匕首上散发出的森然寒气,让张佑剩下的话,全都堵在了嗓子眼里,连一丝声音都发不出来。
“咕咚。”
张佑艰难地咽了口唾沫,只觉得浑身冰冷,血液都快要凝固了。
“张侍郎,本王不喜欢别人大喊大叫。”
李修放下茶杯,站起身,缓步走到他的面前,脸上依旧带着那副人畜无害的笑容,但说出的话,却让张佑如坠冰窟。
“本王有些事,想找你聊聊。希望你,能好好配合。”
李修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张佑看着眼前这张年轻而又俊美的脸,心中却涌起比面对洪荒猛兽还要巨大的恐惧。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脑飞速运转。
不能承认!打死也不能承认!
一旦承认,就是万劫不复!
“燕……燕王殿下……”
张佑的声音因为恐惧而剧烈颤抖,但他还是鼓起勇气,故作镇定地说道,
“您……您这是何意?下官……下官与义忠亲王一案,毫无干系!您……您就算贵为亲王,也不能如此无法无天,夜闯大臣府邸啊!”
张佑搬出朝廷法度,试图做最后的挣扎。
“呵呵。”
李修笑了,笑得十分开心。
“无法无天?”李修看着张佑,眼神就像在看一个跳梁小丑,“张侍郎,你好像还没搞清楚状况。”
李修的笑容瞬间收敛,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冰冷和霸道。
“本王再问你一遍。”
“十八年前,围场里,你都干了些什么?”
听到李修的话后,张佑的脸色“唰”的一下,变得惨白如纸,没有一丝血色。
他来了!
他果然是为此事而来!
贾珍那个废物!一定是他!
张佑心中疯狂地咒骂着,但嘴上却依旧死死地撑着:
“王爷……下官……下官听不懂您在说什么。十八年前,下官只是围场的一个小小校尉,能……能做什么?”
张佑还在垂死挣扎,试图用装傻蒙混过关。
“听不懂?”李修挑了挑眉,也不生气,反而拉过一张椅子,大马金刀地坐了下来,好整以暇地看着他。
“没关系,本王有的是时间,可以慢慢帮你回忆。”
李修的目光,落在了书房的火盆上,那里还有一些没有完全烧尽的纸张灰烬。
“张侍郎,你以为,烧了信,就没事了?”
一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张佑的脑海中炸响!
他……他怎么会知道!
张佑的瞳孔猛地放大,惊骇欲绝地看着李修,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如果说,刚才李修的出现只是让他恐惧,那么现在,他心中只剩下了无尽的惊骇!
他和忠顺王在密室焚烧信件,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绝不可能有第三个人知道!
他是怎么知道的?
难道……王府里有他的奸细?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张佑就感觉一股寒气从尾椎骨直冲头顶,让他遍体生寒。
“看来,你想起来一点了。”
李修将张佑的反应尽收眼底,脸上的笑容更盛了。
他就是要这样,一点一点地,摧毁对方的心理防线。
对付张佑这种惜命的文官,攻心,远比酷刑更有效。
“本王不仅知道你烧了信,还知道,你昨天跟忠顺王,在密室里聊了一个时辰。”
李修慢悠悠地说道,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刀子,凌迟着张佑的神经。
“让本王猜猜,你们都聊了什么?”
“是聊……你这些年,靠着忠顺王,从一个小小的校尉,一路爬到兵部侍郎这个位置,有多么不容易?”
“还是聊……十八年前,你是怎么在义忠亲王的马鞍上,做了手脚?”
轰!
张佑的大脑一片空白,只觉得天旋地转。
完了!
全完了!
他什么都知道!
他什么都知道!
