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紫霞滞碍群雄聚-《从伪君子到逍遥仙:道侣伴我行》

  岳不群、宁师妹与师父三人,自那场激战之后,心有所悟,练功愈发勤勉刻苦。

  他们如饥似渴地吸收着生死搏杀带来的宝贵经验,成效亦是立竿见影。

  汗水浇灌下,实力的种子正悄然破土发芽。

  宁师妹的天赋与努力率先结出硕果。

  她清啸一声,周身气机勃发,竟先于岳不群一步成功突破!

  那精妙的“玉女功”,水到渠成般臻至第五层境界。

  内息奔涌间,已然稳稳踏入江湖一流高手之列。

  此刻的宁师妹,无论剑术造诣还是内功修为,皆已登堂入室,跻身一流。

  更兼她身怀“独孤九剑”这等破尽万法的绝学,即便对上一流中期的高手,亦能从容周旋,不落下风。

  她的眼眸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反观岳不群,进展却显得有些滞涩。

  他眉头微蹙,心中苦笑。

  皆因前两年修炼“紫霞神功”过于求快,根基未能夯得坚实无比。

  如今运转至第四重时,内息流转间总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滞碍感,仿佛河道中淤积了泥沙。

  虽经师父严厉督促,他已痛下决心,重新沉下心来打磨根基,比起从前确已稳固不少。

  然而,想要一举突破那至关重要的第五重境界,依旧显得遥遥无期。

  他深知,“紫霞神功”的五、六、七三重,每一重都是一次脱胎换骨的质变飞跃。

  这“紫霞神功”若能修至第五层,内力立时便可登临一流巅峰之境!

  且绝非寻常一流巅峰可比,那是已然触摸到绝顶境界门槛的巅峰,气贯长虹,威力惊人。

  若能再进一步,踏入第六重,便是稳稳踏入绝顶中期之境,足以傲视群雄。

  而若能攀上第七重高峰,则已逼近绝顶巅峰,甚至能隐隐触及那玄之又玄的先天门槛!

  近几代华山门人,唯有已故的掌门师伯段清玄曾达此境。

  段师伯天赋异禀,惊才绝艳,竟将“紫霞神功”推至前所未有的第八重!

  一举踏入传说中的先天之境,成为当时武林公认的天下第一高手,光耀华山门楣。

  每每思及此,岳不群心中便涌起无限向往。

  岳不群修炼速度虽快,境界却如沙上筑塔,根基不稳成了最大隐患。

  幸而“紫霞神功”前四重主旨在于固本培元,乃是筑基之功。

  师父宁清林曾严厉告诫:若他不顾体内暗伤隐患,强行冲击第五重,后果不堪设想!轻则走火入魔,经脉尽毁;重则终身困于第五重,再难寸进,武道之路就此断绝。

  即便如此,据师父宁清林私下点评,岳不群此刻的内力雄浑程度,已足可与江湖上普通的一流中期人物比肩。

  更难得的是,他内力精纯凝练,远胜同侪。

  “紫霞神功”特有的沛然爆发力,更使其实际威力凭空增添三分锐气,不容小觑。

  然而,相较于内功的精进,岳不群在剑法一道上的提升,就显得平平无奇了。

  他轻抚剑身,心中微叹。

  历经多番实战磨砺,“太岳三青峰”这套剑法,他使得愈发纯熟老练,招式衔接圆转如意,已然达到了“融会贯通”的境界。

  剑光起落间,颇具几分沉稳厚重的气象。

  可惜,另一套“朝阳一气剑”,因对敌时甚少施展,熟练度依旧停留在原地,未见显着精进。

  剑招虽在心头,施展出来却总缺了几分灵动与神韵。

  如今在三人小队之中,实力排行已是清晰可见:师父宁清林深不可测,自是当之无愧的第一;紧随其后的,便是锋芒渐露的宁师妹;而岳不群,只能屈居第三之位。

  不过,师父早已将女儿视作一张关键底牌,有意将其雪藏,只待大战关键时刻,方令其展露锋芒,出奇制胜。

  自宁师妹突破后,师父宁清林这两日看岳不群的眼神,总带着几分揶揄。

  他捋着胡须,故意在院中踱步,声音不高不低,却字字清晰传入岳不群耳中:“唉,华山派啊华山派,莫非真是所托非人?竟让一个武功垫底的家伙担当未来掌门,老夫这双招子,怕是老眼昏花,选错了人哟!”言语间,满是促狭与试探。

  岳不群每每闻听,面上只能装作云淡风轻,恍若未闻,心中却是五味杂陈。

  这时,宁师妹总会像护雏的鸟儿般,立刻跳出来为师兄打抱不平。

  她跑到父亲面前,跺脚嗔道:“爹爹!您怎能这般说师兄?我的内力深厚就远不及师兄精纯!至于其他方面……”

  她秀眉微蹙,努力思索着师兄的强项,“其他方面……嗯,至少师兄做的饭菜比您好吃多了!香得很呢!”

