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酿酒-《天灾降临:全家囤货万斤苟在山洞》

  约莫半个月后,密封的油纸被缸内发酵产生的气体顶得鼓了起来,凑近能听到细微的“滋滋”声,

  浓郁的酒香隔着酒盖子都能闻到。

  开缸的时刻就算到了。

  爷仨这几天查了不少关于制粮食酒的视频,就为了能把酒制出来。

  张父掀开油纸,更冲的酒味儿一下子冒出来。

  有点酸,有点醉人。

  缸里,米饭都黏在一块了,中间那个坑里汪着清亮带点浑的水。

  “这就是酒了?”

  许振振伸头看,想蘸点尝尝。

  “别急,”张父拍开他手,

  “这还是浑的,不能喝,得把它蒸出来才行。”

  接着大伙开始继续忙活。

  许阳把缸里发好的粮食一锹一锹装进灶上的大木桶里。

  这木桶上下小中间大,桶底带眼,桶顶上严实地坐着个大锅,锅里装满刚打的凉水。

  灶里点上好烧的木头,火苗呼呼地舔着锅底。

  没多久,锅里的粮食热了,酒精变成气往上跑,碰到顶上那锅凉水,又变成水珠滴下来。

  “快看!出酒了!”

  许振振指着桶边伸出来的一根铁管子喊。

  其实原本这个东西需要用竹子做才最好,可大东北哪来的竹子呢,只能退而求其次用铁的对付了一个。

  清亮的酒液顺着管子滴滴答答流进下面的坛子里。

  一开始流得慢,后来就连成线了。

  “头酒太冲,尾酒没味儿,就要中间这段。”

  张父眯眼看着酒流,“嗯,现在这个正好。”

  接了满满两大坛子好酒,剩下的尾酒也没浪费,留着下次发酵用。

  此时的酒刚制出来,需要等待凉透味道才最好。

  大伙儿齐齐用力,将酒缸小心的放回前洞里安静宽敞的角落里头。

  收拾完酿酒的家伙什,天已经擦黑了。

  许阳把还带点烫手的铁管子拆下来,挂在通风处晾着。

  许振振拿着湿抹布,把溅在地上的酒渍一点点擦干净。

  张父则背着手,最后检查了一遍那两坛新酒封口扎得紧不紧。

  “妥了,都收拾利索了。”

  许阳直起腰,捶了捶后背,“这忙活一天,比下地还累。”

  “快都洗把手吃饭,”

  许母许父做了一桌子好吃的:

  大伙儿洗了手走近桌旁,热腾腾的香气一下子飘满了前洞。

  “今儿个吃点好的,都累坏了。”

  许父把调料和各种蘸料都备齐了,涮菜也都洗的干干净净。

  热腾腾的铜锅坐在桌子正中,奶白色的鱼汤咕嘟咕嘟地翻滚着,带着鱼骨的鲜香一个劲儿往鼻子里钻。

  许母手巧,把鱼肉片得薄薄的,一片片摊在盆里,透着光能看见纹路。

  旁边摆着洗得水灵灵的小白菜、冻豆腐、泡发的干蘑菇,还有一小盘虾。

  是前些天在河里里捞的,个个弯着身子,透着青灰色。

  最馋人的是当中那几个蘸料碗。

  一碟是香油拌着蒜末和香菜,一碟是切得细碎的小米辣,红艳艳的瞧着就开胃。

  还有一小碗金黄的芝麻酱,这是前些年囤的好货,密封得严实。

  张母平时舍不得,今儿个特意挖了两勺,用温水慢慢泻开了,浓稠稠地泛着香。

  “来,下鱼片!”许阳夹起一片薄如蝉翼的鱼片,在滚汤里轻轻一涮,鱼肉瞬间卷曲变白。

  蘸点儿香油蒜泥,送进嘴里,那叫一个香。

  许振振迫不及待地涮了几只虾,在芝麻酱里滚了一圈,左一口右一口的吃着。

  一家人围坐在锅子前,吃得额头冒汗。

  鱼片嫩滑,青菜清甜,冻豆腐吸饱了汤汁,咬一口满嘴鲜。

  大伙都比平时多吃了半碗饭。

  等到锅底见空,每个人都吃得心满意足。

  许父揉着肚子,看着那两坛酒:

  “气氛都烘托到这了,现在要是能来上一小口,那小日子真是美极了……”

  不过也只是想想,新酒醉人,怎么也得等几天。

  一家人吃得高兴,连收拾碗筷的动作都透着轻快。

  “我看大仙估计等不及了,这么香的酒味闻着都勾人。”

  许振振道。

  “咱们快点收拾,一会洗洗早点睡,今儿弄酒都挺累的。”

  大伙儿陆续去洗漱,许振振帮着把灶坑里的火压好,又检查了一遍洞口的防蚊门帘。

  夜色渐深,极光在山洞外静静流淌。

  蚊香在后洞和前洞都点着,通风口也都蒙好了纱布阻隔蚊虫,直到躺下睡觉时,许振振还迷迷糊糊地嘟囔:

  “等酒好了……第一碗给大仙……第二碗咱自己尝尝……”

  “我还没喝过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