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听琴赋诗美人怒-《一打一个不吱声,因为我懂法啊》

  窗边的八仙桌突然安静得能听见银针落地。

  杜明远这句话像块石头砸进水里,溅得满座皆惊。

  黄潇湘手中茶盏地停在半空,琥珀色的瞳孔微微收缩。

  陆子期直接打翻了面前的醋碟,褐色的酱汁在月白长衫上洇开一片也浑然不觉。

  公西先生的高足?黄潇湘的金瞳在周平身上细细扫过,不知周兄是先生门下哪位?

  周平正捏着块蟹粉小笼包,闻言差点把汤汁挤到袖子上——他哪知道那老家伙门下有什么弟子。

  余光瞥见杜明远袖口露出半截名帖,灵机一动道:实不相瞒,其实我并不是公西子的学生。

  此言一出,三人更是惊讶。

  杜明远道:“可是那象环又是怎么到的兄台手中?”

  周平笑道:“是公西子让我代为保管,做引荐之用,希望我此次来东南正好可以趁此秋闱考取功名,只是没想到错过了日期。”

  三人面面相觑,公西子乃天下第一大儒,竟然将贴身宝物相托,那眼前这位穿着一般,又带着个寒酸小孩的男子肯定不是普通人。

  杜明远抬手笑道:“那倒是在下唐突了,敢问兄台高姓?”

  “周平。”

  周、周...陆子期突然结巴起来,手指在桌上划了几道,可是作《将进酒》的周子?

  地一声,邻桌有个茶客摔了杯子。

  大堂里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几个书生模样的人开始偷偷往这边张望。

  黄潇湘的双瞳微颤。

  这下连跑堂的都僵在了过道上。角落里有个穿绸衫的胖子手一抖,茶壶砸在地上,热水溅到靴面都忘了喊疼。

  周...…陆子期突然站起来,带翻了凳子。

  这句话像道惊雷劈在茶楼里。靠窗那桌几个商人模样的一听二字,脸色地白了。

  穿杭绸的那个手忙脚乱掏出块碎银往桌上一拍,连找零都不要就往外冲,活像后头有海妖在追。

  正是在下。周平无奈地拱拱手。

  学生陆子期,拜见周师!陆子期直接行了个大礼,额头差点磕到桌沿。

  黄潇湘虽慢半拍,却也郑重其事地整衣起身。

  杜明远也微微行礼。

  大堂内在座的学子纷纷起身,向周平行礼。

  诸位不必多礼。周平扶起陆子期时,周某不过吟了几首诗,担不起周子二字,大家平辈论交,无需多礼。

  “周、周……子过谦,您身体力行,劝导天、天……下学子深入民间,亲自动手,体、体……会民间疾苦,便是天下读书人需要用一生去参悟的大、大……大智慧,谢周子警醒。”

  巧了!每年秋闱之后,在揽月湖都有场文会,恰好就在今晚,东南才俊齐聚...他望向周平,周兄定要赏光!

  黄潇湘若有所思道:揽月湖的三潭印月,今夜该是最好时节。

  陆子期兴奋地说道:能、能与周子同、同船...

  恭敬不如从命。周平笑着拱手,目光扫过杜明远。

  窗外暮色渐沉,揽月湖方向升起盏盏明灯。小渔悄悄拽周平衣袖:那个杜公子...

  周平给她夹了块桂花糕,今晚带你钓大鱼。

  暮色中的揽月湖泛着碎金般的光泽,十余艘画舫缀满琉璃灯,在湖心围成莲花状。

  最大那艘三层楼船前,杜明远正殷勤引路:周兄请看,这便是东南闻名的三潭印月奇景。

  暮色初临的揽月湖上,三座青石潭塔如翡翠棋子般立在湖心,塔身镂空的石孔中透出莹莹灯火。此刻正值满月东升,奇景渐现:

  第一重奇,月悬塔尖。金黄的满月恰巧悬在中央石塔的葫芦顶之上,塔影倒垂入水,竟与真塔严丝合缝地连成一根玉柱。塔身五个石孔透出的灯光,在水中化作十五个月轮,正是五孔三十月的绝景。

  第二重奇,光织星网。东西两座副塔的孔洞中忽然飘出流萤般的蓝光,与主塔的金光在湖面交织,凝成一张闪烁的星网。仔细看去,竟是无数尾银鱼衔着发光水藻,循着特定路线游出的阵法。

  第三重奇,声动水镜。当画舫驶近时,塔中忽然传来编钟清响。声波触及的湖面瞬间平滑如镜,将漫天星月完整拓印。此刻人在舟中俯看,竟分不清哪片是夜空,哪片是湖水——直至一尾红鲤跃起,叼走水中玄月,溅起满船惊呼。

  这...小渔趴在船舷,小手突然指向水下,塔底有东西在转!