  听到师妹这番“仗义执言”的维护,岳不群真是哭笑不得,欲哭无泪。

  他暗自腹诽:“穿越一场,老天爷只给了我快速修炼内功这点便利,却吝啬地没附赠‘过目不忘’的本事。如今连那些重要的‘剧情’都模糊了大半。”

  转念一想,他又释然,“不过,眼下这局面,早已被我改得面目全非,记不记得原剧情,似乎也无关紧要了。”

  这一天,师父宁清林再次应嵩山掌门李贺云之邀,前往嵩山派驻地,与少林方正大师等各派掌门商议围攻黑木崖的最终方略。

  事关重大,密议持续了整整一日。

  直到暮色四合,残阳如血,师父才风尘仆仆地赶回华山派落脚的小院。

  他神色凝重,一进门便沉声宣布:“出发的日子定下了,就在十日后!时不我待,刻不容缓。”

  他目光扫过岳不群与宁师妹,语重心长地吩咐:“不群,你立刻去通知王景他们所有华山弟子。接下来的两日,你二人需带领他们加紧演练合击阵型!需谨记,在大规模混战之中,除非是绝顶高手或一流强者能纵横捭阖,否则个人武勇,远不及彼此间心意相通、默契无间的配合来得重要!”他伸出两根手指,用力在空中点了点,强调配合的关键。

  岳不群与宁师妹对视一眼,心领神会,同时肃然点头应道:“是,师父!弟子明白。”

  岳不群不敢耽搁,当即带着宁师妹前往华山弟子们练功的场地。

  远远地,便听到金铁交鸣与呼喝之声。

  走近一看,只见以王景为首的十余名华山精英弟子,正分成数队,热火朝天地演练着对敌的攻防阵型。

  他们进退有序,攻守兼备。

  一人出剑疾刺,侧翼同伴立刻默契地封挡可能袭来的攻击;后方之人则蓄势待发,随时准备策应或突袭。

  剑光霍霍,人影翻飞,配合竟已十分娴熟流畅,显是下了苦功。

  岳不群心中暗赞:“郭老精心挑选的弟子,果然个个都是好苗子,训练有素!”

  眼尖的王景瞥见岳不群和宁师妹的身影,立刻高喊一声:“停!”众弟子闻令,齐刷刷收剑肃立,动作干净利落。

  王景快步上前,抱拳行礼:“见过岳师兄,宁师姐!不知师兄师姐亲临,有何吩咐?”

  岳不群颔首回礼,朗声道:“师父让我来告知诸位,十日后,我们便要启程,兵发黑木崖!师父本意是让我来督促大家加紧演练配合,不过看诸位如此勤勉,倒显得我有些多此一举了。”他脸上露出赞许的笑容。

  王景闻言,挺直腰板,声音洪亮地回应:“请岳师兄放心!我等日夜苦练,从未懈怠,随时可拔剑迎敌,绝不敢堕了华山威名!”

  “好!有这份心气便好。”岳不群赞道,随即话锋一转,目光扫过众弟子,“大战在即,分秒必争。诸位在练功时,可有什么疑难困惑之处?我与师妹在此,正好为大家解惑答疑。这十日,务必竭尽全力提升实力,须知黑木崖一战,绝非儿戏,必是凶险万分!”

  王景等人闻言,脸上皆露出喜色,深知这是难得的请教良机。

  他们也不客套,立刻围拢上来,七嘴八舌地将平日练剑时遇到的滞涩、内功运转中偶有的不畅之处,一一向岳不群和宁师妹请教。

  岳不群与宁师妹也毫无保留,耐心细致地解答,从剑招的细微变化、劲力运用的窍门,到内息搬运的关窍、如何避免岔气走偏,都讲解得深入浅出。

  为了让众人理解得更加透彻,两人还不时亲自下场演练。

  岳不群演示“太岳三青峰”的沉稳厚重与变招之妙;宁师妹则展示“玉女剑法”的轻灵迅捷与“独孤九剑”料敌机先的神韵。

  场中剑光缭绕,人影翩跹,引得众弟子阵阵喝彩,看得如痴如醉。

  夕阳缓缓沉入西山,将天边染成一片瑰丽的橘红,余晖洒在每个人汗湿的脸庞和闪亮的剑刃上。

  然而,无人提醒天色已晚。

  每个人都全神贯注,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师兄师姐传授的精要。

  他们心中清楚,十日后踏上的,很可能是一条不归路。

  但此刻,每一双年轻的眼睛里,没有畏惧,只有一往无前的坚定与对提升实力的渴望。

  这份沉默的执着,在暮色中显得格外悲壮。

  ……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紧张备战的十日,转瞬即逝。

  这一日,华山派在掌门宁清林的率领下,抵达了嵩山封禅台。

  此地,已然成为天下正道英豪汇聚的焦点!

