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穿越七零做会计》

  木齐章坐在自己的工位上,手里拿着钢笔,眼睛却时不时地瞟向门口。

  张小芬端着搪瓷缸子走过来,笑眯眯地往她桌上放了一颗水果糖:小木,尝尝,我老家寄来的。

  谢谢芬姐。木齐章剥开糖纸,把糖含进嘴里,甜味在舌尖化开。

  张小芬凑近了些,压低声音:哎,你听说了吗?黄科长昨天又去县里开会了,听说跟县革委会的王主任关系不一般。

  她眨了眨眼,语气意味深长,他小舅子在省里当差,厉害着呢。

  木齐章假装惊讶:真的啊?我还以为他就是咱们局里的领导呢。

  啧,你刚来不知道,

  张小芬左右看看,声音更低了,咱们局里的事,黄科长说了算,连王书记都得给他几分面子。

  木齐章点点头,心里却暗自盘算,看来黄科长的背景比她想象的复杂,账目上的问题不能贸然捅破,得先摸清楚情况。

  她翻开账本,继续核对数据,但这次,她没再在纸上做任何标记,而是把所有疑点都记在了脑子里。

  中午吃饭时,木齐章借口要去供销社买针线,匆匆离开了单位。

  她没去供销社,而是拐进了县城边缘的废品回收站。

  废品站的守门人是个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正坐在藤椅上晒太阳,手里摇着蒲扇,眼睛却亮得惊人,像鹰一样盯着每一个进出的人。

  奶奶好,

  木齐章走过去,从兜里掏出一颗水果糖,天热,您吃颗糖解解暑。

  老奶奶眯着眼打量她,半晌才接过糖,慢悠悠地说:丫头,来找啥?

  我想找点旧报纸糊墙,

  木齐章笑了笑,新分的房子,墙面掉灰。

  老奶奶哼了一声:报纸五分钱一斤,自己进去翻吧。

  木齐章点点头,走进废品堆。

  老奶奶的目光如影随形,让她不敢轻举妄动。

  她假装翻找报纸。

  很快,她在角落里发现了一摞旧书,最上面一本是《高中数学》,书页已经泛黄,但内容完整。

  她赶紧把书塞进带来的布袋里,又继续翻找。

  她的目光被一个黄花梨木盒子吸引住了。

  盒子表面落满灰尘,但木纹细腻,雕工精致,一看就不是普通物件。

  她心跳加速,假装不经意地把它拿起来,掂了掂,沉甸甸的。

  旁边还有一张缺了腿的小桌子,桌腿断裂处露出奇怪的机关结构,像是可以打开的暗格。

  木齐章不动声色地把小桌子和黄花梨木盒子一起放到称重处。

  奶奶,这些多少钱?

  老奶奶瞥了一眼:书五毛,盒子一块,破桌子两毛,一共一块七。

  木齐章爽快地付了钱,又顺手捡了一块黑乎乎的,说:这个也一起算吧,拿回去垫桌脚。

  老奶奶扫了一眼,摆摆手:破石头,不值钱,送你吧。

  木齐章心里狂喜,但面上不显,只是礼貌地道谢,然后迅速离开了废品站。

  回到陈奶奶家时,院子里静悄悄的,老人不在家,可能是去邻居家串门了。

  木齐章赶紧把东西搬进自己房间,锁上门,开始仔细检查今天的收获。

  她先拿起黄花梨木盒子,轻轻擦拭表面的灰尘。

  盒子做工精细,边角处有细微的磨损,但整体保存完好。

  她试着打开,却发现盒子纹丝不动。

  有机关?木齐章皱眉,仔细检查盒子的每一处细节。

  终于,她在盒子底部摸到一个小小的凹槽,用力一按,一声,盒子弹开了。

  里面空空如也,但木齐章总觉得不对劲。

  她用手指敲了敲盒子的内壁,声音有些空洞。

  夹层?

  她小心翼翼地撬开内衬,果然,底下藏着一张折叠整齐的纸。

  她颤抖着手打开.......

  北市西城区胡同三进四合院房契,1956年。

  木齐章倒吸一口凉气,心脏狂跳。

  北市中心的四合院,这要是放到几十年后,价值上亿。

  她强压住激动的心情,把房契小心收好,又转向那张缺腿的小桌子。

  桌子的一条腿断裂,露出里面的机关结构。

  她试着转动桌腿,没想到桌子底部弹出一个暗格,里面是三幅卷轴画。

  木齐章屏住呼吸,缓缓展开第一幅.......

