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的雾比往常更浓,像掺了牛乳的纱,把整个村子裹得严严实实。祝十三刚帮祝升福把温热的猪食倒进石槽,几十头猪立刻凑过来 “哼哼” 抢食,母猪护着小猪崽,把食槽围得水泄不通。这时,陈桂兰挎着竹篮从灶房走出来,篮里铺着块温热的粗布,裹着两个圆滚滚的煮鸡蛋,布角还沾着点面粉 —— 是早上揉面蒸馒头时蹭的。
“十三,吃完早饭跟妈去后山的西瓜地看看。” 她把鸡蛋塞进祝十三手里,指尖带着刚揉完面的暖意,还残留着面粉的细屑,“六月都过了半,山下的西瓜都快上市了,咱们的瓜还没见长,我心里总不踏实,夜里都睡不好。”
祝十三捏着温热的鸡蛋,蛋壳带着掌心的余温,他想起后山那几亩西瓜地 —— 去年这时候,西瓜都长到篮球大小,瓜皮上的深绿条纹清晰可见,今年却因为高山气温低,春里还倒了场春雪,瓜苗晚栽了十几天,现在虽然结了瓜,却长得慢。“行,我吃完就跟您去。” 他低头剥着蛋壳,蛋白的清香飘出来,余光瞥见祝明月背着洗得发白的粉色书包凑过来,小脑袋蹭了蹭陈桂兰的胳膊,马尾辫上的蝴蝶结还歪着。
“妈,我放学能去看西瓜吗?” 小姑娘仰着脸,眼睛亮晶晶的,像藏着星星,“我想知道它们什么时候能熟,去年的西瓜可甜了!”
“等周末再带你来。” 陈桂兰揉了揉女儿的头发,把歪掉的蝴蝶结扶正,“现在先好好上学,听老师的话,别在课堂上走神。” 又转头叮嘱蹲在门槛上抽烟的祝升福:“中午要是我和十三没回来,你自己热锅里的菜,别总吃凉的,对胃不好。”
祝升福抽着自己卷的旱烟,烟雾在雾里散得慢,他点了点头,声音带着点烟嗓:“你们路上慢点,后山的路滑,雾大看不清,别摔着。”
早饭是玉米粥配腌萝卜,还有昨晚剩下的腊肉炒青椒。祝十三喝了两碗粥,吃了一个鸡蛋,把另一个塞进兜里 —— 准备路上给陈桂兰吃。母子俩沿着后山的小路往上走,高山的六月风里还裹着寒气,雾丝沾在脸上,凉得人心里发清,却没让祝十三觉得冷,练体诀在体内缓缓运转,一股暖意顺着经脉流转,连带着皮肤都透着温劲。
路边的野蕨长得茂盛,叶片像撑开的小伞,上面的露水顺着叶脉往下滴,打湿了祝十三的裤脚,洇出深色的痕迹。陈桂兰走在前面,脚步比平时慢些,山路崎岖,她时不时要扶着路边的树干,还会回头跟祝十三说话,语气里满是担忧:“今年春里那场春雪太害人了,把刚栽的瓜苗冻坏了不少,好不容易补栽上,又赶上这阵子气温上不去,夜里还得盖草帘防霜,不然瓜苗都得冻死。现在结了瓜,可就是不见长,再这样下去,今年的西瓜怕是要亏了。”
祝十三听着,心里也替父母着急。家里的猪场刚有起色,西瓜地本是额外的收入,要是真亏了,爸妈又得省吃俭用好久。他一边走,一边观察路边的草木 —— 植药术对普通杂草有效,对西瓜这种农作物,应该也能起作用,只是西瓜比杂草娇贵,得控制好术法的力道,不能催得太猛,不然瓜瓤会变空,口感变差。
走了约莫半个钟头,终于看见一片用竹篱笆围起来的西瓜地。竹篱笆是去年冬天编的,有些地方已经松动,用绳子捆着。碧绿的瓜叶在雾里舒展着,像一片片翡翠,叶下藏着一个个圆滚滚的西瓜,只是大多比祝十三的拳头大不了多少,瓜皮泛着青白色,还没染上熟瓜该有的深绿条纹,只有少数几个西瓜,表皮隐约能看见淡淡的条纹。
