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内燃机屡试破困局?边镇织坊传捷报-《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

  《锦衣之下之二公子的绣春刀》第 387 章:内燃机屡试破困局?边镇织坊传捷报

  嘉靖二年(1526 年)?六月初五

  辰时?京城军工总院的空地上已架起遮阳棚,组装好的内燃机被牢牢固定在新加固的铸铁支架上 —— 经过昨日的调整,化油器油针已重新校准,火花塞也打磨得锃亮,赵小匠早早便带着工匠们检查部件,连每一颗螺栓都反复拧紧,额头上渗出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他却浑然不觉。

  “赵师傅,螺栓都拧紧了?气缸盖的密封垫再检查一遍,上次就是这里出了问题。” 陆砚昭站在机器旁,手里拿着泛黄的测试记录,指尖划过前五次的失败原因,语气带着几分谨慎。赵小匠连忙俯身,用扳手轻轻敲了敲气缸盖的螺栓:“大人放心,每颗螺栓都按您说的力矩拧了,密封垫也换了新的,这次肯定没问题。”

  陆绎拿着转速表,仔细核对指针归零情况,转头对父亲说:“转速表校准好了,3500 转的警戒线我用红笔标出来了,一旦超过就提醒您。” 今夏则拎着食盒站在棚下,将绿豆汤一碗碗盛好,笑着说:“你们放心测试,我煮了绿豆汤,加了些冰糖,等会儿歇了喝,解解暑气。对了,赵师傅,您上次说机器要是成功了,就给它起个名字,想好没?”

  赵小匠愣了一下,随即笑道:“陆夫人这一问,我倒还真没想好。不如等测试成功了,让大人给起个名字,既响亮又有寓意。” 陆砚昭闻言,嘴角微扬:“先把测试过了再说名字的事,要是这次还失败,再好的名字也没用。” 众人都笑了起来,原本紧张的氛围也轻松了几分。

  一切准备就绪,陆砚昭拿起手摇启动柄,深吸一口气后用力转动 ——“咔哒!” 火花塞精准点火,内燃机 “突突” 两声后,终于平稳运转起来,转速表的指针缓缓攀升,最终稳定在 3000 转 / 分,排气管没有出现之前的黑烟,只有淡淡的汽油味飘散在空气中。“成了!” 赵小匠激动地喊道,伸手想去摸机器外壳,却被陆砚昭及时拦住:“别着急,再观察五分钟,机器稳定运转才算真的成功,前几次都是中途出了岔子。”

  赵小匠连忙收回手,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是我太心急了,大人说得对,得再等等。” 陆绎紧盯着转速表,不时报出数值:“3000 转、2980 转、3010 转,转速很稳定,没有大的波动。” 今夏也凑过来看,好奇地问:“这机器转起来这么平稳,是不是就快能装车了?” 陆砚昭刚想回答,却突然听到 “滋滋” 的漏气声,转速表的指针开始快速下降。

  “不好!” 陆砚昭立刻伸手关掉油门,内燃机瞬间停了下来。众人连忙围上去,赵小匠拆开气缸盖,发现密封垫已破损,燃气正从缝隙中泄漏。“怎么又坏了?这密封垫不是新换的吗?” 赵小匠皱着眉头,语气带着几分沮丧。陆砚昭拿起破损的密封垫,仔细查看后说:“这是普通的橡胶垫,承受不住气缸内的高温,得换耐高温的石棉垫,之前没想到气缸工作时温度会这么高。”

  “我这就去拿石棉垫!” 赵小匠说完就要跑,陆绎连忙叫住他:“赵师傅,我跟你一起去,顺便看看锻造坊有没有现成的,省得来回跑。” 今夏则从食盒里拿出干净的布,帮着擦拭气缸盖上的油污:“还好发现得早,没把机器烧坏,下次换了石棉垫,肯定能成功。” 陆砚昭点点头,看着儿子和赵小匠远去的背影,心里暗暗盘算:下次测试,得把所有可能出问题的部件都检查一遍,不能再遗漏细节。

  巳时?大同边镇,军户屯田的田埂上热闹非凡,五台抽水机 “嗡嗡” 地运转着,清澈的河水顺着黑色的橡胶管道流入农田,干裂的土地被水流滋润后,渐渐泛起湿润的光泽,绿油油的禾苗在风中轻轻摇曳,军户们的脸上满是掩饰不住的笑容。

  陆绎与今夏跟着李大爷走在田埂上,脚下的泥土松软湿润,今夏忍不住蹲下身,伸手拂过禾叶上的露珠,笑着说:“李大爷,这禾苗长得真好,绿油油的,再过两个月就能收割了吧?” 李大爷停下脚步,看着自家的农田,眼里满是欣慰:“托朝廷和电站的福,今年肯定是个好收成!以前天旱的时候,俺们得半夜起来挑水,一桶水浇不了几棵苗,现在有了这抽水机,半个时辰就能浇一亩地,省时又省力。”

  不远处,军户妇人们正在田边的菜园里摘菜,看到今夏,连忙放下手里的活计,热情地招呼她:“陆夫人,快过来歇歇,尝尝俺们种的黄瓜,刚从架上摘的,新鲜得很!” 今夏笑着跑过去,接过一位大婶递来的黄瓜,用衣袖擦了擦就咬了一口,清脆爽口的滋味在嘴里散开:“真甜!婶子,你们这菜园种得真好,黄瓜、茄子、豆角都有,比我在京城院子里种的还水灵。”

  “陆夫人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