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铳抵大同?暗火潜行-《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

  《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205 章:铳抵大同?暗火潜行

  正德三年(1508 年)?秋(十月二十日)?辰时?大同边军大营东门

  辰时的朝阳刚跃过草原地平线,大同边军大营的东门就响起了清脆的马蹄声。五十辆火器马车列成整齐的队伍,在两百名雄狮卫的护送下缓缓驶入营门,车厢上 “虎豹营监制” 的朱红印章在阳光下格外醒目。陆砚昭身着玄色虎豹营制服,腰间佩着 “奉直大夫” 爵位牌,勒住马缰绳,目光扫过营门前列队迎接的边军士兵 —— 他们眼中满是期待,不少人悄悄踮脚,想看清马车上的奔雷短铳。

  李岩快步迎上来,脸上满是笑意:“陆大人,一路辛苦!您可算到了,咱们边军将士盼这新火器,都快把脖子盼长了!”

  “李将军客气了,” 陆砚昭翻身下马,与他拱手相握,“路上一切顺利,五十支短铳、两百枚防冻火帽,还有尚衣局赶制的五百件棉衣,都完好无损。虎豹营的两名教官也来了,接下来的十日,会教士兵们熟练掌握骑马射击和冬季火器保养。”

  说话间,边军士兵已围上来,小心翼翼地卸下马车上的短铳。一名年轻士兵双手捧着短铳,指尖轻轻拂过枪管上的螺旋膛线,激动得声音发颤:“这就是能百步穿杨的奔雷短铳?比咱们的旧火铳沉些,看着就厉害!”

  陆砚昭笑着拿起一支短铳,递给李岩:“将军,咱们去训练场试试?让士兵们也看看新火器的威力。”

  巳时?大同边军训练场

  巳时的训练场,尘土飞扬。五十名边军士兵分成五组,每组十人居中站立,两侧分别是虎豹营教官和雄狮卫。陆砚昭站在观礼台上,手持令旗,高声喊道:“第一组,立姿射击!目标:五十步外铁甲靶!”

  第一组士兵立刻举铳、瞄准,动作虽略显生涩,却格外认真。“砰!砰!” 的铳声此起彼伏,弹丸呼啸着飞向靶心 —— 三十枚弹丸中,有二十五枚命中铁甲靶,其中十枚直接穿透靶身,嵌入后方的土墙。

  “中了!” 士兵们欢呼起来,之前的紧张感一扫而空。李岩看着靶心的弹孔,眼中满是兴奋:“好!比预期的效果还好!有了这短铳,十一月初十瓦剌来犯,咱们定能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虎豹营教官赵武走到士兵身边,纠正射击姿势:“王士兵,射击时要屏住呼吸,枪管别晃;张士兵,装弹时先检查火帽,确保防冻蜡层没破损 —— 冬季气温低,火帽冻住可就麻烦了。”

  陆砚昭走到弹药库旁,查看刚卸下的棉衣:“李将军,这些棉衣都是加厚的,里层缝了羊毛,士兵们值夜时穿上,能抵御零下十度的严寒。月底第二批火器和棉衣送到后,就能给所有边军配齐。”

  李岩点头,望着训练场上兴奋的士兵,心中踏实不少:“有陆大人支持,大同的冬季防御,我心里有底了!”

  午时?京城慈宁宫

  同一时刻,京城慈宁宫的偏殿里,张太后正看着宫女们打包物资。皇后沈云舒、宸妃陆明瑶站在一旁,手中拿着清单,仔细核对每一项物品 —— 两百袋伤药、一千双羊毛袜、五百条护膝,都是后宫妃嫔们提议准备的战时物资,要随月底的第二批火器一起送大同。

  “母后,这些伤药是御药房特制的金疮药,止血快,适合边军作战时用,” 沈云舒指着木箱上的标签,“羊毛袜和护膝是针线局赶制的,里层加了羊绒,能保暖。”

  张太后点头,拿起一双羊毛袜,轻轻抚摸:“边军将士在草原御敌,冬日苦寒,这些东西虽不起眼,却是他们急需的。明瑶,你兄长在大同,这些物资送到后,让他多分给值夜的士兵,别让孩子们冻着。”

  陆明瑶躬身应道:“母后放心,臣媳已在信中叮嘱兄长,定会妥善分配物资。另外,镇国公府也准备了两百床棉被,今日就会送到驿站,随队一起送大同。”

  朱厚照这时走进来,看到满殿的物资,眼中满是动容:“母后,皇后,你们想得真周到。边军在前线御敌,咱们在后方就得做好支撑,让他们无后顾之忧。”

  张太后笑着道:“陛下说得是。这些物资虽少,却是后宫的一点心意。等祭祀结束,哀家再让尚衣局多赶制些棉衣,给宣府的边军也送些去。”

  未时?大同边军大营

  未时的大同边军大营,炊烟袅袅。士兵们正在营中用餐,一名穿着普通伙夫衣服的男子悄悄溜出伙房,朝着弹药库的方向走去。他腰间藏着一包火石和硫磺,正是莲党余孽 —— 按林清的指令,要在今日傍晚放火烧毁弹药库,破坏边军的火器储备。

  男子避开巡逻的士兵,躲在弹药库旁的草料堆后,偷偷观察守卫情况。就在他准备拿出火石时,一只手突然按住他的肩膀:“你在这里做什么?”