陈桂兰快步走过去,蹲下身,手指轻轻摸着一个稍大些的西瓜,指尖在瓜皮上蹭了蹭,像是在安抚一个生病的孩子:“你看,都坐瓜十几天了,也就这么点大。山下的瓜贩子上周就来村里问了,说要是月底还长不大,就不收咱们的瓜了 —— 本来高山瓜就比山下的晚,再小些,人家都不愿意要,嫌运输成本高,赚不到钱。”
祝十三也蹲下来,借着雾里的微光仔细打量 —— 瓜叶看着倒精神,叶脉清晰,没有发黄枯萎的迹象,就是瓜身偏小,想来是低温影响了养分积累,根系吸收的营养跟不上,只能先维持叶片生长,顾不上给西瓜供养分。他心里悄悄盘算,植药术能催草木生长,说不定也能让西瓜长得快些,还能改良瓜的品质,让瓜更甜更脆。只是现在是白天,虽然雾大,可保不齐有村民上山砍柴,人多眼杂,不好动手,万一被看见西瓜突然长大,解释不清。
“妈,说不定过几天气温上来了,瓜就长了。” 他一边安慰陈桂兰,一边在心里记下西瓜地的细节 —— 三亩地分成了两块,东边的地块大些,有两亩,西边的地块小些,有一亩,中间隔着条窄窄的田埂,田埂上长着几棵野草莓,都得照顾到。“您看这瓜叶多精神,说明瓜苗没问题,就是需要点时间,咱们再等等。”
陈桂兰又在地里转了一圈,蹲下来拔了些杂草 —— 杂草会跟西瓜抢养分,不拔掉,西瓜长得更慢。她的动作很轻,生怕碰到瓜藤,拔完的杂草都放进竹篮里,准备带回家喂猪。“希望吧。” 她叹了口气,挎着竹篮往回走,一路上还在念叨,“要是月底还长不大,今年的瓜就只能自己吃,或者便宜卖给村里的人,赚不了几个钱。本来还想着用卖瓜的钱,给你爸买个新锄头,他现在用的那把,都快磨秃了。”
祝十三听着,心里更确定了晚上要过来的念头 —— 不管怎么样,都得帮爸妈解决这个难题。他可以趁着夜里没人,用植药术催西瓜生长,再引场小雨,补充水分,高山缺水,光靠术法催长不够,得有水配合,西瓜才能长得饱满。
回到家,祝十三先帮祝升福修补猪圈的栅栏 —— 昨天有头小猪崽差点从栅栏的缝隙钻出去,得把松动的竹条重新捆紧。祝升福递给他锤子和钉子,自己则在旁边削新的竹条,竹屑落在地上,像碎掉的翡翠。“下午要是没事,就去东头地看看,昨天撒的种子应该快发芽了。” 祝升福一边削竹条,一边说,“要是发芽率低,还得补撒些种子。”
“知道了爸。” 祝十三应着,手里的锤子敲得很稳,钉子牢牢钉进木柱里。练体诀让他的手更稳,力气也更大,没一会儿就把松动的栅栏都修补好了。
下午,祝十三去东头地看了种子的发芽情况 —— 在植药术的余韵影响下,种子的发芽率很高,嫩绿色的芽尖从土里冒出来,像撒了层绿色的碎绒,看着格外喜人。他又顺便用植药术催了催旁边的黑麦草,草叶又往上长了些,更壮实了。
天擦黑的时候,祝十三才回到家。晚饭桌上,陈桂兰还在说西瓜的事,语气里满是焦虑:“刚才路过王婶家,她说山下的瓜都卖一块五一斤了,咱们的瓜要是再不长,真就没人要了。” 祝升福叹了口气,喝了口米酒:“没办法,高山气候就这样,靠天吃饭,只能听天由命。”
