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固阳关血战(一)-《铁火权舆》

  固阳关。

  这三个字,曾经是北明皇帝刘昂宏图霸业上最耀眼的路标,是他剑指帝国腹心、一统江山的起点。

  而现在,它却像一道巨大而冰冷的铁闸,死死扼住了北明中央集团军的咽喉,更仿佛成了刘昂帝王生涯的绝命碑。

  关隘两旁是连绵陡峭、飞鸟难渡的绝壁山峦,如同天神挥斧劈就的天然壁垒。唯独中间这狭窄的通道,成了北明大军唯一能前进或后退的生命线——亦或是,死亡线。

  如今,这条生命线的两端,都被帝国最精锐的钢铁洪流堵得水泄不通。

  正面,是固阳关那高耸入云、遍布弩炮射孔的漆黑城墙。

  城头之上,帝国支柱方先觉那面巨大的的帅旗,在狂风中猎猎作响,如同巨兽的咆哮,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威压。

  关墙之下,帝国军队营寨连绵,壕沟、拒马层层密布,杀气森然。方

  先觉本人坐镇关中,更可怕的是,他那位深得方先觉“厚重如山、其徐如林”的真传而闻名天下的关门弟子——司马错,如同最耐心的猎犬,率领着帝国最精锐的铁骑,不断游弋、试探、撕咬着北明军看似厚实却日渐焦躁的防线。

  而后路......

  刘昂站在中军大帐外临时垒起的高台上,目光越过自己连绵不绝、却难掩疲态的营寨,投向来的方向。

  视野尽头,烟尘隐约。

  另一面同样属于帝国的帅旗——属于方先觉麾下头号猛将梁子令的战旗,如同毒蛇般牢牢钉死了那里。梁子令用兵,不像司马错那般稳重,却极以擅长进攻、悍勇绝伦和疾如风火着称。

  但如今的他,却一改往日作风,稳稳地扎下营寨,深沟高垒,像最老练的猎人,用时间和绝望慢慢熬干猎物的鲜血和勇气。

  前有关隘雄城,后有铁壁合围。

  北明帝国最强大的中央集团军,整整二十万百战精锐,连同刘昂,被彻底锁死在这片狭长而荒凉的谷地之中,进退维谷。

  时值深冬,寒风带着刮骨般的寒意。卷起的不再是尘土,而是细碎的沙砾,打在人的脸上、盔甲上,噼啪作响。

  营中的士气,也如同这天气一样,一天比一天冷寂、萧索。

  士兵们围着篝火,沉默地擦拭着武器,眼神里不再有出征时的狂热,只剩下麻木的疲惫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

  脚步声,急促到近乎慌乱的脚步声,撕裂了高台下沉闷的氛围。

  一名风尘仆仆、盔甲上满是刀劈箭凿痕迹、背后还插着三支代表“十万火急、军情绝密”红色令旗的斥候,甚至来不及等待通传,就连滚带爬地冲上了高台。

  “陛……陛下!!!”

  斥候的声音因为极度的疲惫和巨大的惊恐而完全变了调,他扑倒在刘昂身后数步之外,额头重重磕在冰冷的夯土地上,发出沉闷的响声。

  他双手颤抖地高高举起一份被血水和汗水浸透、边缘已经破损的羊皮卷宗。

  “北方……北方急报!武阳关……武阳关……”斥候哽咽着,后面的话仿佛卡在了喉咙里,带着血沫,泣不成声。

  高台上,侍立在刘昂身后的姜卫、炎俊熙、荀休若,乃至一向与这三位貌合神离的尚书令董初宰,脸色瞬间都变得无比凝重。

  一种极其不祥的预感,骤然缠紧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脏!

  刘昂缓缓转过身。

  他依旧穿着那身耀眼的金色战甲,阳光洒落,反射着冰冷的光泽。

  但他的脸色,却比这塞外的秋风还要冷峻,眼底深处是连日操劳和焦虑留下的浓重阴影,以及被强行压抑近乎偏执的火焰。

  他没有去看那跪地哭泣的斥候,目光先是扫过姜卫等人瞬间苍白的脸,最后,才落在那份染血的急报上。

  他的动作甚至显得有些过于缓慢和镇定,伸出手,接过了那份沉重得仿佛能压垮山河的羊皮卷。

  系绳被解开。

  卷宗展开。

  那上面,是以一种近乎仓促和绝望的笔触写就的战报,字迹潦草,多处被污渍模糊,但最关键的那几行字,却如同烧红的烙铁,狠狠地、毫不留情地烫进了刘昂的眼帘!

  “…………帝国北方军团主力迂回包抄,设伏于黑风谷……大殿下刘武率军血战……终……终力竭殉国……首级……被敌悬于关墙……”

  “……北方集团军……总旗以下,十八员将领战死……全军……全军覆没……”

  轰!!!

