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赤子之心-《卿卿入骨,疯批太子驯养手札》

  萧凛的目光焦着在慕卿璃低垂恭顺的侧影上。

  那纤弱的身姿、那强自压抑的委屈,像无数根细密的针,狠狠扎进他的心口。

  正如慕卿璃所料,他哪里还生得出半分怪罪?

  唯有浓得化不开、几乎令他窒息的心疼,汹涌澎湃,淹没了所有其他情绪。

  他方才还在她耳边承诺“专宠”。

  也还责怪她心中无他,居然在他得了庶妃的时候,能说的出“恭喜”二字。

  可是,这转眼间,他仅新得一个庶妃,如今更是……凭空多出一个侍妾杜锦欣!

  这接踵而至的“意外之喜”,像是对他诺言最无情的嘲弄。

  皇后那看似温和、实则不容置喙的话语,字字句句都带着无形的压力与逼迫,他岂会听不明白?

  身为储君,即将君临天下,却在后宫这片方寸之地,在自己的女人之事上,竟感到如此掣肘与无力!

  一股从未有过的、对后宫妃嫔制度的强烈厌恶与质疑,悄然爬上他的心头。

  这繁复的规制。

  这所谓的“雨露均沾”、“开枝散叶”,此刻在他眼中,竟成了束缚真心、制造无奈的枷锁。

  皇后听着慕卿璃滴水不漏的提议,脸上终于露出了几分真心实意的满意。

  她雍容地点点头:

  “卿璃思虑周全,甚合本宫心意。就依侧妃所言处置吧。”

  她的话,为杜锦欣的去留和名分,一锤定音。

  裁决完毕,皇后的目光最终落回萧凛身上。

  太子眉宇间的心疼与郁结,她看得分明。

  自己这个儿子,什么样的心性,她自然是再清楚不过了。

  “太子。”

  皇后声音沉静,“你既为储君,便当明白,这东宫乃至将来的后宫,绝非儿女情长之地。前朝后宫,牵一发而动全身。身为君主,责任重于私情。宋氏之鉴在前,望你……好自为之。”

  “好自为之。”

  轻如耳语,重若千钧。

  这不仅是训诫,更是对他“专宠”之念最直白的警告。

  萧凛下颌线骤然绷紧,如同拉满的弓弦,垂在身侧的手紧握成拳,指节泛白。

  一股想要彻底摧毁这层层枷锁般“规矩”的暴戾之气,如同毒火,瞬间噬咬住萧凛的心脏!

  然而,他面上却分毫不显,甚至微微躬身,声音是刻板到极致的恭敬:

  “儿子谨遵母后训示。既如此……这位杜侍妾,便赐住这漪澜殿吧。”

  漪澜殿?!

  空气骤然一凝!

  这漪澜殿的主殿,此刻还囚禁着等待发落的罪妇宋昭华!

  让一个新晋的侍妾,住进罪妃的居所之侧?

  这哪里是安置?

  分明是极致的羞辱!

  更是对皇后方才逼迫慕卿璃对这位杜锦欣“安置”最辛辣的嘲讽!

  皇后瞳孔猛地一缩!

  她瞬间便读懂了儿子这看似顺从之下的冰冷锋芒。

  这是对她权威无声却尖锐的挑衅!

  是她这个母后此生第二次,被自己的亲生儿子,用这种方式,直白地拂逆了心意!

  第一次,是为了那个粗鄙的宋昭华,他几乎与整个宗室对抗……

  这第二次……竟又是为了……

  皇后藏在宽大凤袍广袖中的手,倏地攥紧!

  尖利的护甲深深刺入掌心,带来一阵尖锐的刺痛,才勉强压住那几乎要喷薄而出的怒火。

  然而,这份被儿子忤逆的滔天怒意,在找不到出口的瞬间,竟如同找到了泄洪的闸口,带着冰冷的迁怒,狠狠地、更深地砸向了垂首恭立的慕卿璃!

  又是她! 若非此女,她的凛儿何至于此!

