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蛰伏待机-《从伪君子到逍遥仙:道侣伴我行》

  师父宁清林捻着胡须,目光如炬,沉声道:“不群,照你这么一说,那我们下一步要干什么?”

  郭老、师妹宁中则连同师父,三双眼睛齐刷刷聚焦在岳不群脸上,充满了探询与期待。

  岳不群迎着三人的目光,缓缓吐出一个字:“等!”

  这没头没脑的一个字刚落地,师父宁清林眉头一竖,抬手就是一个爆栗精准地敲在他脑门上!

  “少说废话!磨磨蹭蹭的,快说具体该怎么办!”师父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哎呦!”岳不群疼得双手抱头,泪眼汪汪地控诉:“师父,您下手轻点呀!徒儿的脑袋瓜子又不是铁打的!”

  他揉着脑袋,无奈地叹了口气:“唉!师父,我们现在……真的就只能等了。”

  他解释道:“等那些只图利益、见风使舵的人全部离开华山。”

  他眼神变得锐利:“等其他门派安插在我们这里的眼线、奸细,自觉无望,自行撤离。”

  他语气斩钉截铁:“只有等这些‘杂质’都清干净了,我们才能有所行动,才能开始真正的重建!”

  “我的想法是,”岳不群继续阐述,“经过这段时间的沉淀,最终留下的外门弟子,必定是心向华山、意志坚定的精英!”

  他提出方案:“我们可以适当放宽限制,多发几层基础内功心法给他们修习。”

  他分析道:“这样既能增强他们的实力和归属感,把他们牢牢留在华山。”

  他坦承现状:“虽然我华山整体实力遭受重创,大不如前。”

  他眼中闪着希望:“但有了这批忠诚可靠的核心力量,至少有了初步的自保之力!”

  他看向师父,语气变得沉稳而坚定:“剩下的路,只能是水磨工夫,脚踏实地,一点一滴地积蓄力量,慢慢地……让华山再次发扬光大!”

  宁清林听着徒弟条理清晰的分析,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一些。

  他苦笑着,带着一丝难得的赞许:“说的……倒是有几分歪理。眼下这光景,似乎也真的只能这么办了。”

  他上下打量着岳不群,感慨道:“好小子!平日里看着不着调,没想到到了这节骨眼上,倒显出几分急智来!哈哈!”

  只是这笑声里,充满了苦涩与无奈。

  这一席话,如同甘霖,终于暂时浇熄了郭老和师妹心中的悲苦火焰。

  两人眼中的泪水渐渐止住,虽然悲伤犹在,但绝望的情绪被一丝微弱的希望所替代。

  岳不群悄悄抬手,擦了擦额头上并不存在的冷汗,心中长舒一口气:“呼……总算把他们都安抚住了,这活计,可真比练功还累人!”

  傍晚时分,夕阳如血,染红了半边天际。

  岳不群独自伫立在山巅,目光沉沉地望向山下。

  只见蜿蜒的山道上,无数火把汇聚成一条条流动的“火龙”,正缓缓地、决绝地远离华山。

  那景象,刺目而悲凉。

  岳不群心中无比清晰地认识到:华山,这个曾经威震江湖的剑派,是真的……衰落了!

  接下来的八天,山上的日子仿佛凝固了。

  岳不群、宁中则如同往日一般,该练功的练功,该参悟的参悟。

  后厨里,那些留下的厨子们依旧忙碌着,烟火气息依旧。

  郭老也被宁清林接到了山上居住,不再让他下山触景伤情。

  宁清林在闲暇时,便与郭老对坐小酌,看看山景。

  虽说是苦中作乐,但这份患难与共的情谊,却也弥足珍贵。

  山下的景象,则从最初几日的人流如织、络绎不绝。

  渐渐变成了稀稀拉拉、零零星星的几道人影移动。

  短短九日!

  华山派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剧变,从拥有万名弟子的庞然大物。

  急剧萎缩到只剩下内门弟子寥寥数人,外门弟子不足百人的凄凉境地。

  江湖上的风言风语,也从最初的怀疑揣测,变成了板上钉钉的事实。

  “华山天下第一剑派”的金字招牌,在这残酷的“九日”之内,被无情地彻底扒了下来!

  无数贪婪的目光聚焦在华山这块肥肉上。

  无数大小门派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在华山周围游弋。

  他们争先恐后地招揽、吸收着从华山离开的外门弟子,壮大自身。

  第九日清晨。

  宁清林将正在演武场专心练剑的岳不群唤至跟前。

  当岳不群看到师父时,心中猛地一痛!

  短短几日,师父原本夹杂着灰白的头发,竟又添了许多刺眼的白霜。

  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皱纹也深刻了许多,仿佛一夜之间苍老了十岁。

  “咳,咳咳……”宁清林以惯常的咳嗽开场,声音带着浓重的疲惫与焦虑。

  “徒儿,已经九天了……我们还要再这样等下去吗?”

