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镇远号与蒸汽机-《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

  “总理万金之躯,国之栋梁,咱们不可不防啊!”

  灵儿笑了;“多虑了,总理既是千秋至圣,何须担心这些。”

  柳如是不放心;“小夫人这样说,那我就放心了。天热火旺,小夫人若有不便之时,可以让小宛补一时之需。她家园子好说话,每日不过百两,由我们花销就好,无需在意。”

  灵儿拍了拍柳如是;“无需多虑了,我一切听你安排就好。我不能熬夜,放我回去休息吧。”

  柳如是见她胸有成竹,这才放下心来,送灵儿回去。

  次日下午,史可法来了,会同钱谦益、黄宗羲等人陪同李建安一同前往金陵大学。

  金陵大学的地址就是原来的南京贡院。

  李建安在大礼堂发表演讲《当今世界,谁主沉浮》

  金陵大学两千多人济济一堂,聆听李建安的讲演。

  今年招生的960大学生,加上之前南京贡院的生员,青春洋溢的学生们,一个个都兴奋极了。

  演讲结束,同学们爆发出热烈掌声。

  掌声持续好一会,李建安却不下台。

  最后,李建安宣布,为金陵大学所有生员捐赠一个学期的学费,也就是每人十两!

  轰!整个礼堂轰动了!

  同学们纷纷起身,直接冲上来,把李建安抓过来,抬起来,抛起来,呼唤不止。

  七月五日,李建安在众人陪同下,参观江宁织造。

  江宁织造是合股公司,钱谦益、吴伟业是比较大的股东。

  整个江宁织造占地两千亩,有织机六万多台,男女工人合计五万四千余。

  早些年郑芝龙垄断海贸时,行销海外的丝绸有一半产自江宁。

  如今海贸开放,许多外国客商常驻江宁催货,他们来自十几个国家,有数百人。

  外国客商听说李建安来了,纷纷跟在左右,参观队伍庞大到上千人。

  李建安参观各处,库房、消防、扩产工程、宿舍。

  最后,李建安在食堂吃午饭,与几位宁波工人边吃边聊。

  李建安打听到不少有用信息。

  一个纺织女工每日工作五个时辰,每月收入在四两左右。男工有体力活,工作时长六个时辰,月收入大概六两。

  二狗子看得眼热,六两的月薪在北方已经是妥妥的高收入了。

  关于工人权益,工人们没有整体工会,却有‘同乡会’。

  几个同乡会相互串联,可以代表工人与公司谈判博弈。

  如果没有同乡会,工人拿不到这样的月薪。

  李建安没有透露蒸汽机的事情,蒸汽机首先会改变纺织业。他担心工人们知道了,他走不出厂区。

  七月七日,姗姗来迟的郑芝龙终于到了。

  郑成功来到钱府,邀请李建安明日参观长江造船厂。

  八日上午,李建安在一干人等陪同下,来到长江造船厂。

  郑芝龙亲自带人出迎。

  双方见面后,一行百十人参观船厂。

  长江造船厂共有大小船坞三十九个,2000吨船坞五个,1000吨以下三十四个。

  北洋船队的二十艘船,已经有七艘进入船坞修缮,预计三个批次,三个月就可以全部修缮完成。

  五个2000吨大船坞,是船厂重点保护对象,有专门警卫负责看守。

  五个大船坞中,只有一个空着,其中三个正在建造风帆大海船,最中心的一个建造的是无帆战舰。

  参观过后,当晚李建安留下来,与郑芝龙密谈。

  郑芝龙一直在奇怪,战舰为什么不要风帆,却预留许多空洞。

  当李建安说出蒸汽机时,郑芝龙并没有多少惊讶,他知道北洋船上有机器,肯定和船只动力有关。

  只是有一点,郑芝龙感觉有些不靠谱,船只那么大,机器能推动吗?是否需要牛马在底仓?要带多少草料?

  当郑芝龙向李建安询问细节时,李建安说道;“这里面的原理几句话是说不清的,我已经带来技术人员,先把最大的蒸汽机,安装在镇远号上。”

  “镇远?”郑芝龙惊了,身子不由自主颤抖起来;“那艘最大的战舰,名字叫镇远?”

  “对,我想了好久,就叫镇远。如何?”李建安问。

  郑芝龙点头;“好名字,有气势。”

  李建安道;“等镇远号安装了蒸汽机,咱们举办首航仪式。到时候演示一番,你就明白了。”

  郑芝龙笑道;“那当然好,就怕属下榆木脑袋,看了也想不通,到时候总理可不要生气啊。”

  哈哈哈,李建安笑了;“无妨,看不明白,我解说你听就懂了。”

  次日,李建安和李秀城亲自带领技术人员安装蒸汽机。

  郑芝龙见李建安保密,让郑成功和手下人都远离些,不要打扰。

  九天后,“镇远号”上面的蒸汽机安装完毕。

  郑成功亲自买来煤炭,帮忙上船了。

  李建安和郑芝龙广发英雄帖,邀请江南政界、学界、商界、产业界知名人士,一同来参加镇远号首航仪式。

  众多名士看见请柬时,都是激动不已。

  自从一百年前欧洲各国远洋而来,大明人见识了夹板大船。众多航海人梦寐以求的,就是大明有自己的远洋大船。

  今天,梦想成真了!

  大明有了自己的远洋大船,那就意味着,大明的生意人可以跑遍天下,无处不往。

  这百十年来,欧洲人扼守马六甲海峡,垄断了大明与世界的贸易,赚取了巨额利润。

  大明有了自己的远洋大船,就能打破这种垄断,从打工仔变成老板,这是质的飞跃。

  七月十九日上午,各界名士二百多人齐聚长江造船厂。

  钱谦益、史可法、李沾、张煌言都来了。

  此外,长江沿岸几家知名的水运公司都来人了。

  洞庭水运的理事洪仕明来了,他是洪承畴的亲儿子,洞庭水运是洪承畴和曾化龙的资本。

  九江水运的彭万里也来了,他们是九江本土势力,是本土小资本集合。

  长江水运与京杭运河的情况不同。

  长江无需人工修缮河道,所以朝廷完全放开通航。

  长江沿岸水运公司很多,规模不都大,大多几十条船,往返承接货物和客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