  放眼望去,封禅台上下,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真可谓人山人海!

  少林寺的高僧、五岳剑派的豪杰,以及众多与日月神教结下血海深仇的江湖义士,尽皆云集于此。

  刀剑如林,旌旗微扬,一股肃杀而雄壮的气息弥漫在天地之间。

  粗略估算,仅是身着统一嵩山派服饰的弟子,便有黑压压近千之众,阵势最为浩大。

  衡山、泰山、恒山三派,亦各有百余名精英弟子列阵,精气神饱满,显是门中骨干。

  南岳衡山派,由掌门弟子莫大亲自率领,他身旁站着一位意气风发的年轻人,腰悬长剑,目光炯炯,想来便是其得意师弟刘正风。

  少林寺的队伍同样庞大,约莫七八百名僧人肃立,清一色的光头在阳光下反射着庄严的光芒,那耀眼的“戒疤”无声地宣告着他们佛门护法的身份。

  其余还有近千名形貌各异、装束不同的江湖豪客,他们或是背负血仇,誓要诛魔雪恨;或是渴望在此等惊天大战中扬名立万,搏个前程。

  当然,鱼龙混杂之中,必然也潜伏着魔教的探子耳目。

  不过,此番正道群雄乃是堂堂正正围攻黑木崖,本就未打算行偷袭之举,且这些宵小也绝难接触到真正的核心机密。

  相比之下,华山派一行仅有寥寥十余人,显得势单力薄。

  然而,在场群雄,无一人敢小觑华山!

  只因华山有绝顶高手——宁清林坐镇!

  他一人一剑,便足以抵得上千军万马。

  高台之上,嵩山派掌门、五岳盟主李贺云与少林寺的方正大师并肩而立。

  李贺云俯瞰着台下汇聚的数千豪杰,胸中豪情激荡,意气风发!

  号令群雄,莫敢不从,这睥睨天下的滋味,果然令人沉醉!

  只是……他眼角余光扫过身旁宝相庄严的方正,心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若身边没有这碍事的秃驴分庭抗礼,这感觉便更妙了。”

  方正大师似有所感,微微侧首,平和的目光投向李贺云。

  李贺云心头微凛:“这老和尚好敏锐的灵觉!看来少林方丈之名,确非虚传,实力深不可测。”

  李贺云收敛心神,面上堆起笑容,朗声问道:“方正大师,群雄毕至,出发在即,您德高望重,是否对大家训示几句?”

  方正大师双手合十,低宣一声佛号:“阿弥陀佛。李盟主过誉了。此番围攻黑木崖,旨在除魔卫道,自当以李盟主号令为尊,少林僧众,自当遵从调度。”他姿态放得极低,将主导权明确交予李贺云。

  李贺云闻言,心中大悦,脸上笑容更盛,连声道:“好!大师高义!”这老和尚还算识趣。

  他旋即转身,面向台下黑压压的人群,气沉丹田,内力灌注于“千里传音”之法,声震四野:“诸位英雄!在下五岳盟主李贺云!今日,天下正道齐聚嵩山,剑指黑木崖,誓诛魔头任我行,还武林朗朗乾坤!此战凶险,非一人一派之力可成,需我等同仇敌忾,戮力同心!李某在此,预祝诸位英雄武运昌隆,马到功成!”

  话音落下,他猛地将手中象征着五岳盟主权威的令旗高高举起,迎风一展!

  那旗帜猎猎作响,仿佛也感应到了这冲天杀气。

  “出发——!!!”李贺云运足内力,一声断喝如同惊雷炸响,滚滚声浪瞬间席卷了整个封禅台!

  “出发!”

  “杀上黑木崖!”

  “诛灭魔教!”

  刹那间,山呼海啸般的应和声冲天而起,汇成一股震撼天地的洪流!

  刀剑出鞘的铿锵声连绵不绝,寒光映日。

  数千豪杰,怀着各异的心思,却踏着同样决绝的步伐,如同决堤的洪流,浩浩荡荡,向着那象征着魔教权威的险恶之地——黑木崖,滚滚而去!

  一场席卷整个江湖的腥风血雨,就此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