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义军斩鳌拜-《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

  黄河岸边的寒风裹着黄沙,刮在人脸上生疼。

  鳌拜的残兵踉跄着挤在河滩上。

  有的士兵鞋帮磨穿,露出的脚趾在冻土里渗着血。

  有的怀里揣着半块发霉的干饼,啃得嘴角起了白霜。

  还有的靠在枯柳树上,刚闭上眼想喘口气,就被身后传来的马蹄声惊得浑身一颤。

  那是马进忠的大军追来了,马蹄声格外密集。

  “将军,快上船!夏军来了!”

  亲兵刘三死死拽着鳌拜的胳膊。

  他的甲胄早就丢在了逃跑的路上,只穿一件单衣,冻得嘴唇发紫。

  鳌拜被他拽着踉踉跄跄跳上一艘小船。

  船板被踩得“咯吱”响,似要散架。

  其他清军士兵往船上挤。

  有的抓住船舷不肯放,指甲都抠进了木头里。

  有的被挤得重心不稳,“扑通”一声掉进黄河。

  湍急的河水瞬间卷着他们往下游冲,只留下几个冒泡的漩涡,很快就没了踪影。

  可大部分士兵还没来得及沾到船边,马进忠的大军就已冲到河滩。

  马进忠勒住乌骓马。

  胯下的马喷着白气,蹄子刨着地上的冻土。

  他眯眼扫过河边混乱的清军,目光最后落在船上的鳌拜身上。

  声音像淬了冰:“杀!一个不留!谁能斩了鳌拜,赏银百两,封百户!”

  夏军士兵冲上去,前排的士兵举着燧发枪。

  “砰砰”的枪声在黄河边炸开。

  清军士兵早就没了力气,有的手里的刀垂在地上,连举起来的劲都没有。

  有的看到夏军冲来,干脆跪在地上,双手举过头顶,嘴里喊着“饶命”。

  可夏军士兵没人停手。

  他们中有人的爹娘死在清军屠城的刀下,有人的姐妹被清军掳走,有人的家乡被烧成一片焦土。

  一个满脸是疤的夏军士兵,一刀劈在跪地清军的脖子上。

  鲜血溅了他一脸,他抹都不抹,盯着下一个目标。

  “当年你们屠城的时候,怎么没饶过老百姓?”

  鲜血顺着河滩的沟壑往下流,汇进黄河里。

  把靠近岸边的河水染成了暗红。

  河面上漂着清军的尸体,有的肚子被剖开,内脏浮在水面。

  有的脑袋被砍断,长发缠着水草。

  连河里的鱼都被血腥味引过来,争抢着啄食尸体。

  血腥味太浓,没一会儿鱼就翻着白肚皮浮上来。

  鳌拜在船上看着这一幕,胸口像被巨石压着,疼得喘不过气。

  他扶着船帮,手指抠进木头的裂缝里,指甲缝里渗出血。

  这些士兵里,有跟着他从关外打到关内的老兵。

  有在松锦之战里替他挡过箭的亲兵。

  还有去年刚从蒙古招来的少年兵。

  可现在,他们倒在河滩上,他却只能看着,连救都救不了。

  小船刚划出去两里地,就听见河面上传来“呜呜”的号角声。

  鳌拜抬头一看,只见十几艘小船从上游顺流而下。

  每艘船上都插着一面红底黑字的旗帜,上面绣着“山西义军”四个大字。

  为首的小船上,站着一个满脸络腮胡的汉子,名叫赵大山。

  他去年在山西拉起一支义军。

  他的爹娘被清军当作“反贼”砍了头,妻子被清军掳走,至今下落不明。

  “鳌拜!你这个刽子手!今天老子要替山西的百姓报仇!”

  赵大山大喊着,一挥长矛。

  “兄弟们,冲上去!杀了鳌拜,为亲人报仇!”

  义军士兵们嗷嗷叫着。

  有的手里拿着菜刀,有的拿着锄头,还有的拿着削尖的木棍。

  他们驾着小船,拼命往鳌拜的船边靠。

  有的船没靠稳,就有人直接跳进水里,凫着水往鳌拜的船上爬。

  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手里握着一把断刀,刀身只有半尺长。

  那是他爹死前留给他的。

  他爬上船板,朝着离他最近的清军亲兵扑过去。

  断刀直接捅进对方的肚子里。

  “我爹是个老实人,你们凭什么杀他!”

  鳌拜挥刀砍倒那个少年。

  可刚抬起刀,又有两个义军士兵冲上来。

  一个义军士兵从侧面扑过来,抱着他的胳膊。

  牙齿狠狠咬在他的甲片缝隙里,疼得鳌拜倒吸一口凉气。

  另一个义军士兵举着锄头,朝着他的后背砸下来。

  “哐当”一声,甲片被砸得凹陷下去。

  鳌拜感觉后背的骨头都要断了。

  “将军,我来帮你!”

  亲兵刘三举着刀冲过来。

  刚砍倒一个义军士兵,就被赵大山的长矛刺穿了胸口。

  刘三的血喷在鳌拜脸上。

  温热的液体顺着他的脸颊往下流。

  他看着刘三倒下去的样子,突然想起当年在松锦之战。

  那时候刘三还是个少年,替他挡了一箭。

  当时也是这样,血溅了他一脸。

  “鳌拜!你的死期到了!”

  赵大山跳上鳌拜的船,手里的长矛直刺他的胸口。

  鳌拜想挥刀挡,可胳膊被刚才咬他的义军士兵死死抱着,根本动不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只能眼睁睁看着长矛越来越近。

  突然,他猛地一低头,长矛擦着他的肩膀刺过去,扎进船板里。

  可还没等他喘口气,另一个义军士兵就从后面砍了他一刀。

  刀身砍进他的胳膊里,深可见骨。

  鳌拜倒在船板上,鲜血顺着伤口流出来,在船板上汇成小水洼。

  他看着黄河水,浑浊的河水映出他的脸。

  脸上满是血污,头发花白,再也没有当年“大清第一巴图鲁”的威风。

  他想起当年跟着皇太极打察哈尔。

  那时候他才二十岁,一刀砍倒察哈尔的将领。

  皇太极拍着他的肩膀说“鳌拜,你是大清的勇士”。

  想起松锦之战,他率部攻破明军的防线。

  多尔衮亲自到营里给他敬酒,说“大清不能没有你”。

  想起去年在湖广,他败给马进忠。

  多尔衮没怪他,还给他增兵,让他守开封。

  可现在,他守不住开封,守不住黄河,连跟着他的兄弟都护不住。

  “我对不起大清……对不起皇太极……”

  鳌拜喃喃着,吐了一口血。

  最后看了一眼济南的方向,缓缓闭上了眼睛。

  赵大山拔出长矛,一脚踩在鳌拜的尸体上。

  手里的刀起刀落,割下他的首级。

  他把首级高高举起,朝着义军士兵和远处的夏军大喊:“鳌拜死了!我们报仇了!”

  义军士兵们齐声呐喊,声音震得黄河水都在颤抖。

  远处的马进忠看到这一幕,勒住马。

  对着身边的副将周武说:“传我命令,善待义军兄弟,给他们分粮,受伤的找军医诊治。”

  周武躬身应下。

  心里却感慨——当年清军入关时何等嚣张,现在终于有人能治得了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