  仿佛一道无声的惊雷,就在这高台之上,在刘昂的脑海最深处,悍然炸响!

  他挺拔的身躯几不可察地晃动了一下。

  握着战报的手指,因为瞬间过度用力,指关节发出细微的“咯咯”声,血色尽褪,变得一片惨白。

  脸上的血色,也在这一刹那,褪得干干净净。

  那不是简单的苍白,而是一种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生机和活力的死灰。

  那双原本燃烧着野心和火焰的眸子,先是瞬间的茫然和空洞,仿佛无法理解眼前这寥寥数行字所代表的毁灭性含义。

  随即,茫然被那个名为“难以置信”的裂纹所取代。

  裂纹迅速扩大,蔓延,最终彻底崩碎,露出了底下那最深最沉的——惊骇!

  他的嘴唇微微翕动了一下,似乎想说什么,却发不出任何声音。

  北方集团军……全灭?

  刘武……战死?首级……还被……

  这怎么可能?!

  那是他倾尽国力打造的两大铁拳之一!是他最勇武的儿子刘武亲自统领的百战雄师!是他用来横扫帝国北疆、与中央集团军形成钳形攻势的绝对主力!

  怎么可能就这么……没了?!

  像是一股冰冷的寒气,从脚底瞬间窜起,沿着脊椎一路疯狂爬升,瞬间冻僵了他的四肢百骸,甚至冻结了他的血液和思维!

  高台上,死一般的寂静。

  只有那塞外的寒风,依旧呜咽着刮过,卷起战报的一角,发出哗啦的轻响,却更衬得这寂静如同坟墓。

  姜卫踏前一步,他看了一眼刘昂死灰般的脸色,心中已猜到了七八分,急声道:“陛下!北方军情如何?!”

  炎俊熙的心也瞬间沉到了谷底,他不仅为战局担忧,更在这一刻,想起了自己那同样深陷帝国东南绝地的儿子炎思衡!

  北方集团军,看刘昂的表情,只怕是全军覆没,那思衡他……一股尖锐的刺痛和难以言喻的焦虑攥紧了他的心脏,但他强行压下,此刻,国事重于家事!他只能死死攥紧拳头,指甲深深掐入掌心,在心里无声地呐喊:“思衡……撑住!一定要撑住!”

  荀休若的智慧让他几乎在刘昂变色的瞬间就明白了最坏的情况已经发生。他闭上眼睛,脸上闪过巨大的悲恸和更深的忧虑。

  就连一向善于揽权营私的董初宰,此刻也真正意识到了灭顶之灾的降临,血色尽失。

  刘昂仿佛没有听到姜卫的问话。

  他依旧死死地盯着那份战报,目光像是要把它烧穿。

  过了足足好几分钟,他才缓缓抬起头。

  目光逐一扫过眼前这几位帝国最核心的文武重臣。

  他的眼神依旧残留着巨大的震惊和空洞,但在这空洞之下,某种更加偏执、更加疯狂的东西,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滋生、蔓延!

  那不是绝望后的崩溃,而是一种……被逼到绝境后,赌徒般的狠厉和孤注一掷!

  他张了张嘴,发出的声音干涩、沙哑,却带着一种令人心悸的冰冷和平静,仿佛在陈述一件与己无关的事情:

  “北方集团军,败了。刘武……殉国了。”

  尽管已有预感,但当这噩耗被皇帝亲口证实,如同最终的丧钟敲响,姜卫、炎俊熙、荀休若三人如遭雷击,身体齐齐一晃!

  “陛下!!”姜卫噗通一声单膝跪地,老泪瞬间纵横,“陛下节哀!此刻……此刻绝非悲痛之时!我军眼下危如累卵!前有方先觉、司马错虎踞雄关,后有梁子令重兵锁死退路!北方军既已覆灭,帝国下一步必定全力合围我中央集团军!陛下!当务之急,是必须立刻……撤军!!”

  姜卫的声音带着泣血的恳求,重重磕头:“趁着梁子令立足未稳,防线尚未完全加固,集中所有精锐,不惜代价,向后突围!撤回国内!只要陛下安然返回北明,依托国内山河之险,重整旗鼓,与帝国……尚有议和之余地!若再迟疑,恐……恐悔之晚矣啊陛下!”

  “姜帅所言极是!”炎俊熙强忍着心中的滔天巨浪和对儿子的担忧,立刻躬身附和,声音因急切而嘶哑,“陛下!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此乃万古不变之理!请陛下速下决断!”

  荀休若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悲凉,言辞同样恳切至极:“陛下,壮士断腕,犹未晚也!帝国方先觉虽强,但其国内亦非铁板一块,各方势力倾轧,陛下若能安然北返,整饬武备,安抚人心,静待时变,未必没有卷土重来之日!若困守于此,一旦粮草不继,军心溃散,则万事休矣!请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

  令人惊讶的是,一向