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血染山河-《九州争天命》

  九鼎现世,如同九颗投入湖面的巨石,在天命神州激起了滔天巨浪。

  那蕴含其中的磅礴天命之气与镇压气运的无上威能,让所有势力都为之疯狂,争夺瞬间进入白热化。

  中原腹地,豫州鼎。

  光柱消散处,一尊三足圆鼎虚影悬浮于离地三尺之处,鼎身铭刻中原万里沃野,黄河蜿蜒如龙,散发着厚重、包容、承载一切的煌煌之气。

  其威压如同大地本身,广阔无垠,令人心生敬畏,却又忍不住想要靠近、臣服。

  李世民亲领玄甲精骑率先抵达,皇道龙气与豫州鼎隐隐共鸣。

  “此鼎与朕之江山社稷图同源,合该入我大唐!”

  他欲亲手取鼎,然而鼎身一震,一股无形的排斥力场扩散开来,竟将寻常士卒推得连连后退。

  “陛下,神器有灵,非有缘者不可轻取!”袁天罡提醒道。

  就在这时,闻讯赶来的数支世家私兵联合部分溃散的突厥残部,从侧翼杀出,试图浑水摸鱼。

  “阻止李世民!夺下豫州鼎!”他们结成战阵,不顾一切地冲击唐军侧翼。

  “螳臂当车!”

  李世民冷哼一声,并未亲自出手,身后徐世绩已然率军迎上。

  双方在豫州鼎威压笼罩下激烈厮杀,每一声兵刃交击都显得格外沉闷。

  而那豫州鼎,始终静静悬浮,仿佛在审视着这场因它而起的纷争,唯有其散发的天命之气,随着战况起伏微微波动。

  西陲昆仑,梁州鼎。

  此地乃万山之祖,龙脉之源。

  梁州鼎虚影坐落于一座雪峰之巅,鼎身刻画崇山峻岭、险峻蜀道,气息苍凉、古老、锋锐,带着一种割裂天地的锐气。

  鼎威之下,风雪更疾,空气都仿佛凝固成刃。

  白起与王翦率领的大秦锐士,顶着凛冽寒风与鼎威,以悍不畏死的姿态强行登山。

  他们黑衣黑甲,在白雪中如同移动的墨线,沉默而坚定。

  “风!风!风!”

  低沉的号子响起,秦军强弩齐射,将试图凭借地利阻拦的羌氐部落射手压制。

  然而,梁州鼎的威压极大限制了弩箭的射程与精准。

  “结阵,锋矢!”

  白起眉心的“斗”字符文亮起,一股惨烈的杀戮之气弥漫开来,竟短暂地与梁州鼎的锋锐之气形成了某种对抗!

  秦军士卒受此激励,血勇倍增,如同真正的箭矢,狠狠凿穿了羌氐的防线,迅速接近峰顶。

  就在白起即将触碰到鼎身之时,一道凌厉的剑光自侧面袭来!

  是大唐边境守将察觉异动,率精兵赶来拦截!

  “白起!休想得逞!”

  白起目光冰冷,甚至未曾回头,反手一拳轰出,拳意凝聚着“斗”字秘的杀伐规则,与那剑光狠狠撞在一起!

  “轰!”

  气浪翻滚,积雪崩塌!

  梁州鼎发出一声轻微的嗡鸣,似乎对这两股强大的力量碰撞产生了反应。

  东海之滨,徐州鼎。

  碧波万顷之上,徐州鼎虚影悬浮于浪涛之间,鼎身铭刻江河入海、鱼盐之利,气息浩瀚、灵动、孕育生机。

  其威压引动潮汐,使得周边海域风浪骤急。

  大明水师在汤和指挥下,以楼船为核心,试图靠近。

  然而,东吴水师在周瑜率领下,如影随形。

  “公瑾,此鼎当属我大明!”汤和立于船头,声音通过真元传出。

  周瑜朗声一笑:“汤将军,东海之上,还轮不到大明做主!火船,出击!”

  数十艘满载火油硝石的小艇,借着风势,如同火龙般撞向明军船队。

  同时,周瑜手中令旗挥舞,吴军战船借助对水流的熟悉,灵活走位,箭矢如雨。

  徐州鼎周围,瞬间沦为火海与箭雨的地狱。

  鼎身散发出的盎然生机与眼前的杀戮形成了鲜明对比。

  汤和指挥若定,明军火炮轰鸣,试图压制吴军,但浪潮在鼎威影响下异常汹涌,使得炮击准头大失。

  周瑜目光扫过战场,最终落在徐州鼎上,他深吸一口气,周身水汽弥漫,竟隐隐与鼎的气息相合。

  “借东风已过,今日,便借一借这东海之势!”

