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进宫去-《重生之表妹有礼》

  四月底,皇宫举办赏花宴。

  此次赏花宴,是为安王选妃。

  如今明顺帝一心向道,后宫除了宋皇后和刘贵人,明顺帝再未踏足别的嫔妃寝殿,之前宋皇后独宠,这赏花宴也就如同虚设。

  如今为了安王,淑妃在背后多番策划,这才让明顺帝想着这件事,并把这件事交给皇后去办。

  宋皇后也不想管这件闲事,顺水推舟,找淑妃协理。

  名单呈上来,明顺帝无甚兴趣,如今他只求长生,能再多坐几十年皇位。

  淑妃的心思他并非不知晓,淑妃背后的文臣近来也有些蠢蠢欲动,上来的折子里,也隐隐提起若之后太子之位落在四皇子手里,那时武将必将踩在文臣头上。

  文臣向来清高,要是让那些只会打仗的莽夫骑在他们头上,他们如何能咽得下这口气。

  明顺帝冷眼看完,只是批阅了一个大大的“已阅”便扔了奏折。

  他一共四个儿子,安王平庸是个纨绔,平日里只懂花天酒地,饮酒作乐,哪里能担太子之责。

  反观四皇子,四皇子出生时,正值他把权力全部掌握在手中之时,也是他最意气风发的时候,对这个儿子最看重。

  但是一想到四皇子身后的靠山是如今的宋大将军府,要是老四做了太子,以后再荣登大宝,那这天下岂不是要姓宋?

  一想到这里,明顺帝的眼眸渐渐变暗。

  “皇上,刚才皇后娘娘那边来人,说是赏花宴准备就绪,请您移步后花园。”身边的老太监开口道。

  明顺帝扔下笔,靠坐在龙椅上,眼神里没什么感情:“朕忙于国事,没时间过去,让她们看着办,等有结果,告诉朕一声就行。”

  老太监领旨去了后花园,明顺帝不想再看那些啰里吧嗦的折子,千篇一律的东西看得他头疼。

  想想还是摆驾去了承露台。

  承露台已经在收尾阶段,明顺帝登上塔台。

  塔台名叫登高台,面朝东方,视野极好,站在高处,让他生出一种集天下之气的感觉。

  这大大满足了他的虚荣心和对掌握权力的快感。

  “朕看这承露台修得十分精妙,这登高台是谁设计的?”

  身边的官员立刻回道:“回禀圣上,这承露台的亭台楼阁皆是由贤王殿下亲自设计,工部承办。”

  听到贤王的名字,明顺帝有些奇怪,“朕居然不知道他还有这般才能。”

  的确,他自宋皇后去世后就对贤王忽视许久,要不是把赈灾的烂摊子扔给他,他处理得极好,哦,对,明顺帝又忽然想到,去年底狩猎那次,也是贤王猎得猛虎。

  东厂最近送来的密报中,对贤王府也是寥寥数语,无甚需要注意的地方。

  另一名官员见明顺帝沉思,又立刻补充道:“四殿下也每日来监工,十分关心承露台的进展。”

  这个官员是四皇子的人,见到贤王的名字被提起,立刻凑上来,言语间,四皇子每日都来监督承露台的进程,十分上心。

  明顺帝瞥他一眼,背着手下了登高台。

  他倒是不知道,如今这六部里,对四皇子倒是评价很高。

  “传旨下去,贤王设计承露台有功,重重有赏。”

  明顺帝留下这句话,摆驾去了刘贵人的寝殿。

  刘贵人近来身子不适,因此好几日不曾踏出寝殿。

  她闲来无事,就亲自下厨研究吃食,明顺帝来之时,她正在厨房忙碌。

  “你如今是朕的妃子,这些事怎还需要你亲自来做?”

  刘贵人见他来了,上前去行了礼,明媚的脸上带着笑,“就是想起多年前段皇后最喜欢吃臣妾做的蟹黄酥,臣妾馋了,便想做来吃,这许久没做了,手艺倒是生疏不少。”

  明顺帝最喜欢听她以前的旧事,尤其还是关于段皇后的。

  “哦?是吗?朕为何没有印象?”

  听到这句话,刘贵人噗嗤一声笑出声:“那是因为每次做好点心,公主和贤王都争抢着吃光了,等您下了朝,哪里还有?有时候做得多了,皇后娘娘便会赏给我们这些奴婢。”

  再次听到刘贵人提到贤王的名字,明顺帝却不觉得有丝毫疑惑,“你倒是对吃的记得清。”

  “臣妾原本就是尚食局出来的,自然是对吃得更上心。”刘贵人端起手边的小盘子,“您尝尝,如今也没有人敢吃臣妾的点心了,这偌大的皇宫,见到臣妾都巴不得离得远远的。”

  这倒是事实,刘贵人在后宫不被宋皇后待见,别的妃嫔见她可不得绕道走。

  要是被宋皇后看到和刘贵人交往甚密,她们也没有好果子吃。

  明顺帝捻起一个,咬了一个,不甜不咸,倒是符合胃口,“谁说的,你大可以送到贤王府去,美食要有人欣赏才好。”

  刘贵人闻言,也不管身边伺候的宫女和太监,一口亲在了明顺帝的脸上,“多谢圣上,只可惜长公主不在,要不然也送去给她尝尝。”

  这举动对明顺帝来说明显有些逾越,连宋皇后也不敢如此动作。

  “等乐清下次回来,定会有机会。”

  明顺帝龙心大悦,一点不觉得有何不妥,反而更觉得刘贵人真诚可爱,只管搂着她,到里面的寝殿去了。

  一旁的太监和宫女纷纷低下头,不敢抬头,心里都暗自感叹:这刘贵人当真是有手段,怪不得皇上喜欢。

  翌日

  段老夫人一大早只带王素敏一人进了宫。

  马车一连坐了两个时辰,才到宫门口。

  王素敏今日打扮格外艳丽,老夫人出门时见她发髻上的赤金步摇金簪,知道她是抱了攀高枝的心思,本想劝阻几句,但是转念一想,若是这次王素敏真的被宫里的主子看重,能做个王妃,对他们英国公府来说也算是助力,遂不再开口。

  这次进宫分为三天,今日都是侯爵之女,身份贵重。

  宋皇后坐在里面的偏殿里,头上的凤冠熠熠夺目。她悠闲地喝茶,仿佛这里的事情跟她无关一般,她就是来看个热闹罢了。

  淑妃还未出现。

  四皇子如今还不到议亲的年纪,且对于宋皇后来说,侯爵只是个虚衔,并无多少实权,做个王妃未免有些可惜。

  想到安王,宋皇后心里不禁有些好笑,她那儿子,就是个草包,想找个贤良淑德的女子来做正妃管着安王,可能吗?

  那安王的后院,美姬不下一二十人,这要是娶个王妃回去,可不是天天后院闹翻天。

  宋皇后正在想这件事,王素敏踏进了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