祝十三扒完最后一口饭,放下碗筷,假装擦嘴说:“爸,妈,今天修补栅栏、去地里看种子,出了一身汗,身上黏糊糊的,我去河边洗个澡,凉快凉快再回来。”
“去吧,早点回来。” 陈桂兰叮嘱道,没多想其他,只是递给他一条干净的毛巾,“河边晚上风大,洗完澡赶紧穿上衣裳,别着凉。”
“知道了妈。” 祝十三应着,拿了件干净的短袖和短裤就往外走。他故意把脚步放得慢些,走出院子后,还往河边的方向走了一段,确认没人跟着,才绕着村后的小路,往后山的西瓜地方向走。
夜色渐浓,山风里带着瓜叶的清香,还有泥土的腥气。祝十三借着月光往山上走,山路虽然滑,可他有练体诀加持,脚步很稳,没一会儿就到了西瓜地的竹篱笆外。他先仔细听了听四周的动静,只有虫鸣和风吹叶动的 “沙沙” 声,没别的人影,连远处村里的狗叫声都听不见了。
他轻轻推开竹篱笆门,门轴转动时发出轻微的 “吱呀” 声,在夜里格外清晰。走进地里,脚下的泥土软软的,还带着白天的余温。他蹲在一个稍大些的西瓜旁,指尖轻轻贴着瓜皮,冰凉的瓜皮触感传来,让他更加清醒。他深吸一口气,在心里默念植药术的心法,体内的气顺着指尖缓缓渗入瓜藤 —— 气很柔和,没有像催黑麦草那样猛,而是像温水浇花似的,慢慢滋养着瓜藤。
气顺着瓜藤往土壤里蔓延,顺着根系游走,修复着因为低温受损的根须,让根系能更好地吸收土壤里的养分。他又将气分成两股,一股继续滋养根系,另一股则顺着瓜藤往上走,流向西瓜本身,在瓜身里缓缓运转,促进糖分和水分的积累。他在心里默念催生长的口诀:“天地灵气,入瓜润瓤,速生饱满,甜脆多汁……”
随着口诀的默念,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西瓜在慢慢膨大,瓜皮上的条纹也在一点点变得清晰,从之前的青白色,渐渐染上深绿色。他没有停留在一个西瓜上,而是慢慢移动脚步,把气输送到每一棵瓜藤、每一个西瓜上 —— 先从东边的两亩地开始,再到西边的一亩地,不放过任何一个西瓜。
念及高山缺水,光靠术法催长,西瓜虽然能长大,却会因为缺水变得不甜,他加重了术法的力道,将体内的气分出一部分,往天空散去。气在半空中汇聚,慢慢形成一团乌云 —— 乌云不大,刚好能覆盖三亩西瓜地,不会影响到其他地方。
没过多久,头顶的夜空渐渐暗了下来,原本稀疏的星光被乌云遮得严严实实。先是几滴雨滴落在瓜叶上,发出 “嗒嗒” 的轻响,像大自然的脚步声;接着雨滴越来越密,“哗啦啦” 地淋下来,打湿了祝十三的衣裳,头发上也挂满了水珠,顺着脸颊往下滴。雨水浇透了三亩西瓜地,泥土吸饱了水分,变得湿润松软,原本有些干裂的土地,也慢慢恢复了生机。
泥土的腥气混着瓜叶的清香扑面而来,格外清新。祝十三闭着眼睛,能清晰地感觉到,地里的西瓜在雨水和术法的双重作用下,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膨大 —— 之前比拳头大不了多少的西瓜,渐渐长到了足球大小,瓜皮上的深绿条纹越来越清晰,像画上去的一样;原本稍大些的西瓜,已经长到了篮球大小,瓜身圆滚滚的,看着就饱满。
