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一网打尽-《一打一个不吱声,因为我懂法啊》

  明镜高悬的匾额下,周平一袭玄色官袍端坐公堂。惊堂木在他指间转了个漂亮的弧光,地一声脆响震得满堂肃静。

  堂下乌纱攒动——黄瑜文的绯袍补服挤在左首,左怀仁的孔雀纹官帽歪在右列,就连素来倨傲的赵国良都缩着脖子躲在人堆里。

  这些往日里鼻孔朝天的官员们,此刻却像鹌鹑似的挤作一团。

  诸位大人。周平指尖轻叩案几,青瓷茶盏里漾起一圈涟漪,本官今日坐在这,是不是有些不合规矩?

  他目光扫过堂下。黄瑜文的喉结滚动了一下,左怀仁的官靴悄悄往后蹭了半寸,倒是最末座的县丞突然扑通跪下:合规矩!太合规矩了!周大人手握谕旨,代天巡狩——

  是吗?周平突然笑了。

  周平指尖轻轻摩挲着案几上那方青砚。墨汁倒映着他似笑非笑的脸,竟泛着肃冷的青光。

  诸位大人难道不好奇?周平突然倾身向前,官服领口露出半截狰狞的伤疤,一个死透的人,怎么又坐在这儿了?

  堂下官员的呼吸声顿时粗重起来。谁不想知道?可谁敢问?

  阴曹地府啊...周平拖长了声调,随手拿起本空白案卷把玩,跟戏文里唱的也差不离。黑白无常跟咱们衙门的捕快似的,铁链子哗啦啦响。

  他突然甩袖一抖,竟真有条锁链从袖中滑出半截,惊得前排官员齐齐后仰。

  窗外的日头忽然暗了几分。周平的声音却愈发清亮:那些阴宅里的厉鬼才叫有趣,有个屠户变的恶鬼,肚肠拖了三丈长...…还有的变成一个个小纸人就挂在院子里的老槐树上……

  官员顿时面如金纸。

  至于秦广王嘛——周平突然拍案,目光如刀刮过每个人惨白的脸,阎王问我为何要还阳,我说...

  堂内阴风骤起,烛火齐刷刷变成幽绿色。

  周平的声音突然混入了金属摩擦般的回响:东南道有桩科举舞弊案,还有人命官司,我要是不回去,恐怕就成了无头案了。

  赵国良的茶盏落地,热水溅在袍角上。

  现在。周平笑着露出森白牙齿,哪位大人想先聊聊?

  周平霍然起身,喊道:老谭!本官死前亲手抓的人,怎么全放出来了?还穿着官服,是谁让你放的?

  谭捕头慌忙出列,眼神却不断往县丞身上瞟。那县丞两腿一软,跪倒在地,额头磕在青砖上咚咚作响:周大人明鉴啊!当时您...您殉职后,这案子就...

  本官殉职?周平怒极反笑,惊得县丞像只虾米般蜷缩起来:我死了,你不还活着吗?你身为县丞,在你的管辖内出现如此恶劣的科考舞弊案,你都不管?

  下官...下官...县丞抖得如同筛糠,官帽都歪到了一边,下官人轻言微,更何况……证据都烧光了,实在没法查啊!”

  好一个没法查周平突然暴喝,声如雷霆。

  “你还真是朝廷的好官员啊,整个东南上下沆瀣一气,食君禄,不办人事,多少举子寒窗苦读十余载却比不过几把银子。陆子期含冤被杀,现在尸骨未寒,你就这么放过他们了,你还真是好官啊!”

  黄瑜文突然排众而出,三缕长须无风自动,腰间玉带扣碰出清脆的声响:周参军方才说东南官场沆瀣一气——他故意拖长了声调,三角眼里寒光闪烁,莫非连本官也包含在内?

  周平一掌拍在案几上,震得茶盏跳起三寸高:黄大人何必自谦?他冷笑着竖起大拇指,您可是东南道最大的那只——拇指突然翻转朝下,乌龟王八蛋!

  放肆!黄瑜文勃然变色,袖中右手猛地捏碎了一枚玉诀,来人!将此狂徒给我拿下!

  两排披甲士兵破门而入,长枪寒光瞬间填满公堂。

  可就在他们逼近案台时,周平突然从怀中掏出一道明黄卷轴,重重拍在案上——

  圣旨在此!尔等要造反不成?!

  鎏金卷轴展开的刹那,整个县衙突然安静得可怕。士兵们的枪尖齐刷刷垂下。

  黄瑜文脸色铁青,突然阴恻恻笑道:好个恃宠而骄的周参军!待本官上奏朝廷,参你个藐视上官、构陷同僚之罪,看你这圣旨还护不护得住!

  对!参他一本!

  简直是无法无天!

  堂下官员顿时如沸水般炸开,一个个指着周平叫嚷。

  左怀仁甚至扯开了官服领口:本官要告御状!