  周平眯眼看去,三座塔基深处果然隐约可见巨大的青铜机括,正随着月色角度缓缓旋转。

  画舫穿过三潭印月的粼粼波光,忽闻一缕琴音破雾而来。那琴声初时如珠落玉盘,又如金戈铁马。

  众人循声望去。

  湖心小岛上,十二盏琉璃宫灯悬在古松枝头,照得整座岛如同白昼。

  数十名白衣学子围坐在青石坪上,中央的焦尾琴前坐着位白衣琴师。

  十指翻飞间,琴弦上跃动的月光如银河倾泻,在湖面洒落万千星辰。

  妙哉!杜明远击节赞叹,眼中闪烁着意味深长的光芒,不想今夜竟能得闻柳大家的仙音。周兄有所不知,这听琴赋诗乃东南文坛盛事——聆听琴韵,即兴赋诗。

  听琴赋诗?周平挑眉。

  正、正是...陆子期激动得语不成句,手指不自觉地揪住衣角,闻弦歌而知雅意,以、以诗应和琴心...

  杜明远含笑补充:更妙的是,今夜的焦尾琴前,可是东南第一琴师柳无眠亲自抚弦。周兄若不展露诗才,岂不可惜?

  周平正欲婉拒,陆子期突然涨红了脸,结结巴巴道:周、周子若肯出手,必、必能...

  “赢得美人芳心。”杜明远笑眯眯的。

  赢得美人芳心?周平似笑非笑地望向琴台,却见那白衣琴师轻纱微动,露出一截皓腕——腕间赫然系着条鲜艳的红绳。

  琴音忽变,如碎玉落盘。柳无眠指尖一挑,七弦齐震:请诸位以月下听琴为题,一炷香为限。

  杜明远立即拍案:我先来!他踱步吟道,月照琴台水映天,七弦拂动夜无眠...

  众学子纷纷叫好,却见柳无眠微微摇头。

  接着又有三五人献诗,琴师始终不语,直到一位蓝衫学子吟出琴心三叠月徘徊,她才略一点头。

  周兄?杜明远意味深长地催促。

  周平拎起酒壶灌了一口,突然将酒液泼向琴台。

  众人惊呼声中,酒珠在半空凝成无数小月,他朗声吟道:

  【醉泼天浆洗玉琴】

  【月明珠泪落弦深】

  【莫道广陵成绝响】

  【今夜鱼龙听我吟】

  最后一个字余韵未消,柳无眠倏然抬首。

  面纱轻扬间,一双秋水般的眸子深深望进周平眼底。琴弦无风自动,指尖轻拂间,曲调陡然一变——

  初如幽涧滴泉,渐作金戈铁马。琴音里分明裹着三分怨、七分痴,听得满座学子如痴如醉。

  《长相思》!杜明远失声叫道,柳大家竟奏此曲...

  陆子期激动地扯断腰间玉佩穗子:请、请诸君再赋新诗!

  众学子纷纷苦吟。有人写弦上相思血泪垂,有人叹七弦如诉断肠声,柳无眠却始终垂眸,直到——

  周平不知从谁身上抽出一把宝剑,弹剑作歌,剑锋与琴音竟完美相和。

  他踏着月色将半壶残酒淋在剑身上:

  【剑魄琴心两不分】

  【当年明月照离人】

  【广陵散尽相思在】

  【犹带东海万顷尘】

  酒液顺着剑刃滴落琴弦,竟凝成七颗晶莹的水珠。

  柳无眠的指尖猛地一颤,琴音戛然而止。

  琴音余韵中,柳无眠指尖轻按琴弦,眸光微动:阁下诗才斐然,不知高姓……

  这位正是周平、周大人!杜明远突然高声打断。

  满座哗然。

  唯独柳无眠神色不变。她轻抚琴身上一道陈年裂痕,声音如寒泉击石:月前传闻,琴圣高掌印在胡商大集开业时曾抚琴一曲……她突然抬眸,目光如剑,是因为听了周大人的一曲。

  湖风忽急,吹得琉璃灯盏叮咚作响。

  高公公三十年未在众人面前抚琴。柳无眠的指甲划过琴弦,带出一串颤音,我七赴京城,连他抚琴的偏殿台阶都未能靠近。她突然推琴而起,今日既然周子造访,小女子可否有幸听周大人抚琴一曲?

