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中秋节,早晚的天气已经明显转凉,只是每日午时仍然十分炎热。
而熙元宫的窗户却没有一扇是开着的,门口站着的两个小太监早已被汗水浸透了,却连擦都不敢擦一下,死死地守住大门,似乎是不能放任何东西进去,也不能放任何东西出来。
内殿,龙案上放着刑部刚刚递交上来的文书。
所有人低着头,静静地等着,等着元康帝。
元康帝看完了,看时什么表情,现在还是什么表情,像焊了一张面具在脸上。
“几个时辰便已锁定疑犯,杨爱卿,若破此案,当记首功。”
众大臣长吁一口气。
杨约果垂首行礼:“启禀圣上,发现嫌犯踪迹的并不是刑部,而是周平。”
元康帝略微点了点头,似乎对这个答案并不意外,看向站在下方的大理寺卿洪敬修。
“洪爱卿,疑犯的画像既然已经有了,天黑之前务必缉拿归案。”
元康帝的声音不威不怒,可在洪敬修听来,却如坐针毡,毕竟这案子是交给了大理寺,可他却一无所获,若是天黑之前抓不到人,恐怕丢的就不只是乌纱帽了。
洪敬修接过高全手里的画像,转身退出了熙元宫。
待殿门关闭,元康帝说话了。
“前有妖族死灰复燃,今日巫师又进京为祸,诸位爱卿可有什么要跟朕说的?”
此时,整个殿内,只剩下了高全、严济、李义林、杨约果以及钦天监监副白虹。
严济作为内阁首辅,率先站出来,说道:“启禀圣上,自从公主殿下发现妖族踪迹之后,京城各部已加强戒备,暂时还未发现妖族余孽。至于巫师入京,我觉得应该是与火罗世子暴毙一案有关。”
司礼监掌印高全躬身说道:“三个月前,有人曾在炎风城见过那只树妖,奴才已派出暗子,调查妖族的动向。”
元康帝点点头,又看向李义林,问道:“火罗世子的尸体应该已经送还火罗国了吧,可有回应?”
“启禀圣上,据使臣送回的消息,火罗大汗处死凶手苑四水后一直没有再见过我方使臣,我方使臣多次提出回京复命,皆未获批。以巫师在火罗国的地位,此番秘密入齐正如严大人所推测,火罗国恐怕会有什么动作。”
最后元康帝看向了站在最末尾的白虹,问道:“监正可有消息?”
“启禀陛下,仍然没有监正大人的消息。至于妖族和巫师,钦天监已启动应急方略,都是监正大人早已拟定好的。
如今京城各处已安排好钦天监弟子,监视法器也已启动,只要妖族和巫师有所动作,立刻就会发现踪迹。”
元康帝点点头,沉思了一会儿,说出最关心的事情。“那1000多人和其家属可有好生安置?”
李义林身为兵部尚书,说道:“回陛下,爆炸中阵亡的将士尚有大半未能辨别出身份,待全部辨认完毕之后,微臣会立刻安排抚恤金,务必送至各自家中。”
“好,这才是重中之重,三日之内安排下去。”
“遵旨。”
就在这时,监副白虹突然走了出来。“皇恩浩荡,陛下爱民如子,是我大齐百姓之福。只是微臣还有一个方法,不但能抓到凶犯,还能救回那1000多条人命。”
所有人齐刷刷看向了监副白虹。
“你说的可是逆辰灵鉴?”元康帝说道。
“微臣所说的正是那逆辰灵鉴。只要启动法器,逆转时空,全城通缉巫师,就可以救回那1000多条人命了。”
白虹刚刚说完,李义林突然大声喝道:“白虹,你身为钦天监监副,不是不清楚,早在太祖建立大齐时便有圣旨,逆辰灵鉴当社稷存亡之关键方可启用。
如今监正不在,你有掌管钦天监、监察全城异族的责任,可在你监察之下,先有妖族祸乱朝廷命官,后有巫师袭击神卫军大营。
陛下没有怪罪已经是格外开恩,你现在又怂恿陛下使用逆辰灵鉴,是何居心?”
