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穿越七零做会计》

  走出那栋压抑的小楼,重新回到喧闹的市场。

  老班长掏出一包皱巴巴的“丰收”牌香烟,递给陈星一根,自己点上一根,狠狠吸了一口,烟雾缭绕中,他脸上的神情才慢慢放松下来。

  他看了一眼沉默不语的木齐章和面色凝重的陈星,用夹着烟的手指了指身后的小楼。

  “知道为啥非得先来拜这座‘庙’吗?”

  老班长吐出一口烟圈,声音带着一丝疲惫,

  “这市场,看着热闹,底下藏着吃人的漩涡。”

  他踢了踢脚边的一个空纸箱:

  “上个月,两个东北来的老客,仗着人高马大,没跟李哥打招呼,私下谈好了一卡车电子表。”

  他压低声音,“结果呢?货还没装车,人就挨了闷棍,钱货两空,现在还躺在医院里。”

  木齐章心里咯噔一下,下意识地看向陈星。

  陈星眉头紧锁,伸手轻轻握了握她的手腕,示意她镇定。

  “还有更绝的。”

  老班长弹了弹烟灰,

  “有一伙人专门做‘掉包’的买卖。

  你看好的货,装箱时给你换成砖头瓦块。

  你付了钱,转头就告诉你货被扣了。

  哭都没地方哭去!”

  他加重了语气,

  “但只要李哥点过头,插了他的旗子……

  ”他用烟头在空中虚划了一个圈,

  “从你提货,到装上火车,这一路,平平安安。

  哪个不开眼的敢伸手,李哥自然会把他的手剁下来。”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木齐章有些发白的脸,决定把话说得更透些:

  “还记得我跟你提过,去年也有个从京城来的少爷,姓什么来着?哦,对,姓胡。”老班长嘴角扯出一丝嘲讽的笑,

  “家里有点背景,觉得自己能通天,来了鼻孔朝天,连李哥的门往哪开都不知道。 结果怎么着?”

  他压低了声音,像在讲述一个恐怖的传说,

  “在旅馆里就让人给绑了,勒索信直接寄回京城他老爹单位。

  最后还是他爹舍了老脸,托了层层关系,找到能跟李哥递上话的人,花了大价钱才把人赎出来。

  人是回来了,可吓破了胆,现在听说还在家养着呢,见不得生人。”

  木齐章听着,感觉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

  她原本以为凭借自己的先知和谨慎,可以规避大部分风险,但现在看来,她把这个世界想得太简单了。

  这个年代的法外之地,有它自己残酷的运行法则。

  她放在身侧的手微微颤抖。

  陈星敏锐地察觉到她的情绪变化,温热的手掌完全覆上她微凉的手背,用力握了握。

  他没有说什么安慰的话,但这个动作本身传递着无声的支持和“有我在”的承诺。

  老班长将两人的互动看在眼里,心里点了点头。

  他把烟头扔在地上,用脚碾灭:

  “所以啊,弟妹,别觉得那几条烟酒钱花得冤。

  在这地界,李哥的一句话,比什么都管用。

  咱们规规矩矩做生意,他保你平安,这买卖,划算。”

  他拍了拍陈星的肩膀:

  “星子,走吧,带你们去见见老刘。

  东三区那边,布料和成衣最多,花样也新。”

  老班长重新挺直了腰板,仿佛刚才讲述的那些黑暗故事只是过眼云烟。

  他再次化身成那个熟悉市场每个角落的向导,领着他们朝市场的东边走去。

  穿过摩肩接踵的人群,空气中弥漫着各种布料染料、皮革和汗水的混合气味。

  与之前的震撼不同,木齐章此刻的目光里多了几分审视和警惕。

  她仔细观察着周围的摊位,留意着摊主与顾客之间的交流方式,理解这片土地下隐藏的规则。

  她明白了,在这里光有眼光和胆量还不够,必须懂得如何与这里的“神”和“鬼”打交道。

  陈星始终走在她身侧半步远的位置,像一个沉默的守护者。

  当他们终于走到东三区,看到老刘那个堆满了各色布匹和成衣的巨大摊位时,木齐章深吸了一口气,将内心的波澜压下。

  危险固然存在,但机遇也同样巨大。

  既然已经踏入了这片江湖,她就必须学会这里的生存之道。

  第一步就是做好眼前这笔,由“李哥”这条潜在规则庇护下的生意。

  东三区的摊位比想象中更大,彩条布棚子下挂满了各式各样的成衣,的确良衬衫像旗帜一样挂了好几排,颜色鲜艳得晃眼。

  一个四十多岁的女摊主立刻迎了上来,脸上堆满热情得过分的笑容。

  “几位老板想看点什么?”

