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谣言中伤与公关危机-《本宫来自现代经济学院》

  “珍珑阁”的成功,如同在滚油中滴入冷水,瞬间炸开了锅。那令人咋舌的盈利数字,那络绎不绝的香车宝马,那在贵妇圈中口耳相传的赞誉,无一不刺痛了某些人的神经。

  当商业竞争和内部倾轧难以阻挡洛晚晚的脚步时,更卑劣的手段,便悄然登场。

  起初,只是些含混不清的闲言碎语,在市井茶馆、后宅仆役间悄然流传。

  “听说了吗?永安侯府那位新夫人,娘家是皇商出身,满身的铜臭气,如今更是变本加厉,亲自开店做买卖,真是丢尽了勋贵脸面!”

  “何止啊!我听说她为了弄那些海外奇珍,跟那些番邦海商走得极近,一个妇道人家,也不避讳……”

  “啧啧,难怪能把铺子开得那么红火,怕是使了什么见不得人的手段吧?”这些流言,阴毒而模糊,并未指名道姓,却像毒雾般弥漫开来,刻意将洛晚晚的

  “商贾出身”与

  “行为不端”联系起来,暗示其成功并非依靠才能,而是用了

  “不光彩”的手段。渐渐地,流言开始升级,变得具体而恶毒。

  “哎,你知不知道?‘珍珑阁’里那些稀奇古怪的海外玩意,都是个年轻英俊的番邦匠人帮她淘弄来的!两人时常在铺子后堂‘商议’到很晚呢……”

  “真的假的?不能吧?她可是侯夫人!”

  “嗨!有什么不能的?商人重利轻别离,她那种出身,懂什么贞洁烈女?听说侯爷忙于公务,冷落了她,她耐不住寂寞也是有的……”

  “还有人说,她身边那个得力丫鬟秋云,就是专门帮她牵线搭桥的!”恶意的揣测和龌龊的想象被编织成有模有样的

  “故事”,在阴暗的角落里疯传。这些谣言,直指洛晚晚的清白和妇德,意图从根本上摧毁她在这个时代安身立命的根本——名誉。

  消息很快通过秋云和几个忠心的仆役传到了澄心苑。秋云气得浑身发抖,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小姐!他们……他们怎么能这么胡说八道!污蔑您的清白!我去撕了他们的嘴!”洛晚晚初闻时,心也是一沉,一股怒火直冲头顶。

  这已不是简单的倾轧,而是想要她身败名裂的毒计!但她迅速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愤怒和哭泣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

  “慌什么?”洛晚晚的声音异常平静,她拉住冲动的秋云,

  “眼泪和拳头,堵不住悠悠众口。他们就是想看我们自乱阵脚。”她深吸一口气,大脑飞速运转。

  这是典型的公关危机,目的就是搞臭她的个人形象,进而否定她的一切作为。

  应对此种局面,硬碰硬地辟谣效果甚微,反而可能越描越黑。必须借助更有力的权威声音,以及更高明的策略。

  “秋云,你立刻去做几件事。”洛晚晚眼神锐利,条理清晰,

  “第一,让咱们的人,只传一句话:‘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侯府门风清正,岂容小人污蔑?’别的无需多言,更不要去与人争辩细节。第二,去查,流言最初是从哪个角落、经由谁的口传出来的,不必声张,记下来报给我。第三,去请容嬷嬷过来,就说我新得了一匹料子,请她来看看花样。”秋云见小姐如此镇定,也渐渐稳下心神,领命而去。

  容嬷嬷很快到来。洛晚晚并未直接提及流言,而是与她闲话家常,请教宫中贵人遇到类似

  “小人中伤”时会如何处置。容嬷嬷是老人精,岂会听不懂?她沉吟片刻,含蓄道:“夫人,这世上总有些心术不正之人,见不得别人好。遇此事,主子们通常不屑自辩,自有德高望重之人出面主持公道。所谓‘谣言止于智者’,但这智者,也需有人引导才是。”洛晚晚心领神会。

