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惊天旧案重启-《红楼:燕王开局,截胡和亲探春》

  这道圣旨,如同一道惊雷,瞬间在平静的京城上空炸响!

  整个朝堂,都为之震动!

  一时间,文武百官,人心惶惶。

  尤其是那些经历过当年之事的老臣,更是吓得魂不附体。

  义忠亲王案,那可不是普通的案子,那是一个巨大的政治旋涡!

  当年,义忠亲王是嫡长子,深得太上皇喜爱,在朝中根基深厚,门生故吏遍布天下。

  而当时还是秦王的李成,则相对势弱。

  太子的意外身亡,直接改变了整个大魏的权力格局。

  如今时隔十八年,皇帝突然要重启此案,这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

  是皇帝真的想查明真相?

  还是……想借此机会,清洗朝堂,铲除异己?

  没有人知道。

  在巨大的不确定性面前,所有人都选择了自保。

  当皇帝在朝堂之上,询问由谁来主理此案时,平日里争着抢着表现的大臣们,此刻却都成了缩头乌龟。

  刑部尚书说自己年老体衰,不堪重任。

  大理寺卿说寺中积案如山,分身乏术。

  就连一向以刚正不阿着称的都察院左都御史,也以自己当年曾受过义忠亲王恩惠为由,主动请求避嫌。

  看着下面一个个低着头,恨不得把脑袋塞进裤裆里的大臣,李成坐在龙椅上,气得差点笑出声来。

  好!好一群忠心耿耿的国之栋梁!

  平日里,一个个说起忠君爱国,比谁都好听。

  可真到了要他们担待的时候,跑得比谁都快!

  乾元帝的目光,在下面一张张惶恐的脸上扫过,心中充满了鄙夷和失望。

  这帮废物,是指望不上了。

  看着满朝文武的熊样,乾元帝心中的怒火,反而渐渐平息了。

  他靠在龙椅上,脑子里飞速地旋转着。

  这帮老狐狸,一个个都滑得跟泥鳅一样,生怕沾上一点腥。

  想让他们去查这个案子,根本不可能。

  那……到底该派谁去呢?

  这个人,必须要有足够的身份和地位,能够镇得住场面。

  这个人,还必须胆子够大,不怕得罪人,敢于去碰那些盘根错节的势力。

  最重要的是,这个人,必须是自己绝对信得过的人,不会在查案的过程中,被人利用,反过来咬自己一口。

  身份尊贵,胆大包天,又对自己“忠心耿耿”……

  一个人的身影,猛地从乾元帝的脑海里跳了出来。

  他的嘴角,缓缓地勾起了一抹冷酷的笑容。

  有了!

  还有谁,比他那个“好”弟弟,更适合这个差事呢?

  燕王,李修!

  论身份,他是亲王,除了自己和太上皇,谁也压不住他。

  论胆子,他连鞑子的王庭都敢闯,这天底下,还有他怕得罪的人吗?

  论“忠心”……乾元帝冷笑一声。

  他那个弟弟,虽然性格骄横,行事鲁莽,但脑子里装的都是肌肉,没什么城府。

  只要自己稍加安抚,给他足够的荣耀和权力,他就会像一条忠实的猎犬一样,指哪打哪。

  让他去查这个案子,简直是再合适不过了!

  他就像一把最锋利的刀,可以毫不费力地劈开那些错综复杂的关系网。

  而且,他是个莽夫,不懂得政治上的勾兑和妥协,只会一查到底。

  这样查出来的“真相”,才最具有说服力,才能让父皇,让天下人都无话可说。

  而且,让李修去办这个案子,还有一个天大的好处。

  那就是可以向父皇,向那些宗室老臣们,展示他们兄弟二人是何等的“兄友弟恭”,“团结一心”。

  连自己的亲弟弟,都亲自下场为自己证明清白,还有谁敢说三道四?

  想到这里,乾元帝的心情,顿时豁然开朗。

  他觉得自己这个主意,简直是妙到了极点!

