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276 章:除夕家宴?岁暖山河
正德十六年(1521 年)?正月初一
紫禁城的晨雾尚未散尽,乾清宫的檐角已挂上鎏金灯笼。朱厚照身着明黄色常服,正蹲在廊下,看着三岁的皇子朱载墭追着太监手中的纸鸢跑。小家伙穿着绣着龙纹的锦袄,跌跌撞撞地扑向父亲,怀里还抱着半块没吃完的桂花糕。
“慢些跑,别摔着!” 朱厚照笑着接住儿子,用袖口擦去他嘴角的糕屑。皇后夏氏端着一碗温热的杏仁酪走来,语气轻柔:“陛下,今日是除夕,百官还在太和殿外等候朝贺,该梳洗更衣了。”
朱厚照接过杏仁酪,喂给朱载墭一口:“知道了。对了,皇贵妃那边的梅花糕备好了吗?她怀着身孕,想吃些软糯的点心。” 夏氏点头:“早已备好,还让御膳房炖了燕窝,等朝贺结束就能送去。”
这是朱厚照登基以来最安稳的一个除夕。三年前宁王叛乱时,他还在御驾亲征;如今四海升平,不仅添了皇子朱载墭,皇贵妃曹氏腹中还怀着身孕,太医诊脉说是位公主,宫中早已备好了锦绣襁褓。
“陛下,该上朝了。” 司礼监太监轻声提醒。朱厚照放下儿子,在夏氏的伺候下换上朝服。朱载墭扯着他的衣角,奶声奶气地喊:“父皇,回来要陪我放烟花!” 朱厚照笑着应允,转身走向太和殿 —— 殿外,百官与诸国使者已列队等候,雪后的阳光洒在朝服上,映得一片绯红青绿。
巳时?太和殿朝贺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与使者齐声跪拜,声震殿宇。朱厚照端坐龙椅,目光扫过阶下:觉昌安身着 “龙虎将军” 朝服,身姿挺拔;满剌加使者捧着新贡的香料,神色恭敬;佛郎机求和使者则低着头,不敢与他对视。
“众卿平身,诸国使者免礼!” 朱厚照抬手示意,“今日除夕,朕与尔等共庆盛世。传旨下去,百官各赐绸缎十匹、白银百两;诸国使者按等级赏赐,满剌加加赐‘雪粟’种子五百斤,助其发展农桑。”
朝贺结束后,朱厚照特意留下陆砚昭:“陆国公,今日除夕,朕在宫中设了家宴,你带着家眷一同前来。朕听说你家的小子也三岁了,正好让他与载墭一起玩。”
陆砚昭躬身谢恩:“臣遵旨。臣已让内子备了辽东的新米与满剌加的香料,作为贺礼献给陛下与皇后。” 他想起家中的幼子陆承煜,嘴角不禁泛起笑意 —— 那孩子与沈知薇一样,眉眼温润,却最爱摆弄他的绣春刀模型,整日缠着要 “学爸爸斩坏人”。
午时?陆府
陆府的庭院里,沈知薇正带着丫鬟贴春联。三岁的陆承煜穿着红色锦袄,举着一卷 “福” 字,却总也贴不到门框上,急得直跺脚。“娘,太高了!” 他仰头喊道,小脸上沾着墨渍,像只花脸猫。
“承煜,过来帮娘递浆糊。” 沈知薇笑着招手。刚满周岁的女儿陆明玥被奶娘抱着,看到哥哥跑过,咯咯地笑起来,小手挥舞着想要抓他的衣角。这是陆砚昭与沈知薇的一双儿女:儿子陆承煜活泼好动,女儿陆明玥乖巧爱笑,家中的日子因这两个小家伙愈发热闹。
“夫人,公爷回来了!” 春桃的声音传来。沈知薇抬头,只见陆砚昭大步走进庭院,身上还带着雪后的寒气。陆承煜立刻扑上去,抱住他的腿:“爹,陛下有没有夸你?” 陆砚昭弯腰抱起儿子,擦掉他脸上的墨渍:“陛下不仅夸了爹,还让我们去宫里吃年夜饭,能见到小皇子呢!”
