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反复试探-《卿卿入骨,疯批太子驯养手札》

  未央宫内,沉香细细,帘幕低垂。

  慕卿璃独自倚在软榻上,指尖捏着一只荷包。

  金线绣纹在宫灯下泛着幽微的光,那针脚细密繁复,一针一线都透着她说不出的熟悉。

  她微微蹙起眉,目光凝在那刺绣之上。

  姜嬷嬷悄步走进来时,正见她垂眸凝思的模样,不由放缓了声音:

  “娘娘,这是瞧什么如此出神?”

  慕卿璃抬眼,将荷包递到她面前,声音轻得像一缕烟:

  “嬷嬷仔细看看,这刺绣……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姜嬷嬷接过,就着光仔细端详了片刻,忽然“咦”了一声:

  “这针法……老奴瞧着,倒与丞相夫人那条放在衣橱底下的锦帕极为相似……”

  一句话如同惊雷劈入脑海。 慕卿璃心头猛地一跳;

  是了,难怪她总觉得眼熟。

  那是她母亲的东西,她曾在母亲妆匣最深处见过一方绣着同样纹样的旧帕。

  母亲……前朝……

  她倏然起身,快步走到书案前,铺纸研墨。

  纤长的手指握住笔杆,凭着记忆在宣纸上勾勒出一道道线条:

  那是一套极其精美的头面,凤钗步摇、花钿掩鬓,每一件都华美非凡,又透着几分说不出的古意。

  那是母亲珍藏一生的宝物,据说是外祖母留下的唯一念想。

  关于过去,母亲什么都记不得了;

  唯独这套头面,她记得是外祖母赠送,但也仅此而已。

  笔尖一顿,慕卿璃缓缓抬起头来,眼底闪过一丝凛冽的光。

  接下来的日子里,安嫔的风头一时无两。

  恩宠之盛,竟连贤妃都被压了一头。

  只是这位新晋的宠妃却有一桩怪癖——从不留皇帝过夜。

  每回到了就寝时分,总是寻了由头恭恭敬敬地将萧凛请出宫门。

  萧凛面上每每摆出一副求而不得、心痒难耐的模样;

  但内心真是不知有多么窃喜。

  这日萧凛来到未央宫,慕卿璃正斜倚在窗下看账册;

  见他进来,也不起身,只懒懒地抬眸瞥他一眼,唇角弯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

  “臣妾还以为陛下这次定要为国捐躯、鞠躬尽瘁了呢……却不知……”

  她话只说半句,剩下的意犹未尽,全都融进那一双盈盈眼波里。

  萧凛岂会听不出她话中的调侃?

  他大步走近,俯身将她连人带账册一起困在软榻之间,声音低沉带笑:

  “却不知什么?皇后今日说话,怎么只说一半?”

  慕卿璃被他笼罩在身影里,却不露怯,反而伸出纤指轻轻划过他衣襟上的龙纹,眼尾微挑,呵气如兰:

  “却不知……陛下演技这般精湛,装得倒真像个被冷落了的委屈郎君。”

  萧凛低笑一声,握住她不安分的手:

  “朕是不是委屈,皇后难道不知。”

  帐幔不知何时被扯落下来,遮去一室春光。

  慕卿璃起初还笑着推拒,到最后却只能眼泛泪光、气息不稳地求饶。

  萧凛爱极她这般模样,又纠缠了许久,方才意犹未尽地放过她。

  翌日清晨,六宫嫔妃来请安时,见到的便是皇后强打精神、难掩憔悴的模样。

  即便敷了脂粉,也遮不住眼下的淡淡青黑。

  她只勉强与众人寒暄几句,便摆了手让众人退下。

  众妃面上恭敬,退出未央宫后却交换着心照不宣的眼神。

  谁不知道如今安嫔圣眷正浓,看来就连一向从容的皇后,也开始夜不能寐了。

  众人退去后,皇后懒懒回到寝宫,将自己重新埋入锦帐之间

  金銮殿的朝会刚散,萧凛的御辇便径直向了翊坤宫。

  这般接连的圣眷,引得宫人们暗中交换着眼色,窃窃私语着皇后是否已然失宠。

  翊坤宫内静谧异常,唯有书页轻翻的微响。

  安嫔一袭素衣,临窗而坐,侧影在透入的微光中显得格外清冷单薄,她正垂眸专注地看着手中书卷。

  萧凛挥手屏退左右,缓步走近。

  “爱妃好雅兴。”

  他声音温朗,带着惯有的笑意。

  安嫔闻声抬眼,见是皇帝,眸光微微一漾,随即起身,唇角牵起一抹恰到好处的、浅淡的笑,屈膝行礼:

  “嫔妾恭请陛下圣安。”

  “不必多礼。”

  萧凛虚扶一下,目光顺势落在她方才所持的书上《山河志》。

  他眉梢几不可察地一动,伸手取过,指尖漫不经心地抚过书脊:

  “爱妃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