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计划有变-《重生1973:AI重构香江商业》

  袁天凡瞳孔猛地一缩,背后瞬间惊出一身冷汗。他立刻反应过来,如果郑硕的消息属实,那么这笔看似“抄底”的交易,差点就成了资敌的昏招!

  市场博弈的背后,永远是信息和人的博弈。郑硕这条来自灰色渠道的消息,其价值远远超过任何复杂的金融模型。

  “明白!”袁天凡毫不犹豫,立刻转身下令,“阿康,立刻撤销所有九龙货仓的挂单!已经成交的,暂时持有,不再加仓!”

  郑硕赞许地点点头,将那份号外扔在桌上,补充道:“把注意力集中到和记国际那笔抛单上。用更多散户口,慢慢吃,但要更谨慎。

  马家现在就是一头受伤的困兽,我们既要捡便宜,更要防止被它临死反扑咬一口。”

  他走到窗前,撩开厚重窗帘的一角,望着楼下阴沉的街道,轻声说,“风雨,真的要来了。”

  这时,霍建宁小跑着进来了,他的皮鞋跟敲在水磨石地板上发出急促的“哒哒”声,打破了交易室里压抑的沉闷。

  他手里捏着一份刚收到的电报,纸页边缘还带着电报机特有的锯齿痕。

  “老板,汇丰银行证券部的陈家辉经理来消息了!”他声音不高,但语速很快,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

  “马家确实把他们在观塘的三号货仓抵押给了汇丰旗下的投资子公司——wardley,直接套现了一百八十万港币,手续是昨天下午赶在银行下班前压着时间办的!”

  这消息像一块石头砸进本就暗流汹涌的水潭。郑硕瞳孔微微一缩,抬手示意霍建宁稍等,随即闭上了眼睛。

  他脑中那台超越时代的“灵魂AI”瞬间被激活,冰冷的蓝色数据流如瀑布般倾泻而下,将刚刚获取的关键信息与历史交易数据库进行交叉比对和模式识别:

  『紧急态势推演:确认马氏家族流动性危机加剧,短期抛售压力峰值概率升至88%。』

  『抛售时间窗口:集中出现在消息确认后的首个交易日,尤其集中在下午开市后最初30分钟内(占比67%)。

  旨在利用午间休市积累的市场恐慌情绪,进行集中打压出货。』

  『散户行为预测:受此影响,跟风恐慌性抛盘大概率在尾盘最后45分钟集中涌现(发生概率92%)。

  此阶段散户因担心隔夜风险,非理性抛售占比极高,平均占当日总成交量的35%-42%,极易造成股价非理性超跌。』

  『流动性分析:明日市场关键节点:

  上午11:00-11:30(试探期);

  下午13:30-14:00(主抛期);

  下午15:15-16:00(恐慌期)。

  建议规避主抛期,重点监控恐慌期出现的错杀机会。』

  『目标标的修正:根据抵押资产关联度分析,马家直接持股的‘九龙货仓’、‘黄埔船坞’明日承受的抛压最为显着

  (预期抛售规模占比可能达其日均成交量的150%以上)或出现远超市场平均水平的非理性跌幅。』

  几秒钟后,郑硕猛地睁开眼,目光锐利如刀,之前的一丝犹豫已荡然无存。

  他转向正在紧张监控盘面的袁天凡,语速快而清晰,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天凡,调整策略!明天上午开盘,我们按兵不动,所有账户停止主动买入!”

  袁天凡闻言一愣,下意识地反驳:“老板,按原计划不是要趁低吸纳……”

  “原计划变了!”郑硕打断他,手指重重敲在桌面那张手绘的盘面时间表上。

  “马家要跑,就会在明天下午刚开盘的时候,用最凶狠的砸盘来制造恐慌,为自己最后的清仓开路!我们要避开这个锋芒!”

  他深吸一口气,继续部署,每一个字都像经过精密计算:“把资金分成三批。

  第一批,在明天上午11点左右,市场情绪相对平稳时,小剂量、多账户、交叉挂单,试探性吸纳‘长江实业’。

  但单笔金额不得超过二十万,目的是测试市场承压能力,绝不抬高股价。

  第二批资金,按兵不动,死死盯住下午一点半到两点这个窗口!

  一旦发现‘九龙货仓’、‘黄埔船坞’出现万手以上的集中抛单,并且股价击穿这个心理关口……”

  他用红笔在图表上划了一道凌厉的线:“就给我毫不犹豫地用分散账户大口吃进!但要慢,要像滴水穿石,绝不能让他们发现是我们在托盘!”

  “那……尾盘呢?”霍建宁忍不住追问。

  郑硕嘴角勾起一抹冷峻的弧度:“第三批资金,也是最大的一批,留到下午三点十五分之后!

  那时市场经过一天的折磨,散户的恐慌情绪会达到顶点,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踩踏。我们要等的,就是那一刻!

  当‘和记国际’、‘太古洋行’这些本来基本面没问题、只是被误伤的家伙,因为莫名其妙的恐慌而被砸到地板价的时候。

  就是我们全力出击,进行最后扫货的时刻!”

  他环视着眼前这些因高强度运作而眼圈发红的下属,声音沉静却充满力量:

  “记住,我们的优势不是资金量,而是我们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慌,为什么慌,会慌到什么程度。

  马家想金蝉脱壳,我们就利用他们制造的混乱,完成我们的布局。

  这场仗,从明天下午一点半,才算真正开始!”

  窗外,夜色愈发深沉,维多利亚港的灯光在雨幕中扭曲、模糊。

  交易室里,只有电传机不知疲倦的“咔嗒”声,和每个人沉重而又带着期待的呼吸声。一场基于信息差和心理战的金融狙击,已然箭在弦上。

  1974年5月的这个闷热午后,暴雨开始砸向香江的地面,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打在交易室的窗户上。

  狂风把没关严的窗户猛地吹开,冷风裹着雨水灌进来,桌上散落的交易单瞬间被吹得满屋飞舞,白花花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