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之巅,那场席卷正邪两道的惨烈风暴终于缓缓止息。
李贺云默运玄功,将最后一丝翻腾的剧毒强行压回丹田深处,周身经脉传来的灼痛感虽未消尽,但体内紊乱的气血总算被勉强收束。
他缓缓睁开眼,视线穿透人群,精准地落在前方那道青衫磊落的身影上——华山掌门宁清林。
只见宁清林立于一块突出的山岩之上,衣袂虽染尘埃,神色却沉静如渊。
他声音清越,穿透战后的喧嚣:“嵩山弟子听令,速速救治伤者!衡山同道,烦请以贵派金疮药相助,优先处置重伤之人!”一道道指令清晰下达,指挥着疲惫却士气高昂的正道群雄清理战场,安抚伤者。
他身影挺拔,目光如电扫视全场,俨然已是这满目疮痍之地无形的定海神针。
李贺云袖中的手无声无息地探入怀中,指尖触碰到那枚温润中透着森然寒意的五岳令旗。
金属的棱角硌着指腹,带来一种奇异的清醒。
他眯起双眼,眸光在宁清林从容不迫的身影上停留良久,深邃得如同古井寒潭,其中翻涌着外人难以揣度的暗流。
宁清林此刻的威望与从容,在这劫后余生的嵩山之巅,显得格外……刺眼。
战局曾一度陷入胶着。
魔教教主任我行被少林高僧释信大师拼着毕生修为重创,吐血飞退,那张狂不可一世的气势顿时萎靡。
失去了这擎天巨柱的坐镇,魔教阵脚虽未大乱,攻势却不可避免地滞涩下来。
正道群豪眼见强敌受挫,精神大振,刀光剑影如狂潮般反卷过去。
喊杀声、兵刃撞击声、受伤者的闷哼惨嚎声,交织成一片惊心动魄的炼狱之音。
然而,魔教教众终究非是寻常山匪草寇可比。
纵然陷入下风,死伤枕藉,他们眼中虽有惊惧闪过,却无一人转身溃逃。
长老们低沉的呼喝在阵中传递,原本略显散乱的阵型竟在压力下重新凝聚。
前排教众以血肉之躯死死顶住正道冲击,后排则轮番掷出淬毒的暗器与燃烧的火油瓶,试图延缓正道推进的脚步。
那份背水一战的决绝与严整,让在场许多老江湖也暗自心惊:此等韧性与纪律,难怪能与整个白道武林抗衡数十年而不倒!
直到一道刺目的黄色狼烟,带着尖锐的呼啸声,猛地从魔教后阵冲天而起,撕裂了弥漫着血腥与焦糊味的空气。
那狼烟笔直如剑,在灰蒙蒙的天幕下异常醒目。
“狼烟!他们要撤了!”人群中一位经验老道的门派长老失声喊道。
这信号如同给魔教教众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原本步步为营、承受着巨大压力的魔教队伍,气势陡然一变。
那些未曾受伤或伤势较轻的长老们齐声怒喝,如同磐石般骤然前压数步,刀剑并举,劲气狂飙,竟硬生生将正道的追击势头遏制住,为身后的教众争取到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穷寇莫追!!”恰在此时,宁清林清朗而极具穿透力的声音响彻全场,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正道中人闻声,纷纷止住脚步。
并非全因号令,更是因为眼前魔教断后长老们那搏命般的疯狂反扑,刀光剑影织成一张死亡之网,令人望而却步。
继续强攻,代价必然惨重。
双方陷入短暂而诡异的对峙,唯有沉重的喘息和兵刃低垂时滴落的血珠声清晰可闻。
魔教弟子趁此良机,迅速脱离接触,扶起伤者,如退潮般向山下撤去,动作迅捷却并不慌乱。
待教众主力撤远,那些断后的魔教长老才猛地虚晃一招,齐齐抽身暴退,几个起落便隐没在混乱的山林之中,只留下一地狼藉和浓得化不开的血腥气。
喧嚣止歇,死寂笼罩了嵩山绝顶。
残阳如血,泼洒在断折的兵刃、焦黑的木石以及遍布四野、姿态各异的尸体上。
一场惨胜。
正道虽逼退了强敌,付出的代价却足以令任何人心头滴血。
少林方丈释信大师盘坐于地,面如金纸,气息微弱得如同风中残烛。
他苦修一甲子的精纯佛门内力,已被任我行的吸星大法彻底化去,形同废人。
嵩山掌门李贺云,这位新任的五岳盟主,脸色青白交替,嘴角犹带一丝未揩净的黑血,显然体内剧毒远未拔除。
而他嵩山派弟子,伤亡最为惨重,演武场几乎被本门子弟的鲜血浸透。
衡山掌门被莫大和刘正风搀扶着,胸前一道深可见骨的刀伤狰狞可怖,鲜血染红了半边衣襟,每一次呼吸都牵动伤口,带来剧烈的痛楚。
泰山掌门玉松子更是狼狈,道冠歪斜,玉色道袍被撕裂多处,左肩血肉模糊,若非关键时刻他师弟拼死挡下魔教长老曲洋的致命一击,此刻玉松子只怕已魂归道山。
北岳恒山掌门净心师太虽凭借精妙剑法和深厚内功底子,身上只添了些皮外伤,但环顾四周,恒山派那些年轻女尼倒下的身影,让她素来平静无波的脸上也笼罩着浓重的悲戚。
