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七境分明-《九州争天命》

  数日后,咸阳宫。

  嬴政高踞帝座,听着殿下李斯等人汇报着秘境之行的收获与损失,以及各地军情民情。

  他面色沉静,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御座扶手,轩辕剑横于膝上,散发着无形的威压。

  秘境收获虽丰,但“猎场”真相如同悬顶之剑,让他心中没有丝毫松懈,反而更加紧迫。

  外部有白衣异族、深渊威胁,内部有其他虎视眈眈的雄主,大秦虽强,但若要在这残酷的筛选中最终胜出,必须行非常之法。

  就在这时,殿外侍卫来报:“陛下,宫外有一自称‘缭’之布衣求见,言有安邦定国之策献于陛下。”

  “缭?”嬴政微微蹙眉,这个名字他并无印象。

  李斯等人也面露疑惑。

  “其人状若乞丐,然气度不凡,言……言若陛下不见,必悔之。”侍卫硬着头皮补充道。

  “乞丐?”殿中传来几声压抑的嗤笑。

  但嬴政眼中却闪过一丝异色。

  非常之时,当有非常之人。

  他沉声道:“宣。”

  片刻后,尉缭步入大殿。

  他依旧是一身破烂衣衫,须发遮挡面容,但步履从容,脊梁挺直,面对大秦君臣审视、鄙夷乃至警惕的目光,坦然自若。

  “山野之人缭,拜见秦帝陛下。”他拱手一礼,不卑不亢。

  “缭?”嬴政目光如电,试图看穿这落魄外表下的本质,“你有何策,可安邦定国?”

  尉缭抬起头,目光与嬴政对视,那深邃的眼眸让嬴政心中微动。

  “陛下,”尉缭声音平稳,却字字清晰,掷地有声,

  “当今神州,强敌环伺,内有唐、楚、汉、明等虎狼之辈,外有异族、深渊未知之威胁。更兼猎场之秘已然揭开,最终唯有一人可存。大秦欲脱颖而出,横扫六合之旧策虽厉,然耗时日久,恐生变数。”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道:“臣有一策,可收奇效,曰: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

  殿中顿时一静!

  李斯眼中精光一闪,王绾等人则面露惊容。

  这句话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不要吝惜钱财宝物,去收买敌国的权贵重臣,从内部扰乱他们的谋划!

  嬴政身体微微前倾,眼中爆发出浓烈的兴趣:“细细道来!”

  尉缭侃侃而谈:“陛下,其余诸君,非皆如陛下般雄才大略,其下臣子,亦非个个忠贞不二。贪财者,以金珠美玉动之;好色者,以绝色佳人惑之;慕权者,许以高官厚禄;惧死者,胁之以势……只需投其所好,攻其弱点,使其为我所用。”

  “可令其离间君臣,传递机密,散布谣言,败坏国政,关键时刻,或可阵前倒戈,或可献城来降!如此,则敌国不攻自乱,我军可事半功倍!此乃无形之兵,可抵百万雄师!”

  他目光扫过殿中众臣,最后定格在嬴政身上:“且,此举并非一味耗费。所得之机密、所乱之敌国,其价值远胜付出。更可借此,将我方细作深深埋入敌国心脏,构建一张覆盖神州的情报大网!届时,敌明我暗,陛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何愁大业不成?”

  嬴政听得目光越来越亮。

  尉缭此策,正中他下怀!

  大秦法令严明,军队强悍,但在阴谋诡计、纵横捭阖方面,确实并非最强。

  若能以此补足短板,从内部瓦解对手,无疑将大大加速统一的进程,尤其是在这猎场规则之下,时间至关重要!

  “彩!”嬴政忍不住赞了一声,

  “先生大才!此策深得朕心!却不知,此事千头万绪,该从何处着手?又需何等人才执行?”

  尉缭微微一笑,那笑容在他落魄的脸上显得有些诡异:

  “陛下若信得过缭,此事,便交由缭来统筹。缭无需高官厚禄,只需陛下授予便宜行事之权,以及足够的财货支持。至于人手,缭自有门路,可启用各国不得志之才,收买亡命效死之徒,亦可从敌方内部,寻找那些心有缝隙之人。”

  他话语中透露出的自信与对人性阴暗面的洞察,让李斯这等权谋大家都暗自心惊。

  嬴政凝视尉缭片刻,猛然下定决心:

  “好!朕便封你为暗行御史,总掌对敌邦交、情报刺探、离间收买诸事!所需钱财物资,朕一力承担!但有需求,可直接密奏于朕!”

