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泼洒在永冻城上空,唯有零星的灯火在寒风中顽强闪烁,像是散落人间的星辰。
微光轩内,陆烬靠坐在床头,呼吸悠长,心神却并未完全沉浸在修炼中。日间那场短暂而凶险的交锋,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尚未平息。两名刺客,修为不算顶尖,但手段狠辣决绝,被影九和及时赶到的风隼司外围暗哨联手制服后,竟毫不犹豫地咬碎了藏在齿间的毒囊,瞬间毙命,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这种毫不留恋生命的死士作风,比公开的厮杀更令人心悸。
隼七检查了尸体,回来时脸色凝重:“身上很干净,没有标识,武器是黑市上最常见的制式,查不到来源。但他们的合击之术,带着点军中风隼的影子,虽然刻意扭曲过……”
这意味着,刺客很可能受过专业的军事训练,甚至可能……与军府内部某些见不得光的势力有关。清洗的刀锋落下,不仅斩向了名单上的“种子”,似乎也惊动了一些潜藏更深的、不愿坐以待毙的毒蛇。
“司主知道了吗?”陆烬问道,声音平静,听不出情绪。
“已经上报。司主只回了四个字:‘知道了,静默。’”隼七答道。
又是静默。陆烬闭上眼。司主在以他的方式掌控全局,将所有可能引火烧身的因素都隔绝在外,包括微光轩。这是一种保护,却也像是一种无形的禁锢,让他只能在这方寸之地,被动地感受着外界的血雨腥风,咀嚼着因他而起的权力更迭所带来的血腥反馈。
权力的滋味,不仅仅是掌控他人生死的冰冷战栗,更是被无形漩涡拖拽、身不由己的窒息感。
他再次内视己身。道炉内的“灯花”依旧稳定,甚至因为白日里应对危机时的心神凝聚,似乎更加明亮了一丝。从城中各处汇聚而来的、源于平民区域的温暖“人气”仍在滋养着他,但那些来自内城清洗区域的、冰冷而混乱的意念碎片,也如同细微的冰针,时不时刺入他的感知。
他“看到”了失去顶梁柱的家族内部的恐慌与绝望,听到了昔日权贵府邸中仆役四散、门庭冷落的凄凉,甚至隐约感应到某些隐藏在黑暗角落里的、怨毒而疯狂的诅咒。
这些负面情绪,与西城区那虽然艰难却依旧充满生机的市井烟火气,形成了尖锐的对比。
他所追求的“守护”,究竟是什么?
守护北冥的安定,就必然伴随着对内部“毒瘤”的无情铲除吗?那些被清洗掉的人,或许罪有应得,但他们牵连的家族、依附的势力,那些在其中挣扎求存的普通人,他们的命运,又该如何计算?
以一部分人的牺牲,换取更多人的安定,这似乎是乱世中不得已的选择。但当这“牺牲”是由自己亲手点燃的导火索引发,当那些冰冷的死亡数字和破碎的家庭不再是遥远的传闻,而是透过神异的感知变得如此真切时,陆烬发现,自己无法像司主那般,纯粹而冷酷地将其视为必要的代价。
他的道,是“万家灯火”。每一盏灯,都代表着一个家庭,一份希望。熄灭任何一盏,都让他心中的灯火为之黯淡一分。
这种感同身受,究竟是力量的馈赠,还是道心的枷锁?
若守护意味着必须沾染血腥,必须目睹牺牲,那这守护之路,与他所厌恶的、烈阳神朝那纯粹“征服”与“毁灭”的道路,在本质上,又有何不同?不过是以“守护”为名的另一种形式的暴力罢了。
迷茫,如同窗外的夜色,悄然弥漫上他的心头。道炉内的“灯花”似乎感应到了他心境的波动,光芒微微摇曳,不再如之前那般稳定。
“头儿,你脸色不太好。”隼七担忧地看着他。连日的卧床和外界压力,让陆烬本就苍白的脸色更添了几分晦暗。
谢知味也放下了手中的演算纸,推了推眼镜,认真道:“陆兄,可是在思考日间之事,或是……对当前局势有所感触?”
陆烬缓缓睁开眼,看向窗外沉沉的夜幕,声音有些飘忽:“谢先生,你说,我等修行,求力量,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了掌控他人生死,还是为了……在不得不做出选择时,有能力选择牺牲谁?”
