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公布-《重生1973:AI重构香江商业》

  ------

  时间:1974年2月12日,上午十点。

  地点:元朗·凤凰工业有限公司。

  厂房内弥漫着塑料加热的微酸气味和机器运转的低沉嗡鸣。

  郑硕将三家核心外包厂——鑫发塑料厂、永华注塑厂、达昌塑料制品厂的老板和黄师傅们召集到车间中央。

  (注意,这三家是核心外包厂,不代表全部就三家外包厂)

  身后流水线上工人们正熟练地组装着墨方的棱块与核心轴。

  “从今天起,我会向各位公开凤凰·墨方的全套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郑硕的开场白让现场瞬间寂静。

  车间顶棚悬挂的吊扇吱呀转动,却吹不散众人脸上的错愕。

  邓伯雄第一个攥着扳手冲过来,油污的手套几乎要攥住郑硕的胳膊:

  “老板!注塑温度曲线、核心轴公差数据、连润滑脂的配方都公开?

  这可是我们熬了多少夜、试错多少次才摸出来的核心机密!万一他们拿去……”

  郑硕抬手打断他,目光扫过车间里堆积如山的北美订单包装箱:

  “老邓,你知道为什么汉斯猫国货、脚盆鸡国货能卖遍全球?

  不是因为他们的技术多保密,而是因为他们建立了一套所有人都不敢逾越的标准体系。”

  他拿起一个刚下线的墨方,手指抚过光滑的棱角:“我们要做的不是守住一个配方,而是让整个产业链都相信——

  按凤凰的标准做,才能做出世界级的产品!”

  他转身在黑板上画出一个金字塔:“北美市场就像塔尖,我们现在爬上去靠的是运气和狠劲。

  但要站稳,靠的是从底到顶每一块砖都够硬!”粉笔重重敲在塔基位置。

  “我们的外包厂就是基石,基石不牢,塔尖瞬间垮掉!”

  随后几天,郑硕亲自带队轮流驻扎三家外包厂。

  在鑫发厂的注塑车间里,他挽起衬衫袖子,指着刚公开的《凤凰·墨方公差控制手册》对老师傅们解释:

  “0.05毫米不是我们故意卡得严——北美干燥气候和香江湿热环境下的塑料收缩率差0.02毫米,累计到六个棱块配合时就会卡死。”

  他当场演示用冰水骤降试制品模拟温差变化,实测数据让原本嘟囔“太夸张”的老师傅默默摘下了嘴里烟卷。

  永华厂的厂长看着郑硕亲自调整注塑机螺杆转速和冷却时间,忍不住问:

  “郑老板,这些参数您都摊开给我们,不怕我们学会了自己单干?”

  郑硕擦着额头的机油笑答:“今天你们学的是‘怎么做合格’,但凤凰明天要研究的是‘怎么做到极致’。

  他指着正在试产的改进型墨方:“等你们追上现在的标准,我们早已迭代出新版本——怕被追上的人,才整天捂着旧技术。”

  出人意料的是,这种开放反而赢得了更牢固的信任。

  达昌塑料制品厂的老板在获得润滑脂配方后,反而主动退还了之前因隐瞒工艺缺陷多收的货款:

  “郑老板,您把底牌都亮给我们,我们再耍小聪明就真不是人了!”他连夜召回全厂工人。

  “以后达昌的产品如果不符合凤凰玩具的公差标准,全部回炉重铸!”

  更显着的变化发生在质检环节。

  过去外包厂交货时总想蒙混过关,现在竟主动在厂内增设了全检岗——

  鑫发厂甚至用红漆在墙上刷出“差0.01毫米就是废品”的标语。

  永华厂的老质检员私下说:“人家把压箱底的技术都掏给你了,再做次品简直是在打全厂老少的脸!”

  信任的建立带来了生产效率的实质性提升。次品率从公开标准前的15%骤降至3%,产能反而因返工减少提升了20%。

  郑硕在深夜的办公室里对邓伯雄感叹:“老邓,最好的防守不是筑墙,是带着所有人一起往前冲——冲得快了,谁还惦记你口袋里那几块旧糖?”

  郑硕站在车间中央,手指轻轻划过刚下线的一批墨方,棱角分明、触感顺滑。他转向几位眉头紧锁的外包厂老板,语气沉稳:

  “我知道各位担心什么——怕标准太严、成本太高、速度太慢。

  但请想一想,白头鹰客商为什么敢把订单下给我们这样的小厂?

  不是因为我们的设备比汉斯猫国好、技术比脚盆鸡强,而是因为他们相信,我们能‘把简单的产品做到极致’。”

  他随手拿起两个墨方,一个略微卡顿,一个旋转顺滑:

  “客户不会问我们用了多少台注塑机、雇了多少工人。

  他们只关心指尖这一转的手感。手感好,就是天才玩具;

  手感差,就是垃圾塑料。

  而决定这细微差异的,正是我们从材料、模具到组装的每一道质量关。”

  三周后,外包批次合格率从最初的67%提升至88%,产能缺口逐渐补上。

  郑硕站在车间里,看着工人们有序操作、质检员认真核验,对身边的邓伯雄说:

  “老邓,最好的质量管控不是‘管’,而是让每个人自己‘控’——

  他们理解了、认同了、参与了,质量才是真的扎根了。”

  ------

  时间:1974年3月5日,下午四点。

  地点:元朗·凤凰工业有限公司。

  工厂里依然机器轰鸣,郑硕站在质检台前,手里拿着刚刚出炉的抽检报告,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老板,最新数据出来了!”质检部主任几乎是跑着过来的,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喜悦,“不合格率……已经降到1.8%了!特别是永华厂那批棱块,次品率从之前的12%直接降到了2.1%!”

  郑硕接过报表,一行行仔细查看。注塑尺寸偏差率0.9%,组装配合不良率0.6%,旋转卡顿率0.3%……

  他长长舒了一口气,这三个星期来的煎熬和坚持,终于见到了成效。

  窗外,香江的夜空开始泛起星点,而工厂里依然灯火通明,工人们在流水线前专注地操作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