他还能感觉到,西瓜内部的糖分在不断积累,瓜瓤从白色慢慢变成粉红色,汁水也越来越多。他控制着术法的力道,不敢催得太猛 —— 植药术虽然能加速生长,可催得太急,会让西瓜的口感变差,瓜瓤变空,失去高山西瓜特有的清甜。
过了五分钟左右,三亩地的西瓜都淋透了,每个西瓜都长到了合适的大小,祝十三才停下术法。随着术法的停止,头顶的乌云也慢慢散开,露出几颗明亮的星星,月光重新洒在西瓜地里,把西瓜照得泛着绿光,像一个个绿色的灯笼。
他拍了拍身上的泥点,又低头看了看手里的西瓜 —— 刚才特意留了一个没催,现在跟催过的西瓜对比,差距明显,催过的西瓜足足比没催的大了三倍。他满意地笑了笑,快步往河边走 —— 身上湿得透透的,正好去河里洗个澡,既能洗去满身的疲惫和泥渍,又能假装自己真的去河边洗澡了,不会引起爸妈的怀疑。
河边的月光很亮,把河水照得泛着银辉,像铺了一层碎银子。祝十三脱了湿透的衣裳,轻轻放进岸边的草丛里,然后跳进河里 —— 冰凉的河水瞬间裹住身体,驱散了身上的热气,舒服得他忍不住叹了口气。河水不深,刚到胸口,水底的鹅卵石硌着脚,有点痒却很舒服。
他在河里泡了会儿,用河水洗了洗头,又搓了搓身上的泥渍,直到身上干干净净的,才上岸擦干身子,穿上干净的衣裳。往家走的路上,他还在想着西瓜地的事 —— 明天早上,爸妈看到西瓜长大了,肯定会很惊喜。他甚至能想象到陈桂兰高兴得合不拢嘴的样子,祝升福虽然嘴上不说,心里肯定也很欣慰。
回到家时,院子里的灯还亮着,陈桂兰正坐在堂屋的椅子上缝衣服,祝升福已经睡了。“怎么才回来?” 陈桂兰抬头看见他,放下手里的针线,“是不是在河边玩久了?下次早点回来,夜里不安全。”
“没有,就是洗得慢了点。” 祝十三笑着说,“妈,您也早点睡,别缝衣服了,对眼睛不好。”
“快了,把这几针缝完就睡。” 陈桂兰又拿起针线,“明天早上,咱们再去西瓜地看看,说不定瓜就长了呢。”
祝十三心里偷着乐,嘴上却应着:“好,明天咱们一起去看。” 他知道,明天的西瓜地,一定会给爸妈一个大大的惊喜,而这,只是他用植药术改变家里生活的开始 —— 以后,他还要用更多的术法,让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让爸妈不再那么辛苦。
“十三,吃完早饭跟妈去后山的西瓜地看看。” 她把鸡蛋塞进祝十三手里,指尖带着刚揉完面的暖意,还残留着面粉的细屑,“六月都过了半,山下的西瓜都快上市了,咱们的瓜还没见长,我心里总不踏实,夜里都睡不好。”
祝十三捏着温热的鸡蛋,蛋壳带着掌心的余温,他想起后山那几亩西瓜地 —— 去年这时候,西瓜都长到篮球大小,瓜皮上的深绿条纹清晰可见,今年却因为高山气温低,春里还倒了场春雪,瓜苗晚栽了十几天,现在虽然结了瓜,却长得慢。“行,我吃完就跟您去。” 他低头剥着蛋壳,蛋白的清香飘出来,余光瞥见祝明月背着洗得发白的粉色书包凑过来,小脑袋蹭了蹭陈桂兰的胳膊,马尾辫上的蝴蝶结还歪着。
“妈,我放学能去看西瓜吗?” 小姑娘仰着脸,眼睛亮晶晶的,像藏着星星,“我想知道它们什么时候能熟,去年的西瓜可甜了!”
