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满月嘉宴?暗流初显-《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

  《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284 章:满月嘉宴?暗流初显

  正德十七年(1522 年)?六月初十

  京城的盛夏已至,坤宁宫内外被装点得喜气洋洋。朱红色的宫门上挂着鎏金铜铃,庭院里摆满了新开的荷花,空气中弥漫着檀香与花蜜的香气 —— 今日是皇子朱载霖的满月宴,百官与藩属使臣齐聚,共贺皇室添丁之喜。

  张太后身着明黄色绣凤常服,坐在主位上,手中捧着陆崇渊夫妇送来的银质长命锁,笑容满面:“这锁打得精致,老国公的手艺还是这般好。” 朱厚照抱着襁褓中的朱载霖,逗弄着他的小手:“母后,今日不仅有满月宴,泉州的玻璃贺礼与辽东的‘雪粟’糕点也该到了,正好让使臣们尝尝我大明的新物件。”

  皇后沈云舒坐在一旁,由宫女为她梳理鬓发,轻声道:“陆夫人昨日送来的‘百子千孙’图已挂在暖阁,针脚细密得很,可见用心。明瑶妹妹还说,要教宫里的绣娘学这新纹样呢。” 正说着,太监高声唱喏:“陆国公夫妇到 —— 礼部李侍郎、工部王尚书到 ——”

  陆砚昭与沈知薇身着朝服走进殿内,身后跟着李嵩与王琼,两人手中分别捧着玻璃摆件与战船模型。“臣陆砚昭、沈知薇,恭贺皇子满月,愿殿下福泽深厚,长命百岁!” 沈知薇递上锦盒,里面是她亲手绣的婴孩披风,绣着 “麒麟送子” 的纹样。

  朱厚照接过披风,笑着道:“沈同知的手艺越发精湛了。李侍郎、王尚书,你们的贺礼呢?” 李嵩上前一步,展开玻璃摆件 —— 竟是一尊水晶质地的麒麟,阳光透过晶体折射出五彩光芒:“此乃技艺学堂工匠与欧洲师傅合力打造,耗时三月而成,寓意皇子祥瑞安康。”

  王琼也呈上战船模型,比上次的更为精巧,船帆上还绣着 “大明永宁” 四字:“此模型按泉州新战船等比例缩小,船上连发火炮可灵活转动,特为皇子贺喜。” 朱厚照把玩着模型,龙颜大悦:“好!传旨,赏技艺学堂工匠白银千两,欧洲师傅各赐锦缎十匹!”

  巳时?太和殿偏厅

  满月宴后的议事会气氛凝重。王勇手持密报,躬身禀报:“陛下,东厂暗探在泉州港查获佛郎机密信,他们勾结南洋海盗,计划在下月欧洲商队抵达时偷袭港口,抢夺工匠与战船图纸!”

  陆砚昭脸色一沉:“臣早有防备,已让沈锋加强港口防御,战船日夜巡逻。只是佛郎机竟能联络南洋海盗,可见其残余势力仍不容小觑。” 朱厚照将密信拍在案上,怒声道:“这些贼子屡教不改!陆国公,传旨给沈锋,加派藏锋队精锐驻守泉州;王勇,命东厂彻查京城佛郎机商人,顺藤摸瓜找出其联络点!”

  “臣遵旨!” 两人齐声应道。李嵩上前补充:“陛下,技艺学堂的工匠已准备就绪,原定下月随商队赴欧洲,如今看来需暂缓行程,待局势稳定再出发。” 朱厚照点头:“暂缓无妨,安全第一。可先让欧洲师傅入宫传授技艺,莫要耽误了学堂课程。”

  正商议间,觉昌安匆匆求见,手中拿着辽东急报:“陛下,女真某部落受佛郎机蛊惑,声称要‘脱离大明管辖’,近日在边境集结人马,恐有异动!” 陆砚昭眼神锐利:“定是佛郎机见泉州无机可乘,转而挑拨辽东关系!陛下,臣愿亲赴辽东安抚,瓦解其阴谋。”

