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 9:00 东海市刑侦大队办公室)
清晨的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东海市刑侦大队七组的办公室地板上切割出一道道明暗相间的光栅。空气中悬浮着细微的尘埃,在光束中缓慢舞动,混合着旧纸张、速溶咖啡以及电子设备散热产生的微弱臭氧气味。办公室里静悄悄的,只有中央空调发出持续而低沉的嗡鸣,努力驱散着初夏清晨的微热。
王烨是整个办公室里唯一的活物。他像一尊扎根在工位上的雕塑,背脊微驼,眼睛紧盯着面前三块并排的显示器屏幕,手指在机械键盘上敲击出密集而富有节奏的“哒哒”声。他面前的办公桌堪称“数字战场”——三台不同型号的手机一字排开,屏幕亮着,分别连接着不同的充电线,如同忠诚的哨兵;旁边散落着几个U盘、数据线、还有一本摊开的、写满复杂符号和IP地址的笔记本。他正全神贯注地整理着一批近期涉及跨国网络金融诈骗和暗网交易平台的关键卷宗,试图从中梳理出更隐蔽的资金流向。
他端起桌角那杯早已凉透的浓茶,灌了一大口,苦涩的味道让他精神微微一振。就在这时,左手边那部专门用于追踪网络灰黑产渠道的黑色手机,屏幕突然无声地亮起,伴随着一阵短促而怪异的震动,不是电话铃声,更像是某种加密信号被触发的蜂鸣。
王烨的视线瞬间从主屏幕移开,落在那个屏幕上。一条新信息提示,来源显示是“未知国际号码”,内容只有一串长得离谱、毫无规律可言的字符链接,没有任何说明文字。
“嚯?”王烨浓密的眉毛一挑,脸上露出一丝混合着警惕和饶有兴味的表情。这种“天外飞仙”式的国际垃圾信息,十有八九是新型钓鱼病毒或者勒索软件的诱饵。“现在的手机病毒都这么嚣张了?连个‘恭喜中奖’的幌子都懒得打?”他嘟囔着,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网络安全专攻师,对这种低级陷阱本能地不屑一顾。他习惯性地没有去点击那个链接,甚至懒得去触碰屏幕,只是移动鼠标,准备调出后台追踪工具,锁定这个发送源的路径。
然而,就在他手指即将触碰到鼠标的瞬间,异变陡生!
那部黑色手机屏幕上的链接字符,如同被点燃的导火索,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进度条以惊人的速度在屏幕上疯狂加载!100%!整个过程快得连王烨都来不及反应!
“操!”王烨低骂一声,瞳孔骤然收缩。他猛地抓起手机,屏幕已经自动跳转,一个没有任何标识的、极其简陋的黑色对话框弹了出来。对话框里只有一行冰冷的小字:
文件下载中:蓝珊瑚_核心代谢报告.enc
紧接着,一个进度条再次闪现,几乎在瞬间填满!
文件下载完成!
王烨的心跳漏了一拍。“强制下载?零点击入侵?” 这种级别的攻击手段,绝非普通黑客所为!他后背瞬间沁出一层冷汗,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一种棋逢对手的、混杂着巨大警惕的兴奋感。他迅速将手机连接上旁边一个特制的、物理隔离的硬件防火墙设备,同时飞快地从抽屉深处摸出一个全新的、从未使用过的加密U盘。
就在他刚把U盘插入防火墙设备的USB接口,准备将手机里的可疑文件强制拷贝出来进行分析时,那个简陋的黑色对话框再次刷新了文字:
文件内容展示:10秒后阅读即焚。
倒计时:10... 9...
时间紧迫!王烨的手指在键盘上舞动如飞,几乎带出了残影!他一边利用防火墙设备强行拦截手机可能的后门程序,一边启动U盘的自动解密和备份协议。他死死盯着手机屏幕上那不断跳动的猩红数字,额角青筋微微跳动,呼吸都屏住了。
3... 2... 1...
