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暖粥香气飘散在华山派膳堂。
岳不群与宁师妹这对小夫妻,心不在焉地搅动着碗里的清粥。
他们的目光,钉子般牢牢钉在师父宁清林身上。
师父何尝不知这小两口的心思?
可要他一早就眼巴巴赶去思过崖求师弟风清扬疗伤,岂不是显得自己贪生畏死,颜面扫地?
他宁清林丢不起这个人!
于是,他越发气定神闲,将一碗粥喝得慢条斯理,仿佛天地间唯此一事。
岳不群与宁师妹却如坐针毡。
师父的内伤已迫在眉睫,痊愈的希望就在眼前,他老人家竟还能这般磨蹭!
宁师妹终于按捺不住,放下碗筷,声音又急又脆:“爹爹、爹爹,您倒是快些吃呀!风师叔在思过崖上,怕是等得脖子都长了!”
岳不群立刻接上话头,语气恭敬却难掩焦灼:“师父所言极是。只是……让风师叔久候,总归失了礼数。毕竟,眼下是我们有求于风师叔啊。”
“你们懂什么!”宁清林筷子重重一顿,碗碟轻响,“每逢大事,须有静气!思过崖那地方,去那么早喝西北风么?还有,什么叫有求于人?是你风师叔自己开口要替我疗伤,我可未曾开口相求!”
他下巴微抬,神情里透着一股强撑的倔傲。
岳不群与宁师妹默默对视一眼,额角仿佛垂下无形黑线——昨日那顿低声下气的求人酒宴,在师父心里竟不算“求”?
好在催促并非全然无效。
宁清林的动作终究是快了一丝。
终于,他放下碗筷,霍然起身,仔细掸了掸衣袍上并不存在的灰尘,声音沉稳:“走吧,上思过崖。”
岳不群与宁师妹如蒙大赦,立刻紧随其后,步履匆匆。
思过崖上,山风凛冽,卷起枯叶沙沙作响。
风清扬一身青衫,身形飘忽,手中长剑正将一套《华山基础剑法》舞得风生水起。
剑光如匹练,时而如金雁横空,迅疾凌厉;时而似古松虬枝,沉稳凝练。
在他手中,这入门功夫竟气象万千,脱尽了基础匠气,流转着令人心惊的磅礴剑意。
待最后一式收剑凝立,山风仿佛也为之一滞。
宁清林忍不住拊掌喝彩:“好!风师弟,这《华山基础剑法》在你手中,真真是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了!”
风清扬淡然一笑,剑尖斜指地面:“师兄谬赞。依我所悟,这套剑法看似入门粗浅,实则包罗万象,深藏无限可能。演练其他剑法,似有边界可触;唯独此剑,每每舞动,只觉其意无穷,境界深阔,常练常新。”
他气息匀长,方才那番惊心动魄的演练,竟似闲庭信步。
“哦?深藏无限可能?”宁清林浓眉微蹙,大感新奇,“此剑法冠以‘基础’二字,素来只为弟子筑基所用,从未闻有‘深藏无限可能’之说。”
风清扬不再多言,目光扫过师兄,手腕倏然一振。
一式“金雁横空”骤然刺出!
第一遍,剑光如电,轨迹精准无匹,正是弟子们练了千百遍的标准模样。
紧接着,他身形微晃,剑式再起。
依旧是“金雁横空”,剑势却陡然变得灵动圆转,剑尖颤动,竟似蕴藏着数种精妙后招,可随意衔接变化。
第三遍使出时,剑势反而不疾不徐,如金雁悠然滑翔,直至最后一瞬,剑光猝然暴绽,快得令人目眩,杀机凛冽!
宁清林心中剧震,眼中精光连闪。
三遍“金雁横空”,同源而出,意境却天差地别!
第一遍是根基,第二遍是繁复变化,第三遍则是返璞归真后的致命一击。
风师弟于剑道一途的造诣,已将他远远抛在身后了。
一旁的岳不群和宁师妹早已看得目瞪口呆。
他们从未想过,这每日练习、熟极而流的入门剑招,竟能演绎出如此气象万千、深不可测的境界!
