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思维模式-《修仙封神榜》

  不管灵明一怎么说,反正明一妈妈认定了自己的牙是被灵明一气的,那就是灵明一气的。

  反省?

  不存在的。

  眼看着灵明一跟妈妈的关系越吵越凶,甚至都已经放弃本性开始欺负妹妹了,为了避免她持续地走偏,仙家们不得不出手帮衬一下。

  在灵明一上三年级的时候,爸爸获得了一个可以从农村落户到城市的机会。

  爸爸毫不犹豫地就决定要搬过去。

  爸爸希望能趁此机会,能离开原来的那个房子。

  因为那个房子里有太多哥哥的回忆。

  虽然有了妹妹,妈妈仍旧会触景生情。

  以前没机会也没办法,现在有机会了,爸爸希望妈妈可以跟过去告别,全家人到一个新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

  而且,到城里之后,收入也会增加,能尽快把外债还上。

  这是爸爸主观上的想法。

  实际上,他们在农村的房子,门口是一层一层向下的梯田,不聚气,由此形成的卷帘水煞本身就是破财局。

  离开这个地方,破财局就解了,从风水上来说,到城里确实有利于经济上的翻身。

  但明一的妈妈可是个任性的艮8,她才不管赚钱不钱的事情呢。

  谁爱赚谁赚,反正她是坚决反对去城里的。

  不知道她是不舍得离开哥哥生活过的地方,还是有其他的想法,反正就是拒绝沟通,只有反对。

  明一的爸爸,是离9的命宫。

  离9,主美丽,也指爱面子。

  在那个年代,能把户口从农村迁到城里是件多么荣耀的事情,何况还能多赚钱,还能开始新的生活,这怎么看都是大好事儿,爸爸又怎么可能放弃呢!

  但是,明一妈妈是任性的祖师爷,你爱说啥说啥,反正我就是不去。

  没办法,爸爸只能征求孩子们的意见。

  灵明一不想继续挨揍,还总是被妈妈冤枉,所以,她举双手双脚地同意跟着爸爸走。

  妹妹则要粘着妈妈。

  最终,爸爸只能先带着灵明一搬到了城里。

  刚到城里的时候,爸爸为了站稳脚跟,除了平时下班后的工作应酬,还要经常出差。

  所以从三年级开始,灵明一就经常自己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睡觉,过上了独立的生活。

  艮8人的性格,是比较乐观的。

  不用挨揍的日子,简直不要太开心。

  她的潜意识里又带着一身的杀气,诸邪避让,所以,一个人睡觉也安安稳稳,一点儿都不会害怕。

  她是开心了,但妈妈又放心不下了。

  妈妈这个艮8的心地善良的特质又冒出来了。

  一想到孩子长的跟炉灶的高度不相上下,这么小就要自己做饭吃,实在是太可怜了。

  于是,庄稼地里的活儿收拾完之后,妈妈经常大半夜的带着妹妹,骑着自行车到城里去看灵明一,给她带点儿馒头啥的,方便孩子自己热着吃。

  每次到的时候,妹妹都会在自行车上睡着。

  妈妈要先把妹妹抱上楼,再一趟一趟的下来拿菜拿面什么的。

  妈妈倒是不怕辛苦,但就是心疼孩子。

  灵明一还不到十岁,就要自己照顾自己。

  妹妹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却要大半夜的吹着冷风,从农村到城市。

  就这样过了一年多,妈妈觉得,为了两个孩子,还是带着妹妹一起到城里吧。

  其实,人生的每一种选择,都是权衡利弊之后,做出的让自己最舒服的选择。

  自己选择的路,自己得认,这才是表里如一,心情和能量才能流畅。

  但很多人,明明是自己做了选择,却总是别别扭扭地觉得自己是被迫的。

  比如结婚。

  明明是按照自己的条件能找到的最好伴侣,结婚之后却各种嫌弃。

  从来都不想想,如果当初有更好的,为什么不选那个更好的呢?

  但凡有办法选,谁会故意选个不好的?