  他布满愁苦的脸上写满了担忧:“再等下去……我华山……可就真的无人可用了啊!!!”

  “师父,”岳不群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我们……必须还要再等。”

  他分析道:“现在剩下的人里,除了对华山忠心耿耿的自己人。”

  他压低声音:“必然还混杂着一些其他门派留下的、潜伏更深的钉子!”

  他指着山下:“如今华山的人,除了世代居住在此的本地人,外来者已经极少。”

  他眼神锐利:“那些奸细如果再硬着头皮留下来,目标就太明显了,极易暴露。”

  他得出结论:“所以,他们应该不会再冒险久留,很快也会自行离开。”

  他语气带着一种沉痛的力量:“因此,我们现在……唯有继续忍耐!也只能走忍耐这一条路!”

  看着师父依旧愁眉不展,岳不群话锋一转,试图活跃气氛。

  “嘛!师父,别总想这些不开心的事了嘛!”

  他脸上堆起笑容,带着几分撒娇的意味:“您老人家再教教我剑法呗!弟子愚钝,还想多学几招呢!”

  “臭小子!咳咳……”宁清林被他的插科打诨弄得哭笑不得,最终还是无奈道:“好!跟我到演武场来!”

  岳不群赶紧屁颠屁颠地跟在师父身后。

  望着师父那略显佝偻、不复往日挺拔的背影,岳不群心中百感交集。

  他在心底无声地呐喊:“师父啊,我们华山……再也不是那个威震天下、让江湖豪杰闻风丧胆的‘拳出少林,剑归华山’的华山了!”

  “如今的华山,只是一个风雨飘摇、任人觊觎的普通二流门派罢了。”

  “不知道有多少双贪婪的眼睛,正死死盯着我华山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

  “所以,我们现在……只有隐忍!唯有隐忍,才能换来喘息之机!”

  “咳咳,我当然知道!!”师父威严而略带沙哑的声音,冷不丁地从前面传来。

  “啊咧?!”岳不群吓得差点跳起来,惶恐地想:“难道……难道师父会读心术不成?!”

  “我不会什么劳什子读心术!”宁清林没好气地哼道,头也不回,“因为你个笨蛋,刚才全都自言自语说出来了!”

  话音刚落,又是一个熟悉而凌厉的爆栗,裹挟着风声呼啸而至!

  “邦!”一声闷响。

  岳不群只觉得眼前金星乱冒,脑袋不由自主地往下一栽。

  额头瞬间亲密接触了地面,陷进了松软的泥土里。

  又平静地过了几日。

  岳不群正在后厨那片专属的小天地里,兴致勃勃、手舞足蹈地教导着那群膀大腰圆的厨子们精进厨艺。

  他讲解刀工火候,示范颠勺调味,那份投入和认真的劲头,简直比他练剑时还要专注十倍!

  宁清林不知何时出现在远处,恰好将这一幕尽收眼底。

  看着徒弟在厨房里挥斥方遒,全然忘了练功正事。

  他额角上的青筋开始突突直跳,一个清晰的“井”字渐渐浮现,越来越多,越来越深!

  终于,一股无名邪火再也压制不住,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宁清林须发戟张,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怒吼:“岳——不——群!给我滚过来——!!!”

  这咆哮如同平地惊雷,吓得正在切菜的厨子差点剁到手。

  岳不群猛地抬头,看到师父那充血的眼睛、鼓胀的肌肉,以及浑身散发出的如同洪荒巨兽般的骇人气势。

  他吓得魂飞魄散,哪敢耽搁!

  身体比脑子反应还快,一个旱地拔葱,瞬间就从厨子们的包围圈中窜了出来!

  下一秒,他已经如同鬼魅般出现在师父面前。

  脸上立刻堆起那副招牌式的、贱兮兮的谄媚笑容。

  双手紧张地搓着,腰弯得极低,声音甜得发腻:“师父!您老人家有什么吩咐?徒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嘿嘿嘿!!”

  宁清林看着他那副嬉皮笑脸的样子,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他冷哼一声,闪电般伸出一只手,精准地揪住了岳不群的一只耳朵!

  然后,用力一拧!再猛地一提!

  “哎呦喂——!”岳不群顿时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

  宁清林根本不理会他的哀嚎,像拎小鸡崽一样,拽着那只通红的耳朵。

  迈开大步,怒气冲冲地朝着象征着华山最高威严的“剑气冲霄堂”拖行而去。

  一路上,只剩下岳不群那一声高过一声、凄惨无比的“哎呦!哎呦!师父轻点!耳朵要掉了!”的哀鸣在山道间回荡。

  时间:片刻之后。

  地点:庄严肃穆的剑气冲霄堂。

  宁清林端坐在象征着掌门权威的首位之上,脸色铁青,胸膛因怒气而剧烈起伏。

  岳不群则垂头丧气地跪在大堂中央冰冷的地板上,大气不敢出。

  “咳咳咳……!”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声,伴随着宁清林狂怒的咆哮在大殿中炸响!

