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山的队伍很快集结完毕,算上五皇子常珂和周平,一共只有十二人。
除了那十名精锐亲卫外,还有一人——正是昨夜在客栈,偷给周平塞纸条的汉子,贺老六。
贺老六虽是个猎户,今年实则刚三十出头。
但常年的风餐露宿、山林奔波,以及歇马镇那场诡异的“衰老”,让他看上去竟如五六十岁般苍老。
不过他筋骨强健,腿脚依旧利索,在山路上行走也不算慢。
整个队伍沉默前行,贺老六和周平自然而然地走在了最前面。
途中,贺老六低声告诉周平,原来三年前,正是他给慧明和尚领的路。
提及此事,他脸上既有对慧明的敬佩,也有一丝未能及早察觉危险的懊悔。
或许是邪祟已除,百姓获救,压在心头的巨石挪开,贺老六的心情明显轻松了许多,话也多了起来。
一路上,他断断续续跟周平说了许多年轻时打猎的趣事和山里的见闻。
说到兴起处,他望着层峦叠嶂的群山,竟用苍凉而粗犷的嗓音,低声哼唱起一首古老的歌谣:
“山有裂兮,木有棱,
心念专兮,邪不侵。
循影溯光兮,步莫停,
金石为开兮,见真灵。”
这歌谣调子古朴简单,在这幽深的山谷中回荡,别有一番韵味。
唱罢,贺老六自己还嘿嘿笑了两声,似乎有些不好意思。
周平听着,觉得这曲子词意虽有些晦涩,但旋律和用词都颇有意思,便随口问道。
“贺老哥,你这歌挺有意思,唱的是啥?听着不像一般的山野小调。”
贺老六挠了挠头,憨厚地笑道:“嘿嘿,周大人,不瞒您说,我也说不清是啥意思。
打小就听我爷爷唱,我爷爷也是听他爷爷唱,都不知道传了多少辈人了。
咱山里人,就图个调子顺口,唱着解闷,谁还琢磨里头文绉绉的词儿啊!”
周平闻言,点了点头,并未深究,只当是当地一首古老的谣谚。
似乎是被贺老六那粗犷而略带苍凉的山歌所感染。
队伍中不知是谁先起了个头,低沉地哼唱起来。
很快,其他士兵们也陆续加入,声音逐渐汇聚,变得高亢而整齐,在这寂静的山谷中轰然回荡,驱散了几分阴霾。
“跨征鞍,擎孤刃,踏破千山雪!望烽燧,燃狼烟,男儿心如铁!家书遥寄月明处,
埋骨何须桑梓地,
青山处处报君恩!”
贺老六听着这陌生的军歌,咂摸了一下嘴,虽不懂其中具体的征战含义,却能感受到那股子豪迈与苍凉,不由得也跟着节奏哼哼了起来。
在贺老六的带领下,队伍很快来到了一个隐蔽的山洞口。
那洞口被茂密的藤蔓和乱石遮掩了一半,里面黑黢黢的,不断向外渗出阴冷的气息,仿佛一张择人而噬的巨口。
贺老六望着那黑黢黢的洞口,眼神复杂,对周平低声道:
“周大人,其实三年前…与其说是我给慧明大师领路,不如说我就是个跑腿的。
要不是慧明大师法力高深,能感知到那些溢散出来的邪气,光靠我,根本找不到这鬼地方。”
周平目光盯着洞口,问道:“那后来呢?”