江湖第一剑客的底蕴,果然深如渊海。
岳不群心中虽震撼翻腾,眼角余光瞥见师父那专注探讨的神情,心头猛地一紧——师父莫不是忘了今日头等大事?
他连忙踏前一步,声音清朗,带着恰到好处的恭敬:“风师叔剑法通神,卓绝当世,弟子敬仰万分!然眼下只能纸上谈兵,终憾不能眼见师叔与家师以剑论道。恳请师叔先为家师疗治内伤,待师父沉疴尽去,您二位自可放开手脚,印证高下,岂不快哉?”
宁师妹也回过神来,急急附和:“正是正是!师叔,您先治好爹爹的伤,到时你们两位想切磋多久便切磋多久,想论剑到几时便论剑到几时!”
风清扬目光在师兄略显苍白的脸上停留一瞬,颔首道:“好,先为师兄疗伤。”
他收剑入鞘,动作利落。
宁清林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释然,抱拳道:“如此,有劳风师弟了。”
二人身影一前一后,没入思过洞幽暗的入口。
沉重的石门缓缓合拢,隔绝了外面的天光与声响。
洞外空地上,只余岳不群与宁师妹。
山风呜咽着掠过嶙峋怪石。
宁师妹紧咬着下唇,双手无意识地绞着衣角,像一只被困住的小兽,在狭窄的空地上不停地踱来踱去。
她的目光,一次又一次地投向那扇紧闭的石门,仿佛要将它烧穿。
岳不群看在眼里,疼在心头。
他默默上前,伸出手臂,轻轻将妻子圈入怀中。
她的身体绷得紧紧的,微微发颤。
他低下头,嘴唇贴近她冰凉的发鬓,声音低沉而温存,带着令人安心的力量:“师妹,宽心些。师父他老人家福泽深厚,吉人天相,此番定能逢凶化吉,安然无恙的。”
宁师妹把脸深深埋进丈夫宽厚的胸膛,没有应答。
唯有肩头难以抑制的细微抽动,和衣襟上迅速洇开的温热湿意,泄露了她汹涌的恐惧与无助。
岳不群不再言语,只是更紧地拥住她,用自己的体温和心跳,无言地传递着支撑。
时间在焦灼的等待中缓慢爬行,日影无声无息地挪移。
从炽白到金黄,最后熔成一片壮丽的赤红,泼洒在思过崖顶,将嶙峋山石和洞前守候的两人都镀上了一层悲壮的金边。
终于,当夕阳几乎完全沉入远山怀抱时,思过洞那扇沉重的石门发出沉闷的“隆隆”声响,缓缓向内打开。
两道身影,相互扶持着,从洞内的幽暗中一步步走了出来。
当先的是宁清林。
他原本佝偻的腰背此刻挺得笔直,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虽然面皮依旧泛着大病初愈的蜡黄,但那双眼睛却精光湛然,一扫往日的浑浊黯淡,一股昂扬的精气神由内而外透出,整个人如同枯木逢春。
紧随其后的风清扬,却恰恰相反。
他面色如蒙了一层黯淡金纸,脚步虚浮,每一步都似踩在棉花上。
方才还如渊渟岳峙的身形,此刻却透出难以掩饰的疲惫与虚弱,显是内力耗损过剧。
“爹爹!”“师父!”岳不群和宁师妹立刻抢步上前,一左一右扶住宁清林的手臂。
四道目光,交织着浓得化不开的关切与询问,紧紧锁在他脸上。
宁清林迎上女儿女婿那殷切的目光,心头蓦地一热,一股酸楚直冲鼻端。
他强自压下翻涌的情绪,喉头滚动了一下,故意挺直腰板,朗声大笑,声音在暮色中传开:“哈哈哈!不群,中儿!放心,为师这条老命,算是捡回来了!这点内伤,已无大碍!用不了多久,你们师父我,依旧是华山之巅响当当的一柄利剑!”