沈知薇迎上前,递过暖手炉:“我已备好贺礼,承煜的新衣裳也熨烫好了,明玥的襁褓里还放了安神的香料。” 她看着陆砚昭眼中的暖意,心中满是安定 —— 从当年并肩查案到如今儿女绕膝,这安稳的日子,是他们用无数个日夜换来的。
午后,陆砚昭带着沈知薇与一双儿女入宫。马车里,陆承煜捧着绣春刀模型,兴奋地说:“娘,我要给小皇子看我的刀!” 沈知薇笑着点他的额头:“到了宫里要守规矩,不能胡闹。” 陆明玥则靠在奶娘怀里,好奇地看着车窗外的宫墙,小手指着飞檐上的瑞兽,咿咿呀呀地喊着。
未时?紫禁城御花园
御花园的暖阁里,早已摆好了年夜饭的宴席。朱载墭看到陆承煜,立刻跑过来:“你就是陆公子吗?我有新的蹴鞠,我们一起玩!” 两个小家伙手拉着手跑向雪地,太监们连忙跟在后面,生怕他们摔着。
朱厚照与陆砚昭坐在廊下,看着孩子们追逐嬉戏。“陆国公,你看这两个孩子,多像我们当年。” 朱厚照笑着说,“只是我们那时在沙场拼杀,他们如今能在宫里安稳玩耍,这就是盛世该有的样子。”
陆砚昭点头:“陛下圣明。如今海疆稳固,农桑兴旺,百姓安居乐业,这都是陛下的功劳。” 他看向暖阁里的沈知薇与夏氏 —— 两人正凑在一起看明玥的襁褓,夏氏还拿出一支赤金点翠步摇,插在沈知薇的发髻上,笑容温婉。
皇贵妃曹氏被宫女搀扶着走来,腹中的身孕已显怀。朱厚照连忙起身扶住她:“仔细些,别累着。” 曹氏笑着谢恩,看向陆明玥:“这孩子眉眼真好看,长大了定是位美人。” 沈知薇起身回应:“贵妃娘娘谬赞,公主出生后,定也是倾国倾城。”
夕阳西下,暖阁里亮起灯火。年夜饭开席,桌上摆满了山珍海味:辽东的炖熊掌、江南的清蒸鲈鱼、满剌加的香料烤鸡,还有赵小匠新研发的 “琉璃冻”,晶莹剔透如水晶。朱厚照举起酒杯:“朕敬大家一杯,愿大明岁岁平安,山河永固!”
“愿大明岁岁平安,山河永固!” 众人齐声回应,酒杯碰撞的声响在暖阁里回荡。陆承煜与朱载墭捧着小碗,学着大人的样子碰杯,却不小心洒了一身酒,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戌时?陆府归程
马车驶离皇宫时,夜空已燃起烟花。陆承煜趴在车窗上,指着漫天绚烂的火花,兴奋地喊个不停。陆明玥靠在沈知薇怀里,早已睡着了,小脸上还带着笑意。
“今日承煜在宫里没胡闹吧?” 陆砚昭握住沈知薇的手,指尖带着暖意。沈知薇点头:“不仅没胡闹,还帮着小皇子捡蹴鞠,陛下与皇后都夸他懂事。” 她想起夏氏偷偷告诉她的话 —— 皇后已在物色适龄的宫女,等孩子们再大些,便想结为娃娃亲。
回到陆府时,春桃已备好了守岁的点心。陆承煜虽困得睁不开眼,却坚持要守岁,最后趴在陆砚昭的腿上睡着了,手里还攥着朱载墭送的蹴鞠。陆砚昭小心翼翼地将他抱回房间,又去看了熟睡的明玥,才回到书房。
沈知薇正整理着今日的赏赐:皇后赐的云锦、皇贵妃送的玉镯、陛下赏的金银,还有觉昌安托人带来的女真皮毛。“你看,这些足够孩子们用到长大了。” 她笑着说。
陆砚昭从身后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肩头:“有你们在,比什么赏赐都好。” 他看向窗外的烟花,心中满是感慨 —— 三年前的除夕,他还在泉州港追查海盗;如今能与妻儿共度除夕,能看到大明的盛世烟火,这便是他此生最大的心愿。
沈知薇握住他的手,眼中满是暖意:“新的一年,会越来越好的。承煜能去讲武堂学本事,明玥能安稳长大,我们能一直这样在一起。”