“后来…”贺老六叹了口气,“慧明大师自己进去了。他说里面邪气太盛,我进去恐有性命之忧,硬是没让我跟。
其实…当时我也确实怕得要死,我知道,慧明大师那是给我个台阶下,不想让我白白送死。”
周平闻言,倒是笑了笑,拍了拍贺老六的肩膀:“慧明大师是得道高僧,心思澄明,哪里会有‘给台阶’这种弯弯绕绕的心思。
他说的是大实话,这里面阴煞之气极重,你没有修为护体,一旦深入,极易被阴气侵蚀,轻则大病一场,重则…后果不堪设想。”
他语气转为严肃:“贺老哥,你的心意我们领了。不如你就守在这洞口外,替我们做个接应。
若三天之内,我们还没出来…你就立刻下山,将此地情况告知后续赶来的大军和官府。”
贺老六攥紧了拳头,他想冲进去为慧明大师报仇。
但他更清楚,自己这点打猎的本事,在真正的邪祟面前毫无用处,进去只会成为累赘,拖累周平和五皇子。
他看了看周平,又看了看一旁面容冷峻、不言不语的五皇子,喉结滚动了一下,闷声道:
“我贺老六是个粗人,也不会说什么漂亮话。”
说着,他毅然解下了自己背上那张磨得油光发亮、陪伴了他多年的硬弓,以及腰间那壶精心打磨的箭矢,郑重地递向周平。
“周大人,这个…你拿着。帮我…狠狠地射那狗日的龟儿子一箭!替慧明大师…也替我们歇马镇所有受苦受难的百姓…报仇!”
周平看着贺老六那双因长期拉弓而布满老茧、微微颤抖的手,伸手接过了弓箭,点了点头:
“好。我答应你。”
队伍依次进入了山洞。
刚踏入洞口,一股混合着泥土的阴冷气息便扑面而来。
火把的光芒跳动不定,勉强照亮前方几丈的范围。
可见洞壁粗糙,布满了湿滑的苔藓。
脚下是凹凸不平的天然石地,偶尔能听到深处传来隐约的滴水声。
初入之时,除了幽深黑暗,倒并未立刻感受到什么诡异的邪气。
然而,刚向洞内行进了不到百步,前方的士兵们便突然停了下来。
只见其中一名亲卫走上前来,他背上背着一个与众不同的行囊。
那并非普通的行军包袱,而是一个用暗紫色油布紧密包裹、表面用银线绣着复杂符文的长条形布袋,看上去颇为神秘。
在五皇子微微颔首示意下,那名亲卫小心翼翼地从行囊中取出一件法器。
那法器体积不大,堪堪可握于掌心,外形似一个古朴的青铜罗盘,但中心并非指针。
而是一颗镂空的、结构精妙的同心圆球,圆球上同样刻满了细密的篆文。
士兵双手托举法器,神色肃穆,开始快速而准确地结印,手指翻飞间带起细微的气流。
同时,他口中低声吟诵,声音在洞中产生轻微的回响:
“天地玄宗,万炁本根;洞慧交彻,五炁腾腾!——起!”
咒语最后一个“起”字脱口而出,带着奇特的韵律!
只见那青铜罗盘中心的镂空圆球骤然亮起微光,随即无声地打开。
从内部升腾起一个拳头大小、半透明的能量光球,静静地悬浮在半空之中。
光球起初呈现出纯净的乳白色,但随着它开始高速自旋,球体表面光芒流转,颜色也开始逐渐发生变化。
由白转灰,再由灰渐渐染上了一丝不祥的浑浊暗黄色,仿佛在感应并吸纳着周围环境中某种看不见的能量。
所有士兵的目光都紧紧盯着那颗变色的小球,气氛瞬间变得更加凝重。
那悬浮的浑浊暗黄色光球停止了旋转。
球体内仿佛有污浊的烟雾在缓慢蠕动,颜色变得愈发深沉晦暗,甚至透出几分令人不安的死寂的灰黑。
最终,它仿佛耗尽了能量,光芒逐渐收敛,缓缓落下,重新嵌入那青铜罗盘中心的镂空结构之中,严丝合缝。
手持法器的士兵单膝跪地,向五皇子沉声禀报:“启禀殿下,‘窥阴盘’探得,这山洞深处弥漫的并非妖气,而是…极为精纯浓烈的鬼气!”
“鬼气?”周平眉头紧锁。
士兵郑重地点头确认,语气没有丝毫犹豫:“回周大人,确是鬼气无疑,依‘窥阴盘’所示,这洞中的源头…极可能是一只道行极深的厉鬼!”