就在倒计时归零的刹那,U盘的指示灯由红转绿!几乎同时,手机屏幕上的对话框连同那个名为“蓝珊瑚_核心代谢报告.enc”的文件图标,如同被橡皮擦抹去一般,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从未出现过!手机屏幕恢复了待机状态,只有那个未知国际号码的发送记录,孤零零地躺在信息列表里,成为唯一的证据。
王烨一把拔下U盘,冰冷的金属外壳攥在手心,带来一丝真实感。他迅速将U盘插入自己最安全的主机,启动最高权限的解密程序。屏幕上代码如瀑布般滚动,几分钟后,一个标记着“绝密”字样的PDF文件被成功打开。
当文件标题《蓝珊瑚生物活性物质神经嵌入机制与代谢途径分析报告》映入眼帘时,王烨的呼吸猛地一窒!他快速滑动鼠标滚轮,目光贪婪地扫过那些充斥着专业术语、分子式图表和实验数据的页面。核心信息如同惊雷般在他脑中炸响:
吸收与代谢机制:
神经突触间隙嵌入: 蓝珊瑚活性成分具有高度脂溶性及神经亲和性,可穿透血脑屏障,精准嵌入特定神经元的突触间隙,形成半永久性“生物开关”,干扰正常神经递质传递,并诱导多巴胺异常释放,形成强生理及心理依赖。
皮肤组织呼吸代谢: 代谢主要途径非肝肾,而是通过皮肤组织进行“类呼吸”式扩散代谢。其初级代谢产物具有强光敏性。
成瘾者体征: 强光环境下(尤其紫外线),代谢活跃度激增,成瘾者需大量使用高倍数防晒霜抑制光敏反应引发的皮肤灼痛及红斑。特定条件下(需412n5n光激发),瞳孔角膜及晶状体残留代谢物可产生短暂(约0.5秒)的蓝色光晕效应。
环境残留痕迹: 汗腺分泌的次级代谢产物接触空气后,在自然光下不可见,但在特定波长(412n紫光照射下,会呈现微弱蓝色荧光。该荧光标记物极不稳定,与空气中的氧气及水分迅速反应,降解半衰期约30秒,随后完全消失,常规手段难以捕捉。
完全代谢周期: 单次摄入后,核心活性物质在神经突触的“半衰期”约为72小时,但次级代谢产物通过汗液大量排出的高峰期为摄入后3小时左右。
这份报告的价值,无异于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探照灯!它直接揭示了蓝珊瑚运作的核心秘密和难以察觉的罪证痕迹!
王烨感觉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不是因为空调开得太低,而是被这份从天而降的“大礼”所蕴含的信息量和背后的凶险所震撼。他下意识地抬头看了看办公室角落那台呼呼吹着冷风的立式空调,又抬手抹了一把额头上不知何时渗出的细密冷汗。这感觉,就像在平静的早晨拆开一个包裹,里面赫然躺着一枚引信滋滋作响的炸弹!
“王炸…这他娘的是王炸开局啊!”他喃喃自语,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和难以置信的亢奋。
没有丝毫犹豫,王烨立刻将解密后的PDF文件,连同简要说明和那份诡异的“10秒即焚”短信截图,一股脑儿地丢进了名为“刑侦七组-利剑出鞘”的工作群。
(刑侦七组-利剑出鞘 工作群 - 消息爆炸)
这个平日里主要用于工作安排、线索通报,偶尔夹杂点表情包的群,瞬间被这颗重磅炸弹引爆!
王烨: [文件:蓝珊瑚_核心代谢报告_解密.pdf] [图片:未知国际短信及强制下载截图.jpg] 兄弟们!家里遭贼了!不对,是天上掉馅饼了!刚收到一份来自冰岛IP的‘礼物’,强制下载,10秒即焚!内容劲爆!速看!涉及蓝珊瑚核心代谢机制和罪证残留关键信息!发送账号已注销,手法专业,查无可查!
