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流言如沸-《红楼:燕王开局,截胡和亲探春》

  秦可卿深吸一口气,抬起头,那双美丽的眸子里,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

  “民女……也想为王爷做些什么。哪怕只是……端茶倒水,为奴为婢,也心甘情愿!”

  李修看着她,有些意外。

  他没想到,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骨子里竟然有如此坚韧的一面。

  她不想只做一个被圈养的金丝雀,她想证明自己的价值。

  李修笑了。

  这,才是他欣赏的女人。

  “本王身边,不缺端茶倒水的丫鬟。”

  李修摇了摇头,然后走到她面前,伸出手,轻轻抬起了她的下巴,迫使她与自己对视。

  “本王要的,是一个能站在本王身边,与本王共看风云的女人。”

  “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养好身体,学着忘记过去,学着变得更强大。至于为本王做什么……”

  李修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来日方长。”

  李修说完,松开手,不再停留,转身大步离去,身影很快就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秦可卿呆呆地站在原地,抚摸着自己被他触碰过的下巴,那里仿佛还残留着他指尖的温度。

  “共看风云……”

  她喃喃地念着这四个字,眼中渐渐亮起了璀璨的光芒。

  ......

  李修离开后,秦可卿在采薇和采菊的引导下,走进了这座清风别院。

  别院不大,但五脏俱全,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布置得极为雅致。

  主卧里,早已烧好了地龙,温暖如春。

  床上的被褥,桌上的茶具,甚至梳妆台上的胭脂水粉,都一应俱全,而且全都是最顶级的。

  热水也早已备好,采薇和采菊伺候着她沐浴更衣。

  当秦可卿褪去那一身象征着宁国府耻辱的旧衣,整个人浸泡在温暖的浴桶中时,她才真正感觉自己活了过来。

  水汽氤氲中,秦可卿眼泪又一次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但这一次,不是悲伤,而是新生。

  从今往后,再也不会有人能这样对她了。

  一夜无话。

  第二天,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房间时,秦可卿已经醒了。

  她睡得很好,是这几年来,睡得最安稳的一觉。

  没有噩梦,没有惊惧。

  采薇和采菊伺候她梳洗打扮,换上了一身崭新的鹅黄色罗裙。

  当她走到镜子前时,连她自己都有些恍惚。

  镜中的女子,面若桃花,眼含春水,虽然眉宇间还带着一丝淡淡的哀愁,但整个人已经焕发出了惊人的光彩。

  “奶奶,您真好看。”

  丫鬟宝珠在一旁由衷地赞叹道。

  秦可卿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她知道,自己的改变,都源于李修。

  而此时此刻,整个京城,都因为李修的一系列举动,彻底炸开了锅。

  燕王府踹开宁国府大门,像抓狗一样“请”走了当家国公贾珍!

  审问一夜后,贾珍被放回,但紧接着,燕王府的杀神典韦,就带着人,从宁国府里“接”走了秦可卿!

  这一连串的消息,在京城里掀起了轩然大波!

  各种版本的流言,在第一时间,就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茶馆酒楼。

  市井百姓的版本,充满了英雄救美的浪漫色彩。

  “听说了吗?燕王殿下真是咱们的活菩萨!他听说宁国府的贾珍是个老畜生,天天欺负自己的儿媳妇,一怒之下,就带人把宁国府给抄了!”

  “可不是嘛!我听说啊,那贾珍被抓到燕王府,吓得屎尿齐流,什么都招了!”

  “真乃我辈楷模!冲冠一怒为红颜!”

  在普通百姓眼里,李修的行为,简直就是话本小说里才会出现的情节,充满了传奇色彩。

  然而,在那些达官贵人,王公大臣的圈子里,流传的却是另一个截然不同的版本。

  “无法无天!简直是无法无天!”

  “他燕王李修还有没有把王法放在眼里?借着查案的由头,公然闯入国公府邸,强抢人妻!这与强盗何异?”

  “什么查案,我看他就是色胆包天,早就看上了别人女眷的美色,故意找个借口罢了!可怜那贾珍,堂堂国公后人,竟受此奇耻大辱!”

  “此风断不可长!明日早朝,我等必须联名上奏,弹劾燕王!否则,今日是宁国府,明日就可能是我们了!”

  这些所谓的上流人物,一个个义愤填膺,痛心疾首,仿佛李修的行为,刨了他们祖坟一般。

  ......

  皇宫,养心殿。

  乾元帝李成,正饶有兴致地听着手下密探的汇报。

  两个截然不同的版本,他都听到了。

  听完之后,他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有意思,真是有意思!”

  乾元帝摆了摆手,让密探退下,端起一杯茶,心情说不出的舒畅。

  “好色、霸道、莽撞、无法无天……”

  他嘴里念叨着这些弹劾奏章上用来形容李修的词语,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这,不正是他想要看到的吗?

  一个沉迷于声色犬马,做事不过脑子,凭着一股蛮力横冲直撞的莽夫弟弟,才是好弟弟。

  如果李修查案查得小心翼翼,循规蹈矩,他反而要担心了。

  现在这样,为了一个女人,就把京城搅得天翻地覆,把自己的名声搞得一塌糊涂,这恰恰证明了,他李修,难成大器,不过是一把好用的刀罢了。

  “传朕旨意,告诉那些上奏弹劾的言官,燕王查案,事关重大,让他们不要捕风捉影,无端非议。至于宁国府之事,那是贾家的家事,与国体无关。”

  李成轻描淡写地,就将这件事定了性。

  这意思很明显,就是告诉所有人,朕默许了,你们都给朕闭嘴。

  他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看到,这把刀有多锋利,多不讲道理。

  他就是要让那些心里有鬼的人,在这把刀面前,瑟瑟发抖!

  ……

  荣国府,荣庆堂。

  气氛压抑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贾母端坐在主位上,脸色铁青,手中的念珠被她捏得咯咯作响。

  堂下,王夫人、邢夫人、王熙凤等人,一个个噤若寒蝉,连大气都不敢喘。

  她们也听说了宁国府的“丑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