最后一丝侥幸,也被李修这几句话,彻底击得粉碎。
张佑双腿一软,再也支撑不住身体的重量,整个人瘫倒在地,像一滩烂泥。
“王……王爷……”张佑的心理防线,在这一刻,彻底崩溃了。
他看着李修,眼神中充满了哀求和绝望。
李修站起身,走到他的面前,缓缓蹲下,与他对视。
“张佑,你是个聪明人。”李修的语气,突然变得温和了许多,仿佛一个循循善诱的长者。
“本王知道,你也不想的。当年,你只是个小人物,身不由己。主子让你做什么,你只能做什么。”
“这些年,你活得也很累吧?每天晚上,会不会梦到义忠亲王那张死不瞑目的脸?”
李修的声音,带着一种奇特的魔力,不断地冲击着张佑脆弱的内心。
“你看看你现在,位高权重,家财万贯。你还有一个在国子监读书,被你寄予厚望的儿子,对吧?听说,你最疼爱的女儿,也快要出嫁了,许配给了户部尚书家的公子,真是门当户对啊。”
李修的话,让张佑的身体剧烈地颤抖起来。
家人,是他唯一的软肋!
“你也是个聪明人,应该知道怎么选。”
李修的图穷匕见,声音陡然转冷,“是为了一个早就该死的主子,一个随时可以把你当成弃子的主子,搭上你全家老小的性命,让你儿子前程尽毁,让你女儿被夫家退婚,受尽世人白眼……”
“还是……为自己,也为你的家人,搏一条活路?”
赤裸裸的威胁!
诛心之言!
张佑的眼泪和鼻涕,瞬间流了下来,他再也承受不住这种精神上的折磨,抱着李修的腿,嚎啕大哭。
“王爷饶命!王爷饶命啊!”
“我说!我什么都说!求王爷给我一条活路!给我家人一条活路啊!”
他彻底放弃了抵抗,将自己的尊严和忠诚,踩在了脚下。
在身家性命和全族前途面前,所谓的忠诚,一文不值。
李修的嘴角,终于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
他站起身,居高临下地看着脚下这个已经彻底崩溃的兵部侍郎,淡淡地说道:“很好。”
“典韦,给他纸笔。”
“把你知道的,一五一十,全部写下来。”
“记住,本王要的,是全部。”
“咕咚。”
张佑艰难地咽了口唾沫,只觉得浑身冰冷,血液都快要凝固了。
“张侍郎,本王不喜欢别人大喊大叫。”
李修放下茶杯,站起身,缓步走到他的面前,脸上依旧带着那副人畜无害的笑容,但说出的话,却让张佑如坠冰窟。
“本王有些事,想找你聊聊。希望你,能好好配合。”
李修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张佑看着眼前这张年轻而又俊美的脸,心中却涌起比面对洪荒猛兽还要巨大的恐惧。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脑飞速运转。
不能承认!打死也不能承认!
一旦承认,就是万劫不复!
“燕……燕王殿下……”
张佑的声音因为恐惧而剧烈颤抖,但他还是鼓起勇气,故作镇定地说道,
“您……您这是何意?下官……下官与义忠亲王一案,毫无干系!您……您就算贵为亲王,也不能如此无法无天,夜闯大臣府邸啊!”
张佑搬出朝廷法度,试图做最后的挣扎。
“呵呵。”
李修笑了,笑得十分开心。
“无法无天?”李修看着张佑,眼神就像在看一个跳梁小丑,“张侍郎,你好像还没搞清楚状况。”
李修的笑容瞬间收敛,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冰冷和霸道。
“本王再问你一遍。”
“十八年前,围场里,你都干了些什么?”
听到李修的话后,张佑的脸色“唰”的一下,变得惨白如纸,没有一丝血色。
他来了!
他果然是为此事而来!
贾珍那个废物!一定是他!
张佑心中疯狂地咒骂着,但嘴上却依旧死死地撑着:
“王爷……下官……下官听不懂您在说什么。十八年前,下官只是围场的一个小小校尉,能……能做什么?”