  尉缭领命,并未在咸阳久留,甚至未接受嬴政赐予的府邸官服,依旧以那副落魄形象,悄然消失在咸阳的街巷之中。

  然而,一场无声的、针对所有敌对势力高层的金元与诡计风暴,已在他手中悄然酝酿。

  数月之后。

  西楚,有大臣向项羽密报,称大将周瑜与旧吴部将往来密切,恐有异心,虽被项羽压下,但猜忌的种子已然播下。

  李唐境内,关于薛仁贵和徐世绩不和的流言悄然四起,虽未掀起大浪,却让朝堂气氛变得微妙。

  大明濠梁,亦有官员收到来历不明的厚礼,信中隐约暗示若能“行个方便”,日后必有厚报……

  就连远在南疆的刘备,也发现军中粮草补给偶尔会出现莫名的迟滞与损耗。

  一丝丝若有若无的裂痕,开始在看似稳固的联盟与君臣关系中出现。

  而这一切的源头,都指向那个隐藏在黑暗中,手持“者”字秘,执掌着大秦无形利刃的——尉缭。

  这一日,尉缭化身行商,出现在与西楚接壤的边境城镇。

  他看似在收购皮货,实则在等待一个重要的“客人”——一位在西楚不得志、却掌握着江夏部分城防布置的将领。

  然而,就在约定见面的前夜,尉缭下榻的简陋客栈房门,被无声无息地推开。

  一道身影立于门外月光阴影下,并非他等待的楚将,而是一个臂甲上带着细微蓝色纹路、眼神冰冷如同机械的白衣人。

  那白衣人看着尉缭,冰冷的电子音响起:

  “检测到高价值目标:尉缭。执行捕捉协议。”

  ......

  “猎场”真相的揭露,如同在滚沸的油锅中泼入冷水,让整个天命神州的所有野心家与参与者都陷入了巨大的震撼与紧迫感之中。

  然而,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伴随着这残酷真相一同明晰的,还有那冥冥中指引前行道路的 “天命七境” !

  这并非人为划分,而是在“猎场”本质被部分认知后,天道自然显化于所有“种子”及其重要辅佐者心间的修行路径,清晰无比,仿佛本该如此。

  第一境:觉命境。

  初醒英魂,感知自身与天命神州之联系,明了自己身为“种子”或“辅佐者”的身份,开始吸纳微薄的天命之气淬炼己身。

  绝大多数普通英魂及士卒终其一生,便停留于此境。

  第二境:淬命境。

  以天命之气深度淬炼肉身、神魂乃至自身独特的“道”,如兵法、谋略、勇力,实力显着提升,能初步引动天地之力加持。

  各势力中的中层将领、杰出谋士多在此境。

  第三境:知命境。

  明晰自身在“猎场”中的定位与使命,对天命之气的运用更为精妙,开始触及规则皮毛。

  如周瑜、陆逊、张良、萧何、徐达、常遇春、李靖、秦琼、蒙恬、王翦等顶尖帅才良将,便处于此境巅峰或已突破。

  第四境:掌命境。

  真正开始掌控自身命运轨迹,能较大程度调动和御使天命之气,神通初显,可一定程度上影响小范围的天象地利。

  如白起、项羽、刘邦、韩信、诸葛亮、玄微子、袁天罡、曹操、尉缭、刘伯温、苏秦、张仪等,已踏足此境。

  此境乃一方雄主或决定性战力的门槛。

  第五境:敕命境。

  言出法随,可小范围“敕令”规则,天命之气如臂指使,能短暂抗衡乃至修改局部天地法则。

  目前神州,明确达到此境的,仅有手持轩辕剑、身负两大州鼎气运的嬴政,以及执掌江山社稷图、手握荆州鼎和豫州鼎气运的李世民。

  朱元璋凭借山河印与徐州鼎以及雄厚根基,亦触摸到此境边缘。

  第六境:破命境。

  寓意“破开命运束缚”,开始尝试挑战“猎场”本身规则,拥有撼动一方天地根本的伟力,是为圣阶之下最强者。

  此境,目前神州无人达到,但无疑是所有顶尖雄主追逐的目标。

  第七境:天命境。

  超脱“猎场”,执掌自身乃至一方世界之天命,与“圣人”比肩,是为帝星之终极。

  此境,只存在于传说与最终的目标之中。

  境界的清晰,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路,也让竞争变得更加残酷直接。

  掠夺天命之气,不仅是增强国运,更是提升个人境界、增加在这“养蛊”中存活几率的最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