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东北大饭包与石灰石-《天灾降临:全家囤货万斤苟在山洞》

  这一晚,一家人在后洞的暖炕上睡得格外踏实。

  第二天早上,许振振伸着懒腰坐起来:

  “这一觉睡得真舒坦!”

  “舒坦就好。”

  许阳把被子叠整齐,

  “月月,今早咱们做点省事的,就吃大饭包?”

  “行啊。”

  张月系上围裙,

  “振振,去拔几棵大白菜叶子。妈,咱俩把米饭和土豆泥准备上。”

  灶台边很快热闹起来。

  张母把土豆蒸熟捣成泥,许母切着香菜葱花,许振振抱来水灵灵的白菜叶,然后熟练的炸了一碗鸡蛋酱。

  一家人围坐在小桌旁包饭包。

  白菜叶加上米饭和葱花香菜,爱吃花生的再放些炸花生米,吃起来又解馋又管饱。

  “在后洞吃饭就是香!”

  许振振一边吃一边说道:

  “主要是心里踏实。”张父慢慢吃着,

  吃完饭,大家决定今天先把墙垒起来。

  而山洞里最不缺的原材料就是土和石头。

  许振振扛起一块石头,踉跄了一下:

  “这石头真沉!”

  “慢点!”张月赶紧搭把手。

  许阳接过石头:

  “记住啊,大石在下,小石在上,错着缝垒。”

  他在地基上铺好水泥,然后用石头开始一点点的垒高。

  “爸,这样行不?”

  许阳正忙着继续垒石头,并没有听见许振振说话。

  倒是正好张父走过来看了看:

  “往外挪一点,对,就这样。”

  叮叮当当的敲石声在后洞响起。

  许阳抹了把汗:“月月,把水平尺递我。”

  索菲娅一家三口也跟着忙忙活活的。

  就在工程进行得热火朝天时,不抽烟的许父抽起了烟:

  “老哥?怎么了?”

  张父察觉到了许父的异常:

  “来,给我也整一根。”

  许父散了一根烟,似乎有些发愁:

  “这水泥用得比想象中快,盖房子要用的水泥多,咱们现在存的都是好水泥,我觉得这么用,心疼啊………”

  “是这么个理儿。”

  张父深吸了一口,“好钢得用在刀刃上,实在不行,用土和石头倒是也行,就是没那么结实。”

  一时间,后洞里安静下来,只剩下抽烟的声和叹气声。

  许振振看着两位老爷子发愁的样子,蹲在地上,无意识地用石子划拉着。

  许阳也直起腰,看着那飞快消耗的水泥袋,若有所思。

  就在这时,张父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用夹着烟的手点了点额头:

  “诶,你这一说糟践好东西,我倒是想起来了,早些年,好像在哪看过一个野外求生的视频,里头就有人,直接用火烧石头,烧完了那石头就酥了,碾碎了能当石灰用。就是不知道咱这儿的石头行不行,那片子也没细说。”

  “火烧石头?”

  许振振一下子来了兴趣,眼睛都亮了,

  “姥爷,还有这种说法?那不就是土法造水泥吗?”

  “差不多是那么个意思。”

  张父点点头,“我记得那烧完的石头,浇上水还冒热气,跟咱买的生石灰一个样。”

  许阳听到这里,走了过来:

  “爸,您这么说,我倒觉得可以试试。咱们山洞里石头有的是,土窑也是现成的,柴火也不缺。”

  他环顾了一下家人,做出了决定:

  大家兵分两路,

  许阳张月他们继续先把地基和石墙先垒起来。

  张父许振振和许父研究烧石灰的事儿。

  能烧出来最好,可以盖个漂亮的水泥房。

  要是烧不出来,或者烧出来的不好用,也没关系,用土和石头垒个厚厚的土房也一样能住人。

  “光靠我模模糊糊的印象可不行。”

  张父比较谨慎:“走,老许,咱俩去前洞一趟,我记得之前下载的那些求生资料和纪录片,好像有一个文件夹专门讲原始技术的,里头说不定有怎么认石头、怎么烧石灰的详细内容。”

  “对对对,查查清楚好,磨刀不误砍柴工。”

  许父连连点头。

  两人说着就起身往前洞走去。

  许振振想了想,也跟了上去:

  “我也去看看,多个人多个脑子。”

  前洞的电脑因为浓雾关系早已断网,但硬盘里存着大量末世前下载的“知识宝库”。

  张父熟练地打开一个标注着“野外生存与原始技术”的文件夹,里面分门别类存放着许多视频和文档。

  他点开一个名为《泥土与岩石的利用》的系列视频,快进到关于石灰烧制的那一集。

  三个人凑在屏幕前,看得格外认真。

  视频里,一个野外生存专家正拿着一块青灰色的石头讲解:

  “……识别合适的石灰岩,首先看颜色,通常是浅灰到深灰色;其次看质地,纯度高的石灰岩往往比较均匀,断口呈贝壳状……”

  “暂停暂停!”许父指着屏幕,

  “看,专家手里拿的那块,跟咱们后洞那边露出来的青石像不像?”

  “像!颜色和那个纹理都像!”

  张父仔细对比着,“视频里还说,有个简单的鉴别方法,滴几滴醋上去,如果剧烈冒泡,就说明碳酸钙含量高,适合烧石灰。”

  “醋咱家有。”

  许振振立刻起身去储藏室拿了一瓶过来。

  “走!按视频里教的,咱们现在就去后山挑石头去!”

  许振振迫不及待地拎起锤子和钢钎。

  翻出视频里的画面和截图,对照着眼前的岩石。

  “看这块,”

  张父指着一处颜色均匀、断口有明显贝壳状纹路的青石,

  “跟视频里说的特征很像。”

  张父用刷子蘸了点醋,小心地滴在岩石表面。

  只见醋滴刚落上去,立刻就产生了大量细密的气泡,还发出轻微的“嘶嘶”声。

  “冒泡了!冒泡了!”许振振兴奋地喊道,

  “视频里说了,冒泡越厉害越好!”

  “看来就是这种石头没错了。”

  张父脸上露出了笃定的笑容,

  “咱们就专挑这种颜色对、纹理对、滴醋冒泡厉害的!”

  目标明确,效率就高了。

  大家分散开来,按照刚学到的知识,仔细地鉴别、挑选着合适的石灰石。

  许振振和许父负责开采大块的,张父负责检查和初步修整,并用醋做最后的确认。

  很快,一堆品质不错的石灰石料就准备好了。

  “有了这‘教科书’指导,心里就有底了。”

  许振振看着挑选好的石料,信心更足了,

  “走,下一步,烧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