  参本官?周平慢条斯理地整了整官袍,好啊。不过在诸位写奏折前——先把这桩科举弊案了结了!

  左怀仁!周平剑指那位孔雀补服已经歪斜的侍郎大人,身为主考官,将十七名胸无点墨的富家子塞入榜中,还将考题泄露给黄潇湘,说,你到底收了多少好处?

  左怀仁双腿一软,官帽咕噜噜滚到周平案前。他想伸手去够,却见周平一脚踩住:赵国良!

  那位副主考顿时瘫坐在地,裤裆下渗出可疑的水渍。

  你更是个妙人。周平讥讽地勾起嘴角,身为副主考,不但帮着篡改试卷,还发明了双卷制

  一份给考生亲笔,一份由你们找人誊抄。放榜时——真卷早已化为灰烬!

  周平怒目圆睁,突然看向黄瑜文,声音如雷霆般炸响:黄大人,整个科考舞弊案,分明是令郎黄潇湘与杜明远狼狈为奸、精心策划!数额如此巨大,牵扯如此之广,我绝不相信你这个东南巡抚对此毫不知情!

  他向前跨出一步,目光如炬:身为东南巡抚,非但不及时阻止,反而包庇纵容。这桩惊天大案背后,你们黄家与涉案官员,不是沆瀣一气又是什么?

  不等黄瑜文开口,周平又厉声质问:更有甚者,令郎怕事情败露,竟指使杜明远对陆子期痛下杀手!如此丧心病狂的行径,黄大人当真一无所知?

  黄瑜文微微眯起眼睛,神色冷峻,双手抱在胸前,不慌不忙地回应:周大人,空口无凭!难道仅凭你一张嘴,就要将我东南数百官员打入万劫不复之地?若无确凿证据,这莫须有的罪名,恕黄某不能接受!

  周平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忽然语气一转,带着几分神秘:说来也巧,本官前些日子死了一次,去了趟地府。在那幽冥之地,我见到了陆子期的亡魂。他将整个案件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都告诉了我!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左怀仁和赵国良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双腿止不住地颤抖,几乎站立不稳。

  唯有黄瑜文定力非凡,虽然瞳孔微微收缩,但仍强作镇定,只是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公堂之上,一片死寂,唯有烛火在风中摇曳,映得众人的影子在墙上不住晃动。

  黄瑜文冷哼一声,官袍下的手指轻轻摩挲腰间玉带,眼中尽是嘲讽:周大人,幽冥之事虚无缥缈。就算你真见着陆子期的魂魄,他如今是阴司之鬼,如何在阳间公堂作证?

  就算阎王放他,难道仅凭几句鬼话,就要给朝廷命官定罪?这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他刻意拖长尾音,将二字咬得极重,引得堂下官员窃窃私语。

  周平不慌不忙,忽然额间一道暗金色纹路自眉心浮现,如蛛网般蔓延开来,在烛火下泛着冷冽幽光。

  满堂官员倒吸冷气,前排几个胆小的直接后退半步,官帽上的珠串叮当作响。那、那是什么?人群中传来颤抖的低语。

  这是判官印。周平掌心向上,一道虚影自印堂飞出,在空中凝成半透明的判官笔。

  秦广王亲授,命我暂代殿前判官之职。他目光如刀扫过左怀仁与赵国良。

  二位大人,阳间律法有疏漏,阴司簿册却字字分明。若现在招供,他日在地府还能留几分体面;若是执迷不悟......话音未落,判官笔虚影突然在空中划出暗红轨迹,惊得两人踉跄跌坐在地上。

  满堂官员纷纷低头,连大气都不敢出。

  唯有黄瑜文硬撑着冷笑道:周参军,借鬼神之名恫吓同僚,这可不合朝廷律法。

  不见棺材不落泪!周平猛然转身,九世念珠在袖中发出清响。他指尖轻弹,一叠泛黄的宣纸如蝶群般飘落在案。

  陆子期死于科考放榜前夜,生前从未踏入考场半步。

  他抽出其中一张,这些是陆子期在阴间所写,与孙、钱等诸多举子考卷一模一样。只要将孙、钱等人的考卷拿来比对,便一目了然。左怀仁,赵国良,你们还想抵赖吗?

  左怀仁瘫在地上,官服沾满尘土,喉间发出呜咽;赵国良抖如筛糠,连辩解的力气都没了。

  周平猛地拍案:来人!将涉案官员尽数收押,三日后押解进京!

  随着衙役的铁链声响彻公堂,周平却望着天边渐暗的云层,心中反而泛起不安。

  杜明远的名字像根刺扎在心头——那个始终未曾露面的主谋,从案发到现在竟未留下半点踪迹。

  这只藏在阴影里的手,恐怕早已金蝉脱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