唯有华山派,损失相对轻微。
宁清林此行只带了包括岳不群、宁师妹在内的十余名门人,皆是行走江湖多年的精锐好手。
饶是如此,激战过后,亦有两位华山弟子永远闭上了眼睛,长眠于这异乡的嵩山之上。
魔教亦付出了沉重代价。
教主任我行被宁清林以毕生修为重创,据说经脉受损严重。
随行的长老亦有多人负伤,战力大损。
硝烟尚未散尽,焦糊与浓重的血腥气依旧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口鼻之间。
新任五岳盟主李贺云强撑着余毒未清的身子,脸色青白,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脚步略显虚浮地走到场中一片稍显开阔之地。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脏腑间的翻腾,从怀中郑重取出那枚象征着五岳盟主权柄的五岳令旗。
“诸位同道!”李贺云的声音带着内伤未愈的沙哑,却努力提聚中气,清晰地传遍全场,“魔教虽退,余孽未清!嵩山弟子听令:一队速速扑灭各处火头,清理通道;二队协同各派,全力救治伤员,将重伤者优先抬至后山禅房安置!衡山掌门、泰山玉松子道长伤势沉重,务必小心护送!”他手持令旗,一道道指令有条不紊地发出,虽然身形微晃,但调度安排却清晰有序,竭力维持着大局的稳定。
不远处的宁清林,看着李贺云强打精神主持局面,微微颔首。
他自身内腑亦受了震荡,虽不致命,但真气运行滞涩不畅,急需调息理顺。
况且,此刻由李贺云这位盟主出面收拾残局、安抚人心,正是名正言顺,自己若再事事插手,反而不妥。
他轻轻咳了一声,对侍立身旁的岳不群等人道:“随我来,先寻个清净处疗伤。”声音里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岳不群连忙应声,小心地搀扶着师父。
华山众人沉默地跟在后面,在嵩山弟子的指引下,穿过一片狼藉的广场和弥漫着药味与血腥气的回廊,来到一处相对僻静、未被大火波及的小小院落。
院中几株古松依旧苍翠,却难掩空气中弥漫的悲凉。
安置好师父,岳不群的目光沉重地转向院门方向。
那里,静静地躺着两位同门。
方才还一同在山道上谈笑风生的鲜活生命,此刻已化作冰冷僵硬的躯壳。
其中一人,李二,半个时辰前还憨笑着问岳不群山下哪家烧鸡最地道;另一个郭石,则曾拍着胸脯说此战过后定要回老家看看……岳不群只觉得胸口像是被巨石死死压住,每一次呼吸都牵扯着钝痛。
他唤过伤势较轻的王景,声音干涩低沉:“王师弟,辛苦你……收敛好李师弟和郭师弟。”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
王景默默点头,眼中亦是悲戚。
他找来干净的布匹和水,动作轻缓而肃穆地开始为逝者整理仪容,擦拭脸上的血污与尘土。
宁师妹站在一旁,看着同门熟悉的面庞变得灰白僵硬,终于再也抑制不住,泪水如同断了线的珠子,大颗大颗地滚落,压抑的啜泣声在寂静的院落里格外清晰。
王景仔细地抚平李二残破衣襟的最后一处褶皱,没有回头,声音低沉而平静,像是在对岳不群和宁师妹说,又像是在对自己低语:“下山时,他们……还有我们,心里都明白的。刀头舔血,马革裹尸,本就是江湖人的宿命。能为华山而死,护住山门清誉,他们……死得其所。”这话语平静,却蕴含着一种看透生死的苍凉力量。
岳不群听着,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紧,猛地抽搐了一下。
一股难以言喻的悸动直冲喉头。
是啊,何止是李二和郭石?跟随师父下山的这些华山弟子,除了自己和师妹,哪一个不是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当他们毅然决然走出华山山门的那一刻,头颅便已悬在了腰带上。
这份无声的决绝,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沉重,更悲壮。
“呼——!”岳不群深深吸了一口气,那带着血腥与焦土味道的空气仿佛冰冷的刀片刮过喉咙。
他强迫自己挺直脊背,收敛起所有外露的情绪,面色变得异常肃穆。
身为华山掌门首徒,他不能垮,更不能哭。
“务必……善待他们的家人。”岳不群的声音异常艰涩,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沉重。
王景手中的动作顿了顿,缓缓摇头,脸上露出一丝苦涩至极的笑容:“师兄……他们哪还有家人?”