  没有办法,那就说明自己的能力不匹配。

  能力不行就提升能力,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这个道理,很多人都想不明白。

  比如明一妈妈。

  她总觉得自己进城,是被明一爸爸的决定逼不得已而为之,总是带着怨念。

  而且,她也一直都认为,哥哥没了都是爸爸的原因。

  如果不是爸爸去借钱,根本就不可能去动手术。

  如果不动手术,就不可能出现下不了手术台的情况。

  各种怨念,一直叠加。

  她从来没想过,如果孩子好好的,又怎么可能去动手术?

  孩子为什么不能好好的呢?

  没有无缘无故发生的事情。

  一切都是因果。

  人如果不修行,不从根本上找原因,无限的向外责怪,只会让事情越来越差。

  抛开业力的问题先不说,只说命理。

  明一妈妈是艮8命宫的人,单纯、任性、不管不顾。

  明一爸爸是离9命宫的人,注重面子、理性上进。

  如果能彼此欣赏,我欣赏你的纯真,你欣赏我的理性,这是一段美好的爱情。

  但如果彼此有了成见,我认为你的单纯是缺心眼儿,你认为我的理性是俗不可耐,那这日子可就有的闹了。

  艮8宫和离9宫的婚姻组合,为祸害婚。

  祸害,主口才(用在负面上是犟嘴),也主孤独,疾病,肿瘤,耳朵,眼睛,皮肤等。(《改命》第487章讲过一点,这里展开说一下。)

  【祸害主口才。】

  如果用在正向上,口齿伶俐,能说会道。

  如果用在负面上,抬杠,狡辩,错了也不认,为了吵架而吵架。

  【祸害主孤独。】

  祸害婚的两个人,彼此不能理解,内心孤独。

  子女也容易受到孤独的影响,晚婚或者不婚。

  【祸害主疾病。】

  带祸害磁场的人,容易身体不舒服。

  祸害婚配,伤长子。

  对于祸害婚的夫妻而言,会比一般人更注重养生。

  泡个枸杞人参,吃个维生素AbcdE,也可能热衷于各种保健品等等。

  因为,人是有无形的感知的。

  不论信不信命,无形中就会感觉自己以后会身体不好,需要提前补一补。

  【祸害主肿瘤,耳朵,眼睛,皮肤等。】

  带祸害磁场的人,容易长额外的……凸起?(不知道用什么词表示,大概这个意思吧。)

  伤耳朵,或者眼睛,或者皮肤等。

  带祸害磁场的意思是,所有跟自己相关的信息,比如婚配、睡觉的位置、办公桌的背向,也包括风水穿宫、手机号、微信号等等,以及头像啊、衣服上的图案等等,都可以换成卦象。(穿宫不懂的话,《改命》里有写过。)

  比如说,祸害婚配的孩子,容易皮肤不好,不滑溜甚至长东西,对长子更明显。

  睡在祸害位的孩子,容易眼睛不好。

  祸害婚或者祸害婚的孩子,容易有耳部问题,比如听声音不灵敏,中耳炎,或者年纪大了耳背等各种情况。

  也就是说,灵明一的父母是祸害婚配,所以灵明一的皮肤、眼睛、耳朵等部位也会比较薄弱。

  所以,灵明一的皮肤不好,跟业力有关,跟自己是艮8的命宫有关,跟脾气大有关,也跟自己是祸害婚的子女有关。

  不论是什么原因,都有办法去化解,就看机缘到没到。

  比如,灵明一的耳朵也不太好。

  小时候不知道什么原因,脱套头的衣服时,总容易刮住耳垂,造成耳朵下端的撕扯。

  但这也不是个大问题,没有人管。

  过段时间自己又好了,不知道为什么。

  后来,耳朵里经常流黄水,这个问题一直没能自己痊愈。

  妈妈说,可能是中耳炎,用白矾粉末吹一吹就好了。

  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试试。

  结果还真的就好了。

  当然,妈妈也没放过趁机数落灵明一的机会:“都怪你脾气不好,总上火才会耳朵发炎的。”

  祸害主口才。

  妈妈是个嘴不饶人的,灵明一也不是个肯吃亏的主。

  她冷静地瞥了妈妈一眼,把妈妈之前的话还给她:“你上火牙痛,怪我。

  我上火耳朵发炎,也怪我?

  合着咱俩的毛病,都怪我一个人?

  你要是不惹我,我能上火?”

