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西楚当立-《九州争天命》

  试探性的攻防持续了半日,双方伤亡皆是不小,但战局依旧胶着。

  白起深知,如此消耗下去,即便能胜,也绝非他愿。

  他眼中寒光一闪,眉心“斗”字符文骤然亮起!

  一股肉眼可见的、带着猩红血色的杀戮气息,如同潮水般以他为中心扩散开来,瞬间笼罩了整个秦军!

  所有秦军士卒的眼睛瞬间变得赤红,呼吸粗重,力量、速度、乃至不畏死亡的凶悍之气,都在疯狂飙升!

  整个秦军军团,仿佛化作了一头彻底苏醒的、只为杀戮而存在的洪荒凶兽!

  “斗字秘——戮战领域!”

  白起的声音冰冷无情,“全军——突击!碾碎他们!”

  得到了“斗”字秘加持的秦军,爆发出了恐怖的战斗力!

  前锋重步兵如同疯魔,顶着箭雨疯狂冲击汉军圆阵!

  战车以决死的姿态撞向枪林!

  强弩手甚至开始进行无差别的覆盖射击,完全不顾及前方还有己方士卒!

  汉军的防线,在这骤然提升了数个等级的狂暴攻击下,瞬间变得岌岌可危!

  圆阵多处被撕开缺口,伤亡急剧增加!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局,韩信瞳孔微缩,但并未慌乱。

  “兵者,诡道也。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

  他口中诵念,周身“兵”字秘的光芒也骤然炽盛!

  一股无形无质,却能引动全军士气、意志、乃至天地间杀伐之气的磅礴力量,以他为核心勃发!

  “兵字秘——势随心动,阵由意转!”

  原本略显颓势的汉军,在这股力量的引导与加持下,士气陡然一振!

  那被撕裂的缺口处,幸存的汉军士卒仿佛被注入了新的力量与勇气,自发地组成小的战斗团体,以同归于尽的姿态死死挡住秦军的突进!

  整个汉军阵型,在韩信的意志下,开始以一种看似混乱、实则暗合某种天地至理的方式,缓缓流动、旋转起来!

  如同一个巨大的磨盘,又如同深不见底的泥潭!

  白起那狂暴的杀戮冲击,陷入这不断流转、卸力、反击的兵势之中,竟被层层削弱、分化!

  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好一个兵仙!好一个兵字秘!”白起眼中终于闪过一丝凝重与兴奋!

  那是遇到真正对手的战意!

  他猛地一拍战车,身形冲天而起,竟要亲自出手,以“斗”字秘的无上杀伐之力,强行轰破韩信的兵势之阵!

  而韩信,也似有所感,抬起了手中的长剑,剑尖遥指空中的白起,“兵”字秘的力量在剑尖凝聚,引动千军万马之势,准备迎接这石破天惊的一击!

  两位绝世名将,两大监天秘法,即将在这西北草原上空,进行最直接、最残酷的碰撞!

  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报——!”

  一骑来自大汉后方的快马,如同疯了一般冲破层层阻拦,直抵韩信身后,信使滚鞍落马,嘶声力竭地喊道:

  “大将军!不好了!陛下急令!南疆…南疆急报!霸王项羽已整合东吴,尽收周瑜、陆逊之众,兵力暴涨,其留在云南的军队后手,已至边境,似有北伐之意!陛下命大将军,速做决断!”

  几乎是同时,秦军后方也有一名斥候飞奔至白起麾下将领处,急促禀报了几句。

  那将领脸色一变,立刻以神识传音告知空中的白起。

  白起凝聚的杀戮之气微微一滞。

  韩信剑尖的兵势也为之稍缓。

  两人隔空对视,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意外与深深的忌惮。

  项羽这个变数,来得太快,太不是时候!

  白起缓缓落回战车,猩红的杀戮领域依旧维持,但那股决死一击的气势已然收敛。

  韩信也放下了长剑,流转的兵势磨盘缓缓停止,但戒备丝毫未减。

  “韩信,”白起的声音透过战场喧嚣传来,冰冷依旧,“今日之战,暂且记下。来日,必与你分个生死胜负!”

  韩信淡然回应:“随时恭候。”

  一场本该决出西北霸主归属的巅峰对决,因东南霸王的异动,竟以这样一种方式,戛然而止。

  双方默契地开始收拢部队,交替掩护后撤。

  草原上只留下无数尸骸与残破的旌旗,诉说着方才的惨烈。

  然而,无论是白起还是韩信都清楚,这场未尽的决战,不会就此结束。

  西北的归属,终究要在他们之间决出。

  而突然强势介入的项羽,其意图究竟为何?

  是想趁汉秦相争,火中取栗?还是另有所图?