“爹——!”宁师妹听着父亲那故作豪迈却难掩虚弱的声音,看着他那张依旧憔悴的脸,连日来强压的担忧、恐惧、委屈,如同被这声宣告彻底击溃了堤坝的洪水,瞬间汹涌决堤!
她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哭喊,猛地扑进父亲怀中,双手死死攥住他的衣襟,放声嚎啕,仿佛要将所有的恐惧都哭尽。
宁清林被女儿这惊天动地的悲声撞得身形一晃,方才强撑的豪迈顷刻间烟消云散。
他脸上的肌肉剧烈地抽搐着,嘴唇颤抖,再也无法抑制。
那双阅尽沧桑的眼睛迅速蒙上一层厚重的水雾,滚烫的泪水无声地滑过他沟壑纵横的脸颊,一滴一滴,重重砸在女儿的发顶。
他抬起颤抖的手臂,紧紧回抱住失而复得般痛哭的爱女,手掌笨拙却无比温柔地拍抚着她剧烈起伏的背脊。
岳不群站在一旁,看着师父眼中滚落的泪,听着妻子悲恸的哭声,连日来紧绷的心弦骤然松弛,一股难以言喻的酸热也猛地冲上眼眶。
他用力眨了眨眼,却没能阻止那滚烫的液体溢出眼角,顺着脸颊蜿蜒而下。
他悄悄侧过头,飞快地用袖子抹去。
一旁静立的风清扬,默默注视着这师徒三人相拥垂泪的一幕。
夕阳的余晖将他们染成温暖的剪影,劫后余生的悲喜交织,浓烈得化不开。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脚下这片承载着华山百年荣辱的孤崖,掠过远处层峦叠嶂的苍茫山影,一丝难以言喻的寂寥与怅惘悄然爬上心头。
这偌大的华山,如今凋零至此……一阵山风猛地卷起沙尘扑面而来,他下意识地闭了闭眼,抬手在眼前挡了一下,仿佛真被那无形的风沙迷蒙了双眼。
良久,宁清林深深吸了一口气,勉强平复了翻腾的心绪。
他轻轻拍了拍怀中女儿的后背,又抬手,带着一种劫后余生的珍重,用力揉了揉身旁大弟子岳不群的头。
然后,他转过身,目光投向静立风中、脸色苍白的师弟风清扬,那眼神里充满了感激、愧疚,还有一丝小心翼翼的期盼,声音低沉却清晰地说道:“师弟……这思过崖风大露重,不是久留之地。跟师兄……回家吧。”
“回家?”风清扬似乎被这两个字烫了一下,身形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震。
他抬起眼,目光复杂地掠过师兄殷切的脸庞,掠过岳不群和宁师妹犹带泪痕却写满期待的眼睛,又缓缓投向暮色四合中更显孤绝的远峰。
山风吹动他单薄的青衫,猎猎作响。
沉默仿佛凝结了空气,只有风声呜咽。
终于,他什么也没说,只是极轻微地摇了摇头。
随即身形一晃,如一只离群孤雁,施展出精妙绝伦的《金雁功》,青衫飘飘,几个起落间便融入了苍茫暮色,消失在嶙峋的山道尽头。
“唉——!”宁清林望着师弟决然远去的背影,所有挽留的话语最终只化作一声沉甸甸的长叹,在空寂的崖顶回荡,充满了无言的失落与深重的无奈。
他缓缓转回身,目光落在身旁的女儿和弟子身上,那叹息中的沉重仿佛卸下了几分,化作了更为深沉的责任与守护。
他伸出手,一手牵起女儿冰凉的手指,一手重重按在岳不群坚实的肩头,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尘埃落定后的平静与力量:“走吧……我们回家。”
宁师妹抬起泪痕斑驳的脸,岳不群用力擦去眼角的湿润。
两人望着父亲(师父)眼中那重新燃起的、属于华山掌门的坚毅光芒,不约而同地、重重地点头。
残阳如血,将三人相互扶持的身影长长地投在归家的山路上。
步履虽缓,却踏碎了满地暮色,朝着山下那盏名为“家”的灯火,坚定地走去。
岳不群与宁师妹这对小夫妻,心不在焉地搅动着碗里的清粥。
他们的目光,钉子般牢牢钉在师父宁清林身上。
师父何尝不知这小两口的心思?
