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栖云园来的家书-《红楼:燕王开局,截胡和亲探春》

  王振直接懵了。

  陛下这是……气糊涂了?

  “陛下?”他小心翼翼地叫了一声。

  “好了,别哭了。”李成止住笑,摆了摆手,“朕知道你受了委屈。但他说的也没错,军营确实不是你该去的地方。”

  “他就是个粗人,脑子里只有一根筋,你跟他计较什么?”

  ……

  锐武营。

  赶走了王振这个苍蝇,李修的心情也舒畅了不少。

  他知道,经过这次试探,皇帝在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再来烦他了。

  他可以放开手脚,继续自己的练兵计划。

  这天,李修将全营士兵,都集合到了靶场。

  “体能,格斗,阵法,你们都练得差不多了。”

  “今天,我们练箭!”

  李修指着百步之外的箭靶。

  “本王知道,你们当中,很多人连弓都拉不满,更别提什么准头了。”

  “但本王要告诉你们,一个不会射箭的士兵,就是个瘸子!”

  “在战场上,你们的敌人,可不会傻乎乎地冲到你面前,让你砍!”

  “所以,从今天起,箭术,将是你们的必修课!”

  李修说完,从一旁拿起一张两石的强弓。

  他没有搭箭,只是随手拉了个满月。

  弓弦发出了不堪重负的呻吟声。

  下方的士兵们,发出一阵惊呼。

  两石的强弓,军中能拉开的,都寥寥无几,更别提像燕王这样,如此轻松地拉成满月了。

  光是这一手,就足以让所有人信服。

  “今天,本王给你们露一手。”

  李修笑了笑,从箭筒里,一次性抽出了三支羽箭。

  “看好了!”

  话音未落,他已经将三支箭搭在弦上。

  弓开满月,箭出如龙!

  “嗖!嗖!嗖!”

  三支箭,带着尖锐的破空声,几乎不分先后地射了出去。

  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地跟随着那三道流光。

  下一秒。

  “咄!咄!咄!”

  三声清脆的响声,从百步之外的箭靶处传来。

  报靶的士兵,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发出了不敢相信的尖叫声。

  “三支箭!三箭全中靶心!”

  “什么?”

  “不可能吧!”

  士兵们一片哗然。

  百步之外,三箭同发,还能全部命中靶心?

  这是人能做到的事情吗?

  这简直就是神乎其技!

  就连典韦,都看得目瞪口呆。

  他知道自家王爷武功盖世,却没想到,箭术也如此恐怖。

  李修没有理会众人的震惊,他再次从箭筒里,抽出了一支箭。

  这一次,他没有瞄准箭靶。

  而是将弓,对准了天空。

  “看天上!”有人惊呼。

  只见一只苍鹰,正在高空中盘旋。

  那高度,至少有三百步开外。

  “王爷要射鹰?”

  “这么高,怎么可能射得到?”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李修松开了弓弦。

  “嗡——!”

  羽箭化作一道黑点,直冲云霄。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死死地盯着那个越来越小的黑点。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了。

  几息之后,高空中,那只盘旋的苍鹰,身形猛地一滞,随即,带着一声悲鸣,笔直地从空中坠落下来。

  “砰!”

  苍鹰的尸体,重重地摔在了靶场上。

  一支羽箭,从它的眼眶中穿过,贯穿了整个头颅。

  一箭穿目!

  整个靶场,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士兵,都如同石化了一般,张大了嘴巴,看着李修,像是在看一个天神。

  如果说,刚才的三箭同发是神乎其技。

  那这三百步外,一箭射落苍鹰,就是真正的神迹!

  “扑通!”

  不知是谁先跪了下来。

  紧接着,五万士兵,齐刷刷地单膝跪地,用最虔诚,最狂热的姿态,对着李修,低下了他们高傲的头颅。

  “王爷神威!王爷神威!”

  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冲天而起,仿佛要将天上的云层都震散。

  这一刻,李修在他们心中,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主帅。

  而是无所不能的,战神!

  李修一箭射落苍鹰,神威盖世。

  这件事情,像长了翅膀一样,不仅在锐武营中,甚至在整个京城都传开了。

  百姓们听了,只当是说书先生编的段子,一笑了之。

  但那些真正懂行的人,却是心惊胆战。

  三百步外,一箭穿目。

  这是何等恐怖的眼力和臂力?

  放眼整个大魏,不,是整个天下,怕是都找不出第二个人。

  靶场的神迹之后,锐武营的士兵们,对李修的崇拜,达到了顶峰。

  他们对于箭术训练,也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

  李修趁热打铁,宣布在军中举行箭术大比。

  凡是能入前一百名者,赏银五十两,并且可以优先挑选最好的弓箭。

  前十名,赏银三百两,并且由他亲自指点箭术。

  这个消息,彻底点燃了所有士兵的热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们废寝忘食地练习射箭,整个军营,一天到晚都回荡着弓弦的嗡鸣声。

  李修也借此机会,从中挑选出了一批极具天赋的射手,准备将他们打造成一支无往不利的神射手部队。

  ……

  这天傍晚,操练结束。

  李修刚回到帅帐,亲卫就递上了一封信。

  “王爷,栖云园派人送来的。”

  李修愣了一下,随即接了过来。

  是家书。

  信封上,是薛宝钗那娟秀工整的字迹。

  打开信,一股淡淡的馨香扑面而来。

  信的内容很简单,都是些家长里短。

  探春将园子里的内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宝琴每日作画弹琴,黛玉的身体在按时针灸和服药下,已经大有好转,气色都红润了不少。

  晴雯那丫头,在金钏的“督促”下,已经能通读一些简单的书籍了,只是字还是写得歪歪扭扭。

  信的最后,薛宝钗提到了试验田。

  “……土豆、红薯二物,皆长势喜人,远胜五谷。按王爷所示之法,已得第一批收成。张老三言,若广为种植,亩产或可达三十石之上。此乃祥瑞之兆,天下百姓之福也……”

  看到这里,李修的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起来。

  亩产三十石!

  他知道土豆和红薯是高产作物,却没想到,在这个没有化肥,没有现代技术的时代,第一次试种,就能达到如此恐怖的产量!

  三十石是什么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