“等周末再带你来。” 陈桂兰揉了揉女儿的头发,把歪掉的蝴蝶结扶正,“现在先好好上学,听老师的话,别在课堂上走神。” 又转头叮嘱蹲在门槛上抽烟的祝升福:“中午要是我和十三没回来,你自己热锅里的菜,别总吃凉的,对胃不好。”
祝升福抽着自己卷的旱烟,烟雾在雾里散得慢,他点了点头,声音带着点烟嗓:“你们路上慢点,后山的路滑,雾大看不清,别摔着。”
早饭是玉米粥配腌萝卜,还有昨晚剩下的腊肉炒青椒。祝十三喝了两碗粥,吃了一个鸡蛋,把另一个塞进兜里 —— 准备路上给陈桂兰吃。母子俩沿着后山的小路往上走,高山的六月风里还裹着寒气,雾丝沾在脸上,凉得人心里发清,却没让祝十三觉得冷,练体诀在体内缓缓运转,一股暖意顺着经脉流转,连带着皮肤都透着温劲。
路边的野蕨长得茂盛,叶片像撑开的小伞,上面的露水顺着叶脉往下滴,打湿了祝十三的裤脚,洇出深色的痕迹。陈桂兰走在前面,脚步比平时慢些,山路崎岖,她时不时要扶着路边的树干,还会回头跟祝十三说话,语气里满是担忧:“今年春里那场春雪太害人了,把刚栽的瓜苗冻坏了不少,好不容易补栽上,又赶上这阵子气温上不去,夜里还得盖草帘防霜,不然瓜苗都得冻死。现在结了瓜,可就是不见长,再这样下去,今年的西瓜怕是要亏了。”
祝十三听着,心里也替父母着急。家里的猪场刚有起色,西瓜地本是额外的收入,要是真亏了,爸妈又得省吃俭用好久。他一边走,一边观察路边的草木 —— 植药术对普通杂草有效,对西瓜这种农作物,应该也能起作用,只是西瓜比杂草娇贵,得控制好术法的力道,不能催得太猛,不然瓜瓤会变空,口感变差。
走了约莫半个钟头,终于看见一片用竹篱笆围起来的西瓜地。竹篱笆是去年冬天编的,有些地方已经松动,用绳子捆着。碧绿的瓜叶在雾里舒展着,像一片片翡翠,叶下藏着一个个圆滚滚的西瓜,只是大多比祝十三的拳头大不了多少,瓜皮泛着青白色,还没染上熟瓜该有的深绿条纹,只有少数几个西瓜,表皮隐约能看见淡淡的条纹。
陈桂兰快步走过去,蹲下身,手指轻轻摸着一个稍大些的西瓜,指尖在瓜皮上蹭了蹭,像是在安抚一个生病的孩子:“你看,都坐瓜十几天了,也就这么点大。山下的瓜贩子上周就来村里问了,说要是月底还长不大,就不收咱们的瓜了 —— 本来高山瓜就比山下的晚,再小些,人家都不愿意要,嫌运输成本高,赚不到钱。”
祝十三也蹲下来,借着雾里的微光仔细打量 —— 瓜叶看着倒精神,叶脉清晰,没有发黄枯萎的迹象,就是瓜身偏小,想来是低温影响了养分积累,根系吸收的营养跟不上,只能先维持叶片生长,顾不上给西瓜供养分。他心里悄悄盘算,植药术能催草木生长,说不定也能让西瓜长得快些,还能改良瓜的品质,让瓜更甜更脆。只是现在是白天,虽然雾大,可保不齐有村民上山砍柴,人多眼杂,不好动手,万一被看见西瓜突然长大,解释不清。
“妈,说不定过几天气温上来了,瓜就长了。” 他一边安慰陈桂兰,一边在心里记下西瓜地的细节 —— 三亩地分成了两块,东边的地块大些,有两亩,西边的地块小些,有一亩,中间隔着条窄窄的田埂,田埂上长着几棵野草莓,都得照顾到。“您看这瓜叶多精神,说明瓜苗没问题,就是需要点时间,咱们再等等。”
陈桂兰又在地里转了一圈,蹲下来拔了些杂草 —— 杂草会跟西瓜抢养分,不拔掉,西瓜长得更慢。她的动作很轻,生怕碰到瓜藤,拔完的杂草都放进竹篮里,准备带回家喂猪。“希望吧。” 她叹了口气,挎着竹篮往回走,一路上还在念叨,“要是月底还长不大,今年的瓜就只能自己吃,或者便宜卖给村里的人,赚不了几个钱。本来还想着用卖瓜的钱,给你爸买个新锄头,他现在用的那把,都快磨秃了。”