谢知味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陆烬会问出如此沉重而哲学的问题。他沉吟片刻,组织着语言:“从学术角度看,力量是工具,是达成目的的手段。目的为何,取决于执器者的‘心’。司主挥刀,其心在于清除腐肉,保全北冥整体,此为‘大仁似无情’。而陆兄你的‘灯火’之道,似乎更倾向于……‘润物细无声’的滋养与维系?两者路径不同,难言对错。”
“但若滋养与维系,需要先经历一番血腥的刮骨疗毒呢?”陆烬追问。
“这……”谢知味语塞。他擅长解析能量与规则,却难以解答这人性与道心的难题。
就在这时,一直如同影子般沉默的影九,忽然开口,声音沙哑而低沉,仿佛很久未曾说话:“黑暗中的灯……不是为了照亮所有角落……而是让该看见的人,看见路。”
他的话依旧简洁,却像一道微光,骤然刺破了陆烬心中部分迷雾。
灯,无法驱散世间所有黑暗,它的意义在于为行走在黑暗中的人指引方向,带来希望。执灯者,无法拯救所有人,他的责任在于守护那一点光不灭,让尽可能多的人,能借着这点光,走下去。
司主是执刀者,负责切除病灶。而自己,或许是执灯者,负责在手术后的黑夜里,点亮病患活下去的希望。
想完全避免牺牲,或许是奢望。但如何在必要的牺牲之后,更好地守护存续者,如何让这世间的灯火更加明亮、温暖,减少未来的牺牲……这,或许才是“万家灯火”之道真正的方向。
他再次想起赵红药的话:“关键在于执剑之心。”
此刻,他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执灯火之心,亦如是。
道心上的迷茫并未完全散去,那是对生命逝去的本能敬畏与悲悯,但前路却清晰了不少。他无法认同纯粹冷酷的权术,但他的守护,也不能仅仅是脆弱的同情。他需要在血与火的现实中,找到属于自己这条“行者之路”的、坚定而温暖的践行方式。
道炉内的“灯花”,随着他心念的逐渐明晰,重新稳定下来,光芒虽然依旧微弱,却更加纯净、坚定。
他看向影九,微微颔首:“多谢。”
影九垂下目光,重新隐入角落的阴影里,仿佛从未开过口。
隼七和谢知味都松了口气,他们能感觉到,陆烬身上那股因迷茫而产生的低沉气息,消散了许多。
“隼七,”陆烬重新开口,声音恢复了平日的沉稳,“加强对微光轩周围的监控,但不必过度反应。谢先生,玉简的研究和我的伤势分析,还请继续。”
“明白。”
“放心。”
两人应声退下。
房间内重归寂静。陆烬的目光再次投向窗外,永冻城的灯火在夜色中连绵成一片模糊的光海,有明亮,有黯淡,有温暖,有冰冷。
他心中的那点灯火,亦然。
他接受了这光芒无法照亮所有阴暗的现实,但也更加坚定了守护这光芒、并努力让它照耀更多地方的决心。
道心的拷问,如同一次淬火,未能将他击垮,反而让他的意念,在迷茫与反思中,变得更加坚韧。
他知道,这场无声的清洗尚未结束,而他和他的“微光”,终将再次踏入那风雪征途。在此之前,他需要更快地恢复力量,更需要……一颗能在血腥与黑暗中,依然保持温暖与方向的道心。
微光轩内,陆烬靠坐在床头,呼吸悠长,心神却并未完全沉浸在修炼中。日间那场短暂而凶险的交锋,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尚未平息。两名刺客,修为不算顶尖,但手段狠辣决绝,被影九和及时赶到的风隼司外围暗哨联手制服后,竟毫不犹豫地咬碎了藏在齿间的毒囊,瞬间毙命,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这种毫不留恋生命的死士作风,比公开的厮杀更令人心悸。
隼七检查了尸体,回来时脸色凝重:“身上很干净,没有标识,武器是黑市上最常见的制式,查不到来源。但他们的合击之术,带着点军中风隼的影子,虽然刻意扭曲过……”
这意味着,刺客很可能受过专业的军事训练,甚至可能……与军府内部某些见不得光的势力有关。清洗的刀锋落下,不仅斩向了名单上的“种子”,似乎也惊动了一些潜藏更深的、不愿坐以待毙的毒蛇。
“司主知道了吗?”陆烬问道,声音平静,听不出情绪。
“已经上报。司主只回了四个字:‘知道了,静默。’”隼七答道。
又是静默。陆烬闭上眼。司主在以他的方式掌控全局,将所有可能引火烧身的因素都隔绝在外,包括微光轩。这是一种保护,却也像是一种无形的禁锢,让他只能在这方寸之地,被动地感受着外界的血雨腥风,咀嚼着因他而起的权力更迭所带来的血腥反馈。
权力的滋味,不仅仅是掌控他人生死的冰冷战栗,更是被无形漩涡拖拽、身不由己的窒息感。
他再次内视己身。道炉内的“灯花”依旧稳定,甚至因为白日里应对危机时的心神凝聚,似乎更加明亮了一丝。从城中各处汇聚而来的、源于平民区域的温暖“人气”仍在滋养着他,但那些来自内城清洗区域的、冰冷而混乱的意念碎片,也如同细微的冰针,时不时刺入他的感知。
他“看到”了失去顶梁柱的家族内部的恐慌与绝望,听到了昔日权贵府邸中仆役四散、门庭冷落的凄凉,甚至隐约感应到某些隐藏在黑暗角落里的、怨毒而疯狂的诅咒。
这些负面情绪,与西城区那虽然艰难却依旧充满生机的市井烟火气,形成了尖锐的对比。
他所追求的“守护”,究竟是什么?