  《溪山清远图》,落款是明代画家文徵明。

  她手一抖,差点把画掉在地上。

  文徵明的真迹,在后世拍卖会上至少值几千万。

  第二幅是《竹石图》,郑板桥的作品。

  第三幅是《寒江独钓图》,马远的真迹。

  木齐章感觉自己快晕过去了。

  这三幅画,随便一幅都够她吃一辈子。

  最后,她拿起那块黑乎乎的,在手里掂了掂,沉甸甸的。

  她用指甲刮了刮表面,露出一点金色,这是金子。

  一整块金砖,只是表面氧化发黑,被人当成了废铁。

  木齐章瘫坐在床上,脑子里嗡嗡作响。

  她发财了。

  短暂的狂喜过后,木齐章迅速冷静下来。

  这些东西不能声张,否则不仅保不住,还可能惹来杀身之祸。

  她迅速把房契金砖藏进黄花梨木盒子的夹层里。

  小桌子的机关重新合上,看起来依旧是一张破桌子,不会引人注意。

  做完这一切,她长舒一口气,擦了擦额头的冷汗。

  这些东西,她暂时不会动。

  等到改革开放后,政策宽松了,再慢慢变现。

  现在,她得继续低调行事,不能露出任何破绽。

  她轻轻摸了摸炕洞里的黄花梨木盒子,嘴角微微上扬。

  属于她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木齐章快步往财政局赶,脑子里还回放着刚才发现的那些宝贝,黄花梨木盒子、名画、金砖,光是想想就让她心跳加速。

  她刚拐过街角,被一个穿蓝布衫的女人拦住了去路。

  哎哟,姑娘,你住在陈奶家里?

  女人堆着满脸笑,眼睛却滴溜溜地往她手里的布袋上瞟,这么晚就去上班啊?

  木齐章脚步一顿,打量了对方一眼,三十来岁,脸上抹着劣质雪花膏,香得刺鼻,嘴角一颗黑痣随着说话一抖一抖的。

  她不记得见过这人。

  您是......

  我姓赵,住纺织厂家属院的!

  女人自来熟地凑近。

  木齐章往后退了半步,拉开距离:赵同志有事?

  没啥大事!赵女人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就是听说你租了房子,我家有更大的,你要不要看看?

  木齐章退后一步,语气冷淡,不了。

  哎别走啊!

  赵女人一把拽住她的袖子,陈老太那屋子可邪性,她儿子死在云南,屋里还供着牌位呢。

  木齐章猛地甩开她的手,脸色沉了下来:赵同志,造谣可是要负责任的。

  哎哟,我这不是关心你嘛。

  赵女人不死心,又贴上来,

  你一个小姑娘,工资也不高吧?要不要我介绍个赚钱的门路?

  木齐章眯起眼,这是盯上她了?

  什么门路?她故意问。

  赵女人左右看看,压低声音:倒卖粮票,一斤能赚两毛!

  木齐章心里冷笑,面上却装作惊讶:这可是投机倒把,要坐牢的。

  怕啥!

  赵女人不以为意,我表哥在粮站,有的是门路!

  她压低声音,要不要合伙?

  木齐章这下全明白了,这女人不知从哪儿打听到她,专门来套近乎的。

  赵同志,她后退一步,我还要上班,改天聊。

  别急着走啊!

  赵女人一把拽住她的布袋,你这买的啥啊?给我看看......

  二丫!

  一声中气十足的喊声从身后传来。

  木齐章回头,看见陈奶奶拎着菜篮子大步走来,银白的头发在晨风中飘着,眼神锐利得像刀子。

  陈、陈大娘......赵女人讪讪地松开手。

  陈奶奶一把将木齐章拉到身后:赵家媳妇,你拽着我闺女干啥?

  我、我就聊两句......赵女人缩了缩脖子。

  聊什么聊?陈奶奶嗓门洪亮,我家二丫要上班,耽误了公家的事你负责?

  赵女人被噎得说不出话,灰溜溜地往后退:我、我就随便问问......

  问什么问?

  陈奶奶瞪眼,再让我看见你缠着我家孩子,我找你们厂领导说道说道!

  赵女人脸色一变,转身就走,边走边嘟囔:神气什么......

  等赵女人走远,陈奶奶转身拍了拍木齐章的手:这赵家媳妇不是好东西,专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你离她远点。

  木齐章点点头:她怎么盯上我了?

  陈奶奶哼了一声:听说你租房,以为你有钱。

  她压低声音,这人心眼坏,前些年还举报过邻居藏,害得人家被抄家。

  木齐章心头一凛,看来以后得更小心。

  快上班去吧,陈奶奶推了推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