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 那日苏大叔-《四合院儿里的李大炮》

  大解放“轰轰”地咆哮,又跑了将近一个多小时。

  “统子,这就是说的俩小时?”李大炮望着大约一里外的蒙古包,有点牙疼。

  【爷,正好两个小时45分。】系统声音有点儿贱。

  望山跑死马。

  这句话,用在这会儿正合适。

  李大炮懒得搭理它,从空间取出一提溜老汾酒、两盒稻香村的点心,当成一会儿借宿的礼物。

  初次登门,他可没那个脸空着手。

  卡车的轰鸣声惊动了蒙古包外的大狗。

  “嗷汪汪汪…”

  它们一个个炸开着颈毛,朝着李大炮的方向狂吠,通知主人有情况。

  “轰…突突…”

  李大炮把车开到离蒙古包一百米的距离,熄火停车,从上面跳下来。

  这是规矩,目的是防止惊动主人家的牲口。

  “汪汪汪…”

  铁链子被狗拽的“哗啦哗啦”作响,拴狗的木桩子也是摇摇晃晃。

  李大炮眯缝着眼,冷冷的盯着他们。

  这几条能跟饿狼搏斗的蒙古犬动作一顿,眼里露出胆怯。

  一个个发出“呜咽”的哀鸣声,夹着尾巴跑回狗窝。

  这时,最大的蒙古包厚毛毡一掀,从里面走出个穿着厚重袍子的老人。

  他满脸沟壑,眼睛却很明亮,纳闷的瞥了眼突然老实的狗。

  随后把目光放在100米开外的李大炮跟卡车上,细细打量起来。

  零下三十多度的气温,西北风刮在人身上就跟刀子似的。

  老人眼神一凛,心里“咯噔”一下,“难道是长生天的使者?”

  不怪他这么想,实在是李大炮那一身打扮太扎眼。

  这么冷的天,穿那么薄的衣服,用胡德禄那句话来说,“这么严寒的天气,穿的这么少,不是有病,就是真扛冻。”

  “远方的客人,请问,你从哪里来?”老人压下震惊,快步上前,操着蒙古腔的汉语打招呼。

  李大炮大声说道:“老人家,我从四九城,路过这里。”

  知道这会儿的蒙古人,为啥这么好客吗?

  方圆几十里,就两三户。

  每天睁眼闭眼都是自家人,别提有多烦闷。

  好不容易碰到个外来人,都恨不得拉回家唠上三天三夜。

  至于后世有些牧民为啥那么讨厌外来人?看看那些旅客留下的东西就知道了。

  老人情不自禁的拍了拍李大炮的肩膀,一把拉起他的手,就往蒙古包里拽,“走,先进里面喝点马奶酒,去去寒。

  你这个年轻人,真是让我那日苏开了眼了。”

  “大爷,你先等会,我车里还有东西。”

  “嗯?”那日苏松开手。

  “哈哈哈,一点小意思。”李大炮从驾驶室拿出准备的东西。

  那日苏有些不满,“快拿回去,拿回去,怎么还能收客人的东西。”

  出门三里地,风俗各不同。

  “大爷,你再这样,我可走了。”他故意转身。

  这下子把那日苏整急眼了。

  好不容易来个客人,不喝上几顿酒,唠上几天嗑,那不白来了嘛。

  “收下,我收下了。”他紧紧拽住李大炮胳膊,生怕一撒手人就跑了。

  蒙古包里,暖烘烘的。

  铁皮炉子里牵着干燥的牛粪,炉子上还“咕嘟”着奶茶。

  两个十来岁的孩子正盘着腿,坐在一张矮床上玩着“嘎啦哈”,小脸红扑扑的。

  那日苏的妻子——乌日娜大娘捧着一条洁白的哈达,笑容满面的走了上来。

  “欢迎你,远方的客人。”她把哈达挂在李大炮脖子上。

  “汤德 巴亚日拉啦,额吉。”一口流利的蒙语响起。

  蒙古包里的人都傻眼了。

  “小伙子,你会说蒙语?”那日苏惊讶的问道。

  只能说,系统给的语言精通真好用。(接下来,上蒙语。)

  “客人,请。”儿媳妇琪琪格端着一大碗浑浊的马奶酒走了过来。

  这酒得60多度,差不多得有半斤多的量。

  你要是扭扭捏捏,不想喝,人家会看不起你。

  碰到那些性子火爆的,捅你一刀子都不是新鲜事。

  李大炮赶忙把手里东西放地上,接过酒碗,闷了个底儿掉,连一滴都没撒出来。

  “哈,好酒,这酒喝了有力气。”他面不改色,把酒碗还给人家。

  “孩子,你好像长生天的使者。”乌日娜大妈夸赞道。

  “好,好啊,”那日苏一脸激动,开始做起介绍。

  “这是我家额吉格,乌日娜。嫁给我40多年了,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女人。”

  “额吉,你好。”李大炮冲乌日娜笑笑,准备握个手再说。

  哪想到人家直接给他来了个深深的拥抱,“愿长生天保佑你,孩子…”

  那日苏指着正在剁羊煮肉的琪琪格,“这是我的儿媳妇琪琪格,是我们这片草原的明珠。

  巴特尔为了娶她,可是在那达慕大会上,打败了众多的勇士。”

  这女人皮肤很好,没有被太阳晒成那种黑红色。

  听到公公介绍自己,朝李大炮羞涩的点点头。

  “那日苏大叔,您儿子巴特尔真是好福气,居然能娶到这么漂亮的额吉格。”

  “哈哈哈,巴特尔可是我的骄傲。”这老头一脸自豪,朝自己的俩孙子招招手。

  “这是我的孙辈,左边那个叫巴图,才12,就已经宰了两头狼了。

  右边那个叫道尔吉,今年10岁,也是一头壮实的小牛犊。”

  两个孩子头发蓬松,小脸通红,后边扎着小辫,里面穿着汉式棉袄,外面套着皮坎肩,脚底蹬着小皮靴。

  跑过来瞪着双明亮的眼睛,嘿嘿笑着。

  碰到孩子,那就上糖果。

  李大炮从兜里掏出一把大白兔,递给小哥俩,“给,吃糖。”

  两个孩子挺懂事,先征得那日苏同意后,才把糖接过去。“谢谢叔叔…”

  天快要黑了,外边的寒风依旧没有停歇。

  桌子上,摆着一大盆热腾腾的手抓羊肉,炒米奶茶、黄油果子等一些草原特色美食也都上的很齐。

  “那日苏大叔,您儿子呢?怎么还没回来?”李大炮问道。

  “那小子去邻居家送帮忙去了,估计也差不多…”那日苏话还没说完。

  “汪汪汪…”犬吠声响起,又很快停下。

  “嘶…”包外,突然听到骏马的嘶鸣声。

  很快,一个身高六尺的大汉,裹着风雪钻了进来。

  “阿爸,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