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迁居(7)-《红楼:这荣国府我不要了》

  街道两侧,几乎所有人都在打量甄家一行人,相熟的人还交头接耳的窃窃私语。

  锦衣男子的目光混杂在众人注视的目光中并不引人注意,垂着头行走的甄应嘉却若有所感,抬起头看向年轻男子的方向。

  四目相对,两人对视了片刻,甄应嘉移开视线,再次低下头,面上看不出任何变化,垂在身侧的手却动了动。

  领头的应天府差役对罗山镇似乎并不陌生,熟门熟路的领着身后的其他差役和甄家众人,穿过几条街道来到罗山镇北面边缘的驿站前。

  三十名差役要了三间驿站的大通铺,甄家众人中的女眷被塞进了柴房,男子则挤在柴房一侧堆放杂物的棚子下。

  “张兄弟,咱们也是熟人了,这一次还是要劳烦老弟了。”

  将人安排好,领头的差役动作熟稔的给身侧帮忙安排住处的驿站差夫塞了一个荷包,笑道。

  “老哥客气了。”荷包分量不轻,驿站差夫手上掂了掂,脸上立刻挂满笑容,“老哥这次来的人不少,三辆车如何?”

  “有三辆,那再好不过。”

  领头的差役笑着抱了抱拳,同时微微侧头看了坐在堆放杂物的棚子中的甄应嘉一眼,给驿站的差夫使了一个眼色。

  驿站差夫当即会意,面上的笑容更深。

  领头的差役男子并不是第一次押人去往西北,罗山镇的驿站几乎是往北的必经之处。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押送犯人流放也有一些潜规则,出了相应辖管的州府,路上便可便宜行事了。

  买几辆牛车,既可以代步,也能缩短押送的时间。

  按照律例,押送犯人时误了时间,押送的差役们是要受罚的。

  用车代步缩短了时间,相应的就能预留出足够的时间应对路上的各种突发状况,避免因意外误时。

  从江南往西北,千里迢迢,路上遇上什么都不足为奇。

  当然,能够用车代步的前提是被押送的犯人,也有足够的钱财买下车辆。

  要不然,押送的差役坐车,犯人步行,那车买了也就只能省些走路的力气罢了。

  拿着荷包,驿站差夫满面笑容的离开驿站。

  仲夏时节,白日较长。

  酉时末,天色开始变暗时,三辆牛车出现在驿站前,其中最先一辆牛车驾车的车夫旁,正坐车之前离开的驿站差夫。

  三辆牛车驶进驿站,依次从堆放杂物的棚子前经过。

  棚子内,看着从眼前滚过的车轮,甄应嘉抬头看了一眼坐在牛车上的驿站差夫,转头看向棚内一名三十上下的男子。

  “老爷。”

  察觉到甄应嘉的视线,男子走上前,低声唤了一声。

  甄应嘉颔了颔首,低声在男子耳语了一句。

  “这?”

  听过甄应嘉的话,男子面色迟疑。

  “去吧。”

  甄应嘉的声音依旧很低,话中的语气却不容反驳。

  “是。”

  男子应了一声,走向马棚前,下了牛车后,指挥着车夫停放车辆的驿站差夫。

  目光随在男子身上,看着男子走到驿站差夫身前顺利地开始交谈,甄应嘉眼底闪过一道利芒。

  午时,在官道旁的林中休息时,那领头的应天府差役的话,显然是说给他听的。

  在钦差金陵体仁院总裁的位置上坐了那么多年,整个江南府的官员几乎都要看他的脸色行事,押送犯人流放的一前潜规则他也曾有所耳闻。

  而只要宫里的贵妃娘娘和王爷还在,这些人就不敢动他们。

  现下,西北那边的人也已经到了。即使这些人真动了心思,前往西北路途遥遥,不小心出了意外,死上一些人,也在情理之中。

  *

  夜色降临。

  乐山村河岸宅院,上河村村民暂住的狭长院子内。

  忙碌一整日的上河村各家主事人,齐聚在村长江大河的屋子中。

  “那就这么定了,各家出五十文钱,凑一起。”

  “行。”

  “可以。”

  “晚些,我把钱送过来。”

  ……

  屋内众人似乎商讨了什么,最后江大河一锤定音,其他人纷纷应和。

  另一边,神都的和逸茶楼内,茶楼掌柜看着手中的单子皱了皱眉。

  “我记着,库房里有一件……把东西添上……还有……”

  茶楼掌柜一连报了几样东西,站在茶楼掌柜身前的茶楼伙计赶紧将东西一一记下。

  无独有偶,云香寺内,青玉和如梦两人手中也拿着一份单子,两人仔细地核对着单子上的东西,不时增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