  对慕卿璃的不满与忌惮,此刻如同被浇了滚油,瞬间熊熊燃烧……

  恰在此时,枯井那边传来一阵杂沓的脚步声和拖曳声。

  被麻绳缚住腰身的杜锦欣,终于被几个内侍七手八脚地从井底拖拽了上来。

  她身上沾染了一些泥土,发髻散乱,许是堵了嘴,此刻的杜锦欣不再发出那荒淫之声,脸上却还是泛着潮红……

  然而,就在皇后那句“就依侧妃所言”飘入耳中的瞬间。

  这位看似狼狈不堪的杜姑娘,那双原本迷茫失焦的眸子里,竟倏地掠过一丝极快、极清醒的锐光!

  快得如同错觉。

  紧接着,那沾着泥污的唇角,极其轻微地、几不可察地向上勾起了一个细微的弧度,带着一种尘埃落定、甚至隐含着讥诮的意味。

  旋即又消失无踪,恢复了那副痛苦迷离的模样。

  漪澜殿后院的这场闹剧,至此总算尘埃落定。

  皇后心系孙儿,自然要带着惊魂未定的小瑄儿回凤仪宫安抚。

  小瑄儿虽年幼,心性却坚韧。

  这中间发生了这许多事情,可他仍旧惦记着他此行的目的,是为自己的母亲而来。

  小小的身体在奶嬷嬷怀中挺直,清澈的大眼睛望向皇后:

  “皇祖母!”

  他再次开口唤皇后,软糯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小瑄儿……还有一事相求。”

  皇后凤眸微垂,心中了然。

  这孩子所求,除了他那犯下大错的生母宋昭华,还能有谁?

  她心中轻叹,面上却维持着威严:

  “瑄儿,哀家知你心意。然国有国法,宫有宫规。做错了事,便是做错了事。”

  “纵是金枝玉叶,王子犯法,亦与庶民同罪。她身为宫妃,却行止失德,错犯弥天,皇家……亦要讲究法度纲常。”

  小瑄儿闻言,眼中的光芒瞬间黯淡下去,长长的睫毛垂落,掩去深深的失落。

  他小小的肩膀微微垮塌,这次他没有如同先前为杜锦欣求情那般哭闹。

  而是沉默了片刻后,他再次仰起小脸,带着近乎哀求的执着:

  “瑄儿……知道母妃犯了大错……不可饶恕……”

  一股泪意就要喷薄而出,他努力吸了吸鼻子,强行压下哭意,声音便的哽咽:

  “可是……可是师傅教导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皇祖母……求求您……能不能……给母妃一点点时间?”

  “一点点就好……若她……若她仍旧执迷不悟,不知悔改……那时……那时再处置她……可好?”

  孩子稚嫩却充满哀恳的话语,带着最纯粹的赤子之心,重重敲在在场每个人的心上。

  皇后凝视着孙儿那双盈满泪水、写满期盼的眼睛,心头亦是百感交集。

  良久,她终是长长喟叹一声,那叹息里包含了太多无奈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动容:

  “罢了……”

  她声音低沉,带着不容更改的决断。

  “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念在你一片纯孝之心……便将那宋氏发往京郊静慈庵。削发为尼,青灯古佛,了此残生。非诏,永世……不得踏出庵门半步!”

  “永世不得踏出”几个字,冰冷彻骨,彻底断绝了宋氏所有可能的未来。

  瑄儿小小的身体猛地一震!

  他听懂了。

  这已是皇祖母最大的仁慈,也是母亲唯一能活命的机会!

  他不再犹豫,挣扎着从奶嬷嬷的臂弯里滑落下来,腿上有伤,他站立有些艰难,小小的身子微微踉跄,却异常坚定地跪倒在皇后面前冰冷坚硬的砖石上。

  他挺直小小的脊背,用尽全身力气,对着皇后,“咚”、“咚”、“咚”

  结结实实地磕了三个响头!

  小小的额头瞬间泛红。

  “瑄儿……谢谢皇祖母恩典!”

  紧接着,他再次俯下身,又是“咚”、“咚”、“咚”,三个同样郑重的响头!

  “瑄儿……代母亲……叩谢皇祖母……不杀之恩!”

  说完这句,小小的身子伏在地上,肩膀微微耸动,无声地啜泣起来。

  慕卿璃静静地看着这一幕,心头亦是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涩与动容。

  那小小身影跪地叩首的模样,那份超越年龄的坚韧与至纯至孝,足以让铁石心肠都为之柔软。

  能得此子如此赤诚相待,纵然宋昭华落得如此下场,这一生……也算值了。

  只盼那静慈庵的晨钟暮鼓,真能涤净她心中的妄念,从此……好自为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