守护北冥的安定,就必然伴随着对内部“毒瘤”的无情铲除吗?那些被清洗掉的人,或许罪有应得,但他们牵连的家族、依附的势力,那些在其中挣扎求存的普通人,他们的命运,又该如何计算?
以一部分人的牺牲,换取更多人的安定,这似乎是乱世中不得已的选择。但当这“牺牲”是由自己亲手点燃的导火索引发,当那些冰冷的死亡数字和破碎的家庭不再是遥远的传闻,而是透过神异的感知变得如此真切时,陆烬发现,自己无法像司主那般,纯粹而冷酷地将其视为必要的代价。
他的道,是“万家灯火”。每一盏灯,都代表着一个家庭,一份希望。熄灭任何一盏,都让他心中的灯火为之黯淡一分。
这种感同身受,究竟是力量的馈赠,还是道心的枷锁?
若守护意味着必须沾染血腥,必须目睹牺牲,那这守护之路,与他所厌恶的、烈阳神朝那纯粹“征服”与“毁灭”的道路,在本质上,又有何不同?不过是以“守护”为名的另一种形式的暴力罢了。
迷茫,如同窗外的夜色,悄然弥漫上他的心头。道炉内的“灯花”似乎感应到了他心境的波动,光芒微微摇曳,不再如之前那般稳定。
“头儿,你脸色不太好。”隼七担忧地看着他。连日的卧床和外界压力,让陆烬本就苍白的脸色更添了几分晦暗。
谢知味也放下了手中的演算纸,推了推眼镜,认真道:“陆兄,可是在思考日间之事,或是……对当前局势有所感触?”
陆烬缓缓睁开眼,看向窗外沉沉的夜幕,声音有些飘忽:“谢先生,你说,我等修行,求力量,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了掌控他人生死,还是为了……在不得不做出选择时,有能力选择牺牲谁?”
谢知味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陆烬会问出如此沉重而哲学的问题。他沉吟片刻,组织着语言:“从学术角度看,力量是工具,是达成目的的手段。目的为何,取决于执器者的‘心’。司主挥刀,其心在于清除腐肉,保全北冥整体,此为‘大仁似无情’。而陆兄你的‘灯火’之道,似乎更倾向于……‘润物细无声’的滋养与维系?两者路径不同,难言对错。”
“但若滋养与维系,需要先经历一番血腥的刮骨疗毒呢?”陆烬追问。
“这……”谢知味语塞。他擅长解析能量与规则,却难以解答这人性与道心的难题。
就在这时,一直如同影子般沉默的影九,忽然开口,声音沙哑而低沉,仿佛很久未曾说话:“黑暗中的灯……不是为了照亮所有角落……而是让该看见的人,看见路。”
他的话依旧简洁,却像一道微光,骤然刺破了陆烬心中部分迷雾。
灯,无法驱散世间所有黑暗,它的意义在于为行走在黑暗中的人指引方向,带来希望。执灯者,无法拯救所有人,他的责任在于守护那一点光不灭,让尽可能多的人,能借着这点光,走下去。
司主是执刀者,负责切除病灶。而自己,或许是执灯者,负责在手术后的黑夜里,点亮病患活下去的希望。
想完全避免牺牲,或许是奢望。但如何在必要的牺牲之后,更好地守护存续者,如何让这世间的灯火更加明亮、温暖,减少未来的牺牲……这,或许才是“万家灯火”之道真正的方向。
他再次想起赵红药的话:“关键在于执剑之心。”
此刻,他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执灯火之心,亦如是。
道心上的迷茫并未完全散去,那是对生命逝去的本能敬畏与悲悯,但前路却清晰了不少。他无法认同纯粹冷酷的权术,但他的守护,也不能仅仅是脆弱的同情。他需要在血与火的现实中,找到属于自己这条“行者之路”的、坚定而温暖的践行方式。
道炉内的“灯花”,随着他心念的逐渐明晰,重新稳定下来,光芒虽然依旧微弱,却更加纯净、坚定。
他看向影九,微微颔首:“多谢。”
影九垂下目光,重新隐入角落的阴影里,仿佛从未开过口。
隼七和谢知味都松了口气,他们能感觉到,陆烬身上那股因迷茫而产生的低沉气息,消散了许多。
“隼七,”陆烬重新开口,声音恢复了平日的沉稳,“加强对微光轩周围的监控,但不必过度反应。谢先生,玉简的研究和我的伤势分析,还请继续。”
“明白。”
“放心。”
两人应声退下。
房间内重归寂静。陆烬的目光再次投向窗外,永冻城的灯火在夜色中连绵成一片模糊的光海,有明亮,有黯淡,有温暖,有冰冷。
他心中的那点灯火,亦然。
他接受了这光芒无法照亮所有阴暗的现实,但也更加坚定了守护这光芒、并努力让它照耀更多地方的决心。
道心的拷问,如同一次淬火,未能将他击垮,反而让他的意念,在迷茫与反思中,变得更加坚韧。
他知道,这场无声的清洗尚未结束,而他和他的“微光”,终将再次踏入那风雪征途。在此之前,他需要更快地恢复力量,更需要……一颗能在血腥与黑暗中,依然保持温暖与方向的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