  朱厚照沉吟片刻:“不必,你需坐镇京城统筹全局。传旨给周明,让他带十名农技官与百石‘雪粟’种子前往该部落,晓以利害,再让觉昌安率女真各部联合施压,定能平息事端。” 觉昌安躬身应道:“臣遵旨!那部落百姓多靠‘雪粟’饱腹,见朝廷送粮又传技,定会识破佛郎机诡计。”

  午时?陆府

  沈知薇正带着陆承煜整理送往辽东的衣物,陆明玥趴在一旁玩着玻璃麒麟摆件。春桃匆匆进来:“夫人,老夫人派人来说,老国公身子好些了,让您和公爷今晚过去用膳。” 沈知薇点头:“知道了,你备好辽东的人参,我晚上带去给父亲补身。”

  陆砚昭从外面回来,脸上带着疲惫。“朝堂出了些事,佛郎机要偷袭泉州。” 他接过沈知薇递来的茶,轻声道,“我已让沈锋加强防备,应无大碍。只是今晚要去父亲那里,怕是要晚些。”

  “正事要紧。” 沈知薇帮他卸下朝服,“我已备好饭菜,你先吃些垫垫肚子。对了,明瑶妹妹派人来说,皇后娘娘想让陆明玥常入宫陪伴朱载玥,两个孩子作伴也热闹。” 陆砚昭点头:“也好,有明瑶照拂,我放心。只是近日局势紧张,让藏锋队队员护送孩子入宫。”

  陆承煜举着战船模型跑过来:“爹爹,佛郎机是不是坏人?我长大了要像你一样,用绣春刀打坏人!” 陆砚昭笑着抱起儿子,摸了摸他的头:“承煜有志气!但打坏人不仅靠武力,还要懂谋略,等你再大些,爹爹教你读兵书。”

  未时?泉州港

  沈锋站在码头的炮台上,看着士兵们加固防御工事。十艘新战船并排停泊,炮口对准海面,船员们身着劲装,手持火铳,严阵以待。赵小匠带着工匠们检查战船火炮,确保万无一失。

  “统领,欧洲商人派人来问,商队是否如期抵达?” 一名队员上前禀报。沈锋道:“让他们推迟十日,待我们肃清海盗再出发。另外,将佛郎机勾结海盗的证据给他们看,让他们知晓大明并非无力保护商队。” 队员应声而去。

  不远处的技艺学堂分舵,欧洲玻璃工匠正给大明工匠演示望远镜制作。一名工匠问道:“师傅,这镜片如何打磨才能更清晰?” 欧洲师傅拿起砂轮,耐心讲解:“需按顺时针方向匀速打磨,每半个时辰浇水降温,这样镜片才不会开裂。” 学堂外,藏锋队队员巡逻的脚步声与工匠的打磨声交织,成了泉州港最坚实的防线。

  申时?辽东边境

  周明带着农技官与粮食车队抵达边境部落。部落首领巴图手持弯刀,站在营前,身后跟着数百名部落勇士。“我们不需要大明的粮食!佛郎机说,他们会给我们更好的武器,让我们不受大明管束!” 巴图声如洪钟,语气强硬。

  周明从容上前,举起 “雪粟” 种子:“巴图首领,去年部落旱灾,若不是大明送来‘雪粟’种子,你们能有今年的收成吗?佛郎机只给武器,能让你们吃饱饭吗?” 他挥手示意,农技官打开粮车,金黄的 “雪粟” 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部落百姓们骚动起来,一名老人上前道:“首领,‘雪粟’确实救了我们的命,佛郎机的话不可信啊!” 巴图脸色变幻,正犹豫间,觉昌安带着女真各部首领赶到:“巴图,你若勾结佛郎机,便是与女真各部为敌!从今往后,再无部落与你通商!”