消息发出,几秒钟的死寂。仿佛整个网络都凝固了。
王子阳: [震惊熊猫头.jpg] [目瞪狗呆.jpg] 卧槽?!烨哥!这…这真的假的?冰岛?蓝珊瑚?10秒即焚?拍电影呢?!代谢报告??我…我马上看! (王子阳显然是第一个被炸出来的,震惊之情溢于言表,表情包充分表达了心情)
杨帆 : !!!收到!正在外协实验室,马上找安静地方看!代谢途径?皮肤呼吸?光敏?这解释了好多现场疑点! (杨帆的关注点瞬间落在专业细节上,语气急促而兴奋)
周瑞鹏: 冰岛IP?强制下载零点击?10秒即焚?还注销账号?这手法…是顶级APT(高级持续性威胁)的风格!王烨,原始数据包有没有截留?哪怕碎片也行! (技术控周瑞鹏第一时间分析攻击手法,寻求原始数据)
余小雨 : 神经突触嵌入…生物开关…多巴胺异常释放…这份报告从生理层面完美解释了蓝珊瑚成瘾者的行为扭曲和心理依赖机制!太关键了!王老师,这来源可靠吗? (小雨的关注点在犯罪心理学的印证上,同时带着实习生的谨慎)
刘波 : [波波震惊.jpg] 啥玩意儿?!蓝珊瑚说明书?还带使用后遗症的?防晒霜?蓝光眼?这意思是以后抓人还得带紫光灯验货,还得提醒嫌疑人记得涂防晒?这犯罪分子还挺‘贴心’?!老王,你确定这不是哪个科幻小说看多了的黑客恶作剧? (刘波的震惊中带着他特有的市井式幽默和难以置信,试图用调侃缓解紧张)
王烨 : @周瑞鹏 原始数据被抹得很干净,只抢下这份解密后的报告。防火墙日志显示攻击路径极其隐蔽,跳板遍布全球,最终源头指向冰岛某个公共VPN节点,死无对证。@余小雨 报告内容专业性极强,非顶级生物神经实验室无法伪造,逻辑自洽,与我方已掌握的部分碎片信息高度吻合,可信度…极高!@刘波 波哥,虽然离谱,但恐怕是真的。30秒消失的荧光痕迹,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之前现场勘查总是扑空!
王子阳 : 看完了…头皮发麻!这玩意儿比想象的还邪门!神经上打钉子?汗是显影液?怪不得那些家伙都跟见不得光似的!烨哥牛啤!(破音) (王子阳看完报告后的震撼)
杨帆: 确认了!报告里提到的412n发荧光和30秒降解期,完全能解释苏可案发现场潜水表带缝隙那点转瞬即逝的异常反光!也解释了为什么宋寅脊椎蓝斑在特定光线下有反应!立刻升级现场勘查装备!必须配备高灵敏度便携式412n光灯! (杨帆已经开始指导实践应用)
余小雨 : ‘生物开关’…这简直是精准的精神控制武器!报告里暗示的依赖性和戒断反应…恐怕比传统毒品可怕十倍不止。发送者…会是谁?知情的研究员?良心发现的参与者? (小雨陷入对发送者动机的思考)
刘波 : [抽烟沉思.jpg] 看来以后抓人得掐着表了,3小时黄金取证期?还得随身带紫光手电筒当照妖镜…这活儿越来越有技术含量了。老王,这‘田螺姑娘’送的大礼,署名是啥?总得有个称呼吧? (刘波接受了现实,开始关注细节)
群里的消息疯狂刷屏,每个人都恨不得立刻飞回办公室。无奈,除了王烨这个“守家”的,其他人都在外奔波:崔政赫在市局参加一个重要协调会,刘波在街道派出所处理一桩关联案件的线索对接,杨帆在物证鉴定中心,周瑞鹏在网安总队支援,王子阳和余小雨跟着其他组在跑外勤。
王烨: @刘波 @所有人 发送者?有意思。对方只在文件销毁前,在那个黑框里留了一行字:文件发送者:A.冰岛建材老王——五星好市民。 这算署名?够嚣张,也够谨慎。
群里瞬间又被一堆“???”和“靠!”刷屏。这个署名,充满了戏谑和猫捉老鼠般的挑衅。
同一时间,东海市早高峰的尾声尚未完全褪去。崔政赫刚刚结束在市局大楼的协调会议,正快步走向停车场。他眉头微锁,脑子里还在梳理着会议中涉及跨区办案的权限问题。坐进驾驶室,他习惯性地掏出手机想看看时间,屏幕解锁的瞬间,“刑侦七组-利剑出鞘”群那99 的未读消息提示如同红色警报般刺入眼帘。
崔政赫的心猛地一沉。这个群除非有重大情况,否则不会在短时间内刷出这么多消息。他立刻点开,手指快速滑动屏幕,王烨最初的消息、那份报告的关键截图、群里的震惊与讨论……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淹没了他!