除了那十名精锐亲卫外,还有一人——正是昨夜在客栈,偷给周平塞纸条的汉子,贺老六。
贺老六虽是个猎户,今年实则刚三十出头。
但常年的风餐露宿、山林奔波,以及歇马镇那场诡异的“衰老”,让他看上去竟如五六十岁般苍老。
不过他筋骨强健,腿脚依旧利索,在山路上行走也不算慢。
整个队伍沉默前行,贺老六和周平自然而然地走在了最前面。
途中,贺老六低声告诉周平,原来三年前,正是他给慧明和尚领的路。
提及此事,他脸上既有对慧明的敬佩,也有一丝未能及早察觉危险的懊悔。
或许是邪祟已除,百姓获救,压在心头的巨石挪开,贺老六的心情明显轻松了许多,话也多了起来。
一路上,他断断续续跟周平说了许多年轻时打猎的趣事和山里的见闻。
说到兴起处,他望着层峦叠嶂的群山,竟用苍凉而粗犷的嗓音,低声哼唱起一首古老的歌谣:
“山有裂兮,木有棱,
心念专兮,邪不侵。
循影溯光兮,步莫停,
金石为开兮,见真灵。”
这歌谣调子古朴简单,在这幽深的山谷中回荡,别有一番韵味。
唱罢,贺老六自己还嘿嘿笑了两声,似乎有些不好意思。
周平听着,觉得这曲子词意虽有些晦涩,但旋律和用词都颇有意思,便随口问道。
“贺老哥,你这歌挺有意思,唱的是啥?听着不像一般的山野小调。”
贺老六挠了挠头,憨厚地笑道:“嘿嘿,周大人,不瞒您说,我也说不清是啥意思。
打小就听我爷爷唱,我爷爷也是听他爷爷唱,都不知道传了多少辈人了。
咱山里人,就图个调子顺口,唱着解闷,谁还琢磨里头文绉绉的词儿啊!”
周平闻言,点了点头,并未深究,只当是当地一首古老的谣谚。
似乎是被贺老六那粗犷而略带苍凉的山歌所感染。
队伍中不知是谁先起了个头,低沉地哼唱起来。
很快,其他士兵们也陆续加入,声音逐渐汇聚,变得高亢而整齐,在这寂静的山谷中轰然回荡,驱散了几分阴霾。
“跨征鞍,擎孤刃,踏破千山雪!望烽燧,燃狼烟,男儿心如铁!家书遥寄月明处,
埋骨何须桑梓地,
青山处处报君恩!”
贺老六听着这陌生的军歌,咂摸了一下嘴,虽不懂其中具体的征战含义,却能感受到那股子豪迈与苍凉,不由得也跟着节奏哼哼了起来。
在贺老六的带领下,队伍很快来到了一个隐蔽的山洞口。
那洞口被茂密的藤蔓和乱石遮掩了一半,里面黑黢黢的,不断向外渗出阴冷的气息,仿佛一张择人而噬的巨口。
贺老六望着那黑黢黢的洞口,眼神复杂,对周平低声道:
“周大人,其实三年前…与其说是我给慧明大师领路,不如说我就是个跑腿的。
要不是慧明大师法力高深,能感知到那些溢散出来的邪气,光靠我,根本找不到这鬼地方。”
周平目光盯着洞口,问道:“那后来呢?”
