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不当老实人的好处!-《富养女儿30年,她叫我生物学爹》

  放下筷子,杨帆抬手伸出三根手指头:“三成,外面都是两成收购,我已经给的很高了。”

  本以为陈天齐等人会不愿意,可他们却没有半点迟疑便一口答应了下来。

  紧接着,那陈天齐转身前往广播室,开启广播:“乡亲们呐,有个好消息,政府派人来咱陈家庄收购国库券,两成半收购。

  为了响应政府号召,凡是兑换的人都有机会获得模范家庭,先进个人的称号。

  下午三点钟村委会集合,过时不候。”

  我擦!

  老东西比他还要黑啊,怪不得那么痛快同意,原来是想趁机赚取半成的利啊!

  再者价压的那么低,村民们能同意么?

  会计王贵看出杨帆的疑虑。

  他叼着烟说:“那帮刁民一个个都想评先进,当模范户,给他们两成半都是多的,杨厂长您请放心,他们肯定会来的。”

  一根烟的功夫,村支书陈天齐背着手,踱步而来。

  刚才那半成利的事,他可没提前告诉杨帆。

  明显是想先斩后奏,这会儿却装着一副无奈的神情说:“唉...杨厂长,这事我们也是顶着压力,总不能白做吧?所以我就...”

  杨帆打断了陈天齐的话:“天齐叔见外了不是?那半成利本我本来就预备着答谢乡亲们,只是得等收购完再结账,您看成不?”

  “好好好,一切都听杨厂长的安排。”

  陈天齐暗呼杨帆上道,别提多高兴了。

  其余人等同样如此。

  然而,杨帆压根就没有想过真正给他们。

  他表面答应也只是为了让他们配合收购国库券。

  等结束后,有手段对付他们这帮前世坑过他的杂碎们,让他们狗屁都得不到!

  这也让杨帆清楚的意识到,只要不去做老实人,一些之前看似无解的事情,都能很快得到解决办法。

  下午三点,村委会门口已人满为患。

  杨帆还真是低估先进个人,模范户的诱惑。

  可见在他们狭隘的认知里,能被评为先进个人,模范户,要比钱有用多了。

  他们乌央乌央的过来,本质上还是为了利,决不能说他们善良淳朴。

  在他们七嘴八舌的讨论声中,会议开始了。

  陈天齐整理自己的中山装,挺直腰板大步走到台前,对着生锈的话筒说:“喂喂喂,大家静一静,静一静。”

  “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作为陈家庄的一份子,大家都有义务去...”

  陈天齐的洗脑手段效果绝佳,陈家庄的村民为了得到先进个人,几乎把手上的国库券都给拿了出来。

  陈天齐示意两个小队长分别进行登记查验,再由会计王贵按分成统计好,刘二牛当场结钱。

  现场井然有序,真别说陈天齐,搞这些确实有一套。

  结束后杨帆大致看了一眼账本,今日收购国库券竟有三万七,而收购这些只花了九千多块。

  更令杨帆欣喜的是,有些人为了争夺先进个人称号,连只有一年就要到期的国库券都拿出来了。

  这种国库券在松海收购价格,可以九成往上。

  搞不好这些国库券拿到松海能卖三万以上。

  此次收获,已远远超过他之前的预估。

  远处陈天齐笑容满面的和会计等人收购结束后,就朝杨帆这边走来,一个个都心想着这下可发财了!

  按照他们的约定,杨帆至少要给他们一两千块。

  “杨厂长,现在没外人,你看这半成利的钱给我们结了吧。”

  陈天齐搓了搓手迫不及待道,后头几双眼睛直勾勾盯着杨帆的钱包,就等着分钱了。

  只是杨帆提前有了算计。

  钱包里剩余的钱已被他提前拿出来,他抖了抖干瘪的钱包展示给众人。

  故作抱歉道:“陈叔,今天带来的现金都兑付给村民了,你们这半成利就当是入股毛巾新厂吧。

  等新厂建立起来,大家就都是股东了,年底我给大家分红,保证大家赚得盆满钵满啊!”

  陈天齐心头咯噔一下,感觉原本立刻就能到手的钱,像打了水漂似的流走了。

  他怎能愿意?

  “杨厂长,这不合规矩吧?”

  陈天齐虽然还保持着笑容,但能看出来他眼底的冰冷。

  似乎杨帆接下来所说的话,让他不满意,他就不客气了。

  杨帆和刘二牛倒是没有怕的意思,在1988年代里好人是赚不到钱的,只有敢打敢拼的人,才能有机会。

  他们来之前腰间就别了两把刀,谈不拢他们会立刻控制住陈天齐。

  不过,杨帆也没有非要和他们硬拼的意思,刀剑无眼搞不好事情会闹大。

  只是杨帆也不愿意让这帮蠢货得到任何好处。

  他笑了笑说:“天齐叔,咱们毛巾厂的收益一年好几十万,新厂建好后一年也至少也是几十万的收益。

  我给大家伙保证,那半成利如果入股,每年至少给你们分这个数!”

