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脚踏实地-《明日方舟之燎原星火》

  清晨的霍比列夫村外,新开垦的田地里已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薄雾尚未散尽,呵出的白气在朝阳下泛着金辉。

  云凌正和亚里山大一起,喊着号子将一根轻型镀锌钢支架稳稳插入冻土。金属与碎冰摩擦发出清脆的声响。

  不远处,索菲娅带着一队村民小心翼翼地将巨大的高强度聚乙烯薄膜卷展开,那奇异的光滑质地和卓越的透光性引来阵阵惊叹。几位老人忍不住伸手触摸,啧啧称奇。

  “云凌哥,这东西真能帮我们熬过冬天?”

  亚里山大拍着结实的支架,脸上满是期待。他厚重的棉衣肩部已经磨得发白,但精神头十足。

  “不仅能熬过冬天,还能让咱们在冬天吃上新鲜蔬菜。”

  云凌笑着回答,手上动作不停。他目光扫过田野,看到更远处几块田里,早先建起的简易大棚中,已有嫩绿的幼苗破土而出——那是用云凌带来的速生种子试种的短期作物,长势喜人。(从系统商店买的 )

  在村庄东侧,一片新开辟的工坊区正初具雏形。老铁匠安德烈的炉火终日不熄,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从清晨持续到日暮。

  不过他现在锻造的不再只是农具和修补零件,而是按照云凌提供的简易图纸,尝试制作标准化的金属部件——从大棚支架的连接扣件,到改进型马拉犁的犁头。

  旁边新搭起的木棚下,几位曾是皮匠和木工的村民正在忙碌。

  他们利用宣传队从其他村庄换来的毛皮、木材,结合霍比列夫本地特产,制作更具价值的物品:鞣制得更柔软的皮货、镶嵌了彩色石子的木雕、甚至尝试用植物染料染出鲜艳的布料。

  这些产品一小部分用于内部交换,更多的则由偶尔往来的、愿意与整合运动做生意的行商带走,换回村庄急需的盐、铁、药品等物资。

  阿丽娜正带着几个识字的队员在新建的“物资调配处”里忙碌。这里原本只是个简陋的棚子,如今墙上已挂起了简单的收支表格和物资分布图。

  他们仔细记录着每一笔产出与消耗,尝试着建立一套公平的配给和交换制度。虽然简陋,却是一个新生政权经济管理的雏形。

  …………

  村庄另一头的训练场上,肃杀的气氛与田间的热火朝天形成鲜明对比。

  爱国者博卓卡斯替那伟岸的身躯如同铁塔般矗立在场地中央。他面前,三百五十名新编民兵排成略显松散但态度认真的方阵。

  这些年轻人来自霍比列夫及其周边刚加入根据地的村庄,年龄不一,体质各异,有些甚至面带菜色,但眼神中都带着一股想要抓住命运的狠劲。

  训练内容基础而严苛。并非花哨的武技,而是最基础的队列、体能、以及武器保养。

  “站稳!”

  爱国者的声音不高,却带着金石交击般的质感,穿透寒冷的空气,

  “你们手中的,不是烧火棍!是你们活下去,保护你们身后之人的依仗!”

  他亲自示范如何正确握持整合运动目前主力的制式武器——那些从纠察队手中缴获、经过铁匠铺修缮改良的乌萨斯制式军刀和长矛。动作简洁、高效,没有任何多余的花哨,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战场生存的智慧。

  他会在一个年轻人因体力不支而动作变形时,沉默地走到其身边,用那巨大的、覆着甲胄的手,一丝不苟地纠正其发力姿势。他不会温言鼓励,但那精准的指导和不容置疑的要求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柔情”。他让这些新兵明白,现在的严格,是为了在战场上能多一分活下去的机会。

  训练间隙,爱国者会让有经验的老兵(包括他带来的部分盾卫)分组带领新兵,讲述基本的战场生存技巧:如何辨别敌人调度的号角,如何在雪原上隐蔽,如何照顾受伤的同伴。他深知,对于这支草创的民兵队伍,凝聚力和纪律性远比个人勇武更重要。

  …………

  就在这时,云凌战术目镜边缘闪过一个像素风的 (¬¬) 白眼表情。他动作微顿,对亚里山大说:

  “我去那边看看土壤情况。”

  他走到田埂边,拿出土壤检测仪蹲下。屏幕上的表情变成了 (→→)。

  “用户云凌,”

  迩杉杉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带着明显的不解,

  “你的行为模式真的很让本系统费解。”

  云凌不动声色地盯着检测仪:

  “又怎么了?”