清晨的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东海市刑侦大队七组的办公室地板上切割出一道道明暗相间的光栅。空气中悬浮着细微的尘埃,在光束中缓慢舞动,混合着旧纸张、速溶咖啡以及电子设备散热产生的微弱臭氧气味。办公室里静悄悄的,只有中央空调发出持续而低沉的嗡鸣,努力驱散着初夏清晨的微热。
王烨是整个办公室里唯一的活物。他像一尊扎根在工位上的雕塑,背脊微驼,眼睛紧盯着面前三块并排的显示器屏幕,手指在机械键盘上敲击出密集而富有节奏的“哒哒”声。他面前的办公桌堪称“数字战场”——三台不同型号的手机一字排开,屏幕亮着,分别连接着不同的充电线,如同忠诚的哨兵;旁边散落着几个U盘、数据线、还有一本摊开的、写满复杂符号和IP地址的笔记本。他正全神贯注地整理着一批近期涉及跨国网络金融诈骗和暗网交易平台的关键卷宗,试图从中梳理出更隐蔽的资金流向。
他端起桌角那杯早已凉透的浓茶,灌了一大口,苦涩的味道让他精神微微一振。就在这时,左手边那部专门用于追踪网络灰黑产渠道的黑色手机,屏幕突然无声地亮起,伴随着一阵短促而怪异的震动,不是电话铃声,更像是某种加密信号被触发的蜂鸣。
王烨的视线瞬间从主屏幕移开,落在那个屏幕上。一条新信息提示,来源显示是“未知国际号码”,内容只有一串长得离谱、毫无规律可言的字符链接,没有任何说明文字。
“嚯?”王烨浓密的眉毛一挑,脸上露出一丝混合着警惕和饶有兴味的表情。这种“天外飞仙”式的国际垃圾信息,十有八九是新型钓鱼病毒或者勒索软件的诱饵。“现在的手机病毒都这么嚣张了?连个‘恭喜中奖’的幌子都懒得打?”他嘟囔着,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网络安全专攻师,对这种低级陷阱本能地不屑一顾。他习惯性地没有去点击那个链接,甚至懒得去触碰屏幕,只是移动鼠标,准备调出后台追踪工具,锁定这个发送源的路径。
然而,就在他手指即将触碰到鼠标的瞬间,异变陡生!
那部黑色手机屏幕上的链接字符,如同被点燃的导火索,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进度条以惊人的速度在屏幕上疯狂加载!100%!整个过程快得连王烨都来不及反应!
“操!”王烨低骂一声,瞳孔骤然收缩。他猛地抓起手机,屏幕已经自动跳转,一个没有任何标识的、极其简陋的黑色对话框弹了出来。对话框里只有一行冰冷的小字:
文件下载中:蓝珊瑚_核心代谢报告.enc
紧接着,一个进度条再次闪现,几乎在瞬间填满!
文件下载完成!
王烨的心跳漏了一拍。“强制下载?零点击入侵?” 这种级别的攻击手段,绝非普通黑客所为!他后背瞬间沁出一层冷汗,不是因为害怕,而是因为一种棋逢对手的、混杂着巨大警惕的兴奋感。他迅速将手机连接上旁边一个特制的、物理隔离的硬件防火墙设备,同时飞快地从抽屉深处摸出一个全新的、从未使用过的加密U盘。
就在他刚把U盘插入防火墙设备的USB接口,准备将手机里的可疑文件强制拷贝出来进行分析时,那个简陋的黑色对话框再次刷新了文字:
文件内容展示:10秒后阅读即焚。
倒计时:10... 9...
时间紧迫!王烨的手指在键盘上舞动如飞,几乎带出了残影!他一边利用防火墙设备强行拦截手机可能的后门程序,一边启动U盘的自动解密和备份协议。他死死盯着手机屏幕上那不断跳动的猩红数字,额角青筋微微跳动,呼吸都屏住了。
3... 2... 1...
