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舞弊案的锅掀了-《一打一个不吱声,因为我懂法啊》

  临海城南的巷弄里飘着若有若无的檀香。

  周平带着小渔拐过三道弯,停在一间挂着沉香铺匾额的老铺前。

  檐角铜铃在风中轻响,门楣上雕着精细的缠枝莲纹。

  周大哥,咱们不是要查陆大哥的事吗?小渔拽了拽他的袖子,眼睛却盯着对面卖糖人的摊子。

  周平看着那匾额:“眼下要查的线索还没有眉目,不如先来这查查科考案。”

  推门进去,扑面而来是沉水香混着墨锭的气息。

  博古架上错落摆着青瓷笔洗、白玉镇纸,墙上挂着几幅落款模糊的古画。

  柜台后转出个圆脸掌柜,笑纹里都透着精明:

  两位客官想看些什么?小店新到了批徽墨...

  周平随手拿起个犀角杯把玩:听说贵店能弄到《文心雕龙》的宋刻本?

  掌柜笑容一滞:客官说笑了,那是宫里的...

  杜明远。周平突然放下杯子,我找他。

  铺子里霎时静得能听见熏香燃烧的细响。掌柜的指节在算盘上轻轻一叩:客官认错地方了,小号...

  是么?周平笑了笑,你确定杜明远不在这?

  掌柜的瞳孔猛地收缩,又迅速恢复常态:客官说笑了,这沉香铺是古玩店,您要是找人可以去衙门试试。

  不必了。周平拽住正摸向砚台的小渔,打扰。

  小渔刚要说话,周平拉着小渔出了店铺,一直走到巷口,顺手从糖摊上抄了根糖葫芦塞给她:吃你的,别乱说话。

  小渔舔着糖衣,含糊不清地问:那掌柜明明在说谎……

  秋闱都过了,该做的买卖都做完了,自然不会留着把柄。周平眯眼望着沉香铺的门匾。

  “那接下来怎么办?”小渔问道。

  周平笑了笑:“有句话叫狗急了跳墙。”

  “什么意思?”

  “等时机到了,你自然就懂了。”

  两人正说着,主街上突然传来潮水般的喧哗声。

  几十个青衫学子气势汹汹地向这边涌来,最前头几人抬着块门匾,上面用朱砂写着人才当义取”五个大字,却打了个血红的叉。

  左丘明有眼无珠!一个瘦高学子声嘶力竭地喊着,脖子上青筋暴起。

  赵子龙一身是胆!众人齐声应和,震得屋檐积雪簌簌落下。

  小渔拽着周平衣角:他们说的是...

  看那块匾。周平指向被砸烂的木板,这是贡院放榜处的题匾。他压低声音,左丘明代指主考官左怀仁,赵子龙暗指...

  话音未落,人群突然炸开。几个学子从包袱里抖出大叠考卷,雪片般抛向空中。

  周平凌空抓住一张,脸色一紧,上面竟然写着主考官左怀仁、副主考官赵国良,徇私舞弊、收受贿赂,泄露考题。

  小渔看后脸色大喜:“周大哥,没想到这么快就有眉目了。”

  可周平的脸上却看不到一丝喜色:“走,跟上去瞧瞧。”

  黄府朱漆大门前,学子们的怒吼声震得檐角铜铃叮当作响。管家带着十几个家丁死死堵在台阶上,额头渗出豆大的汗珠。

  诸位才俊且冷静!老爷他...

  话音未落,中门突然洞开。一位身着靛蓝官袍的中年男子负手而出,腰间玉带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

  黄瑜文生得方额阔口,三缕长须随风轻拂,眉间一道竖纹如刀刻般深邃,多了几分不怒自威的气势。

  肃静!

  两个字如惊雷炸响,沸腾的人群顿时鸦雀无声。

  黄瑜文接过管家递来的诉状,纸页在风中哗啦作响。他扫视着面前一张张激愤的脸,突然将诉状重重拍在石狮座上。

  指认考官舞弊,证据何在?

  领头的瘦高学子跨步上前:回大人,中举之流大多平日斗鸡走狗,策论都写不通顺,如何能高中?街坊四邻皆可作证!

  本官问的是科场舞弊的证据。黄瑜文指尖轻叩石狮,斗鸡走狗便写不出惊世骇俗的文章吗?

  人群中响起窸窣的议论声。有个胆大的学子突然喊道:他们买通了...

  住口!黄瑜文突然厉喝,官袍袖口在风中猎猎作响,空口诬陷朝廷命官,按律当杖八十!他语气稍缓,尔等寒窗苦读,难道要为风闻之事断送前程?

  学子们面面相觑,气势顿时萎了三分。领头的学子不甘心地拱手:那请大人明察...

  本官自会查证。三日之内,必给诸位交代。”

  人群散了,黄瑜文铁青着脸,回到了堂屋,吩咐管家:“立刻去把左、赵二位大人请来,就说我有要事。”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响起。

  “不用了,爹。你想知道什么,我跟你解释就行了。”

  黄瑜文抬头看了看儿子黄潇湘,心中已明白了七七八八,于是让管家先下去。

  书房内的沉香袅袅升起,在父子二人之间织出一张朦胧的网。黄潇湘将茶盏轻轻放在父亲案前。

  是我逼左怀仁、赵国良二位大人泄的题。他说得轻描淡写,仿佛在谈论今日的天气。

  黄瑜文手中的奏折地掉在案上。他猛地站起,官椅在地砖上刮出刺耳的声响:你可知这是诛九族的大罪?!

  黄潇湘不慌不忙地拾起奏折,指尖在父亲掌心的老茧上轻轻一按:爹,您在这东南巡抚的位置上,坐了快二十年了吧?

  放肆!黄瑜文一掌拍在案上,震得茶汤漾出涟漪,朝廷擢升自有...

  秦孝成。黄潇湘突然打断,“您稍安勿躁,静下心听我讲。连秦孝成那样角色都是京官了,用不了几年,等严济告老还乡,他可就要爬到您头上了,儿子是为您不平啊。”

  黄瑜文的瞳孔骤然收缩。

  爹,这些年您替严济做了多少脏活?黄潇湘的声音突然轻柔下来,公西子查盐税时,那老狐狸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可那些银子——十之七八都进了他的口袋!

  黄潇湘指尖轻叩案几,发出清脆的声响:父亲,如今海妖之乱已平,那些暗通海妖的商贾手中积攒的银票,正是我们最好的机会。

  他袖中滑出一本蓝皮账册,轻轻摊开在案上。密密麻麻的数字间,偶尔闪过几个熟悉的名字——都是东南沿海有名的富商。

  杜家二十万两,林家十五万两...黄潇湘的指尖在数字间游走,这些银子,足够为父亲铺就一条直通内阁的金阶。

  黄瑜文面色陡变,官袍下的手指微微颤抖:你...你竟敢...

  父亲放心。黄潇湘合上册子,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每一笔都记在捐资助学的名目下,账目做得天衣无缝。那些富商为了子孙前程,巴不得多捐些。

  那些学子今日都闹到府前了!

  不过几个寒门书生罢了。黄潇湘轻蔑地摆摆手,他们手中无凭无据,翻不起什么风浪。一切都在掌控中。三日后放榜重审,到时他们就会闭嘴。

  黄瑜文长叹一声:“科考舞弊不比盐税,你好自为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