  次日清晨,她去福鹤堂请安时,神色如常,只是眼底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与委屈。

  太夫人何等眼力,早已闻听了些风言风语,见她这般模样,便关切问道:“晚晚,我瞧你脸色不大好,可是近来太累了?还是……听到了什么闲话?”洛晚晚轻轻摇头,勉强一笑:“劳祖母挂心,孙媳没事。只是些不相干的闲话,过了便过了。”她越是这样隐忍,太夫人越是心疼和生气。

  老人家沉下脸:“什么不相干?我都听说了!简直是一派胡言!我们侯府的媳妇,也是他们能编排的?你放心,有我这把老骨头在,断不容那些小人玷污侯府清誉!”当下,太夫人便吩咐心腹嬷嬷,以她的名义,去几位交好的老诰命府上

  “串门”,闲谈间,务必

  “无意”中提及府中孙媳如何贤惠能干、克勤克俭,夫妻和睦,侯爷甚是爱重,至于那些市井流言,实乃无稽之谈,定是有人眼红侯府产业兴旺,恶意中伤。

  太夫人亲自出面肯定洛晚晚的

  “妇德”和

  “夫妻和睦”,这分量极重,立刻在高端圈子里稳住了基本盘。与此同时,萧煜在朝堂之上,面对某位御史似是而非的

  “风闻奏事”(隐晦提及勋贵内眷营商恐引非议),并未直接反驳,只是冷冰冰地回了一句:“内子打理嫁妆产业,补贴家用,恪守妇道,谨言慎行,不知何处引来非议?倒是我近日听闻,市井间有些关于侯府的污蔑之词,来源可疑,恐是有人蓄意构陷,扰乱视听。陛下圣明,必不容此等小人行径。”他这话,直接将流言定性为

  “蓄意构陷”,点明是商业竞争引发的恶意攻击,并将皮球踢给了对方。

  永熙帝对

  “珍珑阁”进上的新奇玩意还有几分好感,闻言只是淡淡训诫了几句

  “勋贵宜重体统”,便不再深究。侯爷夫妇一个在内宅,一个在朝堂,默契配合,一个以慈爱维护,一个以冷硬反击,双双表态,effectively将

  “个人作风问题”上升到了

  “敌对势力恶意攻击侯府”的层面。如此一来,那些原本传播得津津有味的流言,顿时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勋贵之家谁还没几个对手?大家顿时觉得那些谣言

  “果然”是对手放出的黑料,反而不再相信。至于市井小民,见侯府态度如此强硬,且太夫人和侯爷都出面了,也便渐渐失了兴趣。

  流言来得快,去得也快,没过几日,便渐渐平息下去,再也翻不起什么浪花。

  危机解除,洛晚晚却并未感到轻松。她站在澄心苑的书房里,看着窗外萧瑟的冬景,心中警醒。

  这次事件给她上了深刻的一课:在这个时代,一个女子,尤其是一个掌权的女子,她的能力固然重要,但她的

  “名声”更为脆弱,更容易受到攻击。仅仅会赚钱、会管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善于经营和维护自己的公众形象。

  “形象管理……”洛晚晚喃喃自语,现代公关学的概念在她脑中清晰起来。

  她需要主动塑造一个正面、无可指摘的形象,而不仅仅是在出事后再去补救。

  她开始有意识地调整策略:更加注重与太夫人、萧煜的沟通,展现孝顺与贤淑;在公开场合,言行更加谨慎得体,突出

  “为侯府开源”的公心,淡化个人色彩;甚至通过

  “云裳阁”和

  “珍珑阁”,做一些小范围的慈善(如向育婴堂捐赠棉衣、施粥),塑造

  “乐善好施”的形象。她知道,这是一场无声的战争。她不仅要面对真刀真枪的商业竞争和内部倾轧,还要时刻提防那些来自暗处的、瞄准她个人名誉的冷箭。

  经过这次风波,她变得更加成熟,也更加坚韧。未来的路,她必须走得更加稳当,既要低头做事,也要抬头看路,守护好自己最脆弱的羽翼。

  而这次危机,也让她和萧煜之间,那种基于共同利益的默契,似乎又加深了一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