  神州大地的争霸棋局,因项羽这枚重量级棋子的再次落子,变得更加波谲云诡,杀机四伏。

  ......

  赤壁,这座承载着太多历史烟云的古战场,如今成为了新生西楚的权力中心。

  江水奔流不息,仿佛在诉说着不变的征伐与更迭。

  项羽立于新修葺的点将台上,身后是迎风猎猎的霸王旗与新添的吴越各部旗帜。

  周瑜、陆逊分立两侧,再其后则是乌屠、木鹿等南疆旧部与程普、韩当等东吴宿将。

  历经数日雷厉风行的整合,凭借其无上威望、强横实力以及对江东子弟的微妙情感,项羽已初步将麾下近八万兵马拧成一股绳。

  虽然内部仍有派系隔阂需要时间磨合,但至少在表面上,已是一支令行禁止、煞气冲天的强军。

  “朱元璋……”

  项羽望着西面,那是大明疆域的方向,猩红的瞳孔中燃烧着冰冷的战意,

  “趁人之危,侵我故土,迫杀江东子弟,此仇此恨,岂能不报?且其据有徐州鼎,乃我们西进、北上之最大阻碍!不拔除此獠,于心难安!”

  他的战略目标清晰无比:

  趁大明主力被东海之变牵制、元气未复,且新得江东人心未稳之际,以雷霆之势西进,夺取被大明占据的原东吴西部疆域,乃至威胁其核心重镇,将朱元璋的势力彻底赶回长江以北!

  首当其冲的,便是如今驻扎在江夏一线,与他对峙的明军主帅——汤和以及猛将常遇春!

  “公瑾,伯言,”项羽目光转向两位新归附的统帅,

  “你二人久与明军交手,熟知汤和、常遇春用兵特点,此番西进,先锋与策应,便交由你二人负责,可能胜任?”

  周瑜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复杂情绪,拱手道:

  “霸王放心,瑜与伯言必竭尽全力!汤和用兵沉稳,善守;常遇春勇猛绝伦,擅攻。二人配合默契,确是大敌。然今时不同往日,我军新合,士气正盛,更有霸王神威坐镇,必可破之!”

  陆逊亦沉稳应道:“逊愿为前部,试探其虚实,寻其破绽。”

  “好!”项羽满意点头,“乌屠、木鹿,你二人率本部精锐,听候公瑾调遣!三日后,祭旗发兵,兵锋直指江夏!”

  濠梁,紫禁城。

  朱元璋面色铁青地看着紧急军报,拳头捏得咯咯作响。

  “项羽!咱还没去找你算账,你倒先打上门来了!”

  他猛地看向刘伯温,“军师,汤和那边顶不顶得住?邓愈?现在到哪里了?”

  刘伯温面色凝重:“陛下,汤将军与常将军虽善战,然能力不及项羽,且敌军新合,锐气正盛,更有周瑜、陆逊这等良将辅佐,恐难以久持。邓愈?将军已率一万精锐从北线星夜南下驰援,然至少需十日方能抵达江夏前线。”

  “十日?”朱元璋眉头紧锁,

  “传令给汤和,让他给咱死死顶住!依托城池险要,步步为营,耗其锐气!告诉邓愈?,加快速度!另外……”

  他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给咱盯紧了李唐和西秦的动静!咱就不信,项羽这么一跳出来,他们能坐得住!”

  洛阳,紫微宫。

  李世民与几位心腹重臣也在紧急商议东南变局。

  “陛下,项羽整合江东,兵锋西指,直扑朱元璋。此乃鹬蚌相争之局啊!”

  房玄龄抚须道,“于我大唐而言,或可坐观其变,待其两败俱伤,再谋后动。”

  李靖却持不同意见:

  “陛下,项羽此人,霸烈无双,其志绝非区区江东。若让其击败朱元璋,尽收其地与人,整合东南气运,其实力将急剧膨胀,恐成我大唐心腹大患!靖以为,或可暗中助明,延缓项羽之势,亦或趁其西进,江东空虚,遣一偏师,南下收取荆南之地?”

  李世民沉吟不语,目光投向袁天罡。

  袁天罡指尖“前”字秘文流转,缓缓道:

  “陛下,天机混沌,然可确定者,项羽乃大变数。其势愈强,神州格局动荡愈烈。然,东海邪殿未平,那白衣异族威胁更甚。或可遣使西秦,共议应对之策?毕竟,无论是项羽坐大,还是异族入侵,于秦而言,亦非好事。”

  李世民眼中精光一闪:“善!便依天罡之言。即刻遣使密赴咸阳,探听嬴政口风。同时,命徐世绩加强荆北防务,伺机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