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新春暖意融部族?备战终期待迁移-《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

  《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344 章:新春暖意融部族?备战终期待迁移

  正德十八年(1524 年)?十二月二十九

  辰时·辽东临时营地,积雪覆盖了帐篷顶,却挡不住营内的热闹 —— 距离春节仅剩一日,陆砚青与秦明特意组织了一场新春活动,营地中央的空地上搭起了彩棚,挂着红灯笼与春联,工匠们还用木材雕刻了 “福” 字,贴在每顶帐篷的门口,处处透着大明的年味。

  部族民众们穿着新领的棉衣,围着彩棚好奇地张望。阿古拉带着几名工匠,正用改良锯木架制作小木灯,灯架上雕刻着简单的花纹,待会儿要填上灯油,晚上点亮照明。“这是大明的春节习俗吗?” 阿古拉一边打磨灯架,一边问身旁的军工总院李师傅。李师傅笑着点头:“是啊!春节要挂灯笼、贴春联,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饺子,寓意团圆平安。今晚咱们还要煮饺子,大家一起热闹热闹。”

  农耕场旁,巴图正带着农夫们学习写春联。他握着毛笔,在红纸上一笔一划地写着 “丰年稔岁”,虽字迹略显生疏,却格外认真。“写春联能保佑明年丰收吗?” 一名年轻农夫问道。巴图笑着道:“这是一种祝福,咱们明年在东瀛开垦水田,定能有个好收成!” 周围的农夫们纷纷点头,拿起毛笔尝试书写,欢声笑语回荡在营地中。

  医疗帐篷外,娜仁与妇人们正准备包饺子。她们学着大明妇人的样子,将肉馅包进面皮,捏出花边。“听说吃饺子能招财进宝,” 娜仁笑着道,“咱们多包些,让老人和孩子都尝尝,也沾沾喜气。” 营地内,春节的暖意融化了冬日的寒冷,部族民众脸上满是笑容,对大明文化的亲近感,也在这热闹的氛围中渐渐加深。

  巳时·东瀛鹿儿岛,阳光温暖,南部平原上已竖起了数十根木屋梁柱 —— 萧策与长门部族的工匠们,正式启动了定居村落的木屋建设。萧策拿着图纸,站在工地中央,向工匠们讲解搭建要点:“每根梁柱要深埋三尺,用碎石夯实,避免日后房屋倾斜;木板拼接时要留出行缝,防止雨水渗入。”

  武田信长带着几名长门工匠,正用萧策带来的改良刨子处理木板。“这刨子比咱们的工具好用太多了,” 武田信长摸着光滑的木板,赞叹道,“用它处理木材,又快又平整,木屋肯定结实耐用。” 萧策笑着递给他一把卷尺:“这是大明的测量工具,用它量尺寸,能确保每间房屋大小一致,住着也舒服。”

  工匠们分成小组,有的搭建梁柱,有的拼接木板,有的挖掘引水渠,配合默契。一名长门工匠不小心将钉子砸歪,萧策立刻上前,演示如何精准瞄准:“握锤时手腕要稳,发力要集中,这样钉子才能垂直钉入木材。” 工匠们认真学习,很快掌握了技巧。平原上,木屋的轮廓渐渐清晰,引水渠的雏形也已显现,七万人的定居之地,正一步步从图纸变为现实。

  午时·京城内阁,阳光透过窗棂,照亮了桌上的奏折与历法 —— 朱载林登基已逾半年,按大明惯例,需在新年启用新年号,徐阶、李三才、张鹤鸣、陆砚昭等大臣齐聚内阁,率先商议年号备选。

  “陛下年仅六岁,登基以来国泰民安,辽东叛乱即将平定,部族迁移筹备顺利,新年号当取吉祥、安定之意,” 徐阶率先开口,手中拿着拟定的三个年号:“‘嘉靖’‘隆庆’‘万历’,均含国泰民安、兴隆长久之意,诸位以为如何?”

  李三才沉吟道:“‘嘉靖’取‘嘉许太平’之意,契合当前平定叛乱、安定边疆的局势;‘隆庆’虽显兴隆,却稍显张扬;‘万历’寓意长久,更适合盛世后期。臣以为‘嘉靖’最妥。” 张鹤鸣与陆砚昭纷纷赞同,一致敲定 “嘉靖” 为首选年号。

  “年号定夺需禀明太后与皇后,再由陛下最终确认,” 徐阶提议道。众人随后前往慈宁宫,张太后(朱厚照之母,朱载林皇祖母)正与沈皇后(朱载林之母)商议新年礼仪,见大臣们到来,连忙请入。徐阶上前奏报:“启禀太后、皇后,臣等商议新年号,拟定‘嘉靖’二字,取‘嘉许太平’之意,既贺当前边疆安定,也盼未来国泰民安,特来请示。”

  张太后接过写有 “嘉靖” 的宣纸,细细端详,缓缓道:“‘嘉许太平’,寓意甚好。如今辽东叛乱将平,部族迁移有序,用此年号,可安朝野之心。沈氏,你以为如何?” 沈皇后柔声回道:“母后所言极是。‘嘉靖’二字温和厚重,既显朝廷仁政,也能让百姓感知太平之盼,尤其辽东部族即将迁移,此年号更能传递安定之意,臣妇赞同。”

  陆砚昭补充道:“太后、皇后明鉴。陛下此前亦关切部族冬日安居,若以‘嘉靖’为年号,既能呼应陛下仁心,也能向天下传递朝廷稳固边疆、惠及民生的决心。” 张太后点头:“既如此,便以‘嘉靖’为备选,带至御书房,由陛下定夺。”

  随后,大臣们与张太后、沈皇后一同前往御书房。朱载林坐在龙椅上,见众人到来,好奇地问道:“皇祖母、母后,各位大臣,是商议好新年号了吗?” 张太后笑着点头,示意徐阶解释。徐阶上前道:“陛下,臣等拟定‘嘉靖’为新年号,意为‘嘉许太平’,盼天下百姓都能过上安稳日子。”

  朱载林看向沈皇后,沈皇后温和笑道:“陛下,这年号既贺如今边疆平定,也盼明年部族迁移顺利,百姓安康,是个吉祥的好寓意。” 朱载林听后,笑着拍手:“好!‘嘉许太平’,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