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村里的流言-《七零锦绣小农媳》

  苏家的日子如同春雨后的竹笋,节节拔高,一日胜过一日。收音机里传出的戏曲声、院子里飘出的肉香味、女工们领到工钱时的欢笑声,都成了这个小村庄里最引人注目的风景。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为苏家的变化感到高兴。

  起初只是些酸溜溜的闲话:“苏家这是走了什么运道?”“晚晚那丫头倒是能干,可一个女子家,哪来这么大本事?”

  渐渐地,闲话变了味。有人开始猜测苏晚的钱来路不正:“听说她常往黑市跑,别是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军工厂的订单?一个农村丫头哪来这门路?别是...”

  这些流言蜚语如同初夏的蚊蝇,嗡嗡作响,驱之不散。苏晚多少听到些风声,却只是一笑了之。她深知在这个年代,出头鸟总是最先挨打,唯有实力才是最好的回应。

  这日午后,苏晚正在作坊里指导秀云一个新针法,赵婶子匆匆进来,脸色不太好看。

  “晚晚,你听说了吗?”赵婶子压低声音,“村里那些长舌妇,现在编排得更难听了!”

  苏晚抬起头,平静地问:“又说什么了?”

  赵婶子欲言又止,最后还是忍不住道:“她们说...说你的钱不是正经来的,是...是用了什么不光彩的手段搭上了军工厂的领导...还说长河他知道,却不管...”

  苏晚的手顿了一下,针尖险些扎到手指。她没想到谣言会恶毒到这种地步,不仅污蔑她的清白,还把林长河也牵扯进来。

  “别听她们胡说。”苏晚强作镇定,“咱们行得正坐得端,不怕人说。”

  话虽如此,但当她抬头看到站在门外的林长河时,心里猛地一沉。他显然听到了刚才的话,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拳头紧握,手背上青筋暴起。

  “长河哥...”苏晚急忙起身。

  林长河什么也没说,转身大步离开。那背影绷得像一张拉满的弓,带着骇人的怒气。

  苏晚放心不下,让女工们先回家,自己追了出去。她在村口的槐树下找到了林长河,他正站在那里,目光阴沉地望着村里那些聚在一起说闲话的妇人。

  “长河哥,别理她们。”苏晚轻声劝道,“那些人就是眼红,咱们越在意,她们越来劲。”

  林长河转过头,眼中是她从未见过的怒火:“她们污你清白。”

  简短的五个字,却让苏晚的心猛地一颤。原来他生气的不是自己被牵连,而是她被人污蔑。

  “清者自清。”苏晚压下心中的感动,努力让语气轻松,“咱们的日子过得越好,她们越眼红。与其生气,不如把作坊办得更好,让她们无话可说。”

  林长河沉默地看着她,眼中的怒火渐渐被另一种情绪取代。他忽然伸手,轻轻拂去她鬓角沾上的一丝棉絮:“委屈你了。”

  这个轻柔的动作和话语,让苏晚的鼻子一酸。重生以来,她一直告诉自己要坚强,要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可当有人真正理解她的委屈时,那些强装的坚强瞬间土崩瓦解。

  “不委屈。”她低下头,掩饰微红的眼眶,“有长河哥相信我,就够了。”

  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交织在一起。槐花的清香在空气中弥漫,暂时驱散了那些污浊的流言。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几天后,谣言又添了新内容——这次是针对林长河的。

  “听说长河那孩子,在部队里不是正常退伍的...”“怪不得整天阴沉着脸,别是犯了什么事吧...”

  这些话传到苏晚耳中时,她正在腌咸菜。手中的坛子“哐当”一声掉在地上,咸菜撒了一地。

  她可以忍受别人说她自己,但不能容忍他们污蔑林长河。那个沉默寡言却用实际行动支持她、保护她的男人,那个因为一句污蔑就为她愤怒的男人。

  傍晚,林长河从地里回来,明显也听到了那些话,脸色比上次还要难看。

  晚饭时,他一句话也没说,只默默吃饭。苏父苏母显然也听说了闲话,欲言又止,一顿饭吃得格外压抑。

  饭后,苏晚跟着林长河来到院子里。月光下,他的背影显得格外孤寂。

  “长河哥,”她轻声唤他,“那些话...你别往心里去。”

  林长河转过身,目光深沉:“你不问吗?”

  “问什么?”

  “我在部队的事。”他的声音有些沙哑,“为什么退伍。”

  苏晚摇摇头:“你想说的时候自然会说。不想说,我也不问。我只知道你是个好人,这就够了。”

  林长河怔怔地看着她,眼中闪过复杂的情绪。许久,他低声道:“受伤了,不能继续服役。”

  简单的解释,却让苏晚的心揪了起来。她想起他手上那些伤疤,背上那道长长的伤痕...

  “还疼吗?”她下意识地问,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心疼。

  林长河摇摇头,目光柔和下来:“早好了。”

  两人并肩站在月光下,谁也没有再说话。那些恶毒的谣言在这一刻显得如此可笑,仿佛只要他们彼此信任,外界的一切都无法伤害他们。

  然而苏晚知道,不能再任由谣言发酵了。第二天,她做了一个决定——邀请村干部和军工厂的赵主任来家里做客。

  那天,苏晚准备了一桌好菜,还特意让林长河穿上那件白衬衫。当赵主任骑着自行车来到村里,直接走进苏家院子时,那些说闲话的人都看傻了眼。

  “苏晚同志是我们军工厂的优秀合作伙伴!”赵主任在饭桌上大声说,“她做的劳保鞋质量好,价格公道,是我们主动找她合作的!”

  村干部也点头附和:“苏晚带动村里妇女就业,是好事,大家应该支持,不要眼红说闲话。”

  这场“正名宴”效果显着。谣言虽然不会立刻消失,但至少不敢再明目张胆地传播了。

  晚上,送走客人后,苏晚长舒一口气:“总算清净点了。”

  林长河看着她疲惫却坚定的侧脸,忽然道:“谢谢你。”

  苏晚一愣:“谢我什么?”

  “谢谢你相信我。”他的目光在夜色中格外深邃,“也谢谢你不怕那些闲话。”

  苏晚笑了,月光下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亮:“咱们是夫妻,本该相互信任,相互扶持啊。”

  这句话脱口而出,两人都愣了一下。这是苏晚第一次如此明确地定义他们的关系。

  林长河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声音有些沙哑:“嗯,夫妻。”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氛围。晚风吹过,带来阵阵凉意,苏晚不自觉抱了抱手臂。

  下一刻,一件带着体温的外套披在了她肩上。林长河的手在她肩上停留了一瞬,温度透过薄薄的衣衫传来,让她的心跳漏了一拍。

  “凉了,回屋吧。”他轻声说。

  苏晚点点头,裹紧带着他气息的外套,心里暖暖的。那些恶毒的谣言,那些眼红的目光,在这一刻都变得微不足道。

  她知道,前路或许还会有更多艰难,但只要他们携手同行,就没有什么可怕的。

  月光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紧紧相依,仿佛永远不会分开。在这个充满挑战的年代,他们用信任和理解,筑起了一道抵御流言蜚语的坚固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