  她声音又尖又亮,顺手拿起一件印花衬衫,

  “上海最新款式,瞧这花色,这料子。”

  她报出一个高得离谱的价格,眼睛却滴溜溜地在三人身上打转,揣测着他们的来路和购买力。

  老班长没接她递过来的衬衫,直接打断了她滔滔不绝的推销:

  “我们不找你,叫老刘出来。李哥介绍的。”

  “李哥?”女摊主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眼神里闪过一丝慌乱和谨慎。

  她迅速打量了一下老班长和他身后气质沉稳的陈星,马上又换上一副更热络的笑脸:

  “哎呀,早说嘛,自家人自家人。

  你等着,我这就去叫老刘。”

  她转身钻进摊位后面用布帘子隔开的小隔间,隐约传来压低声音的交谈。

  不一会儿,一个趿拉着棉鞋的中年男人皱着眉头走出来,嘴里还叼着半截烟,一脸不耐烦:

  “谁啊?大中午的……”

  他话没说完,看见老班长,愣了一秒,随即脸上挤出笑容:

  “哟,老马,是你啊,有些日子没见了。”

  他热情地伸出手和老班长握了握,目光扫过陈星和木齐章,

  “带朋友来照顾生意?好说好说!”

  老班长没跟他多寒暄,直接指着挂着的成衣:

  “老刘,给个实诚价,李哥可是打过招呼的。”

  老刘嘿嘿一笑,搓着手:“那必须的,给你肯定是最低价。”

  他报出一个比女摊主低一些,但依然明显高于合理区间的价格。

  一直沉默的木齐章微微蹙眉,但没吭声。

  她只是上前一步,伸手仔细摸了摸那件衬衫的料子,又看了看缝线和扣子。

  质量确实不错,比北方的同类产品要精细不少。

  老班长脸色沉了下来,声音也冷了几分:

  “老刘,你这就不够意思了。

  李哥亲口答应的事,你就给我这个价?把我老马当棒槌?”

  老刘脸上的笑容有点挂不住,讪讪地掏出烟递给老班长,被摆手拒绝后,自己点上猛吸了一口:

  “老马,你看现在啥都涨价……”

  “少来这套。”

  老班长毫不客气地打断他,

  “李哥的规矩,你比我懂。要不要我现在再去楼上找李哥唠唠?”

  他作势要转身。

  “别别别。”

  老刘赶紧拉住他,脸上闪过一丝惧色,抬手轻轻拍了一下自己的嘴巴:

  “瞧我这张破嘴,该打,李哥交代的事,我哪敢马虎。”

  他咬咬牙,重新报出一个价格,这次的价格,比第二次又低了近三成,已经显得合理很多。

  老班长这才脸色稍霁,转头对木齐章使了个眼色。

  木齐章会意,上前仔细检查了不同款式和尺码。

  她心里快速盘算着:现在是正月,等这批货运回北方,正好赶上春末夏初,这些轻薄鲜艳的夏装应该很有市场。

  她隐晦地朝陈星点了点头。

  陈星一直冷静地观察着整个过程。

  见木齐章确认了质量和款式,他上前一步,声音平稳有力:

  “刘老板,这个价,我们要两千块的货。”

  他报出几个具体的款式和尺码搭配,条理清晰。

  老刘眼睛一亮,两千块在当时是一笔不小的生意。

  虽然利润被压薄了,但走量大,算下来依然能赚好几百,顶他平时忙活半个月的。

  他脸上立刻堆满真诚的笑容:

  “没问题,兄弟爽快,就按你说的来。”

  他麻利地拿出单据本开单子,嘴里还保证着:

  “放心,质量绝对没问题,两天后准时来取货,我亲自找车给你们送到火车站,包你们顺利上车。”

  交易完成,老刘咧着嘴,小心地把钱收进腰包。

  老班长这才露出点真正的笑意,拍了拍老刘的肩膀:

  “这还差不多。走了。”

  离开喧闹的市场,三人坐上返回市区的公交车。

  车厢里依旧拥挤,但气氛轻松了不少。

  老班长靠着车窗,对木齐章和陈星说:

  “看见没?这就是规矩。你按规矩来,他就不敢乱来。”

  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补充:

  “老刘这人,滑头是滑头,但货是真不错,答应的事一般也会做到。

  在这一片,算是个可以打交道的。”

  木齐章望着窗外飞速后退的街景,心里感触良多。

  这一课,比她看任何书都来得深刻。

  她之前的想法确实有些天真了,把做生意想得太简单。

  陈星默默坐在她身边,目光沉稳。

  他看似只是在陪同,但每一个细节都记在心里。

  他在学习,在观察,如何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保护她,协助她。

  今天的经历让他更加确信,陪她一起来,是绝对正确的决定。

  回到老班长家,嫂子已经准备好了热腾腾的晚饭。

  饭桌上,老班长又叮嘱了许多细节:

  怎么打包,怎么托运,路上要注意什么。

  木齐章和陈星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