  他琴音一起,海浪仿佛受到牵引,形成一道道水墙,阻碍明军的同时,托举着吴军战船更加靠近徐州鼎。

  南疆密林,扬州鼎。

  此地瘴气弥漫,古木参天。

  扬州鼎虚影隐于一片五彩毒瘴之中,鼎身刻画奇花异草、珍禽异兽,气息生机勃勃却又暗藏致命杀机,其威压与这片原始森林融为一体,排斥着一切外来者。

  项羽率领南疆军团率先抵达,他体内的青帝种子传来剧烈波动,与扬州鼎的生机之力产生强烈共鸣。

  “此鼎与我有缘!”

  他大步向前,周身霸烈之气将毒瘴强行排开。

  然而,张良指挥的汉军也几乎同时赶到。

  “霸王,别来无恙?此鼎,汉王亦甚为喜爱。”

  张良羽扇轻摇,看似随意地几步踏出,周围林木仿佛活了过来,枝蔓缠绕,地形变幻,竟是布下了奇门遁甲之阵,阻碍项羽前进。

  “雕虫小技!”

  项羽怒吼,一拳轰出,狂暴的气劲将拦路的巨木轰成齑粉。

  但阵法变幻无穷,生生不息,极大地延缓了他的速度。

  木鹿试图驱使毒虫猛兽袭击汉军,却发现扬州鼎的威压下,许多毒物竟不听使唤,反而有些畏惧。

  乌屠的黑巫术也被那磅礴生机隐隐克制。

  扬州鼎在毒瘴中沉浮,散发着诱惑与危险并存的气息,冷眼旁观着楚汉势力在这片古老森林中的再次碰撞。

  冥河源头,雍州鼎。

  深渊之地,死寂是永恒的主题。

  雍州鼎虚影悬浮于冥河发源的黑水潭上,鼎身铭刻幽冥鬼府、轮回景象,气息冰冷、死寂、终结万物,其威压让周围的魔物都感到灵魂战栗。

  曹操与腐朽低语者的主力在此遭遇。

  魔潮如同黑色的海啸,冲击着曹操的防线。

  典韦咆哮,熔岩之力焚尽靠近的亡灵;张辽穿梭,幽冥鬼骑撕裂魔物的阵型;于禁引动冥河之力,构筑防线。

  曹操眉心的“临”字符文光芒大放,强行稳定着己方军心,抵御着幽州鼎的死寂威压与魔潮的精神侵蚀。

  “此鼎,当镇深渊气运,属我曹孟德!”

  腐朽低语者的本体虽未亲至,但其意志跨越空间降临,无数扭曲的低语试图瓦解魏武卒的斗志。

  双方在幽州鼎的阴影下进行着惨烈的拉锯战,每时每刻都有魔物或魏武卒化为飞灰。

  而奉命阻截侧翼的司马懿,则率领部众与瘟疫使者的偏师周旋。

  他的战斗看似激烈,却总能在关键时刻恰到好处地让开通道,引得部分魔物冲向曹操主阵,制造混乱。

  他麾下那融合了幽冥与黑暗神力的部队,在战斗中悄然汲取着散逸的死寂能量,实力竟在缓慢增长。

  他的目光,偶尔会扫过那悬浮的幽州鼎,深处隐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贪婪。

  九鼎之争,遍布神州,每一处都上演着惨烈与诡谲。

  神器之威,不仅体现在其蕴含的天命之气,更在于它们能引动天地之力,影响战局,考验着争夺者的实力、智慧与气运。

  大唐能否稳住中原?

  大秦能否斩获梁州?

  大明东吴谁主东海?

  楚汉谁得南疆?

  曹操能否在深渊魔物的围攻下夺取雍州鼎?

  而更重要的是,那支悄然取走青州鼎的神秘白衣军队,究竟是何方神圣?

  他们收取鼎时那举重若轻的姿态,与其他八处的惨烈争夺形成了鲜明对比,仿佛他们本就与这九州鼎有着更深的联系。

  “玄鸟西现……”

  稷下学宫那位执事,看着各地传来的混乱情报,喃喃重复着邹衍留下的箴言,心中涌起强烈的不安。

  这突然出现的势力,是否就是箴言中所指的“玄鸟”?

  九鼎之争,才刚刚开始,但其背后隐藏的谜团与更庞大的阴影,已悄然浮现。

  天命的归属,似乎远非眼前这些势力争霸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