祝十三听着,心里更确定了晚上要过来的念头 —— 不管怎么样,都得帮爸妈解决这个难题。他可以趁着夜里没人,用植药术催西瓜生长,再引场小雨,补充水分,高山缺水,光靠术法催长不够,得有水配合,西瓜才能长得饱满。
回到家,祝十三先帮祝升福修补猪圈的栅栏 —— 昨天有头小猪崽差点从栅栏的缝隙钻出去,得把松动的竹条重新捆紧。祝升福递给他锤子和钉子,自己则在旁边削新的竹条,竹屑落在地上,像碎掉的翡翠。“下午要是没事,就去东头地看看,昨天撒的种子应该快发芽了。” 祝升福一边削竹条,一边说,“要是发芽率低,还得补撒些种子。”
“知道了爸。” 祝十三应着,手里的锤子敲得很稳,钉子牢牢钉进木柱里。练体诀让他的手更稳,力气也更大,没一会儿就把松动的栅栏都修补好了。
下午,祝十三去东头地看了种子的发芽情况 —— 在植药术的余韵影响下,种子的发芽率很高,嫩绿色的芽尖从土里冒出来,像撒了层绿色的碎绒,看着格外喜人。他又顺便用植药术催了催旁边的黑麦草,草叶又往上长了些,更壮实了。
天擦黑的时候,祝十三才回到家。晚饭桌上,陈桂兰还在说西瓜的事,语气里满是焦虑:“刚才路过王婶家,她说山下的瓜都卖一块五一斤了,咱们的瓜要是再不长,真就没人要了。” 祝升福叹了口气,喝了口米酒:“没办法,高山气候就这样,靠天吃饭,只能听天由命。”
祝十三扒完最后一口饭,放下碗筷,假装擦嘴说:“爸,妈,今天修补栅栏、去地里看种子,出了一身汗,身上黏糊糊的,我去河边洗个澡,凉快凉快再回来。”
“去吧,早点回来。” 陈桂兰叮嘱道,没多想其他,只是递给他一条干净的毛巾,“河边晚上风大,洗完澡赶紧穿上衣裳,别着凉。”
“知道了妈。” 祝十三应着,拿了件干净的短袖和短裤就往外走。他故意把脚步放得慢些,走出院子后,还往河边的方向走了一段,确认没人跟着,才绕着村后的小路,往后山的西瓜地方向走。
夜色渐浓,山风里带着瓜叶的清香,还有泥土的腥气。祝十三借着月光往山上走,山路虽然滑,可他有练体诀加持,脚步很稳,没一会儿就到了西瓜地的竹篱笆外。他先仔细听了听四周的动静,只有虫鸣和风吹叶动的 “沙沙” 声,没别的人影,连远处村里的狗叫声都听不见了。
他轻轻推开竹篱笆门,门轴转动时发出轻微的 “吱呀” 声,在夜里格外清晰。走进地里,脚下的泥土软软的,还带着白天的余温。他蹲在一个稍大些的西瓜旁,指尖轻轻贴着瓜皮,冰凉的瓜皮触感传来,让他更加清醒。他深吸一口气,在心里默念植药术的心法,体内的气顺着指尖缓缓渗入瓜藤 —— 气很柔和,没有像催黑麦草那样猛,而是像温水浇花似的,慢慢滋养着瓜藤。
气顺着瓜藤往土壤里蔓延,顺着根系游走,修复着因为低温受损的根须,让根系能更好地吸收土壤里的养分。他又将气分成两股,一股继续滋养根系,另一股则顺着瓜藤往上走,流向西瓜本身,在瓜身里缓缓运转,促进糖分和水分的积累。他在心里默念催生长的口诀:“天地灵气,入瓜润瓤,速生饱满,甜脆多汁……”
随着口诀的默念,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西瓜在慢慢膨大,瓜皮上的条纹也在一点点变得清晰,从之前的青白色,渐渐染上深绿色。他没有停留在一个西瓜上,而是慢慢移动脚步,把气输送到每一棵瓜藤、每一个西瓜上 —— 先从东边的两亩地开始,再到西边的一亩地,不放过任何一个西瓜。