可要他一早就眼巴巴赶去思过崖求师弟风清扬疗伤,岂不是显得自己贪生畏死,颜面扫地?
他宁清林丢不起这个人!
于是,他越发气定神闲,将一碗粥喝得慢条斯理,仿佛天地间唯此一事。
岳不群与宁师妹却如坐针毡。
师父的内伤已迫在眉睫,痊愈的希望就在眼前,他老人家竟还能这般磨蹭!
宁师妹终于按捺不住,放下碗筷,声音又急又脆:“爹爹、爹爹,您倒是快些吃呀!风师叔在思过崖上,怕是等得脖子都长了!”
岳不群立刻接上话头,语气恭敬却难掩焦灼:“师父所言极是。只是……让风师叔久候,总归失了礼数。毕竟,眼下是我们有求于风师叔啊。”
“你们懂什么!”宁清林筷子重重一顿,碗碟轻响,“每逢大事,须有静气!思过崖那地方,去那么早喝西北风么?还有,什么叫有求于人?是你风师叔自己开口要替我疗伤,我可未曾开口相求!”
他下巴微抬,神情里透着一股强撑的倔傲。
岳不群与宁师妹默默对视一眼,额角仿佛垂下无形黑线——昨日那顿低声下气的求人酒宴,在师父心里竟不算“求”?
好在催促并非全然无效。
宁清林的动作终究是快了一丝。
终于,他放下碗筷,霍然起身,仔细掸了掸衣袍上并不存在的灰尘,声音沉稳:“走吧,上思过崖。”
岳不群与宁师妹如蒙大赦,立刻紧随其后,步履匆匆。
思过崖上,山风凛冽,卷起枯叶沙沙作响。
风清扬一身青衫,身形飘忽,手中长剑正将一套《华山基础剑法》舞得风生水起。
剑光如匹练,时而如金雁横空,迅疾凌厉;时而似古松虬枝,沉稳凝练。
在他手中,这入门功夫竟气象万千,脱尽了基础匠气,流转着令人心惊的磅礴剑意。
待最后一式收剑凝立,山风仿佛也为之一滞。
宁清林忍不住拊掌喝彩:“好!风师弟,这《华山基础剑法》在你手中,真真是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了!”
风清扬淡然一笑,剑尖斜指地面:“师兄谬赞。依我所悟,这套剑法看似入门粗浅,实则包罗万象,深藏无限可能。演练其他剑法,似有边界可触;唯独此剑,每每舞动,只觉其意无穷,境界深阔,常练常新。”
他气息匀长,方才那番惊心动魄的演练,竟似闲庭信步。
“哦?深藏无限可能?”宁清林浓眉微蹙,大感新奇,“此剑法冠以‘基础’二字,素来只为弟子筑基所用,从未闻有‘深藏无限可能’之说。”
风清扬不再多言,目光扫过师兄,手腕倏然一振。
一式“金雁横空”骤然刺出!
第一遍,剑光如电,轨迹精准无匹,正是弟子们练了千百遍的标准模样。
紧接着,他身形微晃,剑式再起。
依旧是“金雁横空”,剑势却陡然变得灵动圆转,剑尖颤动,竟似蕴藏着数种精妙后招,可随意衔接变化。
第三遍使出时,剑势反而不疾不徐,如金雁悠然滑翔,直至最后一瞬,剑光猝然暴绽,快得令人目眩,杀机凛冽!
宁清林心中剧震,眼中精光连闪。
三遍“金雁横空”,同源而出,意境却天差地别!
第一遍是根基,第二遍是繁复变化,第三遍则是返璞归真后的致命一击。
风师弟于剑道一途的造诣,已将他远远抛在身后了。
一旁的岳不群和宁师妹早已看得目瞪口呆。
他们从未想过,这每日练习、熟极而流的入门剑招,竟能演绎出如此气象万千、深不可测的境界!