就在倒计时归零的刹那,U盘的指示灯由红转绿!几乎同时,手机屏幕上的对话框连同那个名为“蓝珊瑚_核心代谢报告.enc”的文件图标,如同被橡皮擦抹去一般,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从未出现过!手机屏幕恢复了待机状态,只有那个未知国际号码的发送记录,孤零零地躺在信息列表里,成为唯一的证据。
王烨一把拔下U盘,冰冷的金属外壳攥在手心,带来一丝真实感。他迅速将U盘插入自己最安全的主机,启动最高权限的解密程序。屏幕上代码如瀑布般滚动,几分钟后,一个标记着“绝密”字样的PDF文件被成功打开。
当文件标题《蓝珊瑚生物活性物质神经嵌入机制与代谢途径分析报告》映入眼帘时,王烨的呼吸猛地一窒!他快速滑动鼠标滚轮,目光贪婪地扫过那些充斥着专业术语、分子式图表和实验数据的页面。核心信息如同惊雷般在他脑中炸响:
吸收与代谢机制:
神经突触间隙嵌入: 蓝珊瑚活性成分具有高度脂溶性及神经亲和性,可穿透血脑屏障,精准嵌入特定神经元的突触间隙,形成半永久性“生物开关”,干扰正常神经递质传递,并诱导多巴胺异常释放,形成强生理及心理依赖。
皮肤组织呼吸代谢: 代谢主要途径非肝肾,而是通过皮肤组织进行“类呼吸”式扩散代谢。其初级代谢产物具有强光敏性。
成瘾者体征: 强光环境下(尤其紫外线),代谢活跃度激增,成瘾者需大量使用高倍数防晒霜抑制光敏反应引发的皮肤灼痛及红斑。特定条件下(需412n5n光激发),瞳孔角膜及晶状体残留代谢物可产生短暂(约0.5秒)的蓝色光晕效应。
环境残留痕迹: 汗腺分泌的次级代谢产物接触空气后,在自然光下不可见,但在特定波长(412n紫光照射下,会呈现微弱蓝色荧光。该荧光标记物极不稳定,与空气中的氧气及水分迅速反应,降解半衰期约30秒,随后完全消失,常规手段难以捕捉。
完全代谢周期: 单次摄入后,核心活性物质在神经突触的“半衰期”约为72小时,但次级代谢产物通过汗液大量排出的高峰期为摄入后3小时左右。
这份报告的价值,无异于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探照灯!它直接揭示了蓝珊瑚运作的核心秘密和难以察觉的罪证痕迹!
王烨感觉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不是因为空调开得太低,而是被这份从天而降的“大礼”所蕴含的信息量和背后的凶险所震撼。他下意识地抬头看了看办公室角落那台呼呼吹着冷风的立式空调,又抬手抹了一把额头上不知何时渗出的细密冷汗。这感觉,就像在平静的早晨拆开一个包裹,里面赫然躺着一枚引信滋滋作响的炸弹!
“王炸…这他娘的是王炸开局啊!”他喃喃自语,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和难以置信的亢奋。
没有丝毫犹豫,王烨立刻将解密后的PDF文件,连同简要说明和那份诡异的“10秒即焚”短信截图,一股脑儿地丢进了名为“刑侦七组-利剑出鞘”的工作群。
(刑侦七组-利剑出鞘 工作群 - 消息爆炸)
这个平日里主要用于工作安排、线索通报,偶尔夹杂点表情包的群,瞬间被这颗重磅炸弹引爆!
王烨: [文件:蓝珊瑚_核心代谢报告_解密.pdf] [图片:未知国际短信及强制下载截图.jpg] 兄弟们!家里遭贼了!不对,是天上掉馅饼了!刚收到一份来自冰岛IP的‘礼物’,强制下载,10秒即焚!内容劲爆!速看!涉及蓝珊瑚核心代谢机制和罪证残留关键信息!发送账号已注销,手法专业,查无可查!