念及高山缺水,光靠术法催长,西瓜虽然能长大,却会因为缺水变得不甜,他加重了术法的力道,将体内的气分出一部分,往天空散去。气在半空中汇聚,慢慢形成一团乌云 —— 乌云不大,刚好能覆盖三亩西瓜地,不会影响到其他地方。
没过多久,头顶的夜空渐渐暗了下来,原本稀疏的星光被乌云遮得严严实实。先是几滴雨滴落在瓜叶上,发出 “嗒嗒” 的轻响,像大自然的脚步声;接着雨滴越来越密,“哗啦啦” 地淋下来,打湿了祝十三的衣裳,头发上也挂满了水珠,顺着脸颊往下滴。雨水浇透了三亩西瓜地,泥土吸饱了水分,变得湿润松软,原本有些干裂的土地,也慢慢恢复了生机。
泥土的腥气混着瓜叶的清香扑面而来,格外清新。祝十三闭着眼睛,能清晰地感觉到,地里的西瓜在雨水和术法的双重作用下,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膨大 —— 之前比拳头大不了多少的西瓜,渐渐长到了足球大小,瓜皮上的深绿条纹越来越清晰,像画上去的一样;原本稍大些的西瓜,已经长到了篮球大小,瓜身圆滚滚的,看着就饱满。
他还能感觉到,西瓜内部的糖分在不断积累,瓜瓤从白色慢慢变成粉红色,汁水也越来越多。他控制着术法的力道,不敢催得太猛 —— 植药术虽然能加速生长,可催得太急,会让西瓜的口感变差,瓜瓤变空,失去高山西瓜特有的清甜。
过了五分钟左右,三亩地的西瓜都淋透了,每个西瓜都长到了合适的大小,祝十三才停下术法。随着术法的停止,头顶的乌云也慢慢散开,露出几颗明亮的星星,月光重新洒在西瓜地里,把西瓜照得泛着绿光,像一个个绿色的灯笼。
他拍了拍身上的泥点,又低头看了看手里的西瓜 —— 刚才特意留了一个没催,现在跟催过的西瓜对比,差距明显,催过的西瓜足足比没催的大了三倍。他满意地笑了笑,快步往河边走 —— 身上湿得透透的,正好去河里洗个澡,既能洗去满身的疲惫和泥渍,又能假装自己真的去河边洗澡了,不会引起爸妈的怀疑。
河边的月光很亮,把河水照得泛着银辉,像铺了一层碎银子。祝十三脱了湿透的衣裳,轻轻放进岸边的草丛里,然后跳进河里 —— 冰凉的河水瞬间裹住身体,驱散了身上的热气,舒服得他忍不住叹了口气。河水不深,刚到胸口,水底的鹅卵石硌着脚,有点痒却很舒服。
他在河里泡了会儿,用河水洗了洗头,又搓了搓身上的泥渍,直到身上干干净净的,才上岸擦干身子,穿上干净的衣裳。往家走的路上,他还在想着西瓜地的事 —— 明天早上,爸妈看到西瓜长大了,肯定会很惊喜。他甚至能想象到陈桂兰高兴得合不拢嘴的样子,祝升福虽然嘴上不说,心里肯定也很欣慰。
回到家时,院子里的灯还亮着,陈桂兰正坐在堂屋的椅子上缝衣服,祝升福已经睡了。“怎么才回来?” 陈桂兰抬头看见他,放下手里的针线,“是不是在河边玩久了?下次早点回来,夜里不安全。”
“没有,就是洗得慢了点。” 祝十三笑着说,“妈,您也早点睡,别缝衣服了,对眼睛不好。”
“快了,把这几针缝完就睡。” 陈桂兰又拿起针线,“明天早上,咱们再去西瓜地看看,说不定瓜就长了呢。”
祝十三心里偷着乐,嘴上却应着:“好,明天咱们一起去看。” 他知道,明天的西瓜地,一定会给爸妈一个大大的惊喜,而这,只是他用植药术改变家里生活的开始 —— 以后,他还要用更多的术法,让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让爸妈不再那么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