  巴图看着周围愤怒的人群,又看了看粮车上的 “雪粟”,终于扔下弯刀,跪倒在地:“是我糊涂,受了佛郎机蛊惑!请朝廷恕罪!” 周明连忙扶起他:“知错能改便好。我们带来了新的麦种与农具,明日便教大家耕种,让部落日子越来越好。” 部落百姓爆发出阵阵欢呼,佛郎机的阴谋在粮食与民心面前,不堪一击。

  酉时?陆府家宴

  陆崇渊的书房里,饭菜摆满了书桌。陆崇渊身着便服,精神好了许多,正听陆砚昭讲述朝堂局势。“佛郎机贼心不死,竟想挑拨辽东、偷袭泉州,真是自不量力。” 陆崇渊放下酒杯,语气坚定,“你只需专心应对,家中与朝堂有我,定不让你分心。”

  陆夫人给沈知薇夹菜:“知薇,近日辛苦你了,既要照顾孩子,还要操心宫里的事。皇后娘娘的身子刚恢复,你别总往宫里跑,注意自己的身子。” 沈知薇笑着应道:“母亲放心,我有分寸。皇后娘娘待我极好,还让我常带明玥入宫呢。”

  陆承煜坐在陆崇渊身边,叽叽喳喳地讲着宫里的趣事:“祖父,小皇子的长命锁是您打的吗?真好看!等我长大了,您也给我打一把好不好?” 陆崇渊笑着刮他的鼻子:“好!等你考上功名,祖父给你打一把纯金的!” 书房里的笑声传出窗外,与庭院里的蝉鸣交织,暖意融融。

  戌时?紫禁城

  朱厚照站在城楼之上,望着京城的万家灯火。陆砚昭走上前来,躬身禀报:“陛下,周明传来急报,辽东部落已归顺,佛郎机挑拨失败;泉州港防御加固完毕,佛郎机与海盗暂无动静。”

  朱厚照点头,目光深远:“佛郎机虽暂退,但隐患未除。陆国公,朕意已决,待此次风波平息,便派使团赴欧洲,与葡萄牙、西班牙结盟,共同围剿佛郎机残余势力,永绝后患。”

  陆砚昭眼中一亮,随即躬身道:“陛下英明!结盟确能解燃眉之急,借西洋之力钳制佛郎机。但臣有一浅见,结盟终究是‘借外力’,若想长治久安,大明自身需先立根本 —— 强军方能安邦,这才是抵御外患的重中之重。”

  朱厚照闻言一怔,随即笑道:“哦?陆国公竟有强军之策?快坐下说,朕正想听听你的高见。” 太监连忙搬来两张梨花木凳,两人对坐于城楼栏杆旁,夜风拂过,吹散了盛夏的燥热。

  陆砚昭挺直脊背,语气郑重:“臣在欧洲考察时,见其军队虽有火器之利,却无章法可循;反观我大明,将士勇猛却缺系统操练,武器精良却各营制式不一。臣设想的军改,需分三步走。” 他伸出手指,细细道来:

  “第一步,统一军制与装备。如今京营、边军、藏锋队武器各异,有火铳、有弓箭、有火炮,补给与协同皆有不便。臣建议以工部为核心,制定‘大明军器制式’:步兵统一配备改良火铳与腰刀,骑兵配连发短铳与马槊,水师战船按泉州新舰标准建造,火炮统一口径与射程。如此一来,补给效率可提升六成,战场协同也能事半功倍。”

  朱厚照指尖敲击凳面,听得入神:“继续说。”

  “第二步,推行‘分级训练法’,这也是臣结合西洋操练与古法兵法所想。” 陆砚昭眼中闪过光芒,“士兵按兵种分为‘基础营’‘精锐营’‘特种营’:基础营练队列、体能与基础兵器,三月考核合格方可入精锐营;精锐营专攻协同作战与火器运用,如步兵与火炮的配合、水师的登船战术;特种营则从精锐中选拔,专攻侦查、奇袭与技术操作,如望远镜侦查、火炮校准,甚至可培养专门的战船修补工匠,做到‘战损即修’。”

  他顿了顿,补充道:“更重要的是,需设‘军校’培养将领。如今不少将领仅凭战功晋升,不懂兵法谋略。军校可教《孙子兵法》,也教西洋几何与算术 —— 毕竟火炮射程、战船航线,皆需算学支撑。臣在欧洲见其军官多懂算学,这正是我们可借鉴之处。”