  “岳不群!!!”他戟指跪地的徒弟,声若雷霆,“你……你是不是压根就不想当这华山未来的掌门?!”

  他气得浑身发抖:“你要是不想当,现在就给我说清楚!老夫准你立刻滚回家去做你的厨子去!不好好练功,跑去教厨子?!你是想让我华山彻底灭门吗?!!咳咳咳……!”

  剧烈的咳嗽打断了他的怒吼,他痛苦地弯下腰。

  岳不群见状,心中一紧,也顾不得耳朵疼了。

  他连忙膝行几步,爬到师父跟前,小心翼翼地为他拍背顺气。

  脸上满是真切的担忧:“师父息怒!师父息怒!您听我解释,事情不是您想的那样!”

  宁清林好不容易缓过气,又是一声冷哼,怒视着他:“解释?有什么好解释的!难道你教那些厨子颠勺炒菜,还能是为了华山的未来不成?!咳咳……”话未说完,又是一阵猛咳。

  “师父!您真说对了!”岳不群赶紧接过话头,语气异常肯定,“我还真就是为了华山的未来,才去教那些厨子厨艺的!”

  “咳咳咳……你这孽徒!”宁清林气得差点背过气去,拍着桌子怒斥,“那些厨子们连半点武功都不会!你浪费时间教他们切菜做饭,有个屁用!咳咳咳……”他咳得面红耳赤。

  “师父!您听我解释!听我慢慢解释!”岳不群急得额头冒汗。

  他眼疾手快,赶紧起身倒了杯热茶,恭恭敬敬地双手捧到宁清林面前。

  “师父,您先消消气,喝口茶润润嗓子。”

  宁清林余怒未消,但还是接过茶杯,咕咚喝了一大口。

  他重重地将茶杯顿在桌上,没好气地喝道:“有话快说,有屁快放!再敢胡言乱语,看我不打断你的腿!咳咳咳……”

  岳不群不敢怠慢,连忙竹筒倒豆子般,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

  “师父息怒!您想啊,现在我华山人才凋零,无人可用!”

  他语速飞快:“接下来的几年,为了休养生息,我们华山肯定是要封山的!”

  “一旦封山,我们就如同瞎子聋子,对江湖上的风吹草动一无所知!”

  “失去了江湖上的消息来源,我们就会处处被动,失去太多先机和优势!”

  “所以!弟子就想到了这些厨子!”

  “我准备让他们学好精湛的厨艺之后,分批下山!”

  “让他们在我陕西行省周围,尤其是交通要道、繁华城镇,开一些小酒馆、小饭铺!”

  “然后,让他们利用开店的便利,暗中帮忙收集、传递江湖上的各种消息!”

  “他们身上毫无武功,身份极其普通,根本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再加上现在华山周围局势混乱,人员流动频繁,正是趁乱把他们安插出去的最佳时机!”

  “这样一来,这些遍布各地的‘小酒馆’,就能成为我华山隐形的眼睛和耳朵!成为我们重要的消息来源!”

  岳不群一口气说完,虽然有些语无伦次,条理也不算特别清晰。

  但这并不妨碍宁清林完全理解了他的意图和整个计划的精妙之处!

  宁清林脸上的怒容如同冰雪消融般迅速褪去。

  他沉吟片刻,眼中精光闪烁,缓缓点头道:“唔……也就是说,你是想让他们……成为我华山散落江湖的暗桩眼线?”

  “对对对!师父英明!”岳不群如蒙大赦,连忙点头如捣蒜,马屁立刻跟上。

  “不愧是师父!您老人家千秋万代,智冠天下!师父您就是弟子指路的明灯,行船时的灯塔!您那高山仰止的境界,弟子只能仰望,永远也达不到啊!”

  “行了行了!”宁清林不耐烦地打断他,嘴角却忍不住微微上扬。

  他故作嫌弃地挥挥手:“这段话你前些日子拍马屁的时候已经说过了!你就不能换点新鲜词吗?笨蛋!”

  话音未落,又是一个熟悉的爆栗,带着三分力道,轻轻砸在岳不群早已做好准备的头上。

  又平静地过了数日。

  在谁也没有特别注意的情况下。

  华山那略显冷清的山道上,陆陆续续、悄无声息地走下了许多体型富态、步履沉稳的身影。

  他们穿着普通的粗布衣裳,背着简单的行囊。

  三三两两,或独自一人,沿着不同的岔路,走向四面八方。

  没有人知道他们具体去了哪里,也没有人知道他们未来会做什么。

  他们就像水滴融入大海,悄无声息地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与广阔的山川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