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开放到来-《重生75开局喂饱九个女知青》

  时间过得很快,一眨眼便到了80年秋天。

  这一年,刚成立了特区。

  魏满仓在得到消息后,成了第一批来到这片土地投资的港商。他等这一天很久了。

  他为什么三年前就成立了房地产公司,还大量的购买了建设机械,为的就是这一刻。

  魏满仓毫不犹豫地在深城投入了五百万美元,成功购得了南山村附近整整一百万平方米的土地。要知道,在那个时候,能够使用外汇可是相当受欢迎的事情呢。

  不仅如此,组织还特意为他精心制作了十个金属门牌,上面赫然写着“港商”二字。这两个字,可不仅仅是简单的标识,更代表着组织对他的特别对待和最大程度的宽松。

  这种宽松究竟有多大呢?简单来说,即使没有受到邀请,也绝对不会有人贸然闯入港商所拥有的土地范围之内。这无疑给了魏满仓极大的自由和安全感。

  与此同时,在香港那边,由他自己的房地产公司负责建设的移动通信厂房,早在半年前就已经顺利完工了。

  然而,深城这片刚刚买下的土地,却完全是一片荒芜之地。放眼望去,到处都是含羞草和芭蕉树,仿佛这里从未被人类涉足过一般。野草在咸腥海风里疯长,没膝的芒草间杂着枯黄的荆棘,风一吹便掀起灰蒙蒙的浪。

  稀疏的灌木丛歪歪扭扭扎根在沙砾地上,露着干裂的根系,远处的田垄荒芜得只剩模糊轮廓,偶有几间土坯房孤零零嵌在荒坡上,墙皮斑驳脱落,屋顶覆着干枯的茅草。盐碱地泛着惨白的霜色,踩上去簌簌作响,看不见成片的庄稼,只有零星几块菜地靠着沟渠勉强维持绿意。土路坑洼不平,被雨水冲刷出深浅不一的沟壑,晴日里起风时,黄沙裹着草屑漫天飞扬,遮得远处的海平面都只剩一片朦胧的灰蓝,整个天地间都透着一股沉寂的荒芜,望不到尽头的萧瑟里,难寻人烟的热闹。

  幸运的是,这里的几户人家已经搬走了,这意味着魏满仓不需要再进行拆迁工作。

  然而,面对如此荒凉的现状,魏满仓并没有丝毫的退缩之意。相反,他展现出了果断和决心。他毫不犹豫地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将香港的房地产公司整体迁移到这里。

  为了加快工程进度,魏满仓不仅保留了原有的十台各种型号的挖掘机,还迅速购置了二十台大型号的挖掘机。这些强大的机械设备将成为他实现目标的得力助手。

  不仅如此,魏满仓还一次性购买了整整一百辆渣土车。这些车辆经过精心挑选,确保质量可靠,并顺利通过了关口,抵达了深城。

  这一系列的举动充分显示出魏满仓的决心和魄力。他不仅仅是在这片荒地上建造房屋,更是要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奇迹。

  百万平方米的土地,在魏满仓的规划下被划分成不同的区域。他计划将收音机厂、电视机厂、空调公司、纺织服装厂、摩托车厂、安保部、房地产公司以及通信公司的生产基地都搬迁到这里。

  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需要巨大的努力和投入。但魏满仓毫不畏惧,他坚信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一定能够在这片荒地上开垦出一片繁荣的景象。香港只留下房地产和安保部门的一部分,通信公司的厂房也留下,其他都搬迁过来。

  搬迁后的原土地再进行房地产开发。

  这些厂房,都是一层的建筑,而他们的宿舍,办公大楼却都是七层的。

  每个分公司都有十栋到三十栋的宿舍楼。每个宿舍楼都从建筑层面设计了一体机空调的安装小窗台。

  估计建成后,也能消耗掉几十万台一体机空调。不过想法是很好,可是现实又不一样了。

  为何不建设更高的楼层呢?

  如今的深城,电力供应尚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这意味着,如果盲目地大规模建设高楼大厦,电力系统将难以跟上这种快速发展的步伐。到那时,高楼里的电梯恐怕会频繁出现故障,甚至完全瘫痪,这对于居民来说,每天爬楼梯上下楼可绝非易事。

  回顾一下历史,即便是在90年代,电力供应也并不稳定,经常会出现隔三差五停电的情况,更不用说现在所处的80年代了。在这样的背景下,房地产公司采取了一个明智的策略——就近招聘附近的村民参与建设工作。这样做不仅能够加快建设速度,还能为当地人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他们的收入。

  然而,这个时代的人们思想相对较为保守,他们更倾向于领取固定的工资,而不是冒险去尝试其他的赚钱方式。当然,也有一些头脑灵活、精明的人,他们敢于突破传统思维,毅然下海经商。但这样的人毕竟只是少数,可谓是凤毛麟角。

  而在这些人中,最聪明的无疑是那些在村里具有较高威望,同时又有做生意想法的人。他们凭借着自己在村里的影响力,振臂一呼,便能得到众多村民的响应和支持。通过集资的方式,他们迅速积累了足够的本金,从而有能力去开展更大规模的生意。无论是从港城贩卖物资,还是利用村里的土地自行建厂,这些人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赚得盆满钵满。

  说实话,魏满仓很不屑于这种民间集资,无中生有,快速变富的这种手段。用别人的本金来挣钱,成就了自己,他很是不屑。

  总有些一穷二白的人,喜欢玩弯道超车,空手套白狼的手段。

  还好他不是这样龌龊发家的,要不然真的没脸见祖宗。

  一分一分的把钱积累起来,变成大钱是很难。

  但是这种用别人钱来挣钱的人,最终只付了点利息,或者只还还了别人本金的这种做法,非君子所为。

  难道你就没看见借给你钱的人也是穷人吗?

  你借了他们的钱后,做生意变富了,然后还钱,不再看他们一眼。因为他们已经跟你不是这个层次上的人了。

  这种做法很好吗?难道不够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