他顿了顿,声音更加低沉,“李二的老家遭了百年不遇的大旱,颗粒无收,接着又是瘟疫,爹娘和两个妹子都没熬过去。他一路逃荒,差点饿死在路上,是咱们华山巡山的师叔救了他,带回山门,给了他一口饭吃,也给了他一个‘华山弟子’的名分。郭石更惨,他本是晋中一个小镖局的趟子手,一家五口连带整个镖局,在走镖途中被一伙流窜的马匪杀了个精光,就他一个因为去河边打水侥幸躲过。后来他像孤魂野鬼一样到处游荡,寻机报仇,是华山一位师叔看不过去,为他报仇,又见他根骨尚可,有一股子血性,才破例收归门下。”
王景的声音平静地叙述着,却像重锤,一下下砸在岳不群的心上。
岳不群怔住了,仿佛瞬间被抽干了所有力气。
他嘴唇翕动了几下,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原来,他们连最后的牵挂都没有。
华山,就是他们唯一的家,唯一的归宿。
如今身死道消,竟连一份可供后人凭吊的念想都留不下吗?巨大的悲怆与空茫感将他淹没。
院落里死寂一片,只有风吹过松针的沙沙声,和宁师妹极力压抑却依旧清晰的抽泣。
时间像是凝固了,沉重得令人窒息。
良久,仿佛过了一世那么漫长。
岳不群才极其缓慢地抬起头,目光落在两具覆盖着白布的遗体上,声音沙哑得如同砂纸摩擦:“他们……叫什么名字?”问出这句话时,他喉结艰难地滚动了一下。
“一个叫李二,一个叫郭石。”王景清晰地回答。
“李二……郭石……”岳不群低声重复着,每一个音节都念得异常清晰、沉重。
他要把这两个名字,如同烙印般,深深地刻进自己的骨髓里,刻进华山的记忆里。
绝不能让这样为华山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弟子,如同尘埃般消散于时光长河!
他拉着宁师妹的手,一步步走到李二和郭石的遗体前。
两人相视一眼,无需言语,心意已然相通。
他们整肃衣冠,神情庄重至极,对着两位同门,深深地、恭恭敬敬地鞠下躬去。
一次,两次,三次……每一次弯腰,都带着无言的哀悼与至高的敬意。
“将他们的骨灰,带回华山。”岳不群直起身,斩钉截铁地说道,声音虽然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他们是华山的英魂,理当归于华山。”
王景与其他几位幸存的华山弟子望着岳不群和宁师妹那深深躬下的背影,望着他们脸上那份发自内心的哀恸与敬重,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混杂着酸楚,猛地冲上心头。
王景用力点头,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是,大师兄!我们一定带他们回家!”其余弟子也纷纷应声。
这一刻,他们心中那个关于华山未来的模糊轮廓,似乎因岳不群这一躬而变得清晰、坚实起来。
大师兄如此重情重义,敬重同门,华山未来有此等掌门,何愁不兴?他们今日流的血,似乎也找到了值得的意义。
岳不群拉着宁师妹冰凉的手,默默离开了那个弥漫着悲伤与松香气息的小院,朝着师父宁清林疗伤的精舍走去。
一路无言,只有脚下踩过碎石瓦砾的细碎声响。
宁师妹的泪水依旧无声地滑落,肩膀微微颤抖。
看着她梨花带雨、悲伤难抑的模样,岳不群心头同样堵得难受,酸涩的泪意不断冲击着眼眶。
他也想痛哭一场,为骤然逝去的同门,为这江湖的无情。
但他是华山掌门首徒,是未来的掌门人。
这个身份像一道无形的枷锁,牢牢禁锢着他所有的脆弱。
他只能用力地回握住师妹的手,传递着一点微薄的暖意和支撑。
李二,郭石……他们的名字是如此普通,普通到如同山间的砾石。
他们死后,连一个响亮的名号都无法留下,他们的佩剑,更不可能有资格被供奉在剑气冲霄堂那象征着华山荣耀的地方。
难道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湮灭在岁月里吗?一个念头如同划破夜空的闪电,骤然在岳不群心中亮起,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灼热——为华山立传!为所有华山弟子立传!
无论他是长老、掌门,还是默默无闻的普通弟子;无论其武功高低,品性功过;只要他曾是华山的人,曾为这山门流过血、尽过心,他的名字,他的事迹,都应当被镌刻下来!
让后世弟子翻开书卷,便能知晓华山今日的每一寸基业,都浸染着多少前辈的血汗与牺牲!让他们铭记,这“剑气冲霄”四字背后,是无数个像李二、郭石这样平凡而壮烈的生命所铸就!