张佑还在垂死挣扎,试图用装傻蒙混过关。
“听不懂?”李修挑了挑眉,也不生气,反而拉过一张椅子,大马金刀地坐了下来,好整以暇地看着他。
“没关系,本王有的是时间,可以慢慢帮你回忆。”
李修的目光,落在了书房的火盆上,那里还有一些没有完全烧尽的纸张灰烬。
“张侍郎,你以为,烧了信,就没事了?”
一句话,如同一道惊雷,在张佑的脑海中炸响!
他……他怎么会知道!
张佑的瞳孔猛地放大,惊骇欲绝地看着李修,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如果说,刚才李修的出现只是让他恐惧,那么现在,他心中只剩下了无尽的惊骇!
他和忠顺王在密室焚烧信件,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绝不可能有第三个人知道!
他是怎么知道的?
难道……王府里有他的奸细?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张佑就感觉一股寒气从尾椎骨直冲头顶,让他遍体生寒。
“看来,你想起来一点了。”
李修将张佑的反应尽收眼底,脸上的笑容更盛了。
他就是要这样,一点一点地,摧毁对方的心理防线。
对付张佑这种惜命的文官,攻心,远比酷刑更有效。
“本王不仅知道你烧了信,还知道,你昨天跟忠顺王,在密室里聊了一个时辰。”
李修慢悠悠地说道,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刀子,凌迟着张佑的神经。
“让本王猜猜,你们都聊了什么?”
“是聊……你这些年,靠着忠顺王,从一个小小的校尉,一路爬到兵部侍郎这个位置,有多么不容易?”
“还是聊……十八年前,你是怎么在义忠亲王的马鞍上,做了手脚?”
轰!
张佑的大脑一片空白,只觉得天旋地转。
完了!
全完了!
他什么都知道!
他什么都知道!
最后一丝侥幸,也被李修这几句话,彻底击得粉碎。
张佑双腿一软,再也支撑不住身体的重量,整个人瘫倒在地,像一滩烂泥。
“王……王爷……”张佑的心理防线,在这一刻,彻底崩溃了。
他看着李修,眼神中充满了哀求和绝望。
李修站起身,走到他的面前,缓缓蹲下,与他对视。
“张佑,你是个聪明人。”李修的语气,突然变得温和了许多,仿佛一个循循善诱的长者。
“本王知道,你也不想的。当年,你只是个小人物,身不由己。主子让你做什么,你只能做什么。”
“这些年,你活得也很累吧?每天晚上,会不会梦到义忠亲王那张死不瞑目的脸?”
李修的声音,带着一种奇特的魔力,不断地冲击着张佑脆弱的内心。
“你看看你现在,位高权重,家财万贯。你还有一个在国子监读书,被你寄予厚望的儿子,对吧?听说,你最疼爱的女儿,也快要出嫁了,许配给了户部尚书家的公子,真是门当户对啊。”
李修的话,让张佑的身体剧烈地颤抖起来。
家人,是他唯一的软肋!
“你也是个聪明人,应该知道怎么选。”
李修的图穷匕见,声音陡然转冷,“是为了一个早就该死的主子,一个随时可以把你当成弃子的主子,搭上你全家老小的性命,让你儿子前程尽毁,让你女儿被夫家退婚,受尽世人白眼……”
“还是……为自己,也为你的家人,搏一条活路?”
赤裸裸的威胁!
诛心之言!
张佑的眼泪和鼻涕,瞬间流了下来,他再也承受不住这种精神上的折磨,抱着李修的腿,嚎啕大哭。
“王爷饶命!王爷饶命啊!”
“我说!我什么都说!求王爷给我一条活路!给我家人一条活路啊!”
他彻底放弃了抵抗,将自己的尊严和忠诚,踩在了脚下。
在身家性命和全族前途面前,所谓的忠诚,一文不值。
李修的嘴角,终于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
他站起身,居高临下地看着脚下这个已经彻底崩溃的兵部侍郎,淡淡地说道:“很好。”
“典韦,给他纸笔。”
“把你知道的,一五一十,全部写下来。”
“记住,本王要的,是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