  “戴权。”

  乾元帝李成对着身边的太监,淡淡地吩咐道。

  “奴才在。”

  “传朕旨意。”

  乾元帝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响起,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着,燕王李修,为钦差大臣,总领义忠亲王坠马一案,赐金牌,可调动三法司及京城兵马,限期三月,务必查明真相!”

  “遵旨!”

  戴权领了旨意,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就去拟旨了。

  而乾元帝,则重新靠回了龙椅上,脸上露出了运筹帷幄的笑容。

  五弟啊五弟,这次,就看你的了。

  希望你这把刀,够快,够利,别让皇兄失望啊。

  他似乎已经看到了,李修在京城里横冲直撞,将那些隐藏在暗处的魑魅魍魉,一个个都揪出来的场景。

  而他自己,则可以高高在上地,坐收渔翁之利。

  这盘棋,他赢定了!

  燕王李修将出任钦差,重查十八年前太子旧案的消息,如同一阵狂风,在短短半日之内,就席卷了整个京城。

  如果说,之前皇帝决定重启旧案,只是让官员们感到震惊和不安。

  那么,由燕王李修来主理此案的消息,则直接在所有人的心里,投下了一片巨大无比的阴影。

  京城,真的要变天了!

  一时间,整个京城的官场,都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死寂和恐慌之中。

  无数府邸的大门,都在第一时间紧紧关闭。

  往日里车水马龙的街道,都变得冷清了不少。

  那些曾经与义忠亲王有过牵连,或是自知屁股不干净的官员,更是吓得面如土色,彻夜难眠。

  燕王李修是谁?

  那可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活阎王!

  在北疆,他杀得鞑子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回京后,他整治荣国府,羞辱忠顺王,哪一次不是把人往死里得罪?

  这是一个完全不按常理出牌,做事只凭喜好,无法无天的狠角色!

  现在,皇帝把这样一把最锋利的刀,交到了他的手上,还给了他调动三法司和京城兵马的大权。

  这哪里是查案?

  这分明就是给了他一把尚方宝剑,让他可以在京城里,为所欲为!

  一想到李修那张牙舞爪,横行霸道的行事风格,所有人都感到一阵不寒而栗。

  谁也不知道,这把刀,下一个会砍向谁的脑袋。

  宁国府。

  贾珍听闻这个消息后,手里的酒杯“当啷”一声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没有一丝血色。

  “完了……完了……”

  他失魂落魄地瘫坐在椅子上,口中喃喃自语。

  别人不知道,他自己心里清楚。

  当年,他的父亲贾敬,可是义忠亲王的铁杆支持者。

  虽然太子死后,贾敬就心灰意冷,跑去道观修仙,不再过问世事。

  但当年的那些人情往来,那些见不得光的勾当,真的能瞒得过燕王那双鹰隼般的眼睛吗?

  一旦被查出来,他们宁国府,恐怕就要大祸临头了!

  荣国府内,气氛同样凝重。

  贾政在书房里来回踱步,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

  “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

  他们荣国府,虽然不像宁国府那样,是义忠亲王的死忠,但当年也或多或少地站过队。

  更何况,他们最近才刚刚把燕王得罪得那么惨。

  如今燕王手握大权,要是想借机报复,给他们罗织一个罪名,那简直是易如反掌!

  王夫人更是吓得六神无主,只知道拉着贾政的袖子哭:

  “老爷,这可怎么办啊?那个煞星……他不会放过我们的!”

  整个京城的上层社会,都因为这一个任命,而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之中。

  有人在暗中串联,商议对策。

  有人在连夜销毁信件,企图抹去当年的痕迹。

  也有人,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开始悄悄地转移家产,安排后路。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乾元帝李成,则高坐于皇宫之中,冷眼旁观着这一切。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要让所有人都感到恐惧,让所有人都知道,他这个皇帝的威严,不容挑衅!

  就在整个京城都风声鹤唳之时,一队宫里的传旨太监,高举着明黄的圣旨,一路畅通无阻地,来到了燕王府的大门前。

  为首的太监,正是戴权。

  他来到了王府内,深吸一口气,然后用他那尖细的嗓音,高声喊道:

  “圣旨到——!燕王,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