他停下脚步,转过身,看着依然沉浸在悲伤中、泪眼婆娑的宁师妹。
夕阳的余晖落在她沾着泪痕的侧脸上,脆弱却又带着一种奇异的坚定。
岳不群抬手,用指腹极其轻柔地揩去她腮边的一滴泪珠,声音温和而坚定,像是在安慰她,也像是在说服自己:“师妹,李师弟和郭师弟,他们是我华山的好儿郎。今日死于抗魔卫道,临死亦未折损我华山半分威名。他们的死,重于嵩山!我们活着的人,唯有更加勤修苦练,光大华山门楣,才不负他们的热血与性命。”
宁师妹用力吸了吸鼻子,抬起袖子狠狠抹去脸上的泪水,抬起头,一双被泪水洗过的眸子异常清亮,直直地看向岳不群,眼神里之前的茫然悲切已被一种近乎锐利的决心所取代:“师兄,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
她的声音带着哭腔,却异常清晰,“我只是……只是恨自己!恨自己武功低微!方才激战,我离李师兄他们不远,眼睁睁看着……看着曲洋那恶贼的手下偷袭得手……若我当时……若我的剑能再快一分!内力再强一分!或许……或许就能救下他们!”说到此处,她的身体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双手紧紧攥成了拳,指甲深深陷入掌心。
她猛地吸了一口气,眼神变得无比认真,一字一顿地说道:“师兄,我决定了!我一定要变得更强!强到足以守护我想守护的一切!守护华山,守护同门,守护你!”这誓言掷地有声,带着少女破茧成蝶般的决绝。
岳不群望着师妹眼中那团骤然燃起的、炽热而纯粹的火焰,心头仿佛被猛地烫了一下。
他先是微微一愣,随即,一种难以言喻的暖流夹杂着沉甸甸的责任感涌遍全身。
他脸上缓缓绽开一个笑容,那笑容里带着欣慰,带着鼓励,更带着一种风雨同舟的郑重。
他用力地点点头,声音沉稳而有力:“好!师妹有此志向,师兄必定倾尽全力助你!这条路注定艰辛漫长,荆棘密布……但无论何时何地,师兄都会在你身边,我们一起走!”这是承诺,亦是誓言。
历经生死搏杀,目睹同门凋零,眼前血与火交织的残酷江湖,终于彻底撕碎了他们身上最后一丝少年人的懵懂与幻想。
岳不群眼中最后一点属于山间练剑少年的清澈与犹疑彻底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属于真正江湖人的沉稳、坚毅与洞悉世情的锐利。
宁师妹眼中的天真烂漫,也被淬炼成了磐石般的决心。
从这一刻起,他们才算真正踏入了这名为江湖的血色洪流。
精舍之内,药香袅袅。
当岳不群与宁师妹轻轻推门而入时,正看见师父宁清林盘膝坐于榻上,周身氤氲着淡淡的白色雾气,缓缓收功。
他睁开双眼,眸中精光一闪而逝,虽脸色依旧有些苍白,但气息已比之前平稳悠长了许多。
“爹爹,你的伤可好些了?”宁师妹快步上前,急切地问道,眼中满是关切。
“师父,您感觉如何?”岳不群也连忙躬身询问。
宁清林的目光在两人身上缓缓扫过,敏锐地捕捉到了他们气质上那微妙而深刻的变化——那份经历血火洗礼后沉淀下来的沉稳,眼中褪去稚嫩后闪烁的坚定光芒。
他心中暗自满意,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丝宽慰的淡笑:“无妨。内腑受了些震荡,调息一番已无大碍。只是耗损的真气,还需些时日才能彻底恢复。”他的声音平和,带着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
岳不群和宁师妹闻言,悬着的心这才稍稍放下。
宁清林的目光落在岳不群身上,带着一丝探究和深沉的赞许:“不群,”他缓缓开口,问出了心中盘旋已久的疑问,“为师很是好奇,你究竟是如何知晓那‘吸星大法’的致命弱点的?若非你关键时刻一语道破,为师恐已遭不测,今日之局更是难料。”此战岳不群那石破天惊的一声喝破,实是扭转乾坤的关键一笔。
“是啊师兄,”宁师妹也睁大了眼睛,满是好奇地看向岳不群,“那任我行的邪功如此诡异可怕,你怎么会知道它的弱点所在?”