  男子浑身一僵,转身看到是锦衣卫暗卫,顿时脸色惨白。暗卫厉声问道:“你是何人?为何鬼鬼祟祟躲在这里?”

  “我…… 我是伙夫,来拿草料的,” 男子试图狡辩,却被暗卫搜出腰间的火石和硫磺,“别抓我!是林清让我来放火的,他说烧了弹药库,瓦剌就能顺利攻进大同!”

  暗卫冷笑:“跟我们走!李将军和陆大人正等着审你呢!”

  男子被押走时,远处的训练场上,铳声依旧响亮 —— 他的阴谋,终究没能得逞。

  申时?大同边军中军帐

  申时的中军帐,气氛肃穆。莲党余孽跪在地上,浑身发抖,陆砚昭与李岩坐在主位,目光锐利地盯着他。“说!林清在哪里?除了你,还有多少莲党余孽在大同?” 李岩厉声问道。

  男子哆哆嗦嗦地回答:“林…… 林清在草原边缘的‘黑风寨’,那里有两百多名莲党余孽,还藏了不少弯刀和弓箭。他让我烧了弹药库后,去黑风寨汇合,等十一月初十夜里,和瓦剌一起攻营。”

  陆砚昭眉头微挑:“黑风寨?离大同有多远?瓦剌骑兵什么时候能到?”

  “离大同不到五十里,” 男子道,“瓦剌骑兵预计十一月初五会到黑风寨,和林清汇合后,初十夜里攻东门 —— 张成虽被抓了,但他还有个副将叫吴魁,是莲党的人,会在营中接应。”

  李岩立刻下令:“传我将令!即刻派一百名骑兵,去黑风寨围剿莲党余孽;再清查营中副将吴魁,把他关押起来!”

  “慢着,” 陆砚昭抬手拦住,“吴魁暂时别抓,留着他当诱饵,等初十夜里,引林清和瓦剌上钩;黑风寨也别急于围剿,派暗卫盯着,看看还有没有其他莲党余孽联络。”

  李岩恍然大悟:“陆大人说得是!咱们正好将计就计,让莲党和瓦剌自投罗网!”

  酉时?京城御花园

  酉时的御花园,菊花盛开。刘瑾正带领小太监们修剪花枝,朱厚照与张太后沿着石板路走来,看到满园盛放的菊花,眼中满是笑意。“刘瑾,这些菊花打理得不错,” 朱厚照道,“下月初一祭祀,有这些菊花点缀,御花园也热闹些。”

  刘瑾连忙躬身行礼:“奴才只是做了分内之事,能让陛下和太后满意,是奴才的福气。”

  张太后看着盛放的菊花,对朱厚照道:“刘瑾做事还算尽心,御花园交给你,哀家放心。祭祀那天,让他在观星亭旁伺候,也方便照看菊花。”

  朱厚照点头:“准了。刘瑾,祭祀那天务必用心,别出差错。”

  “奴才遵旨!谢陛下!谢太后!” 刘瑾心中狂喜,却依旧保持着恭敬,目送朱厚照与张太后离去后,才悄悄握紧拳头 —— 这是他重回后宫核心圈的第一步,只要祭祀时表现好,定能让陛下和太后记起他的 “用处”。

  戌时?大同边军大营

  戌时的大同边军大营,灯火通明。陆砚昭与李岩坐在中军帐里,摊开大同布防图,仔细规划防御部署。“初十夜里,让士兵们在东门战壕后列三排铳阵,” 陆砚昭指着图纸,“前排士兵用短铳射击,中排用弓箭掩护,后排负责传递弹药;另外,派两百名骑兵绕到黑风寨后方,等瓦剌和莲党攻营时,从侧翼夹击。”

  李岩点头:“我已让士兵们加固东门城墙,在墙外挖了三道陷阱,上面铺着干草,瓦剌骑兵冲过来定会中计。另外,弹药库加派了五十名守卫,昼夜巡逻,绝不让莲党再有机可乘。”

  帐外传来一阵脚步声,锦衣卫暗卫走进来,递上密信:“陆大人、李将军,江南锦衣卫传来消息,林清的副手已被抓获,招认林清计划初十夜里攻营后,再派莲党余孽去宣府,联合瓦剌偷袭宣府。”

  陆砚昭眉头微沉:“看来莲党的目标不止大同。李将军,我即刻传信给宣府的兄长,让他加强防御;你继续安排大同的备战,咱们绝不能让莲党和瓦剌的阴谋得逞。”

  “好!” 李岩应道,眼中满是坚定。

  夜色渐深,大同边军大营的训练场上,依旧有士兵在练习射击;京城的御花园里,刘瑾还在照看菊花;慈宁宫的宫女们,仍在打包送往大同的物资 —— 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却都在为即将到来的十一月初十,做着最后的准备。

  陆砚昭站在中军帐外,望着草原的方向,手中握着短铳 —— 他知道,一场关乎大同安危、关乎火器革新成果的大战,已近在眼前。而他与边军将士们,早已做好准备,要用奔雷短铳的轰鸣声,守护这片草原,守护大明的边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