夜色渐深,烟花渐渐散去。陆府的书房里,灯火依旧明亮。陆砚昭铺开新的海图,在欧洲航线的尽头画了一个圈 —— 明年春天,他或许会带着孩子们去泉州港,看看远航的战船,看看西洋的商船。而这把绣春刀,不仅要守护山河,更要守护这满室的温情与安稳。
窗外,雪花又开始飘落,落在庭院的梅花上,沁出淡淡的清香。新的一年,就这样在温暖与希望中,悄然开启。
正德十六年(1521 年)?正月初一
紫禁城的晨雾尚未散尽,乾清宫的檐角已挂上鎏金灯笼。朱厚照身着明黄色常服,正蹲在廊下,看着三岁的皇子朱载墭追着太监手中的纸鸢跑。小家伙穿着绣着龙纹的锦袄,跌跌撞撞地扑向父亲,怀里还抱着半块没吃完的桂花糕。
“慢些跑,别摔着!” 朱厚照笑着接住儿子,用袖口擦去他嘴角的糕屑。皇后夏氏端着一碗温热的杏仁酪走来,语气轻柔:“陛下,今日是除夕,百官还在太和殿外等候朝贺,该梳洗更衣了。”
朱厚照接过杏仁酪,喂给朱载墭一口:“知道了。对了,皇贵妃那边的梅花糕备好了吗?她怀着身孕,想吃些软糯的点心。” 夏氏点头:“早已备好,还让御膳房炖了燕窝,等朝贺结束就能送去。”
这是朱厚照登基以来最安稳的一个除夕。三年前宁王叛乱时,他还在御驾亲征;如今四海升平,不仅添了皇子朱载墭,皇贵妃曹氏腹中还怀着身孕,太医诊脉说是位公主,宫中早已备好了锦绣襁褓。
“陛下,该上朝了。” 司礼监太监轻声提醒。朱厚照放下儿子,在夏氏的伺候下换上朝服。朱载墭扯着他的衣角,奶声奶气地喊:“父皇,回来要陪我放烟花!” 朱厚照笑着应允,转身走向太和殿 —— 殿外,百官与诸国使者已列队等候,雪后的阳光洒在朝服上,映得一片绯红青绿。
巳时?太和殿朝贺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与使者齐声跪拜,声震殿宇。朱厚照端坐龙椅,目光扫过阶下:觉昌安身着 “龙虎将军” 朝服,身姿挺拔;满剌加使者捧着新贡的香料,神色恭敬;佛郎机求和使者则低着头,不敢与他对视。
“众卿平身,诸国使者免礼!” 朱厚照抬手示意,“今日除夕,朕与尔等共庆盛世。传旨下去,百官各赐绸缎十匹、白银百两;诸国使者按等级赏赐,满剌加加赐‘雪粟’种子五百斤,助其发展农桑。”
朝贺结束后,朱厚照特意留下陆砚昭:“陆国公,今日除夕,朕在宫中设了家宴,你带着家眷一同前来。朕听说你家的小子也三岁了,正好让他与载墭一起玩。”
陆砚昭躬身谢恩:“臣遵旨。臣已让内子备了辽东的新米与满剌加的香料,作为贺礼献给陛下与皇后。” 他想起家中的幼子陆承煜,嘴角不禁泛起笑意 —— 那孩子与沈知薇一样,眉眼温润,却最爱摆弄他的绣春刀模型,整日缠着要 “学爸爸斩坏人”。
午时?陆府
陆府的庭院里,沈知薇正带着丫鬟贴春联。三岁的陆承煜穿着红色锦袄,举着一卷 “福” 字,却总也贴不到门框上,急得直跺脚。“娘,太高了!” 他仰头喊道,小脸上沾着墨渍,像只花脸猫。
“承煜,过来帮娘递浆糊。” 沈知薇笑着招手。刚满周岁的女儿陆明玥被奶娘抱着,看到哥哥跑过,咯咯地笑起来,小手挥舞着想要抓他的衣角。这是陆砚昭与沈知薇的一双儿女:儿子陆承煜活泼好动,女儿陆明玥乖巧爱笑,家中的日子因这两个小家伙愈发热闹。
“夫人,公爷回来了!” 春桃的声音传来。沈知薇抬头,只见陆砚昭大步走进庭院,身上还带着雪后的寒气。陆承煜立刻扑上去,抱住他的腿:“爹,陛下有没有夸你?” 陆砚昭弯腰抱起儿子,擦掉他脸上的墨渍:“陛下不仅夸了爹,还让我们去宫里吃年夜饭,能见到小皇子呢!”