岳不群被问得一怔。
方才战场之上,情急之下脱口而出,此刻被师父师妹当面问起,他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解释。
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念头,却找不到一个合理的说辞。
难道要说自己曾阅遍江湖秘辛?这理由连他自己都觉得牵强。
看着爱徒脸上那瞬间的尴尬与迟疑,宁清林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笑意,他捋了捋颌下短须,语气带着几分调侃,又似乎意有所指:“怎么?莫不是……又从咱们华山那浩如烟海的古老卷宗里,无意间翻看到的?”他特意在“古老卷宗”四字上微微加重了语气。
岳不群心中苦笑,知道师父这是给他递了个台阶下,也隐约点明了他的“特殊”之处。
他只得顺着话头,脸上露出一个略显窘迫的笑容,含糊地应道:“呃……师父明鉴,正是……正是如此。”这笑容里,有掩饰,也有一丝对师父洞察秋毫的无奈和感激。
精舍内一时陷入沉默。
窗外,残阳彻底沉入远山,暮色四合,将巍峨的嵩山染成一片沉郁的暗青。
远处的喧嚣似乎彻底平息了,只有山风掠过松林,发出呜咽般的低鸣,仿佛在为白日里消逝的无数生命,吟唱着最后的挽歌。
这江湖的血,似乎永远也流不尽。
李贺云默运玄功,将最后一丝翻腾的剧毒强行压回丹田深处,周身经脉传来的灼痛感虽未消尽,但体内紊乱的气血总算被勉强收束。
他缓缓睁开眼,视线穿透人群,精准地落在前方那道青衫磊落的身影上——华山掌门宁清林。
只见宁清林立于一块突出的山岩之上,衣袂虽染尘埃,神色却沉静如渊。
他声音清越,穿透战后的喧嚣:“嵩山弟子听令,速速救治伤者!衡山同道,烦请以贵派金疮药相助,优先处置重伤之人!”一道道指令清晰下达,指挥着疲惫却士气高昂的正道群雄清理战场,安抚伤者。
他身影挺拔,目光如电扫视全场,俨然已是这满目疮痍之地无形的定海神针。
李贺云袖中的手无声无息地探入怀中,指尖触碰到那枚温润中透着森然寒意的五岳令旗。
金属的棱角硌着指腹,带来一种奇异的清醒。
他眯起双眼,眸光在宁清林从容不迫的身影上停留良久,深邃得如同古井寒潭,其中翻涌着外人难以揣度的暗流。
宁清林此刻的威望与从容,在这劫后余生的嵩山之巅,显得格外……刺眼。
战局曾一度陷入胶着。
魔教教主任我行被少林高僧释信大师拼着毕生修为重创,吐血飞退,那张狂不可一世的气势顿时萎靡。
失去了这擎天巨柱的坐镇,魔教阵脚虽未大乱,攻势却不可避免地滞涩下来。
正道群豪眼见强敌受挫,精神大振,刀光剑影如狂潮般反卷过去。
喊杀声、兵刃撞击声、受伤者的闷哼惨嚎声,交织成一片惊心动魄的炼狱之音。
然而,魔教教众终究非是寻常山匪草寇可比。
纵然陷入下风,死伤枕藉,他们眼中虽有惊惧闪过,却无一人转身溃逃。
长老们低沉的呼喝在阵中传递,原本略显散乱的阵型竟在压力下重新凝聚。
前排教众以血肉之躯死死顶住正道冲击,后排则轮番掷出淬毒的暗器与燃烧的火油瓶,试图延缓正道推进的脚步。
那份背水一战的决绝与严整,让在场许多老江湖也暗自心惊:此等韧性与纪律,难怪能与整个白道武林抗衡数十年而不倒!
直到一道刺目的黄色狼烟,带着尖锐的呼啸声,猛地从魔教后阵冲天而起,撕裂了弥漫着血腥与焦糊味的空气。
那狼烟笔直如剑,在灰蒙蒙的天幕下异常醒目。
“狼烟!他们要撤了!”人群中一位经验老道的门派长老失声喊道。
这信号如同给魔教教众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原本步步为营、承受着巨大压力的魔教队伍,气势陡然一变。
那些未曾受伤或伤势较轻的长老们齐声怒喝,如同磐石般骤然前压数步,刀剑并举,劲气狂飙,竟硬生生将正道的追击势头遏制住,为身后的教众争取到了宝贵的喘息之机。
“穷寇莫追!!”恰在此时,宁清林清朗而极具穿透力的声音响彻全场,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正道中人闻声,纷纷止住脚步。
并非全因号令,更是因为眼前魔教断后长老们那搏命般的疯狂反扑,刀光剑影织成一张死亡之网,令人望而却步。
继续强攻,代价必然惨重。
双方陷入短暂而诡异的对峙,唯有沉重的喘息和兵刃低垂时滴落的血珠声清晰可闻。
魔教弟子趁此良机,迅速脱离接触,扶起伤者,如退潮般向山下撤去,动作迅捷却并不慌乱。
待教众主力撤远,那些断后的魔教长老才猛地虚晃一招,齐齐抽身暴退,几个起落便隐没在混乱的山林之中,只留下一地狼藉和浓得化不开的血腥气。
喧嚣止歇,死寂笼罩了嵩山绝顶。
残阳如血,泼洒在断折的兵刃、焦黑的木石以及遍布四野、姿态各异的尸体上。
一场惨胜。
正道虽逼退了强敌,付出的代价却足以令任何人心头滴血。
少林方丈释信大师盘坐于地,面如金纸,气息微弱得如同风中残烛。
他苦修一甲子的精纯佛门内力,已被任我行的吸星大法彻底化去,形同废人。
嵩山掌门李贺云,这位新任的五岳盟主,脸色青白交替,嘴角犹带一丝未揩净的黑血,显然体内剧毒远未拔除。