“后来…”贺老六叹了口气,“慧明大师自己进去了。他说里面邪气太盛,我进去恐有性命之忧,硬是没让我跟。
其实…当时我也确实怕得要死,我知道,慧明大师那是给我个台阶下,不想让我白白送死。”
周平闻言,倒是笑了笑,拍了拍贺老六的肩膀:“慧明大师是得道高僧,心思澄明,哪里会有‘给台阶’这种弯弯绕绕的心思。
他说的是大实话,这里面阴煞之气极重,你没有修为护体,一旦深入,极易被阴气侵蚀,轻则大病一场,重则…后果不堪设想。”
他语气转为严肃:“贺老哥,你的心意我们领了。不如你就守在这洞口外,替我们做个接应。
若三天之内,我们还没出来…你就立刻下山,将此地情况告知后续赶来的大军和官府。”
贺老六攥紧了拳头,他想冲进去为慧明大师报仇。
但他更清楚,自己这点打猎的本事,在真正的邪祟面前毫无用处,进去只会成为累赘,拖累周平和五皇子。
他看了看周平,又看了看一旁面容冷峻、不言不语的五皇子,喉结滚动了一下,闷声道:
“我贺老六是个粗人,也不会说什么漂亮话。”
说着,他毅然解下了自己背上那张磨得油光发亮、陪伴了他多年的硬弓,以及腰间那壶精心打磨的箭矢,郑重地递向周平。
“周大人,这个…你拿着。帮我…狠狠地射那狗日的龟儿子一箭!替慧明大师…也替我们歇马镇所有受苦受难的百姓…报仇!”
周平看着贺老六那双因长期拉弓而布满老茧、微微颤抖的手,伸手接过了弓箭,点了点头:
“好。我答应你。”
队伍依次进入了山洞。
刚踏入洞口,一股混合着泥土的阴冷气息便扑面而来。
火把的光芒跳动不定,勉强照亮前方几丈的范围。
可见洞壁粗糙,布满了湿滑的苔藓。
脚下是凹凸不平的天然石地,偶尔能听到深处传来隐约的滴水声。
初入之时,除了幽深黑暗,倒并未立刻感受到什么诡异的邪气。
然而,刚向洞内行进了不到百步,前方的士兵们便突然停了下来。
只见其中一名亲卫走上前来,他背上背着一个与众不同的行囊。
那并非普通的行军包袱,而是一个用暗紫色油布紧密包裹、表面用银线绣着复杂符文的长条形布袋,看上去颇为神秘。
在五皇子微微颔首示意下,那名亲卫小心翼翼地从行囊中取出一件法器。
那法器体积不大,堪堪可握于掌心,外形似一个古朴的青铜罗盘,但中心并非指针。
而是一颗镂空的、结构精妙的同心圆球,圆球上同样刻满了细密的篆文。
士兵双手托举法器,神色肃穆,开始快速而准确地结印,手指翻飞间带起细微的气流。
同时,他口中低声吟诵,声音在洞中产生轻微的回响:
“天地玄宗,万炁本根;洞慧交彻,五炁腾腾!——起!”
咒语最后一个“起”字脱口而出,带着奇特的韵律!
只见那青铜罗盘中心的镂空圆球骤然亮起微光,随即无声地打开。
从内部升腾起一个拳头大小、半透明的能量光球,静静地悬浮在半空之中。
光球起初呈现出纯净的乳白色,但随着它开始高速自旋,球体表面光芒流转,颜色也开始逐渐发生变化。
由白转灰,再由灰渐渐染上了一丝不祥的浑浊暗黄色,仿佛在感应并吸纳着周围环境中某种看不见的能量。
所有士兵的目光都紧紧盯着那颗变色的小球,气氛瞬间变得更加凝重。
那悬浮的浑浊暗黄色光球停止了旋转。
球体内仿佛有污浊的烟雾在缓慢蠕动,颜色变得愈发深沉晦暗,甚至透出几分令人不安的死寂的灰黑。
最终,它仿佛耗尽了能量,光芒逐渐收敛,缓缓落下,重新嵌入那青铜罗盘中心的镂空结构之中,严丝合缝。
手持法器的士兵单膝跪地,向五皇子沉声禀报:“启禀殿下,‘窥阴盘’探得,这山洞深处弥漫的并非妖气,而是…极为精纯浓烈的鬼气!”
“鬼气?”周平眉头紧锁。
士兵郑重地点头确认,语气没有丝毫犹豫:“回周大人,确是鬼气无疑,依‘窥阴盘’所示,这洞中的源头…极可能是一只道行极深的厉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