  杨帆伸出三根手指头。

  “300?”陈天齐挑着眉头问。

  “3000!”

  杨帆气势十足道。

  陈天齐等人狠狠咽了咽口水。

  三千能在他们村盖几十间大瓦房了。

  想到他们孩子还等着进毛巾厂当干部,闹翻了对他们更加不利,陈天齐口气软了三分:杨厂长,你这空口白牙的,我们没有保障啊!”

  “天齐叔,我怎么可能不给你们保障呢,我可以给你签合同,白纸黑字谁也赖不掉。”杨帆满脸真诚道。

  不过,陈天齐还是鸡贼的提出新的要求:“杨厂长既然想签合同那就签合同,只是我们也希望你也能给我们的孩子签订劳动协议。

  等新厂建好了,就让他们去厂里上班当车间主任,你看怎么样?”

  杨帆心中冷笑,老东西还真是能算计啊。

  只可惜,他们并不懂什么叫做文字游戏。

  杨帆一口答应:“没有问题!小刘准备好纸笔,我们当众写合同。”

  “好嘞!”

  刘二牛从公文包里掏出信纸,拿出钢笔哈了口气,刷刷几笔落下。

  毛巾新厂建成后,给予陈天齐等同志1%股份,年分红不低于3000元。

  新厂落成之日,优先录用陈天齐等村委领导亲属担任车间主任。

  若违约,除了赔偿3000元外,陈天齐等人亲属如果无法正式就职,可由陈冬萍同志按每人100元标准赔偿。

  陈天齐眯着眼逐字抠了三遍,尤其盯着陈冬萍三个字后,他便放心下来。

  陈冬萍是他们陈家庄的人,祖宅和地儿都在村里。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敢不给钱,就拿祖宅和地充公!

  这才和其他村干部,一起歪歪扭扭签下名字。

  杨帆心中再次冷笑。

  这份协议,看似完成不了就要赔偿。

  实际上他玩了文字游戏。

  想要履行的前提是等新毛巾厂建好之后。

  不建新的毛巾厂,这合同就是废纸一张!

  然而!

  杨帆即便未来成为红梅毛巾厂的最大股东,他都没有打算继续做毛巾生意,更别说开设新的毛巾厂了。

  他记得上一世1988年冬季气温比往年冷了很多。

  电热毯供不应求,仅仅松海市日均缺货3000条,利润率超50%。

  北方的地区,缺的更多,利润更大。

  其次,松海甲肝疫情后,发达地区对卫生的意识觉醒,需要大量的随身消杀物品。

  他可以利用毛巾厂现有蒸汽消毒设备,生产75%酒精湿巾去松海以及各大发达地区的城市销售。

  因此,新毛巾厂这事根本不可能施行。

  而他写上陈冬萍的名字,是想引导他们得不到钱就去找陈冬萍的麻烦,收走她的房子和地。

  等将来他们离婚后,让陈冬萍王慧芳,以及她和王卫国省的野种杨莉莉,彻底无家可归!

  签完合同,双方都咧着嘴直乐呵,可见双方都觉得自己赚大发了。

  杨帆瞧着日落西山,怀里揣着这老些国库券,继续呆在这里,心里实在不踏实。

  他给刘二牛使了个眼色。

  刘二牛心领神会:“杨厂长,咱厂里交代收的数目可还差着老大一截呢!要完不成任务指标,厂长怪罪下来,咱哥俩都得挨批。”

  “是这么个理儿。”

  杨帆显出着急之色,随即便看向陈天齐:“叔,我们得紧着往别处赶了,否则完成不了,会影响咱们新厂建设进度啊。”

  陈天齐一伙攥着白纸黑字的合同,心里早踏实了大半。

  更何况,还有陈冬萍祖宅和地在村里,横竖他们都亏不了。

  为了让杨帆将来带着他们孩子在城里好好混,他们不仅准备了一些山货让杨帆二人拿着,还张罗着开来台手扶拖拉机,将他们送到县里的长途汽车站搭上末班车,天擦黑才折回云山。

  他们在火车站附近简单吃了点饭,连夜又坐上火车,再次赶赴松海。

  此次去陈家庄收购国库券的收获远超他之前的预料,现在时间紧迫,他也不准备再去冒险去收国库券。

  因此,这趟去松海不光要出手国库券,他还要寻个靠得住的日化厂子,趁着涨价潮还没来到,收购肥皂火柴等这些未来紧俏的生活用品。

  等二十多天后的涨价潮来袭后,卖掉赚取暴利!

  等再次见到苏鹏升后,已经是第二天的中午。

  见到杨帆拿出来三万多的国库券,苏鹏升也有些惊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