而他嵩山派弟子,伤亡最为惨重,演武场几乎被本门子弟的鲜血浸透。
衡山掌门被莫大和刘正风搀扶着,胸前一道深可见骨的刀伤狰狞可怖,鲜血染红了半边衣襟,每一次呼吸都牵动伤口,带来剧烈的痛楚。
泰山掌门玉松子更是狼狈,道冠歪斜,玉色道袍被撕裂多处,左肩血肉模糊,若非关键时刻他师弟拼死挡下魔教长老曲洋的致命一击,此刻玉松子只怕已魂归道山。
北岳恒山掌门净心师太虽凭借精妙剑法和深厚内功底子,身上只添了些皮外伤,但环顾四周,恒山派那些年轻女尼倒下的身影,让她素来平静无波的脸上也笼罩着浓重的悲戚。
唯有华山派,损失相对轻微。
宁清林此行只带了包括岳不群、宁师妹在内的十余名门人,皆是行走江湖多年的精锐好手。
饶是如此,激战过后,亦有两位华山弟子永远闭上了眼睛,长眠于这异乡的嵩山之上。
魔教亦付出了沉重代价。
教主任我行被宁清林以毕生修为重创,据说经脉受损严重。
随行的长老亦有多人负伤,战力大损。
硝烟尚未散尽,焦糊与浓重的血腥气依旧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口鼻之间。
新任五岳盟主李贺云强撑着余毒未清的身子,脸色青白,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脚步略显虚浮地走到场中一片稍显开阔之地。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脏腑间的翻腾,从怀中郑重取出那枚象征着五岳盟主权柄的五岳令旗。
“诸位同道!”李贺云的声音带着内伤未愈的沙哑,却努力提聚中气,清晰地传遍全场,“魔教虽退,余孽未清!嵩山弟子听令:一队速速扑灭各处火头,清理通道;二队协同各派,全力救治伤员,将重伤者优先抬至后山禅房安置!衡山掌门、泰山玉松子道长伤势沉重,务必小心护送!”他手持令旗,一道道指令有条不紊地发出,虽然身形微晃,但调度安排却清晰有序,竭力维持着大局的稳定。
不远处的宁清林,看着李贺云强打精神主持局面,微微颔首。
他自身内腑亦受了震荡,虽不致命,但真气运行滞涩不畅,急需调息理顺。
况且,此刻由李贺云这位盟主出面收拾残局、安抚人心,正是名正言顺,自己若再事事插手,反而不妥。
他轻轻咳了一声,对侍立身旁的岳不群等人道:“随我来,先寻个清净处疗伤。”声音里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岳不群连忙应声,小心地搀扶着师父。
华山众人沉默地跟在后面,在嵩山弟子的指引下,穿过一片狼藉的广场和弥漫着药味与血腥气的回廊,来到一处相对僻静、未被大火波及的小小院落。
院中几株古松依旧苍翠,却难掩空气中弥漫的悲凉。
安置好师父,岳不群的目光沉重地转向院门方向。
那里,静静地躺着两位同门。
方才还一同在山道上谈笑风生的鲜活生命,此刻已化作冰冷僵硬的躯壳。
其中一人,李二,半个时辰前还憨笑着问岳不群山下哪家烧鸡最地道;另一个郭石,则曾拍着胸脯说此战过后定要回老家看看……岳不群只觉得胸口像是被巨石死死压住,每一次呼吸都牵扯着钝痛。
他唤过伤势较轻的王景,声音干涩低沉:“王师弟,辛苦你……收敛好李师弟和郭师弟。”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
王景默默点头,眼中亦是悲戚。
他找来干净的布匹和水,动作轻缓而肃穆地开始为逝者整理仪容,擦拭脸上的血污与尘土。
宁师妹站在一旁,看着同门熟悉的面庞变得灰白僵硬,终于再也抑制不住,泪水如同断了线的珠子,大颗大颗地滚落,压抑的啜泣声在寂静的院落里格外清晰。
王景仔细地抚平李二残破衣襟的最后一处褶皱,没有回头,声音低沉而平静,像是在对岳不群和宁师妹说,又像是在对自己低语:“下山时,他们……还有我们,心里都明白的。刀头舔血,马革裹尸,本就是江湖人的宿命。能为华山而死,护住山门清誉,他们……死得其所。”这话语平静,却蕴含着一种看透生死的苍凉力量。
岳不群听着,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紧,猛地抽搐了一下。
一股难以言喻的悸动直冲喉头。
是啊,何止是李二和郭石?跟随师父下山的这些华山弟子,除了自己和师妹,哪一个不是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当他们毅然决然走出华山山门的那一刻,头颅便已悬在了腰带上。
这份无声的决绝,比任何豪言壮语都更沉重,更悲壮。
“呼——!”岳不群深深吸了一口气,那带着血腥与焦土味道的空气仿佛冰冷的刀片刮过喉咙。
他强迫自己挺直脊背,收敛起所有外露的情绪,面色变得异常肃穆。
身为华山掌门首徒,他不能垮,更不能哭。
“务必……善待他们的家人。”岳不群的声音异常艰涩,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沉重。
王景手中的动作顿了顿,缓缓摇头,脸上露出一丝苦涩至极的笑容:“师兄……他们哪还有家人?”
