我们在家天天吃好吃的,从而就被人惦记,上门来偷东西。”

  两个小的下意识相互看了起来。

  好像真的长胖了,大庆哥哥他们比他们瘦了不少。

  早上吃蒸红薯、中午吃蒸红薯,晚上吃蒸红薯。

  “你们想要去你们姥姥家住几天吗?”

  姥姥家?

  “娘,我们为什么要去姥姥家?”

  “你们不想去?”

  壮壮和丫丫对视一眼,总觉得他们娘有事情瞒着他们。

  “去,去。”

  隔天一大早上,吃了早饭,刘苗苗背着一个背篓,带着他们兄妹两个回娘家。

  “壮壮娘,你这是要带着孩子去你娘家?”

  “对,带孩子们回娘家。”

  一路上走走停停,刘苗苗也担心两个孩子。

  娘家距离婆家有半个多小时路程,但是带着两个小孩子, 要费时间一些。

  但还是到了刘家。

  “姥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