江湖第一剑客的底蕴,果然深如渊海。
岳不群心中虽震撼翻腾,眼角余光瞥见师父那专注探讨的神情,心头猛地一紧——师父莫不是忘了今日头等大事?
他连忙踏前一步,声音清朗,带着恰到好处的恭敬:“风师叔剑法通神,卓绝当世,弟子敬仰万分!然眼下只能纸上谈兵,终憾不能眼见师叔与家师以剑论道。恳请师叔先为家师疗治内伤,待师父沉疴尽去,您二位自可放开手脚,印证高下,岂不快哉?”
宁师妹也回过神来,急急附和:“正是正是!师叔,您先治好爹爹的伤,到时你们两位想切磋多久便切磋多久,想论剑到几时便论剑到几时!”
风清扬目光在师兄略显苍白的脸上停留一瞬,颔首道:“好,先为师兄疗伤。”
他收剑入鞘,动作利落。
宁清林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释然,抱拳道:“如此,有劳风师弟了。”
二人身影一前一后,没入思过洞幽暗的入口。
沉重的石门缓缓合拢,隔绝了外面的天光与声响。
洞外空地上,只余岳不群与宁师妹。
山风呜咽着掠过嶙峋怪石。
宁师妹紧咬着下唇,双手无意识地绞着衣角,像一只被困住的小兽,在狭窄的空地上不停地踱来踱去。
她的目光,一次又一次地投向那扇紧闭的石门,仿佛要将它烧穿。
岳不群看在眼里,疼在心头。
他默默上前,伸出手臂,轻轻将妻子圈入怀中。
她的身体绷得紧紧的,微微发颤。
他低下头,嘴唇贴近她冰凉的发鬓,声音低沉而温存,带着令人安心的力量:“师妹,宽心些。师父他老人家福泽深厚,吉人天相,此番定能逢凶化吉,安然无恙的。”
宁师妹把脸深深埋进丈夫宽厚的胸膛,没有应答。
唯有肩头难以抑制的细微抽动,和衣襟上迅速洇开的温热湿意,泄露了她汹涌的恐惧与无助。
岳不群不再言语,只是更紧地拥住她,用自己的体温和心跳,无言地传递着支撑。
时间在焦灼的等待中缓慢爬行,日影无声无息地挪移。
从炽白到金黄,最后熔成一片壮丽的赤红,泼洒在思过崖顶,将嶙峋山石和洞前守候的两人都镀上了一层悲壮的金边。
终于,当夕阳几乎完全沉入远山怀抱时,思过洞那扇沉重的石门发出沉闷的“隆隆”声响,缓缓向内打开。
两道身影,相互扶持着,从洞内的幽暗中一步步走了出来。
当先的是宁清林。
他原本佝偻的腰背此刻挺得笔直,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虽然面皮依旧泛着大病初愈的蜡黄,但那双眼睛却精光湛然,一扫往日的浑浊黯淡,一股昂扬的精气神由内而外透出,整个人如同枯木逢春。
紧随其后的风清扬,却恰恰相反。
他面色如蒙了一层黯淡金纸,脚步虚浮,每一步都似踩在棉花上。
方才还如渊渟岳峙的身形,此刻却透出难以掩饰的疲惫与虚弱,显是内力耗损过剧。
“爹爹!”“师父!”岳不群和宁师妹立刻抢步上前,一左一右扶住宁清林的手臂。
四道目光,交织着浓得化不开的关切与询问,紧紧锁在他脸上。
宁清林迎上女儿女婿那殷切的目光,心头蓦地一热,一股酸楚直冲鼻端。
他强自压下翻涌的情绪,喉头滚动了一下,故意挺直腰板,朗声大笑,声音在暮色中传开:“哈哈哈!不群,中儿!放心,为师这条老命,算是捡回来了!这点内伤,已无大碍!用不了多久,你们师父我,依旧是华山之巅响当当的一柄利剑!”