白虹看了眼比自己大了几个官位的李义林,并未正面回答,而是面向元康帝,垂首说道:“启禀陛下,微臣正是担心袭击神卫军大营只是贼人计划中的一部分,所以才斗胆建议使用逆辰灵鉴。”
元康帝扶着龙椅,轻轻地敲着扶手:“说说你的推测。”
“是,陛下。微臣担心百姓若是哪一天知道逆辰灵鉴的存在,得知朝廷有办法救那1000多条人命,却不去救,届时势必会破坏我大齐的气运,影响我大齐的龙脉。”
“百姓如何得知逆辰灵鉴的存在?”李义林质问道。
白虹不紧不慢地说道:“李大人,妖族祸乱,说不定早已得知。若有心之人煽动百姓,后果则不堪设想。”
李义林沉默了。
古往今来,民心向背决定了历史的走向,凡成事者皆要借助民心。
妖言惑众扰乱民心者也比比皆是,一旦民心散了,再强大的帝国,大厦将倾也不过是转瞬之间。
“诸位爱卿意下如何?”元康帝问道。
“皇上,逆辰灵鉴即便要启用,也不必非要在此时。毕竟那都是白虹的推测,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妖族与火罗国串通,也没有证据证明逆辰灵鉴的存在已经被他人知晓。”
李义林继续说道:“严阁老所言极是,倘若真如监副所推测,届时再启用,将妖言惑众之人秘密处决,一样可以挽回局面。”
元康帝环视诸位大臣,心中细细思忖,这时看到了一言不发的刑部尚书杨约果问道:“杨爱卿,你觉得该当如何?”
杨约果拱手说道:“回禀陛下,臣掌管刑部,便是要我大齐没有一桩冤假错案,不能枉杀一人,也不能让一人白死。
臣只知道,眼下最重要的便是要抓住那害死我大齐1000多名将士的罪魁祸首,如此我便上不愧对朝廷,下对得起数万万黎民百姓。”
严济心里咯噔一下,一种不祥的预感袭上心头。
元康帝细细考量片刻,坐直了身子,沉声说道:“就这么定了,即刻启动逆辰灵鉴,务必将人犯捉拿归案,救下我大齐将士。”
“遵旨!”众人齐声。
“陛下,那派何人前去?”李义林问道。
“周平。”
而熙元宫的窗户却没有一扇是开着的,门口站着的两个小太监早已被汗水浸透了,却连擦都不敢擦一下,死死地守住大门,似乎是不能放任何东西进去,也不能放任何东西出来。
内殿,龙案上放着刑部刚刚递交上来的文书。
所有人低着头,静静地等着,等着元康帝。
元康帝看完了,看时什么表情,现在还是什么表情,像焊了一张面具在脸上。
“几个时辰便已锁定疑犯,杨爱卿,若破此案,当记首功。”
众大臣长吁一口气。
杨约果垂首行礼:“启禀圣上,发现嫌犯踪迹的并不是刑部,而是周平。”
元康帝略微点了点头,似乎对这个答案并不意外,看向站在下方的大理寺卿洪敬修。
“洪爱卿,疑犯的画像既然已经有了,天黑之前务必缉拿归案。”
元康帝的声音不威不怒,可在洪敬修听来,却如坐针毡,毕竟这案子是交给了大理寺,可他却一无所获,若是天黑之前抓不到人,恐怕丢的就不只是乌纱帽了。
洪敬修接过高全手里的画像,转身退出了熙元宫。
待殿门关闭,元康帝说话了。
“前有妖族死灰复燃,今日巫师又进京为祸,诸位爱卿可有什么要跟朕说的?”
此时,整个殿内,只剩下了高全、严济、李义林、杨约果以及钦天监监副白虹。
严济作为内阁首辅,率先站出来,说道:“启禀圣上,自从公主殿下发现妖族踪迹之后,京城各部已加强戒备,暂时还未发现妖族余孽。至于巫师入京,我觉得应该是与火罗世子暴毙一案有关。”
司礼监掌印高全躬身说道:“三个月前,有人曾在炎风城见过那只树妖,奴才已派出暗子,调查妖族的动向。”
元康帝点点头,又看向李义林,问道:“火罗世子的尸体应该已经送还火罗国了吧,可有回应?”