  柳无眠虽在约琴,可话语中却充满了傲慢和轻蔑。

  周平装傻充愣:“哈哈哈,那是大集开业助兴而已,我这点水平却是难登大雅。”

  柳无眠指尖在琴弦上一扫,带出金铁交鸣之音:周大人何必推辞?莫非教坊司的花魁香凝姑娘,比这满座学子更懂琴音雅意?

  湖面突然静了下来。几个学子交换着眼色——谁不知道教坊司是风月之地?这话分明在暗指周平沉溺酒色。

  柳大家此言差矣!陆子期急得额头冒汗,结结巴巴道,周、周子可是公西子先生推、推……推崇之人啊,贴身象环都相托……

  象环?柳无眠冷笑一声,指甲划过琴身,发出令人牙酸的声响,公西先生回京即遭羁押,而周大人在京城不过是一名捕快——这象环的来历,恐怕有待商榷吧。

  话音未落,满座哗然。学子们的目光在周平和柳无眠之间来回游移,有人已经开始窃窃私语:

  听说高公公确实为周平破例抚琴...

  但公西先生入狱也是事实...

  该不会有什么隐情吧。

  “难不成象环是假的?”

  “即便是假的,用意何在?”

  小渔突然从人群中钻出来:周大哥才不是那种人!他是我们渔阳村的大恩人!

  大恩人?柳无眠突然提高声调,琴弦无风自动,你奉旨前来东南,如今海妖都已剿灭,你可曾斩过一只海妖?查过一桩案子?她环视满座学子,我只知你串通海妖涉嫌造反,还真不知你什么时候成了渔阳村的大恩人。

  杜明远趁机添火:柳大家此言差矣,来临海之前,鄙人途径清平城,确实听闻渔阳村民被周大人所救。

  柳无眠抬眼瞧着杜明远,声音冷得就像她的眼睛:“可据我所知,那造反的兵器便是渔阳村民打造的,杜公子,小姑娘,你们又作何解释?”

  “那是……”小渔不知如何作答,涨红了脸喊道,“那也不能证明周大哥就是造反。”

  “那也不能证明他不是造反!官官相护的事情我一个小女子可不懂,我只知道,海妖杀我百姓,占我国土,其中就有一些黑心官员和商人串通勾结。对于这一点,我相信周大人比我懂得多。”柳无眠说道。

  周平指尖轻抚琴弦,忽地洒然一笑:哎呀,不就是想听琴嘛,看看,让柳姑娘费了如此多的唇舌,周某不才,便献丑了。

  柳无眠身旁女从将怀抱的另一把琴奉上。

  周平接过琴,四下看了看,找了块高矮合适的石头,盘腿坐下,十指轻落,一缕清音自弦上流淌而出。

  初时如清泉漱石,渐渐化作春风拂柳,正是那日胡商大集上高全所奏之曲。

  琴音过处,满座学子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

  柳无眠身子猛地一颤,不可置信地望着周平,眼中傲慢尽褪:这...这怎么可能...

  琴音渐入佳境,周平十指翻飞间,仿佛有万千桃李在弦上绽放。

  湖面泛起细密波纹,三潭印月的倒影竟随音律流转。

  几个学子不自觉地跟着节奏轻晃,有人甚至红了眼眶。

  这是...陆子期激动得语无伦次。

  黄潇湘说道:这是三十年前高公公名动京城的《春江吟》!虽然坊间也曾有人弹过,可如此意境……无人企及。

  小渔托着腮帮子,大眼睛里映着月光:真好听...

  琴音忽转,似有落花飘零。周平低声吟道:

  【三十年前曲】

  【今朝再度闻】

  【不知弹指间】

  【几度月黄昏】

  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满座寂静。柳无眠早已泪流满面,她颤抖着伸手想触碰琴弦,又在半空停住,将手收了回去。

  周平轻抚琴身:高公公说,此曲需以落花手弹奏。他展示了一个独特的指法,我也就能学个样子,比起高公公差去千里不止。

  “周大人琴音清澈,但愿你人如琴音。”柳无眠说着站起身,“秋桃,走吧。”

  柳无眠广袖轻拂,带起一缕幽兰香气。当她经过周平身侧时,脚步微不可察地顿了顿。

  周大人琴艺确实精妙。她声音压得极低,唇瓣几乎未动,若真是好官...玉指借着整理面纱的动作,不妨查查这次秋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