“爹——!”宁师妹听着父亲那故作豪迈却难掩虚弱的声音,看着他那张依旧憔悴的脸,连日来强压的担忧、恐惧、委屈,如同被这声宣告彻底击溃了堤坝的洪水,瞬间汹涌决堤!
她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哭喊,猛地扑进父亲怀中,双手死死攥住他的衣襟,放声嚎啕,仿佛要将所有的恐惧都哭尽。
宁清林被女儿这惊天动地的悲声撞得身形一晃,方才强撑的豪迈顷刻间烟消云散。
他脸上的肌肉剧烈地抽搐着,嘴唇颤抖,再也无法抑制。
那双阅尽沧桑的眼睛迅速蒙上一层厚重的水雾,滚烫的泪水无声地滑过他沟壑纵横的脸颊,一滴一滴,重重砸在女儿的发顶。
他抬起颤抖的手臂,紧紧回抱住失而复得般痛哭的爱女,手掌笨拙却无比温柔地拍抚着她剧烈起伏的背脊。
岳不群站在一旁,看着师父眼中滚落的泪,听着妻子悲恸的哭声,连日来紧绷的心弦骤然松弛,一股难以言喻的酸热也猛地冲上眼眶。
他用力眨了眨眼,却没能阻止那滚烫的液体溢出眼角,顺着脸颊蜿蜒而下。
他悄悄侧过头,飞快地用袖子抹去。
一旁静立的风清扬,默默注视着这师徒三人相拥垂泪的一幕。
夕阳的余晖将他们染成温暖的剪影,劫后余生的悲喜交织,浓烈得化不开。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脚下这片承载着华山百年荣辱的孤崖,掠过远处层峦叠嶂的苍茫山影,一丝难以言喻的寂寥与怅惘悄然爬上心头。
这偌大的华山,如今凋零至此……一阵山风猛地卷起沙尘扑面而来,他下意识地闭了闭眼,抬手在眼前挡了一下,仿佛真被那无形的风沙迷蒙了双眼。
良久,宁清林深深吸了一口气,勉强平复了翻腾的心绪。
他轻轻拍了拍怀中女儿的后背,又抬手,带着一种劫后余生的珍重,用力揉了揉身旁大弟子岳不群的头。
然后,他转过身,目光投向静立风中、脸色苍白的师弟风清扬,那眼神里充满了感激、愧疚,还有一丝小心翼翼的期盼,声音低沉却清晰地说道:“师弟……这思过崖风大露重,不是久留之地。跟师兄……回家吧。”
“回家?”风清扬似乎被这两个字烫了一下,身形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震。
他抬起眼,目光复杂地掠过师兄殷切的脸庞,掠过岳不群和宁师妹犹带泪痕却写满期待的眼睛,又缓缓投向暮色四合中更显孤绝的远峰。
山风吹动他单薄的青衫,猎猎作响。
沉默仿佛凝结了空气,只有风声呜咽。
终于,他什么也没说,只是极轻微地摇了摇头。
随即身形一晃,如一只离群孤雁,施展出精妙绝伦的《金雁功》,青衫飘飘,几个起落间便融入了苍茫暮色,消失在嶙峋的山道尽头。
“唉——!”宁清林望着师弟决然远去的背影,所有挽留的话语最终只化作一声沉甸甸的长叹,在空寂的崖顶回荡,充满了无言的失落与深重的无奈。
他缓缓转回身,目光落在身旁的女儿和弟子身上,那叹息中的沉重仿佛卸下了几分,化作了更为深沉的责任与守护。
他伸出手,一手牵起女儿冰凉的手指,一手重重按在岳不群坚实的肩头,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尘埃落定后的平静与力量:“走吧……我们回家。”
宁师妹抬起泪痕斑驳的脸,岳不群用力擦去眼角的湿润。
两人望着父亲(师父)眼中那重新燃起的、属于华山掌门的坚毅光芒,不约而同地、重重地点头。
残阳如血,将三人相互扶持的身影长长地投在归家的山路上。
步履虽缓,却踏碎了满地暮色,朝着山下那盏名为“家”的灯火,坚定地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