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大义与规矩-《卿卿入骨,疯批太子驯养手札》

  太后嘴唇翕动,试图寻出话来反驳,却发现慕卿璃字字句句皆占尽“大义”与“规矩”,严丝合缝,无懈可击。

  尤其是那句“绝非长久之道,更非慈母所为”,宛若一根淬毒的银针,精准狠厉地扎入她心口最虚软之处。

  她确实只盘算着如何让皇帝多临幸其他妃嫔,借此分化皇后之权;

  却从未真正从“动摇国本”、“损耗内廷”这般高度思量过。

  此刻被慕卿璃毫不留情地层层剥开、直指核心,她内心震撼无以复加,随之涌起的竟是几分惶惑不安,以及……

  一丝难以启齿的羞愤。

  她自然知晓自己存有私心,可被自己的儿媳、这般年岁的皇后如此直白地“训诫”;

  赤裸裸地揭露她的偏颇与荒唐,她身为太后的颜面与威仪何存?

  强烈的愠怒与被戳穿心思的难堪如潮水般汹涌而至,瞬间淹没了太后。

  她只觉心口那阵刺痛猛地加剧,眼前阵阵发黑,伸出的手指颤抖不止,指向慕卿璃,一口气堵在喉间,引发剧烈的咳嗽,面色由惨白迅速转为青灰。

  “你……你……”

  她喘息着,胸口剧烈起伏,几乎难以成言;

  “好……好一个……能言善辩的皇后……”

  慕卿璃即刻上前一步,面上瞬间铺满恰到好处的“焦灼”与“关切”:

  “母后!您这是怎么了?快!传太医!定是母后凤体未愈,又动了心火!”

  太后看着她这副迅捷变换、无懈可击的担忧模样,那一口气硬生生堵在胸臆之间,上不来也下不去;

  气得浑身发颤,却连半个斥责的字眼都吐不出,最终只能极度痛苦地闭上了双眼,不愿再看。

  慕卿璃转而沉声唤来锦夕:“仔细侍奉太后,若有半分差池,唯你是问。”

  今日这番敲打,已足够这位太后娘娘深思良久。

  指望太后认错自是绝无可能,但至少能令其沉寂一段时日,让她明白,这后宫终究该由谁主宰,又该遵循怎样的规矩。

  “白露。”

  她轻声唤道,语气已恢复一贯的从容冷静。

  “你留下守着,待太医诊过,确认太后凤体无碍后,再回未央宫向本宫回话。”

  “是,娘娘。”

  白露恭谨应下。

  慕卿璃最后瞥了一眼榻上闭目喘息、面色灰败的太后,微微屈膝:

  “母后安心静养,臣妾晚些时候再来探望。”

  语毕,她缓缓转身,裙裾轻拂过冰冷的地面,仪态万方地走出了这片弥漫着药味、怒火与失败气息的凤仪宫。

  暮色四合,昏黄的余晖透过窗棂,在凤仪宫冰冷的地面上投下长长短短的斜影。

  太后幽幽转醒,喉间干涩,心口仍残留着白日那阵激烈争执带来的闷痛。

  榻旁灯火已燃,晕黄的光线下,唯有锦夕一人静立守候,身影在空旷的殿内显得格外孤寂。

  “太后,您醒了。”

  锦夕的声音带着一如既往的沉稳与关切,她小心地将温热的药盏递至太后唇边,“药温正好,您先用了药吧。”

  太后就着她的手,将那一碗苦涩的汤药一饮而尽。

  刚蹙起眉,一颗盐津梅子已被及时送入她口中;

  正是她素日喜爱的那种,咸中带酸,生津止渴,恰好能压住那令人不悦的药味。

  太后不喜甜腻,独独偏爱这咸津之物解苦。

  含着那熟悉的滋味,太后长长舒了口气,仿佛这才真正缓过神来:

  “还是锦夕你深知哀家心意……哀家身边若离了你,只怕一日都难熬。”

  锦夕面上露出温顺的笑意,轻声道:

  “太后言重了。奴婢侍奉太后大半辈子,早已是太后身边的老物件了,怎会离开您呢?”

  太后微微颔首,目光扫过昏暗的宫殿,问道:

  “哀家睡了多久?”

  “从午时初睡到如今戌时初,有好几个时辰了。”

  锦夕柔声回话,一边细心地将软枕垫高:

  “您一整日都未曾进膳,奴婢用小火慢炖了鸡丝白菇粥,清淡鲜甜,最是暖胃易克化。太后可要用一些?”

  太后却摆了摆手,悠悠叹出一口气:

  “不急。锦夕,你先坐下,陪哀家说说话。”

  锦夕闻言,脸上的笑容几不可察地微微一滞。

  先前皇后与太后激烈对峙时,她虽未在殿内近前侍奉,却因放心不下,一直守在门外,里间的对话自是听得一清二楚。

  她心知太后醒来后心情必然沉郁,故而寸步不离地守在榻边,不敢有丝毫怠慢。

  此刻见太后如此吩咐,她心下明了,终究是避不开了。

  她依言搬来一张锦凳,轻轻在太后榻前坐下,垂首敛目,姿态恭谨而柔顺,静待太后开口。

  殿内烛火跳跃,将两人的身影投在墙壁上,拉得很长,空气里弥漫着药香、沉寂,与一丝难以言说的凝重。

  太后倚在软枕上,声音轻缓地问道:

  “哀家方才昏睡的这段时间里,都有谁来过?”

  锦夕略作思忖,柔声回禀:

  “回太后,您歇下后,太医院的院判先来请过脉。稍晚些时候,墨白先生也奉旨前来探视,仔细为您复诊了一番。皇后娘娘身边的大宫女白露一直守在殿外,直至半个时辰前才奉命离去。”

  太后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轻声问:

  “皇帝……可曾来过?”

  锦夕温言笑道:

  “陛下政务繁冗,想是暂时脱不开身。但福禄公公奉陛下旨意来了两趟,仔细询问了您的安好。陛下对太后的一片孝心,从未改变过。”

  太后轻轻叹息,语气中带着几分怅然:

  “终究还是伤了母子间的情分……”

  锦夕唇瓣微启,想要宽慰,却一时语塞。

  在她看来,太后此番行事确实有些过激,但身为奴仆,她一生的信念便是忠于眼前之人。

  无论对错,她都会站在太后这一边。

  太后目光柔和地看向她,道:

  “锦夕,你我名为主仆,实则相伴相知了大半辈子。绝不会背弃哀家、舍哀家而去的,定然有你一个。有什么话,不妨直说吧。”

  锦夕闻言慌忙跪下:

  “能侍奉太后是奴婢几世修来的福分,奴婢万不敢当!”

  “快起来,”太后语气温和却不容拒绝:

  “如今肯与哀家说真心话的没几个了。哀家还分得清谁真心谁假意。你但说无妨,无论说什么,哀家都赦你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