  “(╯‵□′)╯︵┻━┻”

  一个掀桌表情炸开,

  “你宁愿把宝贵的赤金花在这些种地的玩意儿上!看看第二层!”

  他视野中强制弹出湛蓝色的商品列表,【A-1标准军用装备包】【联邦警用装备包】的图标闪闪发光,价格栏显示着醒目的 【零消耗】。

  “一套全覆盖单兵装甲,零消耗!一把A-1型激光步枪,零消耗!它们现在对你完全免费!”

  迩杉杉的声音带着电子音特有的尖锐,

  “你昨天花了近三千赤金搞农业!这些赤金如果省下来,足够应对更多紧急情况。而现在,你只需要动动念头,就能武装起一支让乌萨斯正规军都颤抖的精锐小队!”

  云凌沉默地记录着土壤数据,目光却不自觉地投向训练场方向。在那里,爱国者正指挥着民兵进行防御阵型的演练,虽然稚嫩,却已有了一丝坚韧的轮廓。

  “看看你周围,”

  系统娘的语气带着审视,

  “你的战士们还穿着打补丁的棉衣,用着锈迹斑斑的刀剑。你明明有能力瞬间改变这一切,却在这里研究怎么种萝卜?你的逻辑核心出故障了吗?”

  云凌终于叹了口气,望向远处忙碌的众人,目光在那几个面黄肌瘦的感染者矿工身上停留片刻,又扫过工坊区里正在努力捶打皮料的匠人。

  “迩杉杉,”

  他的声音平静却坚定,

  “我武装起一支二十人的无敌小队,然后呢?”

  “(⊙?⊙)?什么然后?”

  “然后,我们靠着这二十个人去攻打移动城市?还是守着这二十个人,看着其他几百号人在下一个冬天冻死、饿死?看看那边,”

  他示意训练场,

  “爱国者正在为我们锻造真正的脊梁。或许缓慢,但每一步都踏在实地上。”

  “生存是第一要务!强大的武力是...”

  “保障?”

  云凌轻轻摇头,

  “你计算过吗?如果我今天凭空变出二十套领先这个世界上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装备,明天我们要面对的是什么?”

  他顿了顿,低声道:

  “塔露拉会怎么想?爱国者会怎么看我?他们会不会怀疑我是哥伦比亚派来的间谍,用高科技装备伪装成革命者?更重要的是,乌萨斯帝国会怎么做?他们可以容忍一群使用刀剑的感染者‘土匪’,但绝不会容忍一支拥有未知高科技的‘军队’。届时,来的就不是纠察队,可能是内卫,甚至是整个集团军!”

  “(°ー°〃) 这个……”

  像素表情变成了流汗黄豆。

  “我们脚下的,是我们要扎根的根据地,不是打一枪就跑的游击区。”

  云凌的目光扫过田野和工坊,

  “我要的不是一支能瞬间摧毁敌人的利剑,而是一个能让所有人活下去、并能持续产出力量的体系。这些大棚,这些工坊,还有训练场上那些小伙子,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希望和根基。它比任何单件武器都能凝聚人心,也更能持久。”

  他指向田地里那些瘦弱却眼神明亮的身影,又指向工坊里忙碌的匠人:

  “你看他们,迩杉杉。他们现在或许很弱小,但他们正在用自己的双手,为自己、为家人、为未来而奋斗。如果我直接把‘神器’发给他们,那他们是在为‘云凌赐予的力量’而战,还是为他们自己的理想而战?依赖我,和依赖乌萨斯贵族,在本质上有什么区别?我要建立的,是一个离了谁都能继续前进的集体,包括离了我。”

  系统娘沉默了片刻,像素表情变成了 (′-ω-`) 的思考状。

  “所以,”

  云凌总结道,语气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决断,

  “这些免费的武器,就让它继续‘免费’下去吧。整合运动可以接受帮助,但绝不能产生依赖。我们的脊梁,必须由我们自己来锻造。经济基础如此,军事力量也是如此。”

  他关闭了系统界面,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到手中的土壤数据上。

  阳光下,他的身影在田埂上拉得很长。田野间是蓬勃的生机,工坊里是创造的火花,训练场上是成长的汗水。

  这个拒绝走捷径的决定,注定会让前路更加艰难,但也让他们的根基,在乌萨斯的冻土上扎得更深、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