沈知薇迎上前,递过暖手炉:“我已备好贺礼,承煜的新衣裳也熨烫好了,明玥的襁褓里还放了安神的香料。” 她看着陆砚昭眼中的暖意,心中满是安定 —— 从当年并肩查案到如今儿女绕膝,这安稳的日子,是他们用无数个日夜换来的。
午后,陆砚昭带着沈知薇与一双儿女入宫。马车里,陆承煜捧着绣春刀模型,兴奋地说:“娘,我要给小皇子看我的刀!” 沈知薇笑着点他的额头:“到了宫里要守规矩,不能胡闹。” 陆明玥则靠在奶娘怀里,好奇地看着车窗外的宫墙,小手指着飞檐上的瑞兽,咿咿呀呀地喊着。
未时?紫禁城御花园
御花园的暖阁里,早已摆好了年夜饭的宴席。朱载墭看到陆承煜,立刻跑过来:“你就是陆公子吗?我有新的蹴鞠,我们一起玩!” 两个小家伙手拉着手跑向雪地,太监们连忙跟在后面,生怕他们摔着。
朱厚照与陆砚昭坐在廊下,看着孩子们追逐嬉戏。“陆国公,你看这两个孩子,多像我们当年。” 朱厚照笑着说,“只是我们那时在沙场拼杀,他们如今能在宫里安稳玩耍,这就是盛世该有的样子。”
陆砚昭点头:“陛下圣明。如今海疆稳固,农桑兴旺,百姓安居乐业,这都是陛下的功劳。” 他看向暖阁里的沈知薇与夏氏 —— 两人正凑在一起看明玥的襁褓,夏氏还拿出一支赤金点翠步摇,插在沈知薇的发髻上,笑容温婉。
皇贵妃曹氏被宫女搀扶着走来,腹中的身孕已显怀。朱厚照连忙起身扶住她:“仔细些,别累着。” 曹氏笑着谢恩,看向陆明玥:“这孩子眉眼真好看,长大了定是位美人。” 沈知薇起身回应:“贵妃娘娘谬赞,公主出生后,定也是倾国倾城。”
夕阳西下,暖阁里亮起灯火。年夜饭开席,桌上摆满了山珍海味:辽东的炖熊掌、江南的清蒸鲈鱼、满剌加的香料烤鸡,还有赵小匠新研发的 “琉璃冻”,晶莹剔透如水晶。朱厚照举起酒杯:“朕敬大家一杯,愿大明岁岁平安,山河永固!”
“愿大明岁岁平安,山河永固!” 众人齐声回应,酒杯碰撞的声响在暖阁里回荡。陆承煜与朱载墭捧着小碗,学着大人的样子碰杯,却不小心洒了一身酒,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戌时?陆府归程
马车驶离皇宫时,夜空已燃起烟花。陆承煜趴在车窗上,指着漫天绚烂的火花,兴奋地喊个不停。陆明玥靠在沈知薇怀里,早已睡着了,小脸上还带着笑意。
“今日承煜在宫里没胡闹吧?” 陆砚昭握住沈知薇的手,指尖带着暖意。沈知薇点头:“不仅没胡闹,还帮着小皇子捡蹴鞠,陛下与皇后都夸他懂事。” 她想起夏氏偷偷告诉她的话 —— 皇后已在物色适龄的宫女,等孩子们再大些,便想结为娃娃亲。
回到陆府时,春桃已备好了守岁的点心。陆承煜虽困得睁不开眼,却坚持要守岁,最后趴在陆砚昭的腿上睡着了,手里还攥着朱载墭送的蹴鞠。陆砚昭小心翼翼地将他抱回房间,又去看了熟睡的明玥,才回到书房。
沈知薇正整理着今日的赏赐:皇后赐的云锦、皇贵妃送的玉镯、陛下赏的金银,还有觉昌安托人带来的女真皮毛。“你看,这些足够孩子们用到长大了。” 她笑着说。
陆砚昭从身后抱住她,下巴抵在她的肩头:“有你们在,比什么赏赐都好。” 他看向窗外的烟花,心中满是感慨 —— 三年前的除夕,他还在泉州港追查海盗;如今能与妻儿共度除夕,能看到大明的盛世烟火,这便是他此生最大的心愿。
沈知薇握住他的手,眼中满是暖意:“新的一年,会越来越好的。承煜能去讲武堂学本事,明玥能安稳长大,我们能一直这样在一起。”
夜色渐深,烟花渐渐散去。陆府的书房里,灯火依旧明亮。陆砚昭铺开新的海图,在欧洲航线的尽头画了一个圈 —— 明年春天,他或许会带着孩子们去泉州港,看看远航的战船,看看西洋的商船。而这把绣春刀,不仅要守护山河,更要守护这满室的温情与安稳。
窗外,雪花又开始飘落,落在庭院的梅花上,沁出淡淡的清香。新的一年,就这样在温暖与希望中,悄然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