他顿了顿,声音更加低沉,“李二的老家遭了百年不遇的大旱,颗粒无收,接着又是瘟疫,爹娘和两个妹子都没熬过去。他一路逃荒,差点饿死在路上,是咱们华山巡山的师叔救了他,带回山门,给了他一口饭吃,也给了他一个‘华山弟子’的名分。郭石更惨,他本是晋中一个小镖局的趟子手,一家五口连带整个镖局,在走镖途中被一伙流窜的马匪杀了个精光,就他一个因为去河边打水侥幸躲过。后来他像孤魂野鬼一样到处游荡,寻机报仇,是华山一位师叔看不过去,为他报仇,又见他根骨尚可,有一股子血性,才破例收归门下。”
王景的声音平静地叙述着,却像重锤,一下下砸在岳不群的心上。
岳不群怔住了,仿佛瞬间被抽干了所有力气。
他嘴唇翕动了几下,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原来,他们连最后的牵挂都没有。
华山,就是他们唯一的家,唯一的归宿。
如今身死道消,竟连一份可供后人凭吊的念想都留不下吗?巨大的悲怆与空茫感将他淹没。
院落里死寂一片,只有风吹过松针的沙沙声,和宁师妹极力压抑却依旧清晰的抽泣。
时间像是凝固了,沉重得令人窒息。
良久,仿佛过了一世那么漫长。
岳不群才极其缓慢地抬起头,目光落在两具覆盖着白布的遗体上,声音沙哑得如同砂纸摩擦:“他们……叫什么名字?”问出这句话时,他喉结艰难地滚动了一下。
“一个叫李二,一个叫郭石。”王景清晰地回答。
“李二……郭石……”岳不群低声重复着,每一个音节都念得异常清晰、沉重。
他要把这两个名字,如同烙印般,深深地刻进自己的骨髓里,刻进华山的记忆里。
绝不能让这样为华山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弟子,如同尘埃般消散于时光长河!
他拉着宁师妹的手,一步步走到李二和郭石的遗体前。
两人相视一眼,无需言语,心意已然相通。
他们整肃衣冠,神情庄重至极,对着两位同门,深深地、恭恭敬敬地鞠下躬去。
一次,两次,三次……每一次弯腰,都带着无言的哀悼与至高的敬意。
“将他们的骨灰,带回华山。”岳不群直起身,斩钉截铁地说道,声音虽然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他们是华山的英魂,理当归于华山。”
王景与其他几位幸存的华山弟子望着岳不群和宁师妹那深深躬下的背影,望着他们脸上那份发自内心的哀恸与敬重,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混杂着酸楚,猛地冲上心头。
王景用力点头,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是,大师兄!我们一定带他们回家!”其余弟子也纷纷应声。
这一刻,他们心中那个关于华山未来的模糊轮廓,似乎因岳不群这一躬而变得清晰、坚实起来。
大师兄如此重情重义,敬重同门,华山未来有此等掌门,何愁不兴?他们今日流的血,似乎也找到了值得的意义。
岳不群拉着宁师妹冰凉的手,默默离开了那个弥漫着悲伤与松香气息的小院,朝着师父宁清林疗伤的精舍走去。
一路无言,只有脚下踩过碎石瓦砾的细碎声响。
宁师妹的泪水依旧无声地滑落,肩膀微微颤抖。
看着她梨花带雨、悲伤难抑的模样,岳不群心头同样堵得难受,酸涩的泪意不断冲击着眼眶。
他也想痛哭一场,为骤然逝去的同门,为这江湖的无情。
但他是华山掌门首徒,是未来的掌门人。
这个身份像一道无形的枷锁,牢牢禁锢着他所有的脆弱。
他只能用力地回握住师妹的手,传递着一点微薄的暖意和支撑。
李二,郭石……他们的名字是如此普通,普通到如同山间的砾石。
他们死后,连一个响亮的名号都无法留下,他们的佩剑,更不可能有资格被供奉在剑气冲霄堂那象征着华山荣耀的地方。
难道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湮灭在岁月里吗?一个念头如同划破夜空的闪电,骤然在岳不群心中亮起,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灼热——为华山立传!为所有华山弟子立传!
无论他是长老、掌门,还是默默无闻的普通弟子;无论其武功高低,品性功过;只要他曾是华山的人,曾为这山门流过血、尽过心,他的名字,他的事迹,都应当被镌刻下来!
让后世弟子翻开书卷,便能知晓华山今日的每一寸基业,都浸染着多少前辈的血汗与牺牲!让他们铭记,这“剑气冲霄”四字背后,是无数个像李二、郭石这样平凡而壮烈的生命所铸就!