“启禀圣上,据使臣送回的消息,火罗大汗处死凶手苑四水后一直没有再见过我方使臣,我方使臣多次提出回京复命,皆未获批。以巫师在火罗国的地位,此番秘密入齐正如严大人所推测,火罗国恐怕会有什么动作。”
最后元康帝看向了站在最末尾的白虹,问道:“监正可有消息?”
“启禀陛下,仍然没有监正大人的消息。至于妖族和巫师,钦天监已启动应急方略,都是监正大人早已拟定好的。
如今京城各处已安排好钦天监弟子,监视法器也已启动,只要妖族和巫师有所动作,立刻就会发现踪迹。”
元康帝点点头,沉思了一会儿,说出最关心的事情。“那1000多人和其家属可有好生安置?”
李义林身为兵部尚书,说道:“回陛下,爆炸中阵亡的将士尚有大半未能辨别出身份,待全部辨认完毕之后,微臣会立刻安排抚恤金,务必送至各自家中。”
“好,这才是重中之重,三日之内安排下去。”
“遵旨。”
就在这时,监副白虹突然走了出来。“皇恩浩荡,陛下爱民如子,是我大齐百姓之福。只是微臣还有一个方法,不但能抓到凶犯,还能救回那1000多条人命。”
所有人齐刷刷看向了监副白虹。
“你说的可是逆辰灵鉴?”元康帝说道。
“微臣所说的正是那逆辰灵鉴。只要启动法器,逆转时空,全城通缉巫师,就可以救回那1000多条人命了。”
白虹刚刚说完,李义林突然大声喝道:“白虹,你身为钦天监监副,不是不清楚,早在太祖建立大齐时便有圣旨,逆辰灵鉴当社稷存亡之关键方可启用。
如今监正不在,你有掌管钦天监、监察全城异族的责任,可在你监察之下,先有妖族祸乱朝廷命官,后有巫师袭击神卫军大营。
陛下没有怪罪已经是格外开恩,你现在又怂恿陛下使用逆辰灵鉴,是何居心?”
白虹看了眼比自己大了几个官位的李义林,并未正面回答,而是面向元康帝,垂首说道:“启禀陛下,微臣正是担心袭击神卫军大营只是贼人计划中的一部分,所以才斗胆建议使用逆辰灵鉴。”
元康帝扶着龙椅,轻轻地敲着扶手:“说说你的推测。”
“是,陛下。微臣担心百姓若是哪一天知道逆辰灵鉴的存在,得知朝廷有办法救那1000多条人命,却不去救,届时势必会破坏我大齐的气运,影响我大齐的龙脉。”
“百姓如何得知逆辰灵鉴的存在?”李义林质问道。
白虹不紧不慢地说道:“李大人,妖族祸乱,说不定早已得知。若有心之人煽动百姓,后果则不堪设想。”
李义林沉默了。
古往今来,民心向背决定了历史的走向,凡成事者皆要借助民心。
妖言惑众扰乱民心者也比比皆是,一旦民心散了,再强大的帝国,大厦将倾也不过是转瞬之间。
“诸位爱卿意下如何?”元康帝问道。
“皇上,逆辰灵鉴即便要启用,也不必非要在此时。毕竟那都是白虹的推测,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妖族与火罗国串通,也没有证据证明逆辰灵鉴的存在已经被他人知晓。”
李义林继续说道:“严阁老所言极是,倘若真如监副所推测,届时再启用,将妖言惑众之人秘密处决,一样可以挽回局面。”
元康帝环视诸位大臣,心中细细思忖,这时看到了一言不发的刑部尚书杨约果问道:“杨爱卿,你觉得该当如何?”
杨约果拱手说道:“回禀陛下,臣掌管刑部,便是要我大齐没有一桩冤假错案,不能枉杀一人,也不能让一人白死。
臣只知道,眼下最重要的便是要抓住那害死我大齐1000多名将士的罪魁祸首,如此我便上不愧对朝廷,下对得起数万万黎民百姓。”
严济心里咯噔一下,一种不祥的预感袭上心头。
元康帝细细考量片刻,坐直了身子,沉声说道:“就这么定了,即刻启动逆辰灵鉴,务必将人犯捉拿归案,救下我大齐将士。”
“遵旨!”众人齐声。
“陛下,那派何人前去?”李义林问道。
“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