  明一妈妈想了想,好像有道理,是有点儿欺负孩子的意思。

  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但嘴上仍然坚持道:“对,就是因为你的脾气不好,所以既伤人又伤己。”

  灵明一:“……”

  算了,让妈妈认错是不可能的。

  都说一个巴掌拍不响,但妈妈非得说一个巴掌就能啪啪响,谁也没有办法。

  明一妹妹很温柔,她看姐姐总是跟妈妈硬刚,忍不住地悄悄跟姐姐分享自己的心得:“话直接说,是很伤人的。”

  “不直说,怎么表达自己,别人怎么能听懂呢?”灵明一不屑地问。

  妹妹给灵明一举了个例子:“如果我想吃鸡腿,我要是直接跟爸爸妈妈说我想吃鸡腿的话,会显得自己多不懂事儿啊!

  咱家里又没有钱。”

  “所以,你就懂事儿的憋着,不吃?”灵明一不解地问。

  “也不是啊!”妹妹倾囊相授,“我不会直接说我想要。

  我只会跟妈妈说,哇,这个鸡腿看起来好像好好吃的样子哦!

  不过我知道家里没有钱,我想吃也可以忍住的,我不能做不懂事的孩子。

  然后妈妈就会说,孩子要长身体,想吃什么就吃,不用在饭上节省。

  她就会去给我买鸡腿啦!

  这是妈妈自己做出的决定,所以,我既有鸡腿吃,又不会跟妈妈发生冲突啊!

  大家彼此都很开心,不好吗?”

  灵明一:“……”

  灵明一是直线型思维,这种绕着圈的逻辑,倒也不是听不懂,只是对她来说太烧脑。

  憋了半天,灵明一吐出了两个字:“心机!”

  妹妹:“……”

  哼,再也不跟姐姐分享了!

  妈妈一转头,又发现妹妹被姐姐“欺负”哭了。

  妹妹每次哭都很特别,总是偷偷的抹眼泪。

  灵明一总是在被妈妈骂了之后,才能发现妹妹哭了。

  这又是为啥啊!

  你自己心机还不让人说啊?

  这有啥好哭的呢?

  灵明一这简单粗暴的脑回路,实在是理解不了心思细腻的妹妹。

  不过,妹妹虽然年龄小,爱哭,但在很多事情上,反而比灵明一更成熟。

  那时家里经济紧张,两个人都没有什么零花钱。

  但灵明一小时候,家里有啤酒瓶。

  那时候,啤酒瓶2毛钱一个。

  灵明一想吃什么零食,拎个啤酒瓶去商店换就行。

  2毛钱的巨款,足够她“挥霍”了。

  等妹妹出生之后,家里没有啤酒瓶了。

  妹妹一直没有机会“消费”。

  后来,妈妈认为花生奶有营养,便给了两人零花钱去买奶喝。

  那是妹妹第一次去买东西,兴奋地跑在姐姐前面。

  灵明一在后面不急不慢地跟着。

  明一妹妹那会儿还没有柜台高,她一进商店就问:“阿姨,花生奶多少钱一袋啊!”

  “5毛。”阿姨伸着脖子看着柜台下面的小娃娃。

  按照灵明一的直线逻辑,接下来付款就是了。

  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妹妹努力地踮着脚尖,仰着脖子问:“阿姨,4毛可以吗?”

  虽然那次阿姨没给算便宜,但是,灵明一发现妹妹可能是个经商天才。

  第一次花钱就知道讨价还价?

  当然,只有灵明一觉得这是个天赋。

  当她回家兴高采烈地把这个神奇的故事讲给妈妈听时,妈妈只觉得心酸,这么小的孩子就要为钱动脑筋。

  任何一件事情,都有两面性。

  如果当做天赋来培养,可能真的就会做出一番成就。

  但如果用悲观的思维去解读,可能就只剩下叹息。

  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与其教她多写几个字,多算几道题,不如培养孩子积极正向的思维模式。

  人与人最大的差别,就在于认知和思维。

  思维的差距,决定着一个人的格局与成就。

  幸运的是,认知,是可以通过学习来培养的。

  培养的最佳方向,就是天赋。

  花费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提升自己擅长的事情,和去提升自己不擅长的事情,结果会有成百上千倍的差距。

  当然,这些事情,灵明一和她的家人们当时都不懂。

  大家只是在顺着习性和命运的趋势,随波逐流,走哪算哪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