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西门小聚-《金山碎光杂集》

  昨天,我竟然有如此幸运的机会,能够与央视网的朋友们一同共进午餐,这实在是让人倍感荣幸!我们选择了西贝的外卖作为这顿午餐的美食,毕竟西贝一直以来都是备受大家喜爱的餐饮品牌。

  不过,说起西贝,最近似乎遇到了一些不太顺利的事情。听说他们在应急攻关方面做得并不是很出色,这可能会对品牌形象造成一定的影响。不过好在现在他们的饭菜变得更加实惠了,而且各种优惠活动也非常多,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在午餐期间,我们重点与央视的衣总讨论了关于向林产品和林下经济生产企业拍摄小视频的事宜。这不仅可以宣传这些企业的产品和特色,还能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可谓一举两得。此外,我们还谈到了古树和我的祖国公益活动,衣总表示她对这个活动非常感兴趣,并愿意积极参与其中。

  衣总还提到了她与中国爱乐团的关系,原来她对这个乐团非常熟悉,而且拥有海外的资源,甚至还有高达六千万的粉丝!这些粉丝都是通过做熊猫相关的内容积累起来的,可以说是相当惊人的数字了。

  这顿饭吃得真是让人心情愉悦,不仅品尝到了美味的西贝外卖,还与央视的朋友们进行了如此有意义的交流,实在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下午三点半,王主任显得有些匆忙和焦急,他急急忙忙地送走了来访的客人。其实,早在之前,王主任就跟我提起过,他一直期望着在过节期间能够组织一次车友会的聚会。

  今天中午,大家一起共进午餐,期间还喝了些酒。饭后,车友会的两位成员兴致勃勃地去打乒乓球了。而我,则趁着这个时间,赶忙收拾起西门办公室来。

  我仔细地清理着午餐后留下的各种餐食垃圾,将它们分类整理好,以便后续处理。同时,我也顺便整理了一下办公室的桌面和地面,让整个空间看起来更加整洁有序。

  这个车友会真的是太特别啦!它的成员竟然都是从林科院到林业局上班的人呢!这可真是一个独特的群体啊。

  而且,由于车辆限号的规定,大家不能每天都开着自己的车上下班,这可怎么办呢?嘿,这些聪明的人们可没有被难倒哦!他们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拼车!

  通过拼车,大家不仅能够解决交通问题,还能节省不少费用呢。而且,这样一来,大家还可以在上下班的路上聊聊天,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说不定还能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而成为好朋友呢!

  有时候,我们不仅会闲聊一些生活琐事,还会交流工作中的事情。我发现,很多重要的消息都是在乘车的过程中听到的。可能是因为在相对封闭的空间里,人们更容易集中注意力,也更愿意分享彼此的工作经验和见解。

  这种拼车的方式真是太有趣了,既环保又方便,还能让大家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多一些交流和互动。我觉得这个车友会真的是一个很棒的组织呢!

  我把办公室整理得井井有条后,感觉有些疲惫,便决定稍作歇息。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下午五点半。

  就在这时,电话铃声突然响起,我拿起听筒,原来是昌勇打来的。他询问主任的去向,我告诉他主任他们去打球了。昌勇接着说,主任之前说过五点半要集合,但现在却不见人影。我连忙解释道,我就在西门这里,过来一起喝杯茶。

  没过多久,昌勇就带着他的孩子来到了西门。我热情地迎上去,看到他手上还拎着一盒茶叶。昌勇解释说,他老婆正在做实验,没办法接电话,所以他只好自己带着孩子过来了。

  在与他交谈的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原来昌勇也是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校友。他是泡桐中心杜红岩教授的研究生,目前在林干院工作。这个巧合让我们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话题也自然而然地转到了林干院的一些旧相识身上。

  我们愉快地回忆起在林干院的点点滴滴,谈论着那些曾经一起共事过的同事和朋友。昌勇告诉我,现在林干院的规定是副处长级别的干部要进入机关工作,年龄不能超过 40 岁。他感慨地说,自己刚刚过了这个年龄界限,所以过段时间可能就不想再继续借调了。

  车友会的成员们陆陆续续地到达了约定地点,算上我一共是七个人。大家见面后,彼此寒暄了几句,然后就开始商量着如何安排这个聚会。

  有人提议说:“要不我们把茶桌往外推一推,这样就可以腾出更多的空间来放食物和饮料了。”这个主意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于是我们纷纷动手,将茶桌轻轻地往外推了推。

  由于这个地方本来就是一个喝茶的办公室,所以将喝茶的地方当成饭桌来用,也并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合适的。而且,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更加随意地聊天、吃东西,氛围也会更加轻松愉快。

  正说着,王主任他们打球回来了,满脸兴奋,看来球打得很尽兴。大家围坐在一起,又开始热热闹闹地聊起来。有人提议不如就着这氛围,再小酌几杯。虽然之前都说着要少喝,但这提议一出,大家竟都没反对。于是,又开了几瓶酒。几杯下肚,话题就更放开了,有人开始分享工作中的趣事,有人感慨生活的不易。酒意渐浓,大家的话也越来越多,欢声笑语回荡在办公室里。昌勇的孩子在一旁玩得也开心,时不时发出清脆的笑声。突然,手机铃声打破了这份热闹,是罗鹏打来的视频电话。屏幕里的他满脸通红,舌头都有点打结,却还是兴奋地和大家打招呼。大家又你一言我一语地和他聊起来,这场聚会因为他的加入,变得更加热闹。不知不觉,夜已深,大家都带着微醺的醉意,互相道别,相约下次再聚。

  这几个人现在不同车 ,他们每个人都有很多人,而且都分到了房子。主要是郭局实在太忙了,所以现在也很少坐车了。不过,虽然大家不常见面,但彼此之间的感情依然还在。昨晚主任可真是没少喝啊,从开始一直喝到最后,我的想法是,车要对这个地方反正也没什么事了,大家都保持联系就好,毕竟都是一帮年轻人嘛。我给罗鹏打了个电话,结果他说他还在外地呢,而且喝多了。我自己也喝了不少,总之昨晚大家都喝了不少酒呢。

  酒这玩意儿,谁人不知晓它的厉害呢?大家都心知肚明,饮酒应当适量,切不可贪杯。然而,当真正置身于酒桌之上时,却常常难以自持。

  原本,内心深处或许还在告诫自己,只需浅尝辄止即可,但往往事与愿违。酒杯在手中传递,那诱人的酒香在空气中弥漫,仿佛是一种无法抗拒的诱惑。于是,一杯接着一杯,不知不觉间,酒量就像决堤的洪水一般,一发不可收拾。

  最终,只能落得个酩酊大醉的下场,头晕目眩,步履蹒跚。而这酒啊,就如同具有某种魔力一般,让人深陷其中,欲罢不能。

  酒还真得少喝,都说少喝,但喝的时候都不少喝。所以酒是个神奇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