消息发出,几秒钟的死寂。仿佛整个网络都凝固了。
王子阳: [震惊熊猫头.jpg] [目瞪狗呆.jpg] 卧槽?!烨哥!这…这真的假的?冰岛?蓝珊瑚?10秒即焚?拍电影呢?!代谢报告??我…我马上看! (王子阳显然是第一个被炸出来的,震惊之情溢于言表,表情包充分表达了心情)
杨帆 : !!!收到!正在外协实验室,马上找安静地方看!代谢途径?皮肤呼吸?光敏?这解释了好多现场疑点! (杨帆的关注点瞬间落在专业细节上,语气急促而兴奋)
周瑞鹏: 冰岛IP?强制下载零点击?10秒即焚?还注销账号?这手法…是顶级APT(高级持续性威胁)的风格!王烨,原始数据包有没有截留?哪怕碎片也行! (技术控周瑞鹏第一时间分析攻击手法,寻求原始数据)
余小雨 : 神经突触嵌入…生物开关…多巴胺异常释放…这份报告从生理层面完美解释了蓝珊瑚成瘾者的行为扭曲和心理依赖机制!太关键了!王老师,这来源可靠吗? (小雨的关注点在犯罪心理学的印证上,同时带着实习生的谨慎)
刘波 : [波波震惊.jpg] 啥玩意儿?!蓝珊瑚说明书?还带使用后遗症的?防晒霜?蓝光眼?这意思是以后抓人还得带紫光灯验货,还得提醒嫌疑人记得涂防晒?这犯罪分子还挺‘贴心’?!老王,你确定这不是哪个科幻小说看多了的黑客恶作剧? (刘波的震惊中带着他特有的市井式幽默和难以置信,试图用调侃缓解紧张)
王烨 : @周瑞鹏 原始数据被抹得很干净,只抢下这份解密后的报告。防火墙日志显示攻击路径极其隐蔽,跳板遍布全球,最终源头指向冰岛某个公共VPN节点,死无对证。@余小雨 报告内容专业性极强,非顶级生物神经实验室无法伪造,逻辑自洽,与我方已掌握的部分碎片信息高度吻合,可信度…极高!@刘波 波哥,虽然离谱,但恐怕是真的。30秒消失的荧光痕迹,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之前现场勘查总是扑空!
王子阳 : 看完了…头皮发麻!这玩意儿比想象的还邪门!神经上打钉子?汗是显影液?怪不得那些家伙都跟见不得光似的!烨哥牛啤!(破音) (王子阳看完报告后的震撼)
杨帆: 确认了!报告里提到的412n发荧光和30秒降解期,完全能解释苏可案发现场潜水表带缝隙那点转瞬即逝的异常反光!也解释了为什么宋寅脊椎蓝斑在特定光线下有反应!立刻升级现场勘查装备!必须配备高灵敏度便携式412n光灯! (杨帆已经开始指导实践应用)
余小雨 : ‘生物开关’…这简直是精准的精神控制武器!报告里暗示的依赖性和戒断反应…恐怕比传统毒品可怕十倍不止。发送者…会是谁?知情的研究员?良心发现的参与者? (小雨陷入对发送者动机的思考)
刘波 : [抽烟沉思.jpg] 看来以后抓人得掐着表了,3小时黄金取证期?还得随身带紫光手电筒当照妖镜…这活儿越来越有技术含量了。老王,这‘田螺姑娘’送的大礼,署名是啥?总得有个称呼吧? (刘波接受了现实,开始关注细节)
群里的消息疯狂刷屏,每个人都恨不得立刻飞回办公室。无奈,除了王烨这个“守家”的,其他人都在外奔波:崔政赫在市局参加一个重要协调会,刘波在街道派出所处理一桩关联案件的线索对接,杨帆在物证鉴定中心,周瑞鹏在网安总队支援,王子阳和余小雨跟着其他组在跑外勤。
王烨: @刘波 @所有人 发送者?有意思。对方只在文件销毁前,在那个黑框里留了一行字:文件发送者:A.冰岛建材老王——五星好市民。 这算署名?够嚣张,也够谨慎。
群里瞬间又被一堆“???”和“靠!”刷屏。这个署名,充满了戏谑和猫捉老鼠般的挑衅。
同一时间,东海市早高峰的尾声尚未完全褪去。崔政赫刚刚结束在市局大楼的协调会议,正快步走向停车场。他眉头微锁,脑子里还在梳理着会议中涉及跨区办案的权限问题。坐进驾驶室,他习惯性地掏出手机想看看时间,屏幕解锁的瞬间,“刑侦七组-利剑出鞘”群那99 的未读消息提示如同红色警报般刺入眼帘。
崔政赫的心猛地一沉。这个群除非有重大情况,否则不会在短时间内刷出这么多消息。他立刻点开,手指快速滑动屏幕,王烨最初的消息、那份报告的关键截图、群里的震惊与讨论……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淹没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