他停下脚步,转过身,看着依然沉浸在悲伤中、泪眼婆娑的宁师妹。
夕阳的余晖落在她沾着泪痕的侧脸上,脆弱却又带着一种奇异的坚定。
岳不群抬手,用指腹极其轻柔地揩去她腮边的一滴泪珠,声音温和而坚定,像是在安慰她,也像是在说服自己:“师妹,李师弟和郭师弟,他们是我华山的好儿郎。今日死于抗魔卫道,临死亦未折损我华山半分威名。他们的死,重于嵩山!我们活着的人,唯有更加勤修苦练,光大华山门楣,才不负他们的热血与性命。”
宁师妹用力吸了吸鼻子,抬起袖子狠狠抹去脸上的泪水,抬起头,一双被泪水洗过的眸子异常清亮,直直地看向岳不群,眼神里之前的茫然悲切已被一种近乎锐利的决心所取代:“师兄,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
她的声音带着哭腔,却异常清晰,“我只是……只是恨自己!恨自己武功低微!方才激战,我离李师兄他们不远,眼睁睁看着……看着曲洋那恶贼的手下偷袭得手……若我当时……若我的剑能再快一分!内力再强一分!或许……或许就能救下他们!”说到此处,她的身体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双手紧紧攥成了拳,指甲深深陷入掌心。
她猛地吸了一口气,眼神变得无比认真,一字一顿地说道:“师兄,我决定了!我一定要变得更强!强到足以守护我想守护的一切!守护华山,守护同门,守护你!”这誓言掷地有声,带着少女破茧成蝶般的决绝。
岳不群望着师妹眼中那团骤然燃起的、炽热而纯粹的火焰,心头仿佛被猛地烫了一下。
他先是微微一愣,随即,一种难以言喻的暖流夹杂着沉甸甸的责任感涌遍全身。
他脸上缓缓绽开一个笑容,那笑容里带着欣慰,带着鼓励,更带着一种风雨同舟的郑重。
他用力地点点头,声音沉稳而有力:“好!师妹有此志向,师兄必定倾尽全力助你!这条路注定艰辛漫长,荆棘密布……但无论何时何地,师兄都会在你身边,我们一起走!”这是承诺,亦是誓言。
历经生死搏杀,目睹同门凋零,眼前血与火交织的残酷江湖,终于彻底撕碎了他们身上最后一丝少年人的懵懂与幻想。
岳不群眼中最后一点属于山间练剑少年的清澈与犹疑彻底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属于真正江湖人的沉稳、坚毅与洞悉世情的锐利。
宁师妹眼中的天真烂漫,也被淬炼成了磐石般的决心。
从这一刻起,他们才算真正踏入了这名为江湖的血色洪流。
精舍之内,药香袅袅。
当岳不群与宁师妹轻轻推门而入时,正看见师父宁清林盘膝坐于榻上,周身氤氲着淡淡的白色雾气,缓缓收功。
他睁开双眼,眸中精光一闪而逝,虽脸色依旧有些苍白,但气息已比之前平稳悠长了许多。
“爹爹,你的伤可好些了?”宁师妹快步上前,急切地问道,眼中满是关切。
“师父,您感觉如何?”岳不群也连忙躬身询问。
宁清林的目光在两人身上缓缓扫过,敏锐地捕捉到了他们气质上那微妙而深刻的变化——那份经历血火洗礼后沉淀下来的沉稳,眼中褪去稚嫩后闪烁的坚定光芒。
他心中暗自满意,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丝宽慰的淡笑:“无妨。内腑受了些震荡,调息一番已无大碍。只是耗损的真气,还需些时日才能彻底恢复。”他的声音平和,带着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
岳不群和宁师妹闻言,悬着的心这才稍稍放下。
宁清林的目光落在岳不群身上,带着一丝探究和深沉的赞许:“不群,”他缓缓开口,问出了心中盘旋已久的疑问,“为师很是好奇,你究竟是如何知晓那‘吸星大法’的致命弱点的?若非你关键时刻一语道破,为师恐已遭不测,今日之局更是难料。”此战岳不群那石破天惊的一声喝破,实是扭转乾坤的关键一笔。
“是啊师兄,”宁师妹也睁大了眼睛,满是好奇地看向岳不群,“那任我行的邪功如此诡异可怕,你怎么会知道它的弱点所在?”
岳不群被问得一怔。
方才战场之上,情急之下脱口而出,此刻被师父师妹当面问起,他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解释。
脑海中瞬间闪过无数念头,却找不到一个合理的说辞。
难道要说自己曾阅遍江湖秘辛?这理由连他自己都觉得牵强。
看着爱徒脸上那瞬间的尴尬与迟疑,宁清林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笑意,他捋了捋颌下短须,语气带着几分调侃,又似乎意有所指:“怎么?莫不是……又从咱们华山那浩如烟海的古老卷宗里,无意间翻看到的?”他特意在“古老卷宗”四字上微微加重了语气。
岳不群心中苦笑,知道师父这是给他递了个台阶下,也隐约点明了他的“特殊”之处。
他只得顺着话头,脸上露出一个略显窘迫的笑容,含糊地应道:“呃……师父明鉴,正是……正是如此。”这笑容里,有掩饰,也有一丝对师父洞察秋毫的无奈和感激。
精舍内一时陷入沉默。
窗外,残阳彻底沉入远山,暮色四合,将巍峨的嵩山染成一片沉郁的暗青。
远处的喧嚣似乎彻底平息了,只有山风掠过松林,发出呜咽般的低鸣,仿佛在为白日里消逝的无数生命,吟唱着最后的挽歌。
这江湖的血,似乎永远也流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