  “第三步,军民融合,保障后勤。” 陆砚昭看向远处的技艺学堂方向,“让技艺学堂与军器工坊联动,工匠既教百姓手艺,也为军队打造武器,按军功与技艺评级,优秀者可授‘军工校尉’衔,免除徭役。同时在边地推行‘军屯新制’,士兵平日耕种,战时出征,收获的粮食一部分自用,一部分充作军粮,既减轻户部负担,又能让边军扎根当地,稳固防线。”

  朱厚照听完,久久不语,指尖摩挲着凳沿,忽然笑道:“陆国公此策,真是打通了军、工、民三脉!不过试点之事,朕倒有个万全之选。” 他看向陆砚昭,眼中带着了然的笑意,“你提督的枭龙卫,从接手影阁至今,哪一步不是你亲手擘画?早年建虎豹营平叛,后来改制为枭龙卫,直属营掌京畿防务,藏锋队守海疆,全是你一手带出来的精锐。更难得的是,枭龙卫自带装备后勤部,能自行研发打造火器战船,赵小匠那些改良火炮,不就是后勤部与泉州工坊联手搞出来的?正好让他们与工部深度联动,定能快速落地军器制式。”

  陆砚昭心中一震,随即躬身叩首:“陛下洞察秋毫!枭龙卫后勤部确有基础,去年为藏锋队改良的连发火铳,比工部旧制射程远三成;且后勤部工匠多从技艺学堂选拔,与欧洲师傅也熟络,联手工部定能事半功倍。”

  “还有更巧的。” 朱厚照抬手打断他,语气愈发笃定,“前年朕已准你将枭龙卫培训部升格为讲武堂,如今京营、边军不少校尉都出自那里,既有古法兵法传承,也学过西洋战术基础。直接将讲武堂升格为大明军校,省去初创之劳,正好契合你‘培养懂算学、通兵法的将领’之策。” 他向前倾身,补充道,“藏锋队守泉州,可同步试点水师改革,用后勤部新造战船配统一火炮;直属营在京,以军校为核心推分级训练,这试点架子不就立起来了?”

  陆砚昭眼中燃起斗志,声音因激动而略显沙哑:“陛下信任,臣万死不辞!枭龙卫上下早习惯协同作战,后勤部与工部对接、讲武堂升格军校皆水到渠成。臣明日便草拟章程:让后勤部牵头,与工部共同敲定军器制式明细;讲武堂即刻更名大明军校,增设算学、火器校准等课程;再从藏锋队抽调五十名老兵,组建‘特种侦查营’做示范,三个月内必给陛下见成效!”

  朱厚照握住陆砚昭的手,眼中满是期许:“好!朕给你‘便宜行事’之权,工部、户部皆听你调遣!有枭龙卫这把‘尖刀’先行,后勤部造利器,军校育良将,再加上欧洲结盟的‘外助’,朕倒要看看,佛郎机还能掀起什么风浪!”

  夜风再次拂过,吹动两人的衣袍。远处技艺学堂的灯火与枭龙卫后勤部的工坊火光遥相呼应,泉州港的藏锋队战船在月光下静静停泊,京郊讲武堂的匾额正待换为 “大明军校”。朱厚照望着万家灯火,语气坚定:“有你与枭龙卫打底,这大明的盛世,定能传之百代!”

  陆砚昭躬身行礼:“臣定当鞠躬尽瘁,以枭龙卫为刃,后勤部为甲,军校为魂,助陛下铸就强军,守护这满世安宁!” 月光洒在两人身上,镀上一层银色的光辉。城楼之下,万家灯火璀璨,映照着大明的繁华与安稳。而暗处的佛郎机残余势力,在这即将到来的强军变革面前,已注定只能沦为历史的尘埃。

  夜色渐深,紫禁城的灯火与京城的灯火连成一片。陆砚昭走下城楼,手中的绣春刀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他知道,以枭龙卫为试点的军改之路道阻且长,但这支由他一手缔造、兼具装备根基与育人传统的队伍,终将成为大明强军的火种,照亮更光明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